1、李白诗六首整合复习诗 仙 生 平早年天才好剑侠,早年天才好剑侠,仗剑去国辞亲游仗剑去国辞亲游。蹉跎岁月归安陆,献赋谋仕博赏识。蹉跎岁月归安陆,献赋谋仕博赏识。供奉翰林每被妒,李杜相识纵供奉翰林每被妒,李杜相识纵谈谈欢。欢。安史入幕终见放,赋歌而终归天宫。安史入幕终见放,赋歌而终归天宫。在蜀地生活的在蜀地生活的李白李白“十五好剑术十五好剑术”,自带游侠气质自带游侠气质,且才华横溢且才华横溢。唐玄宗开。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元十二年(724724年)秋天,当时二十四年)秋天,当时二十四岁的李白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踏踏上壮游之旅,游山览水上壮游之旅,游山览水。在离开蜀中赴。
2、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峨眉山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峨眉山月歌此类山水诗月歌此类山水诗。仗 剑 去 国 辞 亲 游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思君不见下渝州。诗句大意诗句大意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晶亮月影。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晶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
3、画面?峨眉山月歌峨眉峨眉山月半轮秋山月半轮秋 诗从诗从“峨眉山月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秋”字因入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明(“秋月扬明辉秋月扬明辉”)。以)。以“秋秋”字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妙。月只“半轮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吐月的优美意境。峨眉山月歌影入影入平羌平羌江水流江水流 此此句句“影影”指月影,指月影,“入入”和和“流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
4、水流去。根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根据生活经验,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据生活经验,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月亮走,我也走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影入江水流”的的妙景。妙景。夜发夜发清溪清溪向三峡向三峡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江行见月
5、,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情千里光”了。了。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思君不见下渝州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峨眉山月峨眉山月”这一意象贯穿整个诗境,这一意象贯穿整个诗境,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思君不见”的感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而不可及,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月处,皆抒发江
6、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诗人连用五个地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诗人依次经过:峨眉山诗人依次经过:峨眉山平羌江平羌江清溪清溪三三峡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不着痕迹,但意境却晴朗秀美。江行旅图,构思精巧,不着痕迹,但意境却晴朗秀美。峨眉山月歌明代王世贞明代王世贞: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嵋山、平羌江、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嵋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清代黄叔灿:清代黄叔灿:“君君”指月。月在峨眉,影
7、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清代赵翼:清代赵翼:李太白李太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月半轮秋”云云,四句中用五地名,云云,四句中用五地名,毫不见堆垛之迹,此则浩气喷薄,如神龙行空,不可捉摸,非后人毫不见堆垛之迹,此则浩气喷薄,如神龙行空,不可捉摸,非后人所能模仿也。所能模仿也。名家妙赞 诗人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要到湖北、诗人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要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此时的诗人朝气蓬勃,怀揣梦想,湖南一带的楚国
8、故地游览。此时的诗人朝气蓬勃,怀揣梦想,坐在船上纵情观赏长江三峡两岸的崇山峻岭。船过荆门一带,坐在船上纵情观赏长江三峡两岸的崇山峻岭。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象。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象。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句大意诗句大意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
9、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渡远荆门外,来从来从楚国游楚国游。叙叙 事事诗人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诗人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首联点题,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首联点题,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此行的目的。渡荆门送别山山随随平野平野尽,尽,江江入入大荒
10、流。大荒流。写写 景景前句一前句一“随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后句一表现出来。后句一“入入”字,写出了气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的万丈豪情,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力透纸背,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用语贴切。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行程的地理变化。渡荆门送别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是从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是从动态动
11、态的视的视角来描写景物变化的(诗人乘船,角来描写景物变化的(诗人乘船,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山峦从视线中一点点地消失,从视线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江水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原野奔腾而去。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奔腾而去。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远景)。)。渡荆门送别月月下飞天下飞天镜镜,云云生结生结海楼海楼。写写 景景颈联两句运用颈联两句运用比喻比喻手法,手法,以水中月以水中月明如圆镜衬托江水的平静,以空中云明如圆镜衬托江水的平静,以空中云彩比作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彩比作海市蜃楼
12、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空的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把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出来。渡荆门送别诗的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近景,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月下飞天镜月下飞天镜”是是月夜俯视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云生结海楼”是是白昼眺望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
13、、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喜的感受。渡荆门送别仍仍怜怜故乡水,故乡水,万里万里送送行舟。行舟。抒抒 情情 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是是运用运用拟人拟人的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我远行,怀着深情
14、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渡荆门送别明代杨慎:明代杨慎:太白渡金(荆)门诗:太白渡金(荆)门诗:“仍怜故乡水,万里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送行舟。”寓怀乡之意。寓怀乡之意。明代胡应麟:明代胡应麟:“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太白壮语也;,太白壮语也;杜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骨力过之。,骨力过之。明末清初唐汝询:明末清初唐汝询:此自蜀入楚,渡荆门而赋,其形胜如此。此自蜀入楚,渡荆门而赋,其形胜如此。清末高步瀛:清末高步瀛:语言倜傥,太白本色。语言倜傥,太白本色。名家妙赞知 人 论 世 绘
15、 景 悟 情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中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的佳句。“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开元二十二年开元二十二年(734734年)正月,年)正月,李白为
16、唐玄宗献上著作明堂李白为唐玄宗献上著作明堂赋。赋。735735年年又献上大猎赋,又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是年,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阶级的上层。献 赋 谋 仕 博 赏 识李白在旅居东都李白在旅居东都洛阳的一个夜晚,辗洛阳的一个夜晚,辗转反侧,听到笛子演转反侧,听到笛子演奏折杨柳曲调,奏折杨柳曲调,不由被它勾起对家乡不由被它勾起对家乡的思念,写下了春的思念,写下了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夜洛城闻笛这首诗,诗中写的
17、是闻笛,更诗中写的是闻笛,更抒发了对家乡和家人抒发了对家乡和家人的深切想念。的深切想念。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句大意诗句大意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谁家玉笛暗暗飞声飞声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
18、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暗暗”字为一句关键。字为一句关键。这里这里“暗暗”字有多重意蕴字有多重意蕴。笛声。笛声暗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暗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境是一致的。“谁家谁家”,意即不知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谁”与与“暗暗”照应。照应。春夜洛城闻笛散散入春风入春风满满洛城洛城 本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本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散入春风”,“满洛城满洛城”,仿佛无处,仿佛无处不在,无处
19、不闻。用不在,无处不闻。用夸张的手法夸张的手法写笛声写笛声“散入春风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满满”字从字从“散散”字引绎而出,二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此夜曲中闻折柳折柳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柳”谐谐“留留”音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20、。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便引起客愁乡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闻笛”的题义所在。的题义所在。春夜洛城闻笛 何人何人不起故园情不起故园情 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我”,却更见,却更见“我我”感触之深,思乡感触之深,思乡之切。之切。春夜洛城闻笛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
21、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诗人“闻折柳”后,就产生了浓浓的“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折柳折柳”二字二字一语双关一语双关:l 一指折杨柳一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l 一指传统意象一指传统意象”柳柳”。古代人离别时,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古代人离别时,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杨柳依依,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清代朱之荆:清代朱之荆:“满满”从从“散散”来,来,“散散”从从“飞飞”来,用字细甚。来,用字细甚。妙在妙在“何人不起何人不起”四字,写得万方同感,百倍自伤。四
22、字,写得万方同感,百倍自伤。清代黄叔灿:清代黄叔灿:“散入散入”二字妙,领得下二句起。通首总言笛声之二字妙,领得下二句起。通首总言笛声之动人。动人。“何人不起故园情何人不起故园情”,含着自己在内。,含着自己在内。现代沈祖棻:现代沈祖棻:“谁家谁家、暗飞声暗飞声,写出,写出闻闻时的精神状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以说是暗中飞出。”名家妙赞知人论世 缘画入境 春夜洛城闻笛全诗扣紧一个春夜洛城闻笛全诗扣紧一个“闻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
23、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感受。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许许多多听众。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春夜闻笛春夜闻笛”的画面引人入境。的画面引人入境。“羁游在外,思乡念亲”的忧愁 唐玄宗唐玄宗天宝元年(天宝元年(742742年),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却没被唐玄宗
24、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赐金放还”,变相,变相撵出了长安。撵出了长安。供 奉 翰 林 每 被 妒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酒杯里盛着价
25、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我放下酒杯,扔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我放下酒杯,扔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堵塞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堵塞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相传姜尚山。相传姜尚(姜太公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pn)(pn)溪垂钓,后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辅佐周武王灭商;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身处何方?相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
26、艰难;歧路纷杂,如今身处何方?相信总有一天我终将实现远大理想信总有一天我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到时定要扬起高高的帆横渡沧海。到时定要扬起高高的帆横渡沧海。诗句大意诗句大意行路难(其一)金金樽樽清清酒斗十千,酒斗十千,玉玉盘盘珍珍羞直万钱。羞直万钱。停停杯杯投投箸不能食,箸不能食,拔拔剑四剑四顾顾心茫然。心茫然。开头以开头以夸张夸张笔法领起,写笔法领起,写“金樽清金樽清酒酒”“”“玉盘珍羞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与一、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与一、二句形成强烈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二句形成强烈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以悲苦。以乐景写哀情乐景写
27、哀情,用盛宴衬托诗人,用盛宴衬托诗人内心的矛盾痛苦,强化了哀的程度。内心的矛盾痛苦,强化了哀的程度。行路难(其一)郁郁 闷闷行路难(其一)炼 字“停停”“”“投投”“”“拔拔”“”“顾顾”四四个连续的动作,与个连续的动作,与“金金”“”“清清”“玉玉”“”“珍珍”形成强烈反差,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反映了诗人感情的激荡形象地反映了诗人感情的激荡变化,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变化,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抑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用用“欲渡黄河欲渡黄河”“”“将登太行将登太行”象征象征对理想的追求,用对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冰塞川”“雪满山雪满山”象征象征
28、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了仕途的艰难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传达出无限的惆怅之意,寓含着无限的悲慨,传达出无限的惆怅之意,具有比具有比兴的意味。兴的意味。行路难(其一)惆惆 怅怅闲来垂钓碧溪上,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忽复乘舟梦日边。借历史人物姜尚、伊尹受到重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被重新任用有借历史人物姜尚、伊尹受到重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的思想情感。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的思想情感。行路难(其一)期期 盼盼用典:用典:相传姜尚相传姜尚(姜太公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
29、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这两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用典:用典: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阳旁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用用句式由七言转为三言,节奏短促而跳跃,运用句式由七言转为三言,节奏短促而跳跃,运用反复反复的修辞,传达的修辞,传达出诗人面对世事多艰,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出诗人面对世事多艰,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复杂心理。行路难(其一)徘徘 徊徊长风长风破破浪会有时,浪会有时,直直挂挂云帆济沧海。云帆济沧海。在
30、沉郁中振起,诗人借用在沉郁中振起,诗人借用典故典故,坚定了,坚定了“长风破浪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起沧海扬帆的勇气,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行路难(其一)昂昂 扬扬用典:用典:借用南朝宋国宗悫的借用南朝宋国宗悫的“乘长风破万里浪乘长风破万里浪”来来形容自己的抱负。形容自己的抱负。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炼字:炼字:“破破”“”“挂挂”两个动词富有表现力,充满气两个动词富有表现力,充满气势,充分表达出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势,充分表达出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本诗抒发了诗人
31、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怀才不遇的愤慨,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情感虽大起大落,但基调豪放乐观,充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情感虽大起大落,但基调豪放乐观,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的狂傲不羁,满昂扬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的狂傲不羁,表达了他对前途表达了他对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行路难(其一)这首诗的诗眼为“行路难”。请按照以下格式,找出表现“难”的一句诗,谈谈困难中李白的形象。我从我从 (诗句诗句)中,读出了一个中,读出了一个 的李白,的李白,因为因为_。示例示例:我从我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
32、太行雪满山”中,读出了一个内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迷茫心迷茫(惆怅惆怅)、前途艰难的李白。因为想、前途艰难的李白。因为想“渡黄河,登太行渡黄河,登太行”,但,但是是“冰塞川,雪满山冰塞川,雪满山”,隐喻诗人仕途的艰难。,隐喻诗人仕途的艰难。行路难(其一)知人论世 以典明志 本诗三处用典,表现了诗人心理上的失本诗三处用典,表现了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抒抒发了诗人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怀才不遇的愤慨,但在悲愤中不乏,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情感虽大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情感虽大起大落,但基调豪放乐观,充满昂扬向
33、上的起大落,但基调豪放乐观,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的狂傲不羁,精神,表现出诗人的狂傲不羁,表达了他对表达了他对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仕途多舛,希望不灭”的渴求 天宝四载(天宝四载(745745年)秋天,李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济州拜访过当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济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李杜两人分手。
34、就在这年冬天,李杜两人分手。李 杜 相 识 纵 谈 欢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句大意诗句大意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徐徐下山,似乎
35、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乎不忍离去。送 友 人青山青山横横北郭,北郭,白水白水绕绕东城。东城。这两句中这两句中“青山青山”对对“白水白水”,“北郭北郭”对对“东城东城”,首联即写成工,首联即写成工丽的丽的对偶句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别开生面;而且“青青”、“白白”相间,色彩明丽。相间,色彩明丽。“横横”字勾字勾勒青山的勒青山的静姿静姿,“绕绕”字描画白水的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
36、景。未。未见见“送别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着依依惜别依依惜别之情。之情。送 友 人首联写出了怎样的景色?其中“横”“绕”二字妙在何处?此地一为别,此地一为别,孤蓬孤蓬万里征。万里征。送 友 人颔联抒情,颔联抒情,“此地一为别此地一为别”语语意意陡转,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陡转,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感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所归依,直抒对朋友漂泊的深切关直抒对朋友漂泊的深切关切切。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表达了对朋友深切的关心。表达了对朋友深切的关心。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
37、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诗人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人的漂泊生涯。所以,此句想到所以,此句想到“蓬蓬”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送 友 人如何理解“孤蓬”这一意象?浮云游子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故人情。这两句这两句“浮云浮云”对对“落日落日”,“游子意游子意”对对“故人情故人情”,也对得很工,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景,而且还巧
38、妙地还巧妙地用用“浮云浮云”来比喻友人来比喻友人行行踪不踪不定,任意东西定,任意东西,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离开,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惜别友人的心情。而这正是诗人此刻惜别友人的心情。送 友 人情景交融情景交融颈联不仅勾勒了分别时的寥廓背景,还具有对仗工整,比喻贴切,情境交融等特点,历来为人所称道。就你最欣赏的一点对此联进行赏析。一一:这两句描绘这两句描绘“浮云浮云”“”“落日落日”,衬托友人分别之情意。景中,衬托友人分别之情意。景中含情(寓情于景)
39、,含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依依惜别之意。情景交融,抒发依依惜别之意。二:这两句对仗工整,二:这两句对仗工整,“浮云浮云”对对“落日落日”,“游子意游子意”对对“故人情故人情”,有景有情,扣人心弦,句式整齐,读之朗朗上口。,有景有情,扣人心弦,句式整齐,读之朗朗上口。送 友 人挥手自兹去,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萧萧班马鸣。“挥手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萧萧班马鸣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
40、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末联。末联借马鸣之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含蓄委,衬托离情别绪,含蓄委婉,余音绕梁。婉,余音绕梁。送 友 人“飞蓬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途未定;“浮云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班马班马”为离群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惘怅。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惘怅。送 友 人
41、送友人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仇兆鳌:仇兆鳌:“太白诗太白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景怀人,意味对景怀人,意味深远。深远。”屈复:屈复:“青山青山”、“白水白水”,先写送别之地,如此佳景为,先写送别之地,如此佳景为“孤篷孤篷万里万里”对照。对照。“此地此地”紧接上二句,紧接上二句,“一别一别”,送者、去者合写。,送者、去者合写。五、六又分写。五、六又分写。“自兹自兹”二字,人、地总结。八止写二字,人、地总结。八止写“马鸣马鸣”,黯,黯然销魂,见于言外。然销魂,见于言外。胡本渊:胡本渊:每句整齐。结得洒脱,悠然不尽。每句整齐。结得洒脱,
42、悠然不尽。名家妙赞知人论世 缘画入境 送友人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送友人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漂泊无定,辞别友人”的伤感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边塞题材著称
43、,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唐玄宗天宝十二载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753年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随君直到夜郎西。诗句大意诗句大意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说您
44、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您到夜郎以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此诗首句以此诗首句以杨花、子规杨花、子规起兴,起兴,写景兼点时令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花、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子规,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闻道龙标过五溪闻道龙标过五
45、溪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句便直叙其事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点明愁的由来。“闻道闻道”表示惊惜表示惊惜,“过五溪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随君直到夜郎西。后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后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中天,千里可共,所以作者作者把把明月人格化明月人格化,变成一个了解自变成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己、富有同情心的
46、知心人,将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伴随着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远荒凉荒凉之地。之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学生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作为毕业赠诗送给同学,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合适,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与友人离别的牵挂担忧、依依不合适,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与友人离别的牵挂担忧、依依不舍之情,所以可以作为毕业季的赠诗送给同学,表达和同学离别舍之情,所以可以作为毕业季的赠诗送给同学,表达和同学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的依依不舍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末清初黄生:明末清初黄生:趣。一写景,二叙事,三四发意,此七绝之正格趣。一写景,二叙事,三四发
47、意,此七绝之正格也。若单说愁,便直率少致,衬入景语,无其理而有其趣。也。若单说愁,便直率少致,衬入景语,无其理而有其趣。清代沈德潜:清代沈德潜:即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意,出以摇曳之笔,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语意一新。清代黄叔灿:清代黄叔灿:“愁心愁心”二句,何等缠绵悱恻!而二句,何等缠绵悱恻!而“我寄愁心我寄愁心”,犹觉比犹觉比“隔千里兮共明月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更深挚。意更深挚。名家妙赞知人论世 借象知意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
48、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其中明其中明月象征着纯洁、高尚,诗人在许多诗中把明月看作通人心的多月象征着纯洁、高尚,诗人在许多诗中把明月看作通人心的多情物,也只有明月才能同时照亮诗人和友人。情物,也只有明月才能同时照亮诗人和友人。“千里相隔,遥念友人”的深情 李白虽一生仕途多舛,却豪放不羁;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24岁的李白,踌躇满志,乘船远游,第一次离开家人和亲友的李白,心头涌上了淡淡的哀愁,他写下:“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州。”出
49、了三峡来到江陵,李白离家越来越远了,对亲人的思念也越发浓厚,下写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5岁的李白来到了洞庭,又出游金陵。经过一年多的游历,李白的才华随江水奔腾,随山路越攀越高。他吟出:“飞流直下三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7岁,他依然四海为家,送别友人,他诵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30岁的李白在长安几近穷途失路。怅然之下,他写出“长风破浪长风破浪会有时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挂云帆济沧海。”44岁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49岁,已近知天命
50、之年的李白非常想念子女们,写下“举头望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低头思故乡。”惊闻好友王昌龄被贬。叹息一声,李白写下“我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53岁,心情复杂的李白留下了孤独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55岁,心忧安禄山疑似叛变的迹象,写下:“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心肝。”59岁,至白帝城遇赦,立即返舟东下江陵,写有“两岸猿声啼不住,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圣评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清新庾开府,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