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课件第1章.ppt

    • 文档编号:8102750       资源大小:611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15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momomo)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课件第1章.ppt

    1、第第1 1章章 射频识别技术概论射频识别技术概论 1.1 RFID技术的定义技术的定义1.2 RFID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组成1.3 RFID系统标签的分类系统标签的分类1.4 全球全球RFID产业发展分析产业发展分析 1.1 RFID技术的定义技术的定义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特定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即RFID技术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RFID

    2、技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双向通信,不需要人工干预,它易于实现自动化且其射频卡不易损坏,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因此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的环境中。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其操作快捷方便。因此,短距离的电子标签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替代条形码;而长距离的产品多用于交通中,其识别距离有几十米。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RFID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些阶段:l941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RFID技术,1948年奠定了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19511960年,早期RFID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阶段。19611970年,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

    3、尝试。19711980年,RFID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RFID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RFID应用。19811990年,RFID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多种应用开始出现,然而RFID技术的成本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时国内也开始关注这项技术。19912000年,大规模生产使得RFID技术的成本可以被市场接受,技术标准化问题和技术支撑体系的建立也得到重视;同时,大量厂商进入,RFID产品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国内研究机构也开始跟踪和研究该技术。2001年至今,RFID技术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其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无源电子标签、半有源电子标签和有源电子标签

    4、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的成本也不断降低;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与其他技术日益结合。纵观RFID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RFID认识水平的日益提升,RFID必然会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而RFID技术及其产品的不断开发也将引发其应用扩展的新高潮,必将带来RFID技术发展的新变革。1.2 RFID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组成RFID系统包括三部分:标签、读卡器(含天线)和应用软件系统,如图1-1所示。图1-1 RFID系统组成与工作示意图 标签(Tag):又称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也称应答器、卡片等。每个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电子

    5、标签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读写电路、硅芯片以及相关的天线,它能够接收并发送信号。电子标签一般被做成低功率的集成电路,与外部的电磁波或电磁感应相互作用,得到其工作时所需的功率并进行数据传输。读卡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也称阅读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可写时称为读写器)、读头、读出装置、扫描器、通信器等。通过天线与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读卡器可以实现对电子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RFID读卡器包含有RFID射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读卡器天线。电子标签上的芯片一旦被激活,就会进行数

    6、据读出、写入操作,而读卡器可把通过天线得到的标签芯片中的数据,经过译码送往主计算机处理。天线(Antenna):是电子标签与读卡器之间的联系通道,通过天线来控制系统信号的获得与交换。天线的形状和大小多种多样,它可以装在门框上,接收从该门通过的人或物品的相关数据;也可以安装在适当的地点,以监控道路上的交通情况等。电子标签可以做成动物跟踪标签,嵌入在动物的皮肤下,其直径比铅笔芯还小,长度只有1.27 cm(0.5英寸);也可以做成卡的形状,许多商店在售卖的商品上附有硬塑料电子标签用于防盗。除此以外,12.7 cm10.16 cm5.08 cm的长方形电子标签可用于跟踪联运集装箱或重型机器、车辆等。

    7、读卡器发出的无线电波在2.54 cm30.48 m(英尺)甚至更远的范围内都有效,这主要取决于其功率与所用的无线电频率。图1-2和图1-3分别给出了读卡器、天线和电子标签及其封装。图1-2 读卡器、天线 图1-3 不同的电子标签及其封装 在射频识别应用系统中,读卡器实现对电子标签数据的无接触收集后,收集的数据需送至后台(上位机)处理,这就形成了电子标签读写设备与应用系统程序之间的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API)。一般情况下,要求读卡器能够接收来自应用系统的命令,并且能根据应用系统的命令或约定的协议作出相应的响应(回送收集到的电子标签数据等)。从电路实现

    8、角度来说,读卡器又可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射频模块(射频通道)与基带模块。射频模块实现的任务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将读卡器欲发往电子标签的命令调制(装载)到射频信号(也称为读卡器/电子标签的射频工作频率)上,经由发射天线发送出去。发送出去的射频信号(可能包含有传向电子标签的命令信息)经过空间传送(照射)到电子标签上,电子标签对照射其上的射频信号作出响应,形成返回给读卡器天线的反射回波信号。射频模块的第二项任务是对电子标签返回到读卡器的回波信号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并从中解调(卸载)提取出电子标签回送的数据。基带模块实现的任务也包含两项,第一项是将读卡器智能单元(通常为计算机CPU或MPU)发出的命令加

    9、工(编码),形成便于调制(装载)到射频信号上的编码调制信号;第二项任务是实现对经过射频模块解调处理的电子标签回送数据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包含解码),并将处理后的结果送入读卡器智能单元。一般情况下,读卡器的智能单元划归为基带模块部分。从原理上来说,智能单元是读卡器的控制核心;从实现角度来说,智能单元通常采用嵌入式MPU,并通过编写相应的MPU控制程序来实现收发信号的智能处理以及与终端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射频模块与基带模块的接口实现调制(装载)/解调(卸载)功能。在系统实现中,射频模块通常包括调制/解调部分,并且也包括解调之后对回波小信号必要的加工处理(如放大、整形)等。采用单天线系统时,射频模块

    10、的收发分离是射频模块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关键问题。实际应用中,根据读卡器读写区域中允许出现的电子标签数目的不同,将射频识别系统称为单标签识别系统(或射频识别系统)与多标签识别系统。在读卡器的阅读范围内有多个电子标签时,对于具有多标签识读功能的射频识别系统来说,一般情况下,读卡器处于主动状态,即读卡器先讲方式。读卡器通过发出一系列的隔离指令,使得读出范围内的多个电子标签逐一或逐批地被隔离(令其睡眠)出去,最后保留一个处于活动状态的电子标签与读卡器建立无冲突的通信。通信结束后将当前活动的电子标签置为第三态(可称其为休眠状态,只有通过重新上电或特殊命令,才能解除休眠),进一步由读卡器对被隔离(睡眠)的电

    11、子标签发出唤醒命令唤醒一批(或全部)被隔离的电子标签,使其进入活动状态,再进一步隔离,选出一个电子标签通信。如此重复,读卡器可读出阅读区域内的多个电子标签信息,也可以实现对多个电子标签分别写入指定的数据。射频识别系统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应用软件系统,它是在上位监控计算机中运行的包括数据库在内的管理软件系统,用于各种物品的属性管理、目标定位和跟踪,具有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1.3 RFID系统标签的分类系统标签的分类 根据供电方式的不同,电子标签可分为无源标签、半无源标签、有源标签。无源系统无源标签(被动标签,Passive Tag):电子标签内没有内装电池,在读卡器的阅读范围之外时,电子标签处于

    12、无源状态;在读卡器的阅读范围之内时,电子标签从读卡器发出的射频能量中提取其工作所需的电能。无源标签读写距离近、价格低,它的使用寿命几乎无限制,但需要大功率的读写装置。半无源系统半无源标签(Semi-passive Tag):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但电池仅对电子标签内要求供电维持数据的电路或芯片工作所需的电压作辅助支持,电子标签电路本身耗电很少。未进入工作状态前,电子标签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相当于无源标签;电子标签进入读卡器的阅读范围时,受到读卡器发出的射频能量的激励,进入工作状态,且其用于传输通信的射频能量与无源标签的一样都来自读卡器。半无源系统结合有源RFID和无源RFID的优势,在125 kH

    13、z频率的触发下,使微波2.45 GHz的优势发挥出来。半有源RFID技术也叫低频激活触发技术,它利用低频近距离精确定位、微波远距离识别和上传数据,来解决有源RFID和无源RFID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简单地说,半有源RFID技术就是近距离激活定位、远距离识别及上传数据。有源系统有源标签(主动标签,Active Tag):电子标签的工作电源完全由内部电池供给,同时电子标签电池的能量供应部分转化为电子标签与读卡器通信所需的射频能量。目前有源标签逐步采用无线单片机来进行设计,具有持久性、信息传播穿透性强、存储信息容量大、种类多等特点。有源标签最重要的特点是电子标签工作的能量由电池提供,与无源标签系统感

    14、应读卡器的能量不一样。有源RFID可以提供更远的读写距离,但是需要电池供电,成本要更高一些。有源RFID适用于远距离读写的应用场合,使用寿命有限,但对读写装置的依赖小。根据应用频率的不同,RFID可分为低频(LF,30 kHz1 MHz)、高频(HF,3 MHz30 MHz)、超高频(UHF,300 MHz1000 MHz)、微波(MW,2.4 GHz或5.8 GHz)这四种。不同频段的RFID,其工作原理不同,低频的和高频的电子标签一般采用电磁耦合原理,而超高频的及微波的RFID一般采用电磁发射原理。由图1-4可知,RFID的频率范围非常广,应用领域也很广。图1-4 RFID 的频率划分及应

    15、用领域 低频段电子标签(或低频标签)的工作频率范围为30 kHz1 MHz,其典型的工作频率为125 kHz和133 kHz。低频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其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读卡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与读卡器之间传送数据时,低频标签须位于读卡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其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1m。低频标签的典型应用有:动物识别、容器识别、工具识别、电子闭锁防盗(带有内置应答器的汽车钥匙)等。中高频段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一般为3 MHz30 MHz,其典型的工作频率为13.56 MHz。中高频电子标签因其工作原理与低频标签的完全相同,即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所以宜将其归为低频标签类中。另一方

    16、面,根据无线电频率的一般划分,中高频射频标签的工作频段又在高频范围内,所以也常将其称为高频标签。鉴于中高频段的电子标签可能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电子标签,因而只要将高、低理解成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就不会造成理解上的混乱。为了便于叙述,将中高频段电子标签称为中频电子标签(或中频标签)。中频标签一般是无源标签,其工作能量同低频标签的一样,也是通过电感(磁)耦合方式从读卡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中频标签与读卡器进行数据交换时,标签必须位于读卡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中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也小于1 m。中频标签由于可方便地做成卡状,因此其广泛应用于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

    17、)、小区物业管理、大厦门禁等系统中。超高频与微波频段的电子标签的典型工作频率有433.92 MHz、862(902)MHz928 MHz、2.45 GHz、5.8 GHz。微波电子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工作时,超高频或微波电子标签位于读卡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场区内,其与读卡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耦合方式;读卡器天线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有源标签唤醒,其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 m,典型情况为4 m6 m,最大可达10 m。读卡器天线一般均为定向天线,只有在读卡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电子标签可被读/写。由于阅读距离的增加,应用中有可能在阅读区域中同时出现多个电子标

    18、签,从而提出了多标签同时读取的需求。目前,先进的射频识别系统均将多标签识读问题作为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超高频标签主要用于铁路车辆自动识别、集装箱识别中,还可用于公路车辆识别与自动收费系统中。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无源微波电子标签比较成功的产品相对集中在902 MHz928 MHz范围内。2.45 GHz和5.8 GHz的射频识别系统多以半无源微波电子标签产品面世。半无源标签一般采用钮扣电池供电,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微波电子标签的典型特点主要集中在是否无源、无线读写距离、是否支持多标签读写、是否适合高速识别应用、读卡器的发射功率容限、电子标签及读卡器的价格等方面。对于可无线写的电子标签而言,通常

    19、情况下写入距离要小于识读距离,其原因在于写入要求更大的能量。微波电子标签的数据存储容量一般限定在2 Kb以内,再大的存储容量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从技术及应用的角度来说,微波电子标签并不适合作为大量数据的载体,其主要功能在于标识物品并完成无接触的识别过程。微波电子标签典型的数据容量指标有:1 Kb、128 B、64 B等,由Auto-ID Center制定的产品电子代码(EPC)的容量为90 B。微波电子标签的典型应用包括移动车辆识别、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医疗科研等行业。不同频率的电子标签有不同的特点,例如,低频标签比超高频标签便宜、省能量、穿透废金属物体能力强、工作频率不受无线

    20、电频率管制约束,最适合用于含水成分较高的物体中,例如水果等;超高频标签作用范围广、数据传送速度快,但是比较耗能、穿透力较弱,且其作业区域内不能有太多干扰,适用于监测港口、仓储等物流领域的物品;高频标签属中短距识别,读写速度居中,产品价格也相对便宜,可应用在电子票证一卡通上。目前,对于相同波段,不同国家使用的频率也不尽相同。欧洲使用的超高频是868 MHz,美国则是915 MHz,而日本目前不允许将超高频用到射频技术中。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常用的是13.56 MHz、860 MHz960 MHz、2.45 GHz等频段。近距离RFID系统主要使用125 kHz、13.56 MHz等频段,其技术也最

    21、为成熟;远距离RFID系统主要使用433 MHz、860 MHz960 MHz以及2.45 GHz、5.8 GHz等频段,目前还多在测试当中,没有大规模应用。我国在低频和高频频段电子标签芯片设计方面的技术比较成熟,高频频段方面的设计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自主开发出符合ISO 14443 TypeA、ISO 14443 TypeB和ISO 15693标准的RFID芯片,并成功地应用于交通一卡通和第二代身份证等项目中。1.4 全球全球RFID产业发展分析产业发展分析 1.4.1 RFID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1美国美国 在产业方面,TI、Intel等美国集成电路厂商目前都在RFID领

    22、域投入巨资进行芯片开发;Symbol等已经研发出同时可以阅读条形码和RFID的扫描器;IBM、Microsoft和HP等也在积极地开发相应的软件及系统来支持RFID的应用。目前,美国的交通、车辆管理、身份识别、生产线自动化控制、仓储管理及物资跟踪等领域已经开始逐步应用RFID技术。在物流方面,美国已有100多家企业承诺支持RFID应用,这其中包括:零售商沃尔玛;制造商吉列、强生、宝洁;物流行业的联合包裹服务公司以及政府方面国防部的物流应用。另外,美国政府是RFID应用的积极推动者。按照美国国防部的合同规定,2004年10月1日或者2005年1月1日以后,所有军需物资都要使用RFID标签;美国食

    23、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建议制药商从2006年起利用RFID技术跟踪最常造假的药品;美国社会福利局(SSA)于2005年年初正式使用RFID技术追踪SSA的各种表格和手册。2欧洲欧洲 在产业方面,欧洲的Philips、STMicroelectronics在积极地开发廉价的RFID芯片;Checkpoint在开发支持多系统的RFID识别系统;Nokia在开发能够基于RFID的移动电话购物系统;SAP则在积极开发支持RFID的企业应用管理软件。在应用方面,欧洲在诸如交通、身份识别、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物资跟踪等封闭系统与美国基本处在同一阶段。目前,欧洲许多大型企业都纷纷进行RFID的应用实验。例如,

    24、英国的零售企业Tesco于2003年9月结束了第一阶段的试验,该试验由Tesco公司的物流中心和英国的两家商店进行,是对物流中心和两家商店之间的包装盒及货盘的流通路径进行追踪,使用的频率为915 MHz。3日本 日本是一个制造业强国,它在电子标签研究领域起步较早,政府也将RFID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来发展。MPHPT在2004年3月发布了针对RFID的“关于在传感网络时代运用先进的RFID技术的最终研究草案报告”,报告称MPHPT将继续支持测试在超高频段的被动及主动的电子标签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管制的问题;2004年7月,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选择了七大产业做RFID的应用试验,包括消费电

    25、子、书籍、服装、音乐CD、建筑机械、制药和物流。从近年来日本RFID领域的动态来看,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的基于RFID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始集中出现,这为RFID在日本应用的推广,特别是在物流等非制造领域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中国中国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在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因此RFID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近年来,中国已初步开展了RFID相关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并在部分领域开始应用,且已经将RFID技术应用于铁路车号识别、身份证和票证管理、动物标识、特种设备与危险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等多个领域中,但规模化的应用项目还很少。目前,我国RFID应用以低频和高频

    26、标签产品为主,如城市交通一卡通和中国第二代身份证等项目。我国超高频标签产品的应用刚刚兴起,还未开始规模生产,产业链尚未形成。1.4.2 RFID的发展趋势的发展趋势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系统的推广普及,其在性能等各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提高,成本将逐步降低。因此,可以预见未来RFID技术的发展趋势为:(1)标签产品多样化。未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较强,单一产品将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因此,要求芯片频率、容量、天线、封装材料等组合形成系列化产品,并与其他高科技融合,如与传感器、GPS、生物识别结合,实现产品由单一识别向多功能识别发展。(2)系统网络化。当RFID系统应用普及到一定程度时,

    27、每件产品通过电子标签赋予身份标识,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结合将是必然趋势,也必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3)系统的兼容性更好。随着RFID标准的统一,RFID系统的兼容性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产品替代性也将更强。(4)与其他产业融合。与其他IT产业一样,当RFID标准和关键技术解决和突破之后,与其他产业如3G等融合将形成更大的产业集群,并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实现跨地区、跨行业应用。1.4.3 RFID面临的问题面临的问题1成本问题成本问题成本问题包括射频识别中芯片的成本以及整个信息系统更新换代所引发的巨大的投资成本。目前,美国一个电子标签的价格在20美分左右,这显然不适用于制造厂制造价

    28、格较低的单件产品。只有把价格降低到4美分以下才能适用于单件产品;同样,RFID读卡器的价格目前大都在1000美元以上,而一般的企业动辄就需要安装数十台甚至上千台类似的装备,再加上计算机、局域网、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及技术人员的培训等费用,这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过于昂贵。可见,RFID技术要获得大规模的应用,只有把其成本降低到大部分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时才有可能,而这个目标只有通过技术改进和大规模的生产才能达到。2安全问题安全问题一方面,RFID技术的应用有着无限的魅力;另一方面,RFID技术对个人隐私安全的威胁极大地阻碍了它的快速推广。因此,如何保护持有人的隐私安全将是目前和今后RFID技术发展

    29、需要十分关注的课题。由于目前常用的RFID技术都是无源的,没有读写能力,无法使用各种验证口令及密码等主动验证方法,而读卡器中唯一的标识符很容易被复制,例如只要提着一个装有复制功能的探测设备的公文包在某一公司内走一趟,就可以轻易地得到该公司的各种商业情报及信息,这是广大商家所不能接受的;如果使用有源标签并且不断变换验证密匙就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但这同时也导致成本的大幅度提高。3标准问题标准问题标准问题是制约RFID技术推广的另一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RFID技术已经具有了一些国际标准。当前世界上主要存在着两套射频识别标准:一套是日本制定的128位编码及专用协议,另一套是Auto-ID Cente

    30、r提出的96位电子产品编码和专用协议,但这两套标准不统一,严重制约着物联网这一跨地区、跨国家的全球统一网络的构建。在中国,RFID技术的生产和应用领域仅有一些行业标准,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因此,制定一个自主的RFID国家标准,并且与国际标准相互兼容,使我国的RFID产品能顺利地在世界范围中流通,是当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国家标准局于2004年4月在北京召开“2004首届中国国际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EPC与物联网第二届联席会”,就标准问题商议了对策。4辐射问题辐射问题辐射问题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因为RFID技术所使用的是800 MHz900 MHz的高频电磁波,且随

    31、着它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将会生活在高频电磁场中,这将是另一种形式的污染。因此,尽可能地降低辐射强度并将其控制在对人安全的范围内,是需要解决的又一重要问题。另外,RFID技术与中间件的接口差错率较高等系列问题都是RFID技术大面积推广所要解决的。RFID的应用目前多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前景广大,但是由于成本、技术等方面的原因,RFID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即使在比较容易实现的商业等领域,RFID要全面代替条形码也需要些时日,条形码和RFID要共同存在一定的时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RFID技术将会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RFID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也将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发展。5多样性和复杂性多样性和复

    32、杂性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很多RFID应用只是在探索阶段,从而使公司的研发压力和成本加大。因此,可通过改进工艺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使之能够与传统的条形码相比,这样才能将电子标签广泛地应用到更多的商品中。1.4.4 RFID的应用及展望的应用及展望 RFID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其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政府支持、企业重视,因此,应对RFID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此外,我国的航天信息将会加大投入、自主创新,积极参与RFID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行业试点应用,为各行业提供产品和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为我国RFID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尽管RFID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但是其应用局

    33、限在某一封闭市场内,因此其市场规模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是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演进以及其成本的降低,未来几年内RFID技术主要以供应链的应用为赢利的主体,全球开放的市场将为RFID带来巨大的商机。简单来讲,从采购、仓储、生产、包装、卸载、流通加工、配送、销售到服务,这些都是供应链上的业务流程和环节。在供应链运转时,企业必须随时地、精确地掌握供应链上的商流、物流、信息和资金的流向,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率。但实际上,物体在流动的过程中各种环节比较松散,商流、物流、信息和资金常常随着时间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这使企业对这四种流的控制能力大大下降,从而产生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FID技术正是有效解决供应

    34、链上各项业务运作资料的输入与输出、业务过程的控制与跟踪,以及减少出错率等难题的一种技术。例如,最近中国香港工业工程师学会及中国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就开展了一项名为“提升制造及工业工程师应用无线标签来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项目,该项目主要是为中国香港制造及工业工程师设计,包括一系列的工业及技术专题研讨会、工作坊等。香港正是借助RFID技术在产品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发挥的效用,实现物料供应、生产、储存、包装,以及物流、货运出境、船务运输、存货控制及零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帮助企业加快物流速度、改善生产效率、促进贸易活动。当然,RFID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电子标签的价格。一般情况下,价格在5美元

    35、以上的芯片,主要为应用于军事、生物科技和医疗方面的有源器件;价格在10美分1美元之间的常为用于运输、仓储、包装、文件等的无源器件;消费应用如零售的标签在5美分10美分;医药、各种票证(车票、入场券等)、货币等应用的标签则在5美分以下,因此标签价格将直接影响RFID的市场规模。其次是隐私权的问题难于解决,由于在非接触的条件下,可以对标签中的数据进行读取,这引发了人们对RFID技术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争议。尽管如此,标签价格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及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得以解决,隐私问题则需要各个国家通过立法对用户的隐私权加以保护来逐步解决。RFID技术所独有的优势,最终将在全球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值得各个领域加以关注。


    注意事项

    本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课件第1章.ppt)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