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 互联网应用新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的第二课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互联网应用的特征”展开,适合七年级学生。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信息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互联网充满好奇,但往往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应用的特征、发展历程以及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现状,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互联网应用的全面认识,理解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基本的网络使用经验,他们对互联网应用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此外,七年级
2、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且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指向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互联网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互联网应用的特征及其发展历程,增强对互联网信息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计算思维:通过梳理互联网应用的特征和发展状况,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理解互联网应用背后的技术原理和创新过程。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信息检索和整理,了解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现状,培养数字化学习和
3、创新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通过了解互联网政务和青少年上网情况,学生能够认识到互联网对社会的正面与潜在影响,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学会合理、安全地使用互联网。教学重难点重点:互联网应用的特征及其发展历程,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现状。难点:理解互联网应用背后的技术原理和创新过程,培养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设计原因: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应用的特征和发展历程,以及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现状,这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的基础。而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互联网应用背后的技术原理和创新过程,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能力,也是本节课旨在培养的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情境
4、导入策略:通过提问“如果没有这些应用,你会如何完成类似的任务?”和“你觉得互联网应用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应用的重要性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讲解与展示策略:教师讲解互联网应用的特征及其发展历程,同时展示互联网从文本到图文声像并茂、从字符界面到图形化界面、从单一应用到应用融合的特征变迁示例,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互联网应用的变迁过程。自主探究策略:学生查阅最新资料,梳理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状况,了解互联网政务和青少年上网情况,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整合能力及对我国互联网发展动态的关注与认识。小组讨论策略:学生分组讨论互联网政务带来的便利和上网成瘾的问题,通过交流分享观点,引导学
5、生深入思考互联网对社会的正面与潜在影响。总结提升策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互联网应用的特征、发展历程以及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现状,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课前准备课件、极域电子教室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活动:提问:1如果没有这些应用,你会如何完成类似的任务?2你觉得互联网应用有什么特征?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和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活动1:互联网应用特征的变迁(约20分钟)教师活动:讲解:当前的互联网应用具有交互性强、操作简单、图文声像并茂等特征,这些特征依赖于持续的
6、创新才逐渐发展而成。展示互联网从文本到图文声像并茂、从字符界面到图形化界面、从单一应用到应用融合的特征变迁示例。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参照下表,依据使用体验梳理互联网应用的特征。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应用特征的变迁过程,从而认识到互联网应用的交互性、操作简便性以及多媒体融合等特点是持续创新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技术创新意识。活动2: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状况(约25分钟)教师活动:讲解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状况。学生活动:查阅最新资料,梳理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状况。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关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状况,并通过学生自主查阅最新资料,梳理我国互联网应用
7、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整合能力及对我国互联网发展动态的关注与认识。课堂小结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互联网应用的特征在不断发展变化。2互联网成为连接社会成员的非常重要的信息交流方式。3网络应用有基础应用、商务交易、网络娱乐、公共服务等大类。学生活动: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互联网政务的发展状况,总结互联网政务带来的便利 2查阅关于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然后谈谈自己对上网成瘾的看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并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互联网政务的发展状况及青少年上网情况,旨在培养学生的资料检索与分析能力,并引导其思考互联网对社会的正面与潜在影响。教
8、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讲解与展示、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和总结提升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了互联网应用的特征及其发展历程,以及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现状。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时间限制,部分学生在自主探究环节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和观点,导致课堂互动不够充分。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小组的讨论氛围不够活跃,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激发。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是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和展示;二是加强小组讨论的引导和激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交流;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