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祥虎教学设计课题吉祥虎单元第五单元学科艺术年级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吉祥虎是一篇富有民族风情的文章,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吉祥虎的寓意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通过画吉祥虎,让学生学会在画中表现出吉祥虎的形态和神态,并且通过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丰富吉祥虎的表现形式。通过画虎来传递吉祥的寓意,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本课介绍了吉祥虎的图案和象征寓意,让学生通过绘画来学习中国的文化、礼仪和情感。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通过欣赏不同的虎形象,使学生了解虎的特征以及传统文化中虎的魅力。2.艺术表现:选择不同的材料塑造自己喜欢的虎形象,充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3.创意实践:丰富吉祥虎的表
2、现形式,制作虎头玩具。4.文化理解: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对动物的观察和认知有一定的基础,能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但是对于吉祥虎一课中虎文化了解的不多,老师引导学生了解虎文化一直传承至今的寓意,进一步学生激发丰富的想象与创造的愿望。重点了解吉祥虎的形象特征以及意义。难点掌握并制作一个虎头帽或者虎头面具。材料准备水彩笔、勾线笔、画纸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情景导入 讲授新课一、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创设情境猜谜语1. 师:大家猜一猜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像猫不是猫,身穿
3、皮袄花。山中称霸王,寅年它当家。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老虎。2.揭示课题吉祥虎。师:我们大家都去动物园看过老虎,它和老师手里的这只有哪里不一样呢? (以虎的“百兽之王”的称号引导同学们心中的印象可怕、凶猛、勇敢等)(教师强调花纹上的不同)师:同学们认为虎是可怕、凶恶,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认识一只可爱的老虎吉祥虎。板书课题:吉祥虎。二、新课讲解:民间虎工艺品有哪些呢?1.虎头面具 山西阳泉2.虎头鞋3.虎头帽4.叫虎“世家” 彩塑 山东高密5.老虎 布艺 陕西宝鸡提问:他们有什么寓意?师总结:老虎的存在源于民间百姓对虎的崇拜,寓意健康、强壮、勇敢。更多的则是老一辈对孩子们的期望与祝福。展示泥
4、塑虎的图片。师提问:请小朋友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民间泥塑虎的色彩和外形是怎样的?有哪些图纹?总结:运用了夸张变形等造型手法,色彩鲜艳丰富,形象活泼可爱,神似真老虎。我们古代的人很聪明,给老虎身上加上漂亮的图案,就可以代表吉祥的意义,所以今天我们也来制作一个“吉祥虎”。示范讲解制作虎头玩具的制作方法及步骤:1. 制作外形2. 剪出五官3. 粘贴装饰注意:用刀注意安全, 制作完成以后及时收好工具并且清理碎纸屑。三、艺术欣赏我们一起来看设计师们的奇思妙想吧!展示图片。四、实践练习。抓住老虎的特征进行创作,尝试制作一个虎头装饰或者老虎面具吧!。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进行互相点评和评价。学生思
5、考问题。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观察和了解各个地域不同特色的民间虎工艺品。学生思考民间制作虎工艺品背后的内涵。学生发现民间泥塑虎的造型和色彩的特点。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制作步骤。学生观察欣赏作品。学生描述自己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和线条表现,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导入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比泥塑虎和动物园老虎的不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用大量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思考民间传统虎工艺品的特点,为后面的创新作铺垫。学生进一步了解虎工艺品的寓意,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间泥塑虎的了解。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虎头玩具,提醒学生在
6、动手过程中注意工具使用安全。通过欣赏好的绘画作品,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交流合作。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课堂练习尝试制作一个虎头装饰或者老虎面具吧!学生根据作业要求,个人完成创作任务。通过创作实践,检测学习情况。课堂小结本课介绍了吉祥虎的图案和象征寓意,了解虎头面具、虎头鞋、叫虎等民间艺术,让学生通过绘画来学习中国的文化、礼仪和情感。同时,教师也要教育孩子们要保护爱护动物,了解自然。 板书吉祥虎外观美化功能分区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学生看一看自己家里有没有以老虎形象为主的工艺品,搜集他们的寓意并带来与同伴分享。通过拓展学生可以充分感受传统虎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激发想象的灵感和创作表现的愿望。用大量的图片直观地展现多种老虎形象,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反思吉祥虎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虎的形象展开的,通过让学生描绘和绘画虎的形象,来了解虎的形态和意义,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虎是一种残忍而野蛮的动物,如果过分的渲染虎的形象,可能会给学生一些不好的感受和效果上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避免过分煽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等非语言因素的控制。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愉悦和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