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原理及方法论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2课】探索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a.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b.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活动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人的意识不
2、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
3、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5.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6.自然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求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第3课】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一)联系观相关原理及方法论 :1.联系的特点:(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
4、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立足于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3.系统优化: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遵循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法。(二)发展观相关原理及方法论 :1.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
5、途的事物。3.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发展趋势、途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勇敢的接受挫折与考验。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发展状态/形式)【世界观】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无限循环,不断前进。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发展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
6、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三)矛盾观相关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基本属性【世界观】斗争性、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 要求我们在统一中注意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要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3.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勇于直面、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7、;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6.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8.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
8、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认识论相关原理及方法论 :(第4课:探索认识的奥秘)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和直接现实性。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4.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9、,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二)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相关原理及方法论 :(第5课:寻觅社会的真谛)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性质决定性质,变化决定变化)。(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步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2.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改革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改革解决的。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
10、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的作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人生观相关原理及方法论 :(第6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阶级性)3.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4.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2)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锤炼品德行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要在落细、落实、落小上下功夫,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