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科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课题:生物的分类科目:初中生物学年级:七年级上册版本:苏科版(2024)一、课标引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学习生物的分类,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本质,了解不同生物类群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生物的进化和生态系统等知识奠定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生物的分类是新教材苏科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6章的重要
2、内容。教材首先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如不同种类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从而引出生物分类的必要性。接着介绍了生物分类的历史,从古代简单的分类方法到现代科学的分类系统,体现了人类对生物认识的不断深入。然后重点阐述了生物分类的依据,主要包括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方面。以植物和动物为例,详细说明了在分类过程中是如何根据这些依据进行分类的。例如,植物分类时会考虑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它们的繁殖方式等生理功能特点;动物分类则会关注身体结构、生活方式、生殖方式等方面。教材还介绍了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
3、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并强调了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对不同分类等级的举例,如猫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猫属、猫种,让学生理解分类等级的含义和关系。最后,教材探讨了生物分类的意义,包括便于识别、研究和保护生物,以及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等方面。(二)教材地位和作用生物的分类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也是学习生物学其他知识的重要前提。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学生能够系统地认识生物的种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生物进化的观念,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规律。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说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2. 列举生物分类的等级,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3. 说明生物分类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培养分类思维和实践能力。2. 通过分析资料和讨论问题,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体验科学分类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2. 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2. 生物分类的等级及种的概念。(二)教学难点1. 理解生物分类依据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亲缘关系
5、之间的联系。2. 认识生物分类等级与生物亲缘关系远近的关系。五、教学辅助1. 多媒体课件,包含丰富的生物图片、视频、分类实例等资料。2. 生物标本或模型,如植物标本、动物模型等,用于实物观察和分类练习。3. 制作分类卡片的材料,如卡纸、彩笔等,让学生动手制作生物分类卡片。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组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上,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你们能认出这些生物吗?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生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生物特征和分类的思考。2. 讲述一个关于
6、生物分类在生活中应用的小故事,比如在超市里如何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是因为商品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摆放。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分类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设计意图:以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分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分类的兴趣和积极性。(二)生物分类的依据1. 形态结构特征(1)展示多种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动物的身体外形、骨骼结构、器官形态等。(2)讲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是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被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
7、椎动物。(3)师生互动:- 教师拿出一些植物标本和动物模型,让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它们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描述所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并尝试对其进行初步分类。-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形态结构特征在分类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讲解一些常见的形态结构分类特征,如叶片的形状、花瓣的数目、动物的足的类型等。设计意图:通过实物观察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从形态结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学生对形态结构作为分类依据的理解。2. 生理功能特征(1)展示一些植物的光合作用示意图和动物的呼吸、消化等生理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讲解生物的生理
8、功能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2)举例说明: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为例,说明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植物在分类上的差异;以动物的食性为例,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在消化系统等方面的不同特征导致它们在分类上的不同。(3)师生互动:-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根据生理功能可以对生物进行分类?你能想到哪些生物的生理功能特征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理功能与生物分类的关系,并强调生理功能与形态结构是相互关联的,共同作为分类的依据。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视频和问题引导,让学生了解生理功能在生物分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各个方面
9、特征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分类中需要综合考虑。3. 生活习性特征(1)讲述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如候鸟的迁徙、鱼类的洄游、植物的耐旱性等。(2)说明生活习性也是生物分类的依据之一,因为不同生活习性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生存方式不同。(3)师生互动:- 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生物生活习性的例子,并讨论这些生活习性如何影响生物的分类。- 例如,学生可能会提到蝙蝠白天休息晚上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蝙蝠的这种生活习性与它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属于哺乳纲翼手目)有什么关系。-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生活习性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也是分类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激发学
10、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习性在生物分类中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4. 亲缘关系特征(1)讲解生物分类不仅要考虑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差异,还要考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2)展示生物进化树的图片或简单动画,介绍生物进化的历程和不同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3)举例说明:通过比较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说明人和黑猩猩在分类上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人和草履虫在这些方面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4)师生互动:-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在生物分类中要考虑亲缘关系?如何通过一些特征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 学生分组
11、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如果条件允许),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亲缘关系在生物分类中的重要性,它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和分类地位,同时也为生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进化树和讨论问题,让学生了解亲缘关系在生物分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进化的认识。(三)生物分类的等级1. 介绍分类等级(1)讲解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展示分类等级的示意图,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2)以动物界为例,简单介绍各个等级的含义和包含的生物类群范围。例如,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含了所有的生
12、物;门是界以下的一个分类等级,如脊索动物门包含了具有脊索等特征的动物;纲是门以下的分类等级,哺乳纲包含了具有胎生、哺乳等特征的动物等。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展示,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等级结构,明确各个等级的概念和相对大小关系。2. 种的概念(1)重点讲解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似,亲缘关系最密切,能够自然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2)举例说明:以狗为例,不同品种的狗虽然在形态上有一定差异,但它们都属于同一个种,因为它们可以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而狗和狼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属于不同的种,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3)师生互动:- 教师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在
13、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知道哪些生物是属于同一个种的?如何判断两种生物是否属于同一个种?- 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种的概念在生物分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判断同种生物的关键标准是能否自然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例和学生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种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分类的科学性和严谨性。3. 分类等级的特点(1)讲解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2)通过举例和对比,让学生理解这一特点。例如,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都属于哺乳纲食肉目,但猫科动物的
14、属和种相对较少,它们之间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更为相似,亲缘关系更近;而哺乳纲包含了众多的目和科,其共同特征相对较少,生物种类繁多,亲缘关系相对较远。(3)师生互动:- 教师给出一些不同分类等级的生物类群,让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讨论分类等级与生物特征和亲缘关系的关系。- 例如,让学生比较鸟类和哺乳类(纲级)、麻雀和鸽子(种属不同但同属鸟纲)的特征和亲缘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分类等级的特点及其在生物分类中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对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类等级与生物特征和亲缘关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分类等级概
15、念的理解。(四)生物分类的意义1. 便于识别生物(1)讲解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根据生物的分类地位和特征,快速准确地识别不同的生物物种。(2)举例说明:在野外考察时,生物学家可以根据生物的分类特征判断所发现的生物属于哪个类群,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和记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生物的分类知识来识别各种植物和动物,如通过植物的花、叶等特征识别不同的花卉品种,通过动物的外形特征识别不同的宠物等。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体会生物分类对识别生物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分类知识的实用性认识。2. 研究生物的进化历程(1)展示生物进化树的图片或视频,讲解生物分类
16、可以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2)说明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类群在分类等级上的位置和它们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征,可以推断生物的进化关系。例如,比较原始的生物类群往往在分类等级上较低,具有一些较为简单的特征;而进化程度较高的生物类群在分类等级上相对较高,具有更复杂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3)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物进化树,提问:从进化树中,你能看出哪些生物类群之间的进化关系比较密切?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讲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和生物分类在研究进化历程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工具之一。设计意图:通过生物进化树的展示和问题引导,让学生理解生物
17、分类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3. 保护生物多样性(1)讲解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分类有助于我们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状况,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2)举例说明: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我们可以确定哪些物种是濒危物种,需要重点保护;哪些物种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从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对于一些珍稀的植物和动物,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繁殖等方式进行保护。(3)师生互动:-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生物分类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还有哪些具体的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
18、些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责任,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分类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五)课堂小结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分类的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亲缘关系)、分类的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种的概念以及生物分类的意义(便于识别、研究进化、保护多样性)。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重点内
19、容的记忆。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生物分类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生物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总结发言,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六)课堂练习1. 出示一些与生物分类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例如:(1)选择题: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A. 界 B. 门 C. 纲 D. 种(2)填空题:植物分类时常常根据( )、( )、( )等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20、(3)简答题:简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2. 学生完成练习后,同桌之间相互批改,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强化,确保学生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同时,通过同桌互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我检查能力。七、板书设计生物的分类- 依据- 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生活习性- 亲缘关系- 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最基本单位- 意义- 便于识别- 研究进化- 保护多样性设计意图:主板书呈现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框架,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对生物分类的依据、等级和意义有清晰的整体认识。副板书用于记录具体的实例、学生的讨论要点和课堂练习中的易错点等补充信息,有助于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进行详细说明和强调,同时也方便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回顾重点和细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