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招考、培训>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7986585       资源大小:341.7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3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wenku818)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设计.docx

    1、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作为本册书的开篇之作,发挥着统领全书的重要作用。学好本课,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帮助。本课主要讲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农业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统一性;但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也体现了人类历史文明多元化的特点,对世界各地的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作为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初中阶段的学习少有涉及,故高中阶段的学习要建立在拓宽学生视野与思维空间的角度,创设情境,用任务引领,激发学生兴趣,进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课第一子目阐述了农业产生的过程以及农业

    2、出现前后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第二子目介绍世界古代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农业文明概况;第三子目重点探讨了农业的出现对生产关系的影响。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体现了人类历史文明的多元特点,但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各具特色,各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进而对世界各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本课要求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依据课标与学情,从学科素养的角度出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农业革命的意义及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难点为农业革命的原因与影响。目的是通过对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

    3、食物生产者演进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素养;通过对史料与图表的分析,体会人类文明的共性与特性,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最终通过体会早期人类的劳动智慧和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材料二: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崔寔四民月令教师 材料意思是:国家视人民为统治的根基,老百姓则把粮食当成生活所系、生存之本。没有基本的粮食作为保证,百姓生活难以为继,国家就会陷入危难。可见,粮食对人民生活和国家的重要性。那么,你知道人类早期农

    4、耕源于何时何地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学生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利用同学们熟知的古文、谚语作为导入,引起学生对粮食问题重要性的关注,引发学生共鸣,落实核心素养。 精彩课堂主题一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从被动到主动1原始农业的产生(课件展示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子日,思考远古时期人类的食物来源和生活方式。学生人类早期的食物主要源于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人们被动接受自然的馈赠,逐木草而居,过着游徙不定的生活,生产力相对低下,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和天然火烧烤食物。教师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哪些弊端呢?(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三:古之人风,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

    5、,人民众多,禽兽不足。-班固白虎通义号材料四: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嬴姚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淮南子修务训学生,材料三反映丁人口增加,食物短缺;材料四说明食用采集和狩猎自然界的食物给人类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伤害。教师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人类能不能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呢?学生 当然能,只要人类实现食物自主,变索取食物为生产食物时,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家知道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演变的标志和时间吗?学生 时间是大约1万年前,标志为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课件展示农业起源中心示意图)教师 在长期采集与渔猎过程中,人类逐渐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6、,学会了选择和驯化野生动植物,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据考古发现,约1万年以前,农业在西亚、中美洲和东亚几乎同时独立出现,西亚两河流域的“肥沃新月形地带”被公认是动植物的重要驯化区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思考原始农业产生的具体表现。(课件展示表格)农业类别时间地域培育品种农耕约1万年前西亚小麦、大麦东亚水稻、粟中美洲玉米、甘薯等畜牧约9000年前西亚绵羊、山羊约7000年前东亚猪、狗约6000年前南关洲骆马设计意图 图表的使用直观、生动、结构完整,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及内在联系,有利于形象记忆,也有助于强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利用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纵横结合

    7、,真正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2原始农业产生的意义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原始农业的产生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农业产生后才开始了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由消极地适应自然转向积极地改造自然,由自然的奴隶走向自然的主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摘编自尚定周、王有文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革-试论农业起源,世界农业,1983年第11期材料二:有了原始农业,食物来源较前丰富了,生活较前有了保障,这样人们才有条件从事副业生产,如:家畜饲养、原始手工业由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要附

    8、着于土地,同时生活又较前有了保障,人们不必总是随着动植物资源的变化而漂泊流徙,所以人们开始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摘编自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讨论、发言。原始农业产生的意义:(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2)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4)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化。教师 原始农业的产生,使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有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原始音乐、文学、宗教产生,科学技术也逐步发展起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之间的关系

    9、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知识拓展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1第一次分工: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起了部落间的产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2第二次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这次社会大分工促使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形成。3第三次分工: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专门经营商品交换的商人。它促进了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开始积累了商业资本,脑力劳动开始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主题二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从统一到多样1文明的统一性教师 农业是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10、随着农业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人类社会逐渐孕育出四大古代农耕文明,它们分别是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请同学们观察下图,分析四大古代农耕文明兴起的共同条件。(课件展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灵感豪来须珍惜学生(1) 大河沿岸,农业灌溉便利。 (2)统治者重视修建水利工程。(3)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气候湿润,适合农业发展。设计意图 地图的使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读图、识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教材进行探究,并对知识进行适当拓展,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以此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文明的多样性教师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了不同文明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这些文明又各不相同,它

    11、们基本是独立发展的,因为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带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体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也彰显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教师 将学生分为四组,对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状况进行学习,分享交流。第一组:两河流城与尼罗河流域(课件展示图片和表格)航行与农耕-选自德克劳斯伯恩德尔等著图说世界史:古代卷区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代表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耕作条件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尼罗河食物生产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土地所有制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社会生活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了租赁的对象对尼罗河和太阳神的

    12、崇拜,成为古埃及人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第二组:古代中国(课件展示图片和表格)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食物生产南稻北粟;饲养猪、狗社会生活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男耕女织”为经营模式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郑国渠、芍陂;(西汉)龙首渠画龙点睛 全面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1)经济布局:南稻北粟(后为南稻北麦)。(2)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为主,家庭畜牧业为辅。(3)耕作模式:不断变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模式

    13、日益完善。(4)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5)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为主,土地兼并盛行。(6)区域特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区域多样性、不平衡性、互补性明显。第三组:古希腊罗马(课件展示图片和表格)赶集的古罗马农民(这幅大理石浮雕,表现的是1世纪的古罗马农村场景。区域古希腊古罗马食物生产大麦和小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谷物与蔬菜轮作,建果园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土地归属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实行土地国有社会生活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越来越多的土地,小农逐渐破产图中一位农民赶着牛,提着葡萄,背着猎物

    14、去赶集)第四组:古代美洲(课件展示图片和表格)印第安人农耕图区域古代美洲食物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驯化骆马、羊驼、火鸡等土地归属阿酋特克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教师 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充分,史料翔实,图文并茂,生动地再现了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面貌,也很好地展示了自己良好的史学素养。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清楚地知道各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各具特色、多种多样的。根据所学,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学生 主要原因有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一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分组合作

    15、、自主探究的方法展开教学,这样做一方面能够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求知欲;另一方面按区域划分,让学生懂得文明因不同地区而多样,也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有效地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题三 生产关系的变化-从野蛮到文明教师 根据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它改变了男女在生产中的地位,也带来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导致阶级的出现,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国家应运而生,人类开始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说说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内容以及它发

    16、生在哪个历史时期。(课件展示材料)材料: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学生 恩格斯描述的是生产、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产生的根源,也是原始社会组织被破坏的重要原因。这种变化应该发生在人类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时期。教师为了更好地理

    17、解早期农业生产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请同学们动手绘制早期农业生产对生产关系变化的影响示意图,鼓励小组合作完成。学生 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分享成果。(课件展示示意图)方法点拨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早期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生的变化。(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由于磨制石器或弓箭等生产工具的大量使用,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食物增多,懂得了种植作物和饲养禽畜,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产生。男子的体力优势逐渐显现,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始有了剩余产品,氏族首领往往利用权势将其变成私有财产。(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争夺财富的部落战争中,战俘往往被变成奴隶,氏族首领成为奴隶主贵族,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于是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国家应运而生。核心总结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原始农业的出现,使早期人类从被动接受自然的馈赠到主动生产食物,进而引发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人类从野蛮状态走向文明社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世界不同地区形成了四大农耕文明中心。这几大文明中心,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和统治者重视的共性外,还体现出多样性:食物生产独具特色,生活状况别具风格。这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增添了绚丽的色彩。第 15 页 共 1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