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化学理念,能够让分子的构建模块快速、高效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基础模块搭建出变化无穷的造型。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2.核聚变可使两个原子核发生聚变,形成一个氚原子,并释放巨大能量。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A.核外电子数为2B.带电粒子和不带电粒子的个数比为11C.相对原
2、子质量为4D.电子数和中子数相等3.地质学家使用碳-13可判断地下水补给水的来源,进而推断污染物的来源。碳-13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4B.6C.8D.144.a、b两种粒子的结构模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粒子是锂原子B.b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C.a、b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D.a、b两种粒子的质量相差很大5.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6 000 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加压时氧分子变小B氮气、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D氧化汞受热分解生
3、成汞和氧气分子发生变化6.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把天然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之间间隔变小C.过氧化氢分解得到水和氧气过氧化氢由水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8.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9.(2023安徽中考)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B.
4、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D.反应中Cl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10.下图为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B.b、c、d、e四种粒子共表示四种元素C.b、c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D.e粒子的符号可表示为Cl-二、填空题11.化学的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构成的。(2)氧气可被压缩为液氧储存在钢瓶中,说明。(3)空气中的氧气无处不在,是的结果。(4)氧气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时,没有改变的两种粒子是(用元素符号
5、表示)。(5)由图1推知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6)由图2可获得的信息有(写出一条即可)。12.“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名称)。(2)从微观知宏观。粒子A、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C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由图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若图表示的粒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则粒子符号是。13.钙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x的值是,钙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下列粒子中(填字母)与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下列是元素周期表
6、中部分元素的信息:第二周期3Li6.944Be9.0125B10.816C12.017N14.018O16.009F19.0010Ne20.18第三周期11Na22.9912Mg24.3013Al26.9814Si28.0815P30.9716S32.0617Cl35.45yAr39.95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表中y=,从分类上看它属于元素。三、实验及探究题14.如图是两组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如图所示。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
7、,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实验一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中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实验二: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平放在实验台上。(4)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5)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滴有酚酞溶液处依次变红;从微观角度看,此现象说明。四、分析计算题15.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38,一个锶原子的质量为14.6510-26 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1)锶原子的质子数为,核外电子数
8、为。(2)求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答案:1.C解析:分子由原子构成,A项正确;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项正确;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分子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项不正确;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因此同种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项正确。2.B解析:由氚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外电子数为1,A项错误;带电的粒子有1个质子和1个电子,不带电的粒子有2个中子,带电粒子和不带电粒子的个数比为11,B项正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2=3,C项错误;由氚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电子数为1,中子数为2,电子数和中子数不相等,D项错误。3.A解析:碳-1
9、3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因此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则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4个电子,故选A项。4.D解析:a粒子有3个质子、3个中子、3个电子,为锂原子,A项正确;b粒子有3个质子、3个中子、2个电子,为锂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B项正确;a、b粒子均含有3个质子,为同一种元素,C项正确;a、b粒子仅相差一个电子,而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质量可忽略不计,故两者质量相差不大,D项错误。5.A解析:6 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加压后,分子间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的大小不变,A项不正确;氮气、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
10、成它们的分子不同,B项正确;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C项正确;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分子发生变化,D项正确。6.C解析: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A项正确;天然气能被压缩进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项正确;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解得到水和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水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水、氧气,该事实说明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项错误;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是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
11、不活泼,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D项正确。7.A解析:A项图示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A项符合题意;B项图示是由两种分子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即由三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B项不符合题意;C项图示是由两种分子构成的,即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C项不符合题意;D项图示是由两种分子构成的,即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D项不符合题意。8.C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A项错误;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O、Si、Al、Fe,B项错误;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均属于化学反应,有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如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的氧化反应不是化
12、合反应,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C项正确;空气的组成成分,按体积计,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占1%,D项错误。9.B解析:氯化钠固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A项错误;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1,由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1,所以在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B项正确;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7,由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7,所以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项错误;Cl、Cl-的质子数均为17,都属于氯元素,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D项错误
13、。10.B解析: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A项正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b、c、d、e四种粒子共有17、9、11三种质子数,共表示三种元素,B项错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c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C项正确;e粒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2+8+8=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得到1个电子的氯离子,符号为Cl-,D项正确。11.(1)氧分子(2)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在不断运动(4)H、O(5)分子结构不同(6)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会发生变化(合理即可)解析
14、:(1)氧气和液氧只是状态不同,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2)氧气可被压缩为液氧储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3)空气中的氧气无处不在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4)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故氧气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时,没有改变的两种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为H、O。(5)由图1可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6)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由图2可获得的信息有: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会发生变化(合理即可)。12.(1)氧分子(2)CE三19.00O2-解析:(1)氧气是由氧分
15、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2)粒子A、B、C、D、E中,C、E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C所表示的元素的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若图表示的粒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则粒子的质子数是8,该粒子是氧离子,符号是O2-。13.(1)20失去C(2)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或其他合理答案)18稀有气体解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的值是2+8+8+2=20。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
16、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所以钙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根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粒子C与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遵循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规律,表中Ar的原子序数为18,则y=18,属于稀有气体元素。14.(1)与B、C两支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做对比(2)C中酚酞溶液变红得快,B中酚酞溶液变红得慢(3)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4)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5)从右到左分子在不断运动解析:(1)E试管中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作对照实验。(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实验一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在热水中分子运动得快,故可以观察到C中酚酞溶液变红得快,B中酚酞溶液变红得慢。(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4)胶头滴管的用途是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5)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往题图所示试管口的脱脂棉上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滴有酚酞溶液处从右到左逐渐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15.(1)3838(2)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4.6510-26kg1.99310-26kg11288,故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