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公开课教案蔺阳中学 王秀【教学目的】1、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德彪西的大海第一乐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征。2、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3、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赏析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想象思维,把握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音乐风格特征。难点:着重分辨作品的音色、速度、力度、节奏音型等的变化,以此来分析理解作品。【教学准备】学生:要求在课外从不同渠道查阅有关印象主义音乐的资料(流派的产生、音乐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作曲家德彪西等),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以备课堂上
2、进行介绍。教师:收集相关的影像,视频、视听、图片等资料,CAI课件制作。【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大海主题音乐片段,在音乐中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播放大海第一乐章音乐片段,并出示思考题;(1)你能听出这首作品的音乐主题吗?(2)这部作品与以往欣赏过的作品有何不同?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旋律、音色、节奏等)2、学生聆听音乐后思考问题。3、结合作品学生交流和讨论,并由各小组派代表发言。(记录各小组代表发言情况,作为学生模块结束时的评价依据。)4、教师归纳: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
3、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展示法国印象派作家莫奈的美术作品印象日出引出课题(课件一)印象:日出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三、作者简介:1、学生代表发言,说出你所了解的德彪西。(记录学生发言情况)2、教师归纳:视听作者介绍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他著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四、印象主义音乐与美术作品的关系1展示印象派美术作品,学生讲述对画
4、的理解。2老师讲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画派。他们把颜色彻底分离用颜色的冷暖来交织画面,是一种艺术的革命。他们采取在阳光下直接作画的方法,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实际上就是冲淡理性的东西,追求瞬间的感觉。五、作品赏析1、分段赏析海上的黎明到中午(1)导入部:由加弱音器的低音弦乐和竖琴的持续低音奏出,加上定音鼓极轻(ppp)的滚奏,描绘了黎明前大海的安祥。(2)第一主题:从简单的双音音型开始,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吹出平行五度的降D大调第一主题:(3)第二主题:由双簧管、第一竖琴和中音提琴组成混合音色奏出第二主题:它与第一主题构成对答,逐渐进入发展部分。(4)结束部:在这一乐章即将结束时
5、,一个平静的但却令人难忘的众赞歌乐句由英国管吹出:它从弱到强,好似整个大海从海底翻滚而起,到达高潮的顶峰结束。2、展示思考题:(1)这些片断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2)通过听赏音乐片断,请你说说音乐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吗?(3)根据你的听觉感受,请说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3、根据讨论分析归纳: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课件四)4、完整的欣赏作品:(课件五)音乐对于德彪西就象绘画对于莫奈(印象派画家)、诗歌对于魏尔伦(象征主义诗人)一样,首先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因此,德彪西的大海绝不是单纯的描景音乐。他要捕捉的是诡异的光线和颜色,无常的海面与波涛,水的律动、光的闪烁、影的虚幻、风的空灵,这一切
6、都来自他的体验,大海究竟给他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一一都从他笔下的音乐中流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德彪西海的世界。(1)要求学生边听边把自己想到的内容用文字或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2)展示学生的文字描述或绘画。(记录各小组代表发言情况,作为学生模块结束时的评价依据。)六、总结:(用德彪西的一段话)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的艺术。总之,印象主义的音乐就是打破传统的束缚,在艺术手法上追求更新的东西。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
7、化,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飘浮,都是印象派音乐明显的标志。它反映了时代变化的初步迹象,是现代音乐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七、教学后记德彪西的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是一部很难驾驭的教材。这不仅仅是因为作品的创作技法复杂、专业程度艰深,也因为我们过去对印象主义音乐了解太少、钻研不深。然而,作为近现代的一个重要音乐流派,特别是这一流派对当代音乐又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再不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它,将会给我们的后代留下多么巨大的遗憾?因此即或是再难驾驭的音乐作品,我们也应当引导学生去认识、去理解。在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去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比较容易的。而类似大海这样的作品却困难得多
8、了。因为它的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并不像常见的音乐作品那样容易把握。但是,任何事物总是在辩证地存在与发展着的。具体到这部作品上,直接感受、体验音乐的风格,而后再透过客观存在的风格去认识、理解其音乐要素及音乐表现手段。这几乎反而更容易些。这份教案的设计正是从这里切入进去的。在教学方法上,其一,突出的使用了比较的方法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在这里,用德彪西的音乐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与莫奈的画印象日出做比较。尽管这二者分属于不同门类的艺术,但在艺术思想、创作手法上都有共通之处。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找出共同的特征。这就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渊源及其基本特征提供了条件。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聆听。仅海上从黎明到中午这段音乐就在一节课中聆听了三次。初听时,学生对作品得到一个粗浅的、不完整的印象;复听时,学生对乐曲的某些片断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对各音乐表现手段在整体欣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抓住瞬间感受;再次复听时,要求学生较为精细地、全面地感知、体验大海,进而对印象主义音乐有一个初步的理性认识。总之,这样设计本课的教案是比较实际,也比较容易收到实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