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实验活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初中化学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而二氧化碳又是本单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节课则在本书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时,对试剂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形成的较好范例,上好本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提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初步具备。此时,正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
2、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良好时机。二、学情分析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的探究思路和方法,即制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方面进行探究,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常识基本能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但对于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并不太了解,需要通过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由于学生已接触化学一段时间,同时也体验了实验室制氧气和氧气性质的探究过程。对于另一种较熟悉的二氧化碳气体,充满兴趣。但学生的实验动手和分析能力较弱、自主探究能力尚弱、应采用“教师主导、学生合作”的探究模式。三、设计思路此外,学
3、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和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安全、顺利地完成实验,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科学思维】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学习归纳知识的思维方法。【科学探究与实践】学会运用观察和实验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科学态度与责任】能用适当的文字及有关化学用语表达相应信息;五、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六、教学难点学科思想的形成。七、教学过程
4、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进行一项非常有趣的实验活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探究。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将亲手制备出二氧化碳,并观察它的一些重要性质。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的步骤,一起开始这次探索之旅。一、实验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仪器包括大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玻璃片、酒精灯等;药品则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请大家检查自己的实验桌是否齐全,并注意安全使用这些器材和药品。二、二氧化碳的制取接下来,我们将开始制取二氧化碳。首先,将大理石(或石灰石)放入大试管中,然后缓慢加入稀盐酸。注意,加入稀盐酸时要小心,避免液体溅出。此时,我们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这
5、些气泡就是我们要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接下来,将导管的一端伸入集气瓶底部,另一端与试管相连。通过导管,我们可以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集气瓶中。为了收集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我们需要等到集气瓶中的气体足够多时,再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将其取出并放在桌面上。三、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制取了二氧化碳,接下来将进行性质探究。1. 密度比空气大: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沉在底部的,这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 不支持燃烧:接下来,我们取一根燃着的木条,缓缓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大家可以看到,木条立即熄灭了。这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3. 与水反应:然后,我们取少量二
6、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大家可以看到,原本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了。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再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这个反应也是检验二氧化碳存在的一种常用方法。四、实验总结通过今天的实验活动,我们不仅亲手制取了二氧化碳气体,还深入探究了它的几个重要性质。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应用。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化学的热爱和好奇心,继续探索更多未知的化学世界。五、安全提示最后,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实验安全。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药品。如果遇到任何紧急情况或不确定的情况,请立即向老师报告并寻
7、求帮助。好了,今天的实验活动就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八、教学反思在完成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一实验教学活动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此次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深入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及其性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首先,我认为实验设计是合理且有效的。通过明确的实验步骤和清晰的实验现象,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和性质表现,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技能上还有待提高,如试管夹持不稳、液体倾倒不准确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实
8、验效果,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和指导。其次,我发现学生在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够准确,对实验结论的推理也显得较为生硬。这可能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思维方式不够灵活有关。因此,我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全面的认识。最后,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不同的学生在实验操作能力、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我需要根据这些差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同时,我也需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