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苏州喜马拉雅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下载须知】:1,本套练习包含以下题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常识判断题、数量关系题、判断推理题和资料分析题等题型;共135道。2、本套试题根据常见招考题总结归纳,主要用于练习答题思路和拓展知识面。3、本套试题非考试真题,且与苏州喜马拉雅文旅集团无关。一、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年前,上海博物馆“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开幕,精选18件文艺复兴艺术珍品真迹和18件中国古代绘画名作同场展出,从“东西方在相同时代却 _ 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东
2、西方在不同国度却异曲同工的艺术风格”两个视角,开启一场 _ 时空的艺术之旅。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背道而驰 穿越 B 迥然不同 跨越 C 毫无二致 横亘 D 大相径庭 打破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一空,根据横线前“却”可知,横线处与“相同时代”语义相反,应体现出“不同”之意,B项“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D项“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背道而驰”意为朝相反的方向跑去,借以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离正确的目标,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毫无二致”指丝毫没有什么两样,即完全一样,与文意相悖,排除。第二空,搭配“时空”,B项“跨越”指跨过,越
3、过,超越某个界限,符合文意且“跨越时空”为常用搭配,当选。D项“打破”指突破原有的规例、习惯、状况等,与“时空”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精品云集 交流互鉴2、城市调整的核心,既要围绕城市的性质、功能定位,也理应关注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需求。但就目前来看,这种对市民需求的积极回应,在一些地方做得还很不够。就拿快递网点来说,覆盖点位越广、离居民身边越近,大家就越方便,可这又往往与治理追求的“现代感”不相匹配。同样的问题也体现在许多日常生活中难以离开的“小修小补”“小店小铺”上。必须看到,城市发展再怎么日新月异,产业发展再怎么“高精尖”,城市面貌再怎么“高大上”,主角永远是具体的人
4、。是人就都有柴米油盐的需求,离不开各种各样或“高端”或“低端”的生活服务业。无论多么细碎,它们都应是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 善用城市“微治理”擦亮城市印象 B 打好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组合拳”C 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D 城市要看到“边边角角”的民生刚需正确答案D第1页2024年苏州喜马拉雅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bf113d78d225b878e8ae377f57bf88a9答案解析文段开篇引出城市调整应关注民生需求的话题,紧接着通过转折词“但”指出当前对市民需求的积极回应做得还不够并举例论证,随后继续强调
5、居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小修小补”“小店小铺”,接下来通过“必须看到”提出对策,即城市发展的主角是人,人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需求,无论多么细碎,也都是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要考虑的部分。故文段重在强调城市规划建设离不开对细碎的民生刚需的满足,对应D项。A项“擦亮城市印象”、B项“提升城市发展品质”、C项“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均偏离文段核心话题“民生需求”,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城市要看到“边边角角”的民生刚需3、期刊与网络并存的格局是当下网络文学得以发生的逻辑前提。正是由于文学期刊“发表难”,积压的草根性创作力量才通过网络得以大规模 。不过,这种发表格局也折射出一种观念上的预设:发表在文学期
6、刊上的作品一定是 的,而网络文学就可以是粗陋的。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发掘 严谨 B爆发 正统 C传播 经典 D释放 精致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发表在文学期刊上的作品一定是的,而网络文学就可以是粗陋的”可知,文段将文学期刊上的作品与网络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横线处所填词语要与“粗陋”表意相反,且要搭配“作品”。D项“精致”指精巧细致,符合文意,保留。A项“严谨”指严肃谨慎、严密周全,与“作品”搭配不当,排除;B项“正统”指党派、学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或王朝先后相承的系统,与“作品”搭配不当,排除;C项“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与“粗陋”不能形成反义关系,
7、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D项“释放”指把所含的物质或能量放出来,与横线前的“积压”形成对应,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在新时代重新审视网络文学4、植树造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 _ 地做下去。经过不断植树造林,我们国家树更多了、山更青了、地更绿了。在山西右玉,经过不懈植树造林、防沙治沙,_ 变成塞上绿洲;在甘肃八步沙林场,一代代林场人治沙造林,让昔日漫漫黄沙变成如今 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绝如缕 寸草不生 生机勃勃 B 一以贯之 不毛之地 郁郁葱葱 C 持之以恒 大漠孤烟 枝繁叶茂 D 一往无前 穷山恶水 春意盎然正
8、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一空,根据“不断植树造林”“不懈植树造林”可知,横线处成语要体现持续性。B项“一以贯之”指用一种思想或理论贯穿于始终,C项“持之以恒”指以不变的意志长期坚持下去,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D项“一往无前”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均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变成”以及“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可知,横线处成语表达山西右玉变成塞上绿洲前的恶劣环境。B项“不毛之地”指贫脊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废弃的土地,符合文意,保留。C项“大漠孤烟”指沙漠中的烽火,形容大漠的广袤无垠又有一种豁达高远的境界,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三空,代入验证,根据前文“在甘肃八步沙
9、林场,一代代林场人治沙造林”可知,横线处成语表达黄沙变成绿洲之意。B项“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一以贯之、持续做下去”第2页2024年苏州喜马拉雅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bf113d78d225b878e8ae377f57bf88a95、古代中国人认为“家国同构”,所以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代社会,随着核心家庭的大量出现,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的日益完善,家和国的含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家国情怀却 _。如何在家庭观念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越来越大,家国关系日益扁平的当下,_ 既守正又创新的新时代家国关
10、系,家庭教育指导就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历久弥新 维系 B 亘古不变 弘扬 C 慎终如始 塑造 D 一以贯之 重构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一空,横线前“却”表转折,故横线处所填成语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意思相反,表示没有发生变化之意。B项“亘古不变”指从古到今,没有变化,D项“一以贯之”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与前文无法构成转折,排除;C项“慎终如始”形容做事自始至终都谨慎,侧重强调“慎”,即谨慎,文段并未体现出“谨慎”的意思,与文意无关,排除。第二空,搭配“关系”。D项“重
11、构”指重新构建,与“关系”搭配恰当,当选。B项“弘扬”指发扬光大,一般搭配“精神”“文化”等,与“关系”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家庭教育指导是构建家国关系的关键一环6、歌舞片如果只专注于故事的文学创作,歌舞部分就会 _,成为文学的陪衬,最终作品会失去歌舞片的独特魅力。可如果过于专注歌舞的表达,那么影片的故事性又会被 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相形见绌 限制 B 太阿倒持 淡化 C 黯然失色 削弱 D 乏善可陈 压抑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一空,由“歌舞片如果只专注于故事的文学创作”“成为文学的陪衬”可知,横线处强调与文学部分相比,歌舞部分被弱化、忽视之意。C项“
12、黯然失色”指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符合文意,保留。A项“相形见绌”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歌舞部分”与“文学创作”不属于同类事物,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太阿倒持”比喻以把柄授与人,自身反而面临危险或灾害,文段并无“以把柄授与人”之意,排除;D项“乏善可陈”表示一件事物没有什么优点可以述说,置于此处程度过重,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由文意可知,横线处词语应体现出影片的故事性被削减之意。C项“削弱”指使变弱,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来撒,在歌舞之旅中看见大美新疆7、印象派画家用激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他们沉迷于空气中 _ 的一个个光点,在他们眼中,这些
13、游离的光影如同宝石般珍贵。画家用红色、蓝色、紫色等等丰富生动的色彩 _ 这个世界的画面,让人蓦然发现,平时看起来 _ 的风景,却有着变化多姿的面目。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漂浮 观察 亦真亦幻 B 闪烁 勾勒 司空见惯 C 定格 描绘 一成不变 D 悬浮 捕捉 千篇一律第3页2024年苏州喜马拉雅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bf113d78d225b878e8ae377f57bf88a9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一空,形容“光点”在“空气中”的状态。A项“漂浮”比喻停留在流体表面或悬浮在流体中,B项“闪烁”指亮光摇晃不定,一会儿明一会儿暗,D项“悬浮”指
14、在天空或液体中漂浮,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定格”泛指确定在某种状态、格式、标准上,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搭配“画面”。B项“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D项“捕捉”指捉住,抓住,均符合文意,且与“画面”搭配恰当,保留。A项“观察”指仔细地察看事物或现象,与横线前“色彩”搭配不当,排除。第三空,根据横线后转折“却有着变化多姿的面目”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与“变化多姿”语义相反,表达没有什么变化之意。D项“千篇一律”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符合文意,当选。B项“司空见惯”指某事物经常看到,不觉得奇怪,与横线前“看起来”语义重复,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春天的“印象”8、由于诗学
15、语言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语言的冗余性,_了那些只是为了交流的语符,语言的能指系统和表意功能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_,因此,诗歌的信息含量较之其他文体语言来说确实要更大。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抛弃改善 B 舍弃融合 C 放弃提升 D 摒弃激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D项正确,第一空,“抛弃”、“放弃”、“舍弃”较之“摒弃”之言色彩较弱,不太适用于庄重的理论探讨场合,“摒弃”更为合适。第二空,语言在去除为了交流的语符之后,能指系统及表意功能不再淹没于与诗无关的语符当中,显然更加突出、生动,用“激活”更加形象。9、很多老师和家长的关注点聚焦在如何落实学生的“睡眠令”和休息权,由此看来,有权利
16、就要有保障,无保障则无权利。目前对于学生休息权利的保障,尚缺少条文明确,也缺少判例示范,关键在于学生没有相应的自组织等维护和救济自己的手段。现实中当发生侵犯学生休息权利的事件,即便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救济途径,权利也就自然成为空中楼阁。其实,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三令五申要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给学生减负,但一直以来效果甚微,与救济渠道始终未能建立关系密切。这段文字重在说明:A 我国学生减负效果甚微主要源于救济机制不全 B 要明确保障学生休息权利的条文和相关措施 C 落实学生休息权的关键在于建立救济渠道 D 保障学生休息权才能将“睡眠令”落在实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文段开篇由老师
17、和家长对“睡眠令”和休息权的关注,提到权利需要保障,接着指出目前学生休息权利的保障条文不明确、缺少判例示范,关键在于学生没有维护和救济自己的手段,后面通过“如果就”进行反面论证来提出对策,即保障学生休息权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救济途径,尾句进一步指出,我国学生减负效果甚微与救济渠道始终未能建立关系密切,因此文段强调落实学生休息权的关键在于建立救济渠道,对应C项。A项,为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B项,“要明确保障学生休息权利的条文和相关措施”表述不明确,文段重在强调要建立救济渠道,排除;D项,未提及“救济渠道”这一关键词,偏离文段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落实学生休息权关键在救济渠道畅通
18、10、经济学家认为,因技术进步导致的失业是暂时的,不存在持续的“技术性失业”,因为技术进步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要多于其所摧毁的就业机第4页2024年苏州喜马拉雅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bf113d78d225b878e8ae377f57bf88a9会:技术进步能够增加对新的技术产品的需求,新产品生产的扩大带来的就业最终会抵消因机器替代造成的失业。不过,这一理论推导需要前提:技术进步需要与社会制度变革同步发展。这需要通过完善社会制度来避免企业无节制地替代人力、忽视社会责任的行为,以促进就业的增长。这段文字体现的观点是:A 技术进步对社会就业情况的影响有利有弊 B
19、技术进步可能导致持续的“技术性失业”C 技术进步需要与社会制度变革同步发展 D 通过完善社会制度解决技术进步导致的失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文段先指出经济学家认为不存在持续的“技术性失业”,因为技术进步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需要前提,而这个前提需要通过完善社会制度来实现。即通过完善社会制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应D项。A项,文段并没有介绍“利”,排除;B项,“技术进步可能导致持续的技术性失业”为问题表述,非文段重点,排除;C项,“技术进步需要与社会制度变革同步发展”表述不明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经济学视野下的人工智能与就业11、扶贫题材创作要求创作者走向现实的更深处,突破自我想象
20、的限度。不然,作品中对扶贫现实困境的展示至多也只能激发起观众的一份短暂的同情与痛心而已。对困境的书写赋予电视剧创作以深刻的现实意义,而这里的“现实”理应包含无法克服的困难与始终未解的难题。如此,作品将被贯注更深沉、更冷峻的现实主义精神,并以此突破当前扶贫题材创作的限度,迈向更高的台阶。与上述语段意思符合的一项是:A扶贫题材创作的限度是只停留在无法克服的困难与始终未解的难题上而缺少想象力 B对扶贫现实困境的展示激发起观众的同情与痛心,这使电视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扶贫题材创作的高度是在于关照“扶真贫”后续的一系列彻底解决困难的具体实践 D创作者对扶贫工作的现实困境缺少更加具体深入的了解,作品多
21、局限在自我想象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A项,根据“扶贫题材创作要求创作者走向现实的更深处,突破自我想象的限度”可知,扶贫题材创作会被创作者的自我想象限制,而非“缺少想象力”,偷换概念,排除;B项,根据“对困境的书写赋予电视剧创作以深刻的现实意义”可知,“对困境的书写”使电视剧创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扶贫现实困境的展示激发起观众的同情与痛心”概念混搭,且根据“作品中对扶贫现实困境的展示至多也只能激发起观众的一份短暂的同情与痛心而已”可知,“同情与痛心”前缺少“短暂”这一限定条件,排除;C项,“关照扶真贫后续的一系列彻底解决困难的具体实践”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根据“扶贫题材创作要求
22、创作者走向现实的更深处,突破自我想象的限度”可知,目前扶贫创作多是自我想象;且根据“包含无法克服的困难与始终未解的难题。如此并以此突破当前扶贫题材创作的限度”可知,当前扶贫创作是存在局限的,即未体现无法克服的困难与始终未解的难题,故创作者对扶贫工作了解不够深入,表述正确,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从冷峻的现实困境中突破,绽放理想信念的光芒12、当天下午,加尔各答的唐人街可谓_,人们扶老携幼,喜气洋洋地来到当地著名的科学城礼堂观看_的文艺演出。当春节序曲等全球华人_的乐曲响彻整个表演大厅时,整个大厅变成了一片欢庆的海洋。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摩肩接踵妙趣横生口口相传
23、B 万人空巷异彩纷呈耳熟能详 C 倾巢而出奇观异彩耳闻则诵第5页2024年苏州喜马拉雅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bf113d78d225b878e8ae377f57bf88a9 D 人头攒动五彩缤纷烂熟于心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一空,由“来到科学城礼堂”可知,唐人街上没有什么人,应选“万人空巷”。第三空,强调全球华人对春节序曲的熟悉,用“耳熟能详”最为恰当,“烂熟于心”用在这里稍显夸张。“异彩纷呈”代入句中,符合文意。因此B项正确。13、中华诗词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满足千百年来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对于诗歌的精神生活
24、需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其所谓“天意”就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而人间的主体就是人民,是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优秀的诗歌作品满足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在中华诗词文化发展史上,正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性诗词文化的精神接力和审美传递,中华诗词文化的主旋律和正能量才得到了充分彰显。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应与时俱进发挥中华诗词文化的主旋律和正能量 B 中华传统诗词发源于民间,彰显人民的精神需求 C 中华诗词文化是将各族人民团结起来的精神内核 D 坚守人民性赋予了中华诗词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华诗词文化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是因为它能满足千百年来中国
25、各族人民群众对于诗歌的精神生活需求,随后引用白居易的诗句强调好诗要符合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尾句进一步补充说明,指出中华诗词文化正是因为坚持人民性,其主旋律和正能量才得到彰显。故文段重在强调中华诗词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具备人民性,对应D项。A项,“与时俱进”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B项,“中华传统诗词”概念缩小,文段核心话题为“中华诗词文化”,排除;C项,文段重在强调中华诗词文化的人民性,而非强调它能“将各族人民团结起来”的作用,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李遇春:中华诗词文化的发展演变、当代形态与价值14、短期看,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冲击是突发的,是诸多影响农业正常生产
26、的偶发因素之一。疫情对农业的影响集中在农资储备与运输、农业生产资金筹备以及劳动力流动等几个方面,这考验着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与抗冲击能力。长期看,增强农业应对突发事件冲击的减震能力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要务,对此须通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等手段,从根本上提升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意在说明:A 增强农业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势在必行 B 我国农业产业已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C 我国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D 需大力贯彻“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观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段分别从“短期”“长期”两方面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情况
27、,指出短期内疫情的爆发考验着农业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而长期看增强农业的抗冲击能力很重要,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对应A项。B项,文段并没有指出我国农业产业是否已经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无中生有,排除;C项,文段指出“通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而非“生产经营体系”,偷换概念,排除;D项,文段仅在尾句提到要“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是为了指出要从根本上提升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增强农业生产链的抗风险能力第6页2024年苏州喜马拉雅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bf113d78d225b
28、878e8ae377f57bf88a915、自诞生以来,坦克就一直与可视侦察“作斗争”。在漫长的比武过招中,它在这方面的伪装能力也随之 _。涂上迷彩成为各国坦克伪装的 _,绿色迷彩针对林地作战,荒漠迷彩用于沙漠作战。当然,为了解决坦克跨域作战或者作战区域内环境色彩随季节变化问题,可与作战区域内环境主体颜色相匹配的伪装网 _。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日臻完善 惯例 崭露头角 B 节节攀升 必备 粉墨登场 C 水涨船高 标配 应运而生 D 居高不下 准绳 蔚然成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坦克自诞生以来就在与可视侦察“作斗争”,随着比武的增多,坦克的伪装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29、,B项“节节攀升”指职位、地位、物价等不断上升,C项“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日臻完善”指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与“随之”搭配不当,且文段并未提到坦克的伪装能力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排除;D项“居高不下”形容没有下降的趋势,文段强调的是在不断比武的过程中,坦克的伪装能力是逐步升高的,并非一直处在高处,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涂上迷彩成为各国坦克伪装不可缺少的要素,B项“必备”指必须具备,C项“标配”指标准的配备,均符合文意,保留。第三空,根据文意可知,伪装网是为了解决环境色彩变化问题而产生,C项“应运而生”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
30、,符合文意,当选。B项“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盘点现代坦克隐身技巧16、曾有“原瓶装假酒”,如今,这种 _ 之术被用在了化妆品领域。“千元化妆品用完后空瓶竟卖上百元”,说的是大牌护肤品的包装被人拿去重新灌装成所谓“复刻版”,再以远远低于正品的价格售卖。这些直接 _ 的店家,会 _ LOGO样式,详情页上也不写清楚东西的来源,用的名字全是非常相近的字。对此,监管部门应重点关注并进行审查。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移花接木 滥竽充数 复制 B 狗尾续貂 以假乱真 仿造 C 瞒天过海 掩耳盗铃
31、淡化 D 偷梁换柱 鱼目混珠 模糊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一空,根据“原瓶装假酒”以及“大牌护肤品的包装被人拿去重新灌装成所谓复刻版,再以远远低于正品的价格售卖”可知,横线处成语应体现把假货装在真瓶里骗人的意思。A项“移花接木”比喻使用手段,暗中更换人或事物,C项“瞒天过海”指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动,D项“偷梁换柱”比喻用欺骗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性质,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无法体现“欺骗”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大牌护肤品的包装被人拿去重新灌装成所谓复刻版,再以远远低于正品的价格售卖”可知,横线处成语应体现以次充好、拿
32、假货当真货卖的意思。A项“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D项“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文段意在体现店家以次充好、欺骗大众,而非店家欺骗自己,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三空,根据“详情页上也不写清楚东西的来源”可知,横线处词语应体现不写清楚LOGO的意思。D项“模糊”意为使模糊,符合文意,当选。A项“复制”指依照原件制作成同样的,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化妆品“真瓶装假货”,考验监管更考验消费者定力17、在各项利好政策助推下,3月份以来,新三板市场迅速升温,成交量呈现井喷态势。然而,令人
33、遗憾的是,面对如此火爆的行情和丰厚的获利,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只能 _。一道最低500万元的准入门槛将绝大多数跃跃欲试的散户投资者挡在了门外。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第7页2024年苏州喜马拉雅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bf113d78d225b878e8ae377f57bf88a9 A 望其项背 B 投闲置散 C 望洋兴叹 D 隔岸观火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一道最低500万元的准入门槛将绝大多数跃跃欲试的散户投资者挡在了门外”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无法满足准入要求,无法进入新三板市场。C项“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
34、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符合文意,当选。A项“望其项背”比喻赶得上,文段并未体现赶得上之意,与文意无关,排除;B项“投闲置散”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与文意无关,排除;D项“隔岸观火”比喻置身事外,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救助,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文段并未体现不去帮助他人之意,与文意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降低新三板市场投资门槛是大势所趋18、酒香也怕巷子深。扩大地方特色食品影响力,光靠产品好还不够。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给西瓜贴上溯源码,扫码可查询生产企业、育苗来源等信息,让消费者“安心买”;安徽推动臭鳜鱼实现全产业链发展,顾客在网络上可以随时
35、下单;湖北潜江举办龙虾节活动,把小龙虾产业和文娱、旅游相结合,赚了人气也进一步打响了品牌不少地方通过促进特色食品产业与旅游、电商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了新业态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这也启示我们,让“家乡味道”美名远扬,还需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创新业态,打造多元融合消费场景。这段文字最适合做下列哪一观点的例证?A 文旅融合促进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创新发展 B 地方特色食品产业能够诠释当地饮食文化 C 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地方特色食品做大做强 D 扩大地方食品影响力还需借助互联网平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文段开篇指出扩大地方特色食品影响力,光靠产品好还不够,接着列举了北京、安徽、湖北的例子,指出不少地方
36、通过促进特色食品产业与多种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了新业态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最后进行总结,强调发扬地方特色美食需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创新业态,打造多元融合消费场景,对应C项。A项,“文旅融合”仅为融合发展的方式之一,表述片面,排除;B项,“诠释当地饮食文化”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互联网平台”仅对应“线上”,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把地方特色食品做成大产业19、在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上,早期的规范观是“匡正”,认为语言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凡是与标准不符的就是错误的,是需要消灭的不正确的语言现象。此后,“匡正观”逐渐发展为“追认观”,既注意语言的变动性,
37、不轻言“不规范”;又注意语言的稳定性,不轻易地把一些尚未定型、尚未被社会公认以及一些显然不健康的东西采纳进来。如今,“动态”规范观越来越趋于普遍认同,这要求我们在“规范”和“规则”、“硬规范”和“软规范”、“显性规范”和“隐性规范”等诸多二元对立因素上有区别地、有针对性地对待语言现象。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A对待语言文字的正确态度 B语言文字规范观的发展过程 C语言规范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第8页2024年苏州喜马拉雅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bf113d78d225b878e8ae377f57bf88a9 D辩证看待语言现象的必要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文段首先提出在语
38、言文字的规范问题上,早期的规范观是“匡正”,即语言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消灭不正确的语言现象;接着指出“此后”的情况,即“匡正观”逐渐发展为“追认观”,后面又指出现如今的情况,“动态”规范观趋于普遍认同,人们要在诸多二元对立因素上有区别地、有针对性地对待语言现象。文段介绍了对待语言文字规范问题在早期、此后、如今三个不同阶段的观点态度,即语言文字规范观的发展过程,对应B项。A项,“正确态度”无中生有,文中只是介绍了不同时期语言文字的规范观,没有提及正确与否,排除;C项,文段强调的是不同时期的“规范观”,而非“应注意的问题”,且“语言规范”与“语言文字规范”相比范围扩大,排除;D项,“辩证看待语
39、言现象的必要性”偏离文段的中心,文段强调的是不同时期语言文字的规范观,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语言文字的标杆如何立起来新闻语言文字失范现象面面观20、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发展银发经济进行了重要部署。当前,规模不断扩大的老年人口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日益重要的消费群体,银发经济迎来广阔发展空间。面向未来,聚焦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丰富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激发银发经济活力,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进老年人福祉、促进国内消费
40、、发掘经济新动能,更好推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国情 B 扩大内需提高产品供给以促进银发经济 C 银发经济在驱动经济增长方面优势明显 D 需要抓住银发市场规模扩容的重大机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文段开篇交代背景,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并通过政府文件及会议部署指出要发展银发经济,接下来指出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使银发经济有更大发展空间,尾句指出应激发银发经济活力,并阐述这样做的积极意义。故文段主要围绕“银发”这一话题展开论述,强调要抓住银发市场不断扩大的机遇积极作为,对应D项。A项,“不可忽视的国情”对应背景引
41、入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扩大内需提高产品供给以促进银发经济”逻辑颠倒,应先激发银发经济活力,才能扩大内需,排除;C项,文段强调的是人口老龄化国情下应采取的举措,而非仅阐述银发经济的优势,且“驱动经济增长”仅为其优势的一方面,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抓住银发市场规模扩容重大机遇21、唐宋以降,儒学在吸收释、道因素的基础上变革创新,以宋明理学为代表,了中古到近世的中华文明形态转化。而北宋大儒周敦顾“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的教诲 了后世对圣贤境界的不休探讨。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开创 引发 B 开创 激发 C 开启 引发 D 开启 激发正
42、确答案C第9页2024年苏州喜马拉雅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bf113d78d225b878e8ae377f57bf88a9答案解析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此处所填词汇应体现出儒学开始从中古到近世的中华文明形态转化。“开创”意思是开辟、开拓,或指创建国家,也泛指创业,与文意不符,排除A、B项。“开启”指打开、从某一点起等;也可以理解为某个设备启动或开始运行的步骤,符合文意,保留C、D项。第二空,C项“引发”指引起;触发,置于此处表达引起了后世的探讨,搭配恰当,当选。D项“激发”指刺激使奋发,不合语境,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国学:孔颜所乐何事 阳明心
43、学对孔颜乐处的创造性阐发 好学乐教与孔颜真乐22、水土流失是生态退化的集中反映。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我国早在1982年就颁布了水土保持工作条例。特别是1991年水土保持法的出台,为全面预防、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近两年来我国针对特殊区域或流域出台的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也都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下,我国开展了一大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些曾经的水土流失之地逐渐变为绿水青山。最适合作为文段标题的是:A 治理水土流失重在预防 B 水土流失需要综合防治 C 法治为绿色发
44、展“保驾护航”D 筑牢防治水土流失法治“堤坝”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文段开篇引出水土流失的话题,随后讲述为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我国在法律方面做出的努力,尾句通过“一系列”总结前文的法治成果,强调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下,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故文段主要围绕“法治”和“防治水土流失”展开论述,对应D项。A项,“治理水土流失重在预防”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B项,“综合防治”表述不明确,文段主要强调“法治”,排除;C项,“绿色发展”范围扩大,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筑牢防治水土流失法治“堤坝”23、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 _、最为积极的因素,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人才支撑。要准确把握高
45、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把产教融合理念 _ 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根本 落实 B 稀缺 渗透 C 特殊 贯彻 D 活跃 融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一空,与“积极”构成并列关系,感情色彩应一致,所填词语应含褒义,且由后文“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人才支撑”可知,此处强调人才对创新活动的重要性,A项“根本”和D项“活跃”均可与“积极”构成并列关系,符合语境,保留。B项“稀缺”侧重稀少,C项“特殊”侧重不一般,两者均非褒义,且体现不出人才的重要性,不符合语境,排除。第二空,所填词语搭配“理念”,D项“融入”指融合、混入,搭配恰当,当选。A项“落实”表示
46、完全地、饱满地将某理论、某计划付诸于实实在在的有效行动,一般搭配政策、制度等,“落实”与“全过程”搭配,一般表述为“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故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以深化产教融合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第10页2024年苏州喜马拉雅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bf113d78d225b878e8ae377f57bf88a924、从国际经验来看,越大的经济体,其国内市场规模就越大,对于生产的产品,国内的消化能力越强,国内生产总值就会更多地依靠国内循环。随着我国的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攀升,出口占比随之降低实属必然。我国传统的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模
47、式,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越来越大的调整压力。发展阶段变化使中国形成了巨大而独特的内部发展优势和潜力,这为应对挑战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即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A 扩大内需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 B 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与压力 C 扎实推进扩大内需的系列举措 D 如何促进消费激活国内外市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为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尾句。尾句指出,要抓住机遇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故后文应该介绍怎样才能做到释放内需潜力,对应C项。A项,“重要性”文中已经提到过,对应“国内的消化能力越强,国内生产总值就会更多地依靠国内循环”,故接下来不会再介绍,排除;
48、B项,偏离了尾句的核心话题“释放内需潜力”,排除;D项,“国内外市场”说法错误,文段着重强调激发国内市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如何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25、从文字方面来看,尽管现代汉字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变化很大,但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小篆,由小篆到隶书,由隶书到楷书,由繁体楷书到简体楷书的发展过程是连续完整的,如同一座联系古今的桥梁,连接着五千年的文明,使之一脉相承。在语言方面,古今差异的确不小,但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及专门术语上,语法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更重要的是,语言方面所有的变化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的,从未间断,后人可以沿着历代前人的解读拾级
49、而上来读懂早先的古籍,保证了博大的中华文明在历史的洪波中流传至今。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作为中华文明赖以流传的工具,文字语言从未中断 B 汉语不断更新变化但其中古老的精神内核一以贯之 C 文字和语言的传承和发展得益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 语言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古老的文明方能一脉相承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从文字方面看,虽然从古至今的汉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发展过程是连续完整的,从而保证了文明的传承,接着指出在语言方面,虽然也有古今差异,但语法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随后通过“更重要的是”进行强调,语言方面从未间断的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能够流传至今。故整个文段为并列结构,需对全
50、文进行全面概括,即体现文字和语言在发展中一直没有间断保证了中华文明的流传,对应A项。B项,文段的主题词是“文字”和“语言”,而非“汉语”,且“古老的精神内核”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文段说的是文字和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逻辑错误,排除;D项,“语言”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瞿林东: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26、一本小说要有烟火气。俗世烟火,是书中人物喜怒哀乐的 ,有了烟火气,故事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但仅有烟火气,文字又不免流于琐碎。一本好的小说,还得有高于烟火气的东西。烟火之上,总得有那么一些人和事超脱于俗世。烟火气是小说的基础,高于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