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材料一: 行行重行行(节选) 汤成难父亲什么时候开始对门前那条小路动了心思,我记不得了。除了与泥土打交道,我们实在想不出父亲还能干点别的什么。我们家在小官庄的最边上,门前是一条河,河将我们与村庄阻隔开来,如果像鸟那样从上空进行俯瞰,就会发现我家如同村庄甩出去的一粒泥点子。如果我们要去村里,只能从河堤上经过,那是唯一能够到达外面的途径。河堤又窄又陡,一点路的样子都没有,母亲常抱怨说简直没法落脚。有一年河堤被大雨冲垮,路竟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和哥哥要去上学,只能划着澡
2、盆到对岸,再从村里大路去往学校。有一回,我们过河时,没调整好重心,澡盆倾覆了,把我死死地扣在河底。父亲把对付田埂的力气全部用来对付门前的这条路。但这路比田埂难修多了,因为一侧傍水,特别陡峭,一侧是别人家的水田,无法拓宽。父亲要在那尖尖的坡顶把路修出来的确难为他了,泥土似乎不听使唤,带着野性,稍不留神就溜到河道里去了。母亲抱怨父亲把每条路都修成了田埂,她不喜欢田埂。于是母亲和父亲争吵的理由又多了一条。那段时间,父亲对泥土充满怀疑且极不信任,却又如此依赖,他来来回回走在路上,姿势十分别扭,不像是走路,倒像是驯服路。他的脚试探着,好长时间都不肯抬起,脚下像长出了吸盘,被地面死死吸住,如果他用力往上拽
3、,脚离开泥土的一瞬间,他也会长长吐一口气,同时,另一只脚连忙又落下去。有时,父亲也会走到别人家的路上,长时间地停留在那儿,是丈量还是探索,谁也说不清楚。他像一个侦察者、间谍或盗贼,他观察泥土,监视它们,同时也跟它们合作,他全神贯注,甚至整个人都陷入一个我们无法进入的世界。只有在天黑之时父亲才停下来,坐到门槛上。他对着路发呆,也对着院子里被母亲堆在旮旯里的坛坛罐罐发呆,整个人陷入某种沉思。我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那些肚膛饱满口径狭窄的容器,竟让我有种说不出的亲近之感。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些坛子,内心丰盈,肚子里有无尽的话语在翻滚。母亲总是提醒我,说每句话之前先在肚子里过一遍。我照做了,我敢保证,每个字
4、词被我吐出之前都是完好的、规律的、秩序的,可一旦跑出口腔就变得支离破碎。这年初夏,父亲突然毫无征兆地出了远门。那时农忙刚刚结束,最后一粒麦谷归仓,最后一株稻秧也插进地里。出发前一天晚上,父亲将门前的路又修整一番。没有一条通往外面的路,怎么行呢?父亲对我们说。他扛着铁锹走了。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带着铁锹,好像来不及将其放下就要匆忙上路,又好像那把铁锹能给远走的父亲带来足够勇气和力量。我们也不知道父亲要去哪里,母亲说父亲去外地找活儿干了,因为要挣钱供我和哥哥继续读书。哥哥觉得父亲是偷偷学手艺去了,只有我坚定地认为父亲是去为我寻找治疗结巴的秘方。(节选自收获2024年第2期行行重行行)材料二:“我希望写
5、一个在大地上寻找土地的人,对土地和庄稼有着特殊情感甚至痴迷的人,像夸父追日一样。”(节选自都市2022年第5期汤成难:小说即精神)7. 赏析第段画线句的妙处。8. 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9. 结合材料二,试分析材料一中,“父亲”身上体现着作者怎样的小说观念。10. 请结合材料一全文,对“行行重行行”这一小说名字的内涵加以评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品】立夏的滋味周华诚立夏前一天,雨稀里哗啦下了一白天。傍晚雨停,我和好友驱车前往药王山。一路空气闻起来甜滋滋的,满目青翠欲滴,十分养眼。傍晚的药王山,很是安静。车轮在柏油路上驶过,留下沙沙沙的声音。不时有鸟儿飞来飞去,几声鸟鸣,更添几许幽
6、静。药王山下,溪水淅沥地响。“空山新雨后”,意境也不过如此吧。山尖上云岚缭绕,使青山若隐若现。人不登上山去,只那么远远一望,心里便是一片的宁静、一片的清澈旷远了。药王山脚有村民站在溪边吃晚饭。他们吃的食物叫饭馃。饭馃是当地村民在立夏这一天必吃的传统食物。其主料是大米,把米饭煮熟,碾碎,搓成擀面杖粗细的长条,再继续搓成小条,切成小段。然后放水,加入新鲜豌豆与细笋丝,撒上葱花与干辣椒这山村人家的简单食物,却赏心悦目。豌豆碧绿清甜,笋丝鹅黄鲜嫩,加之翠绿和深红的点点葱花与辣椒,连汤带汁的一碗,呼啦呼啦入得口中。豌豆是甘糯的,笋丝是鲜美的,米团子是有嚼劲的,这一碗立夏的食物,吃起来深觉过瘾。原本是平淡
7、无奇的白米饭,在立夏这一天,却变成一碗诱人的饭馃,这是乡村日子的花样吧。立夏食饭馃的风气,其实在浙西乡间颇有流传。但我们的村庄,普遍会在这一天吃乌米饭。这也是江南常见的了。乌米饭,本是用的白色糯米,其色乌青发亮,是乌饭树的功劳。乌饭树长在山上,是一种灌木,采其枝叶,捣汁以浸泡糯米,蒸煮出来就是乌米饭了。杭州的菜场里,立夏前一两天都有乌饭叶卖,只是价格一天一变,去得晚了,常常不易买到。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说到“青精饭”,乃是用“南烛木”(一名黑饭草)制成“采枝叶,捣汁,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时,蒸饭。曝干,坚而碧色,收贮。如用时,先用滚水量以米数,煮滚即成饭矣。用水不可多,亦不可少。久
8、服延年益颜”南烛木,就是现在常说的乌饭树。到了立夏这一天,我常常也会自己去菜场。这时候的蔬菜摊子上满目翠绿,黄瓜、茭白、野山笋、豆苗、香椿,都是时鲜之物。好些人在买豌豆,有带豆荚的,也有剥好了的,热热闹闹的样子。摊主说,今日立夏,可以用豌豆做糯米饭吃。做糯米饭想来复杂,其实简单。把糯米浸泡一小时,沥去水分。热锅放油,翻炒韭米炒出香味,加入豌豆、咸肉丁,也略炒出香气。再把糯米放入,加盐、生抽、料酒及一点点红辣椒,翻炒过后,转移入电饭煲,加少量水煮熟。熟之后搅拌均匀,再焖一焖,香香的焖糯米饭就做好了。油亮亮的糯米饭、碧绿的豌豆、红色的咸肉丁,真是一年当中色彩最好的一碗饭。从前在乡村过日子,翻炒过后
9、的糯米,并不转移到电饭煲,而是在柴灶铁锅里焖熟这是十分考验技术的事。柴灶里一开始火势要旺,继而火势要敛着,以小火慢慢地煨。中间不能揭开锅盖,否则容易夹生。等锅里的米都熟了,柴火撤除,开锅略微翻炒,锅底尚有一层微微的焦黄,正是锅巴,最香的那种。我母亲总是会教我做这样那样的食物来吃,不厌其烦,每一个小小的步骤都要详尽说与我听。这在我看来,正是农人们对于日子的郑重态度。立夏这天,还要吃立夏蛋。所谓立夏蛋,也不过是普通的茶叶蛋而已。但立夏这天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疰夏就是指食欲减退,因吃不下饭而消瘦。患者多为小儿。吃了茶叶煮的蛋,就不会疰夏了,还要称一称孩子的体重,这也是民间的风俗。民间衡量健康,一贯以
10、体重为标准,体重增加便值得欢欣鼓舞。所以立夏这天称人,也是有讲究的:移动秤砣时,只能向外挂,表示数量增加,而不往里头移。时代变化了你看现在,大人们多以苗条为美,平日里的健身房也常常人头攒动,都要减肥呢。门口一株枇杷树,果实也越来越黄了。我看树丛里有鸟儿飞来飞去,故意从枇杷树之间飞过,是不是也在计算着枇杷的成熟日期呢。门前的泡桐花,这些日子已经开得乱糟糟了,落在水缸里,一枚一枚朝上漂浮在水面,就像是画上去的一样。泡了两天,那些花瓣变得近乎透明。花落完,春天就这样过去了。我想起翁卷的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立夏过后,水稻田里的农事,就越来越密集了。
11、(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5日“大地”副刊)【评论】【一】周华诚的散文辨识度很高,它是一种日常化的显著。这种日常化的,落实到为大地写作、为父老乡亲写作,为新的乡愁的精神延伸的写作,其实不多。写乡愁的作家很多,但大部分都直接写过去的历史。特别是在散文的乡愁写作上,要写出新意非常难。周华诚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又走回来。这是他生命的故乡,但他好像很少写那种所谓的过去的乡土,或是写变化带来的现代性的困扰。【二】周华诚的书散发着我所喜爱的植物气息,竹笋啊稻谷啊栗子啊,各种植物啊,读着读着就像是整个人已经来到了原野里,植物的气息真是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扑面而至,我喜欢陶渊明自然也是这个道理,他的诗,是
12、真正来自对土地和植物的爱。【三】很多人会觉得散文其实没有什么结构,我认为,散文的结构存在于文本当中,有的时候是显性的,有的时候是隐性的。这一点在周华诚的散文中也有体现。细节上,他的心思,他的眼光,他的观察,甚至他的吃,他的闻,他所有的细节都来自他所观察到的真实、自然的故事。周华诚的散文,呈现出一种非常安静的状态。相比较,有一些主题同类型的作家的文风却显得密不透风,风格迥异。在写作散文的时候,语言的节奏处理一定要处理好。整篇文章按照长度分篇章,越长的越要分。在语言的节奏上短句长句掺和用,尽量用一些短句。而且要根据人物性格、背景来应用。遇见田埂上的农民,他说话当然不会用长句。这些可以看作是让阅读轻
13、松的技巧,特别是把语言处理好,就会让人感觉到顺畅、舒朗。纯粹抒情的散文很难完全读下来,但叙事中让人感受观察到的细节,令人铭记在心。因为这种抒情根植于生活的现实,每个人都可能深有体会。【四】周华诚的语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腔调,这种腔调非常迷人。语言独特腔调的形成,与他的人生趣味、博物(体察万物)密切相关。在他的散文里我们可以窥见他平时读了哪些书。有些书我们可能平时不会找来读,但这些书却会滋养我们的阅读趣味,读者也会受到无形的性情滋养。他阅读的书特别杂,这种杂反过来是滋养写作。3. 作品第段说只需远望青山,心里便是“一片的宁静、一片的清澈旷远了”,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 分析作品第段的作用。5.
14、 赏析作品第段画线句。6. 对评论【一】、【二】、【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华诚写乡愁,不写过去的乡土,也不写变化的困扰,他更关注大地乡亲的日常生活。B. 周华诚的散文和陶渊明的诗一样,有原野气息,都表现了真正的对土地和植物的热爱。C. 散文讲究结构布局,周华诚散文注重谋篇,不过其结构都是隐性的,不易为人发现。D. 散文要注意语言节奏,一则力求符合人物身份,二则让读者感受到顺畅舒朗之美。7. 对评论【四】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家的语言风格,与其人生趣味、对万物的掌握和认识密切相关。B. 作家所读之书愈杂乱,愈能促进其形成语言个性,提高语言品味。C. 广泛阅读不仅能滋养作
15、家写作,还能通过作家的作品影响到读者。D. 语言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意味着作家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腔调。8. 评论【四】认为作家多读杂书能滋养创作,请据此评析作品第段引用山家清供的作用。9. 评论中不同论者指出,周华诚的散文散发着“植物气息”,呈现“安静的状态”,据此赏析作品立夏的滋味这两方面的特色。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高邮汪曾祺汪明不知为什么,从小时候起,我们兄妹的户口卡和各种表格中“籍贯”一栏,都填的是“北京”。别人看了,常常会很吃惊地说:你家是老北京啊?真瞧不出来!我心里明白,那敢情是瞧不出来,我们根本就不是老北京。可是“籍贯”,也就是我们的老家,在哪儿呢?爸过去不大谈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我
16、们也想不起详细地问他。我记得有一次看一篇繁体字的文章,问爸“郵”字怎么读,他眼睛一亮:“邮局的邮,我的家乡高邮的邮呀!”他找来地图,眯着已经开始发花的眼睛,指出高邮给我们看。在苏北,离镇江不远的地方。有一天晚上电视里放的是柳堡的故事,插曲一唱,爸马上竖起耳朵听,继而放下手里的文章,兴冲冲地奔向那台9寸的黑白电视机。他端坐在那儿,聚精会神,那些平平淡淡的情节竟使他感动不已,眼中炯炯地射出亮光。“这是我家乡的故事!”他脱口而出。“可是人家只说是苏北,并没有说是高邮呀!”“一定是高邮!”他一个劲地说,“你看河边的大水车,那是我们家乡最典型的风景,那支歌是怎么唱的来着?”他闭着眼想了一下,慢慢摇着头,
17、略微走调,但是深情地唱道:十八岁的哥哥哟,惦记着小英莲“小英莲!这是我们高邮姑娘的名字,我家乡的女孩子,净是小名叫作莲子的,大莲子、小莲子”埋在深层的记忆,似乎一下子被翻了出来,爸非常努力地说出“柳堡”与他家乡风光一致的地方,一口咬定,即使不是高邮的故事,也一定是在那儿拍的。他愣着眼歇了一会儿,喃喃地说:“一转眼就是40多年呐,想不出那里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大姑姑来北京看看爸,爸陪着大姑姑聊天,不断地问这问那,爸问姑姑家乡有些什么变化,那两间药铺现在还有吗?街道的布局变了没有?小时候认识的一些老人谁还健在?弟弟妹妹们都做什么工作,日子过得好不好?爸问姑姑记不记得铁桥和尚?寺里烧的香叫个什么名堂
18、?和尚受戒时头上要烧几个戒疤姑姑走了以后,爸常常愣着,我们看出来,他得了思乡病了。不久,他接连写了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浸透了高邮风土人情的小说。汪朗读大学时去外地报社实习,将结束时有信来,详详细细地告诉家里他动身的时间、路线,大概的车次,之后,一下子没有讯息,十天半月里竞不知去向。妈慌了,见了熟人就紧张兮兮地通报:我儿子失踪了!终于来了一封电报:X月X日X时X次X车厢到京。看看发报地址,高邮!爸乐了:这小子,真行!一进家门,爸不远不近地上上下下打量着儿子,满脸都是笑纹,眼睛都乐成一条缝了!他用褒奖的口气说:不赖!是个高邮孩子!汪朗一边拆筐卸篓,给我们看那些土特产,一边忙不迭地谈高邮。原来,他去镇
19、江看望大姑姑,姑侄俩一拍即合,便一道回了老家。家乡那些我们从未听说过的人,在这家伙嘴里都成了至亲至爱。他自自然然地说“奶奶”(爸的二任继母)怎样,“姑姑们”怎样,“叔叔”和“表弟表妹”们怎样,一大帮子人被他掰得头头是道,俨然已成为一家儿的!我们觉得汪朗的热烈让人不大能吸收,只有爸着着实实地被他感染了,仔细地听他说,脸上泛着兴奋的红光。一大篓子咸鸭蛋!切开几个,个个都是双黄的,金红色的蛋黄滋滋地冒着油。爸又来了劲:瞧瞧!这才是我们高邮的鸭蛋!只有我们高邮湖的大麻鸭才有能耐下这么漂亮的蛋!我们高邮汪朗说:“我去看过你写的那个大淖,一泡子水,脏里吧唧!也不知道你怎么能把它写得那么美?”汪朗还说,他看
20、到爸的异秉中那个王二的儿子了,还聊了一气。爸对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极感兴趣。爸去世以后,我们兄妹商量,在他的墓碑上写些什么呢?想来想去,决定了,就写:高邮汪曾祺。8. 阅读到段,围绕柳堡的故事,有三次汪曾祺的眼神描写,分析其作用。9. 第13段画线部分采用插叙,请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10. 第14段中父子俩的对话饶有情趣,请加以赏析。11. 文章直接以“高邮汪曾祺”为题,好在哪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暮色中的亲戚秋子红风吹着门前的白杨树,白杨树已变金黄的叶子发出一阵阵窸窸索索的声音,深秋的夜晚很明显已有了凉意。街巷里,远远传来田地里耕种的人晚归时的说话声,女人们扯长声音呼喊自己孩子的声音
21、,村口饲养室里长一声短一声“哞哞哞”的牛叫声,树枝上鸟雀们唧唧喳喳的聒噪声。与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的,是傍晚天擦黑时村庄里的炊烟。它们一柱柱从房顶的烟囱里喷出来,飘散在房顶一片片鱼鳞状的青瓦上,又一丝丝一缕缕从墙头落下来,飘到院墙外的街巷里,将整个村庄笼罩在一团团淡蓝色烟雾中。父亲迈过门槛走进了门廊,我们看见,父亲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人,一个已上了年纪的老人。即便是夜幕已笼罩了院子,我们还是一眼就瞅见,老人发白的胡须和头上的白发。很明显,老人比我们魁梧高大的父亲要瘦小得多,也苍老得多。进了院子,父亲指着身后的老人对我们说:“这是你北山叔!”说罢,父亲还不忘再叮咛我们一句:“你北山叔是咱家的亲戚!”一
22、听说家里来了亲戚母亲出了厨房,亲热地和老人打着招呼,哥哥和姐姐跑到老人身边,接过老人肩头背的灰布袋子和一只鼓鼓囊囊的人造革旧皮包,放到了堂屋柜盖上,我和妹妹围着老人,一声声“北山叔”“北山叔”唧唧喳喳叫着。父亲招呼北山叔洗罢脸,领着北山叔进了堂屋。接下来,父亲高喉咙大嗓门吩咐着姐姐给北山叔倒茶,他从堂屋柜盖上拿过装烟叶的木匣子,给北山叔装一锅旱烟,又给自己装一锅,然后点着火,两个人坐在炕沿边吧嗒吧嗒吃起了老旱烟。父亲的过分殷勤,使得北山叔好像有些不大自然,他像我们村庄里那些头一回去人家里做亲戚的新女婿们一样,手足无措,屁股浅浅担在炕沿边,在父亲几次叮嘱后,才脱下鞋,坐到了炕头上。他的鞋就脱在炕
23、下,鞋面没颜没色破旧得不成样子,他身上的夹袄,比父亲在牛圈里干活时所穿的衣服更脏更破旧,掉着线絮的袖口乌油油明光光的,袖肘上很刺眼地缀着两块大补丁。与我们想象中的亲戚相比,北山叔显得太寒碜了,可即便是这样,北山叔终究是我们家的亲戚啊!母亲的娘家在陇西,那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也是我们村庄里人人皆知的一个苦地方,母亲因而被人背地里不屑地称作“甘谷客”。这是母亲心头的伤疤,更是任何人都碰不得的疼处。我们记得,母亲有年在庄南的凹地里锄玉米时,和后街的刘桂花吵了嘴,当时当着地里那么多人,刘桂花骂了母亲一句“甘谷客”!刘桂花刚骂毕,母亲将手里锄头一撂,像头发怒的狮子朝刘桂花扑了过去,两个人登时就撕打在
24、一起。刘桂花人高马大,比母亲能高出一个头来,可最终刘桂花的脸上,还是被母亲抓出三道血印来。母亲的娘家远,不要说平日,就是正月里过年时节,我们家也冷冷清清,没有别人家舅舅妗子、大姨姨夫之类,一拨拨热热闹闹迎来送往的亲戚。现在,我们的亲戚就坐在我家堂屋炕头上,虽说他的衣着破旧些,模样寒酸落魄些,可亲戚终究是亲戚啊,我们的家里,像我们街坊邻居家来了亲戚一样,立马呈现出一种跟平日不一样的祥和喜气来。陪着北山叔吃罢一锅烟,喝过茶水后,父亲下了炕,趿拉着鞋进了厨房,吩咐母亲端晚饭。当看见母亲端在手间的是两碗傍晚煎的搅团时,父亲小声说:“给他叔下碗挂面吧。”母亲沉着脸,站在锅根,身子动都没动。父亲凑过脸,软
25、着声,用平日里绝没有的乞求语气说:“就下一小把吧。”厨房里一阵风箱吧嗒吧嗒响,不一会,母亲笑吟吟端着过年待客的木盘进了堂屋。木盘里,是四碗冒着热气,汤面上缀着绿生生蒜苗漂菜、红艳艳油泼辣子的清汤挂面。吃罢父亲说:“他叔,给娃娃们拉上一段!”北山叔说:“行么。”父亲吩咐哥哥从柜盖上取过北山叔进门时背在肩头的灰布袋,等布袋一打开,我们看见,布袋里装着把乌黑锃亮的板胡。北山叔将板胡搁在腿面上,调了调弦,右手一运弓,我们听见,一种清脆细亮的声音,从板胡上吱吱呀呀飘了出来。父亲听了一阵,在炕沿磕了磕烟锅里的烟灰,下炕要去饲养室喂牲口。父亲拉开堂屋门,我们才发现,我们家的窗根和堂屋门外站满了人。那天夜晚,
26、我们家的院子里热热闹闹。人出人进。人们聚在我家堂屋里,听了大半夜的戏。夜深了,我们已打起了呵欠,父亲才领着北山叔去村口饲养室歇息睡觉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们看见,北山叔和父亲一起,将牲口圈里的牛粪用生产队的独轮木推车一车车推出来,沤在饲养室门口的粪场上。然后,他们将晒在粪场的干土,装进木推车,一车车推进牲口圈,撒开在牛圈里。傍晚回来后,本来,母亲是要给北山叔下挂面的。但是,母亲刚刚烧开水,将一小把挂面放在厨房案板上,就让北山叔死活拦住了。北山叔站在厨房门口,头探进门里,朝着灶火里烧锅的母亲说:“挂面留给娃娃吧,咱家里平常吃啥就吃啥!”那天的晚饭母亲做得特别经心,切成细丝撒着葱花的凉拌红萝卜丝,
27、前锅里熬得又粘又稠的玉米糁子,金黄金黄,散发着一股诱人的甜香味,北山叔端着碗,一连喝了两大碗。他将吃罢饭的碗,用红萝卜丝擦得干干净净,好像比母亲用清水洗过的还干净。吃罢晚饭,北山叔坐在炕头上,一直和父亲聊到天擦黑时,才出了门。自那天傍晚之后,我们再也未见过北山叔。我们也从未向父母打问过北山叔,就像我们全家人心照不宣的一个秘密,我们一直小心地将它压在心底。(原文有删减)【注】搅团:搅团是西北一带最常见的吃食,用荞麦粉、玉米粉等杂粮面粉搅成的糊糊。8. 第段画线句在语言表达上颇具特色,请赏析其效果。9. 分析第段在文中构思上的作用。10. 分析段中父亲两次请求母亲下面的原因。11. 文章结尾处作者
28、提到“全家人心照不宣的秘密”,他们把北山叔当成亲戚的行为背后蕴含着中国人丰富的传统文化心理。请结合乡土中国中的材料加以评析。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象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牧归刘国星夕阳斜坠荒原,草场、牛羊、蒙古包被蓦然涂抹上一层橘黄。爷爷和我走出
29、包外,他拉响了马头琴。牧羊犬趴卧在不远处的勒勒车旁,歪愣着脑袋打量我爷爷,黑漆漆的眼珠子一动不动。我爷爷银须飘飘,抿一口酒,捻弦,运弓。琴声似水,随风荡漾。牧羊犬伸出红红的舌头,舔舔嘴,也学着我双手支下巴的样,把头抽在前爪上,神情悠闲专注。草场的牛羊听到琴声,仿佛听到了号令。三三两两停住嘴,抬起头,往营盘聚集。牛走一条线,头牛领队,后面的牛就码着蹄印回来了。羊走一大片,头羊打头,身侧却是前呼后拥,一团一团走过来。那天我问爷爷,咱家有牛羊,咋没马和驼?爷爷说,牛羊恋家,养活它们天天能看到,心就踏实。马和驼就不行了,它们白天黑天都在草场里,你不寻,它是不回营盘的,像是野牲口!听了这话,我心里有点走
30、神。除夕那天,阿爸和额吉才急急地赶回家,是坐汽车回来的, “突突”的马达声和尖锐的喇叭声惊得牛羊四散奔逃,牧羊犬也围前绕后地狂吠。阿爸和额吉都没穿蒙古袍子,穿的是短短的棉裤羽绒服。阿爸和额吉热情地来抱我,我怯怯地打量他们,脚却不由自主地往后退。熟悉又陌生啊!我爷爷却打起我的哈哈,你呀,你不是想他们吗?咋还躲呢!我一下子窘迫得脸红起来,流出了泪。第二天,阿爸和额吉趁我熟睡时就返回城里了,说是去挣钱,耽误不得的!接下来,又是一年没有露面。营盘里一阵慌乱,牛羊都争先恐后地奔向长长的水槽子,低头喝水。一排一排的犄角碰得噼啪作响。眼前的牛羊皮毛厚实,被风梳理得熨帖闪亮。可我还是看出来,它们骨子里的那种冷
31、。它们是害怕这冬天的。我感叹地说,爷爷,要是没有冬天多好!牛和羊就不冷了!爷爷说,不行,那样牛羊肉就不好吃了,它们只有经过冬天的掉膘,再上瞟,肉才瓷实,才有嚼头。要不就全是些水肉。还有冬天草干,没有水分。牛羊吃一天, 口干舌燥,不饮水,会生病的。倒是那骆驼,几天几夜不喝水,也能撑得住,真是个野骨头!除夕夜,阿爸和爷爷一起饮酒,阿爸喝了两杯就放下了,说是长时间不喝酒,一喝就头疼。爷爷就嗤嗤笑着,自斟自饮,说,你真是退化了,草原汉子不能喝酒?我们年轻那会儿,几个人纵马草原,酒袋子满天飞,哪有个醉啊!我受到爷爷的蛊惑,偷偷抱过酒袋灌一口,却冲得我咳嗽出了眼泪,惹起一包的哄笑。夕阳坠下去了,牛羊喝完水
32、,在爷爷的琴声里走进围栏。虽挤搡却不喧闹,都寻到自己的位置停下来。大地慢慢被暮色包围,终于黑下来了。牧羊犬却噌一下站起身,一溜小跑,巡视营盘去了。爷爷频举牛皮酒袋,琴声不歇,若断若续。牛羊在栏里传来反刍声,我偎依着爷爷,似睡似醒。阿爸和额吉睡了吗?还有三天就过除夕了,他们又该回来了。这回我要扑进他们的怀里,赖着不出来。想到这里,我涌起一丝忧伤,一丝甜蜜。牧羊犬悄没声地返回来了,四周一切都静下来了。爷爷抱起我走回包里,燃起灯烛。爷爷细细地看着我,我微闭着眼,装睡。可爷爷仿佛看出了我的秘密,说,这孩子,是不是又想阿爸和额吉了。我没有作声,但我分明看到,有一串闪亮的水珠子,从爷爷皱纹纵横的脸颊滚落8
33、. 分析第三段波浪线是如何塑造“我”的形象的。9. 本文的叙述视角比较特殊,请赏析其效果。10. 文中两次描写夕阳,分析这两处环境描写对展开情节的作用。11. 评析本文的思想意义。答案【答案】7. 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我们家比喻为泥点子,从空间地域上写出了我家与整个村庄的位置关系,一个“甩”字又写出了我家的渺小以及与整个村庄的疏远感;就近取譬,富有农村生活气息,形象新颖。 8. 上文所述父亲修葺门前小路,丈量、探索别人家的路以及坐在院子中对着门外路发呆,点明路与我们家的关系,下文父亲“匆忙上路”以及我们对父亲出远门原因不同猜测等内容。第段是在全文构思中处于重要位置,由“修路”到为全家寻出
34、路,展现更为宏阔的生活内容,拓展父亲更宽广的人生。 9. 材料二中作者表达“塑造对土地和庄稼痴迷的人”这一小说创作观念。在材料一中,父亲平整、压实门前河堤,观察别人家的路,对改善门前的路近乎执念,同时对医治“我”口吃毛病也有着深沉执念。忙完“庄稼”,扛着“铁锹”“毫无征兆地出了远门”是这双重执念的结果,也是作家小说观念的体现。 10. 小说围绕“路”,叙述了“对付路探索路对路发呆匆忙上路”等情节,既呈现了“行行重行行”生命状态,又体现了“为我寻找治疗结巴的秘方”、为修缮门前小路和提高生活品质积极奔走等内涵。 小说以“行行重行行”为篇名,诠释了父亲对家庭的责任、对儿子的疼爱、对儿子更好生命状态和
35、家庭更好生活品质的执着,具有古典意味,突出了人与“路”的永恒主题,促人深思。【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画线句“我家如同村庄甩出去的一粒泥点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我们家”是本体,“泥点子”为喻体,“我们家在小官庄的最边上,门前是一条河,河将我们与村庄阻隔开来”,从空间地域上写出了我家与整个村庄的位置关系,我们家是被村庄“甩”出来的,一个“甩”字又写出了我家的渺小以及与整个村庄的疏远感;“泥点子”来自土地,就近取譬,富有农村生活气息,形象新颖。【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上文所述父亲“也会走到别人家的路上,长时
36、间地停留在那儿,是丈量还是探索”,父亲修葺门前小路,丈量、探索别人家的路;“他对着路发呆,也对着院子里被母亲堆在旮旯里的坛坛罐罐发呆,整个人陷入某种沉思”,父亲坐在院子中对着门外路发呆,点明路与我们家的关系。下文写父亲“他扛着铁锹走了。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带着铁锹,好像来不及将其放下就要匆忙上路”,我们对父亲出远门原因不同猜测“哥哥觉得父亲是偷偷学手艺去了,只有我坚定地认为父亲是去为我寻找治疗结巴的秘方”。第段是在全文构思中处于重要位置,由前文为我们上学“修路”到为全家寻出路,父亲并不满足现状,不断探索,勇敢前行,离家远行,展现更为宏阔的生活内容,拓展父亲更宽广的人生。【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
37、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材料二中“对土地和庄稼有着特殊情感甚至痴迷的人,像夸父追日一样”,作者表达“塑造对土地和庄稼痴迷的人”这一小说创作观念。在材料一中,父亲“来来回回走在路上,姿势十分别扭,不像是走路,倒像是驯服路”,父亲平整、压实门前河堤,像是驯服路;“像一个侦察者、间谍或盗贼,他观察泥土,监视它们,同时也跟它们合作,他全神贯注,甚至整个人都陷入一个我们无法进入的世界”,父亲观察别人家的路,他全神贯注,整个人都陷入一个我们无法进入的世界,对改善门前的路近乎执念;“母亲总是提醒我,说每句话之前先在肚子里过一遍”,对医治“我”口吃毛病也有着深沉执念。“这年初夏,父亲突然毫无征兆地出了
38、远门。那时农忙刚刚结束”“他扛着铁锹走了”,忙完“庄稼”,扛着“铁锹”“毫无征兆地出了远门”是这双重执念的结果,也是作家小说观念的体现。【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内涵的能力。小说围绕“路”展开叙述,河堤被大雨冲垮,父亲把对付田埂的力气全部用来对付门前的这条路,母亲抱怨父亲修的路像田埂,父亲就走到别人家的路上,是丈量还是探索,天黑的时候,他坐到门槛上对着路发呆,忙完庄稼,他扛着铁锹毫无征兆地匆忙上路,既呈现了“行行重行行”生命状态,“因为要挣钱供我和哥哥继续读书。只有我坚定地认为父亲是去为我寻找治疗结巴的秘方”,又体现了“为我寻找治疗结巴的秘方”、为修缮门前小路和提高生活品质积极奔
39、走等内涵。 小说以“行行重行行”为篇名,由“修路”到为全家寻出路,父亲扛着铁锹毫无征兆地出了远门,诠释了父亲对家庭的责任、对儿子的疼爱、对儿子更好生命状态和家庭更好生活品质的执着,具有古典意味,“没有一条通往外面的路,怎么行呢”,突出了人与“路”的永恒主题,促人深思。【答案】3. 空山新雨,鸟鸣山幽,是一幅宁静、清澈的画面;人在山下,山在远处,辽望恰能给人一种旷远感;置身其中,人的心灵也随之安宁、清澈、空阔起来。 4. 上文先写山中美景,然后写山民在溪边吃晚饭的习俗,由此引出“饭馃”立夏必吃的食物;为下文写“乡村日子的花样”立夏饮食风俗、乡村文化传统做铺垫。 5. 作者说鸟“故意”在枇杷树之间
40、飞是计算枇杷成熟的日期,巧妙运用了比拟手法;将自己的期盼投射在鸟身上,充满童趣;描绘了立夏后自然界充满生机的画面。 6. C 7. B 8. 引用古书记载,再现日常食品中蕴含的传统;证实立夏食饭馃的风气由来已久;揭示饮食中的文化底蕴,能丰厚散文文化内涵;自如恰当的引用,显示了作者阅读面广,博物与博闻滋养了其创作。 9. 本文写立夏见村民吃饭馃,描写饭馃的制作过程和浙西乡村这一风俗的悠久传统;饭馃的制作有大米、豌豆、笋丝、葱花、干辣椒,立夏这一日的菜肴有黄瓜、茭白、豆苗、香椿等,作者描写乡村风光和食品做法,娓娓道来,满纸都是植物气息。作者笔下的乡村是古朴安静的,不像城市的热闹和快节奏,村民操持生
41、活,不厌其烦;安静中透出对生活的郑重和珍惜。【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此句在本段的最后一句,是段落的总结句。(1)根据“不时有鸟儿飞来飞去,几声鸟鸣,更添几许幽静。药王山下,溪水淅沥地响。空山新雨后,意境也不过如此吧”可知,空山新雨,鸟鸣山幽,是一幅宁静、清澈的画面;(2)“山尖上云岚缭绕,使青山若隐若现。人不登上山去,只那么远远一望”说明人在山下,山在远处,远远一望地辽望恰能给人一种旷远感;(3)人在山下,看着飞鸟,听着鸟鸣、溪流,自己也置身其中,心灵也随之安宁、清澈、空阔起来。【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1)“原本是平淡无奇的
42、白米饭,在立夏这一天,却变成一碗诱人的饭馃”承接上文,上文第二段通过鸟鸣、溪流、云雾等先写了药王山的山中美景,然后在第三段“药王山脚有村民站在溪边吃晚饭。他们吃的食物叫饭馃。饭馃是当地村民在立夏这一天必吃的传统食物”写了山民在溪边吃晚饭的习俗,由此引出“饭馃”立夏必吃的食物;(2)“这是乡村日子的花样吧”开启下文,为下文写“立夏食饭馃的风气,其实在浙西乡间颇有流传。但我们的村庄,普遍会在这一天吃乌米饭”“摊主说,今日立夏,可以用豌豆做糯米饭吃”“立夏这天,还要吃立夏蛋”等“乡村日子的花样”立夏饮食风俗、乡村文化传统做铺垫。【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
43、能力。(1)此句中作者说鸟“故意”在枇杷树之间飞是计算枇杷成熟的日期,运用“故意”“计算”等词语赋予鸟儿人的情感,巧妙运用了比拟手法;(2)根据前句“门口一株枇杷树,果实也越来越黄了”可知,流露出作者自己期盼枇杷早日成熟,接下来写树间飞行的鸟儿,“是不是也在计算着枇杷的成熟日期呢”一句中将自己的期盼投射在鸟身上,充满童趣;(3)作者通过写结了未成熟的果实的枇杷树,树间的飞鸟,描绘了立夏后自然界充满生机的画面。【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C.“不过其结构都是隐性的”错误,根据原文“我认为,散文的结构存在于文本当中,有的时候是显性的,有的时候是隐性的。这一点在
44、周华诚的散文中也有体现”可知,周华诚的这篇散文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选项以偏概全。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B.“愈能促进其形成语言个性,提高语言品味”错误,原文只是说“有些书我们可能平时不会找来读,但这些书却会滋养我们的阅读趣味,读者也会受到无形的性情滋养。他阅读的书特别杂,这种杂反过来是滋养写作”,并没有选项中的观点,选项于文无据。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1)根据原文“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可知,本段引用古书记载,“采枝叶,捣汁,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时,蒸饭。曝干,坚而碧色,收贮。如用时,先用滚
45、水量以米数,煮一滚即成饭矣。用水不可多,亦不可少。久服延年益颜”可知,本段依据古书记载,再现日常食品中蕴含的传统;(2)根据原文“宋代林洪山家清供”“南烛木,就是现在常说的乌饭树”可知,证实立夏食饭馃的风气由来已久;(3)这段话引用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的记载,揭示了饮食中的文化底蕴,能丰厚散文文化内涵;(4)这段话由前文的“乌饭叶”自如恰当的引经据典,显示了作者阅读面广,博物与博闻滋养了其创作,增强了文章的知识性,提高了读者的兴趣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1)首先分析散发着的“植物气息”。根据“药王山脚有村民站在溪边吃晚饭。他们吃的食物叫饭馃。饭馃是
46、当地村民在立夏这一天必吃的传统食物”可知,本文写立夏见村民吃饭馃,接着“其主料是大米,把米饭煮熟,碾碎,搓成擀面杖粗细的长条,再继续搓成小条,切成小段。然后放水,加入新鲜豌豆与细笋丝,撒上葱花与干辣椒”“立夏食饭馃的风气,其实在浙西乡间颇有流传”可知,作者详细描写了饭馃的制作过程和浙西乡村这一风俗的悠久传统;根据“其主料是大米”“然后放水,加入新鲜豌豆与细笋丝,撒上葱花与干辣椒”可知,饭馃的制作有大米、豌豆、笋丝、葱花、干辣椒,根据“到了立夏这一天,我常常也会自己去菜场。这时候的蔬菜摊子上满目翠绿,黄瓜、茭白、野山笋、豆苗、香椿,都是时鲜之物。好些人在买豌豆,有带豆荚的,也有剥好了的”可知,立
47、夏这一日的菜肴有黄瓜、茭白、豆苗、香椿等,作者描写乡村风光和食品做法,娓娓道来,满纸都是植物气息。(2)然后分析呈现出的“安静的状态”。根据原文“傍晚的药王山,很是安静”“人不登上山去,只那么远远一望,心里便是一片的宁静、一片的清澈旷远了”“药王山脚有村民站在溪边吃晚饭。他们吃的食物叫饭馃”可知,作者笔下的乡村是古朴安静的,不像城市的热闹和快节奏,根据作者对乡村村民做饭的描写,母亲教我做这样那样的食物可知,乡村村民操持生活,不厌其烦;通过对乡村立夏的精致的饭食的描写,体现了乡村村民安静中透出的对生活的郑重和珍惜。【答案】8. “眼中炯炯地射出亮光”表现汪曾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热爱。“闭着眼想了一下” 表现汪曾祺对家乡风物的怀想和记忆。“愣着眼歇了一会儿”表现汪曾祺对家乡风光的想象和憧憬。 9. 结构上:汪朗回老家看望姑姑并一同回高邮的经历,增加了故事的层次感和连贯性,自然引起下文对故乡的介绍。情感上:通过插叙,展现了汪朗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展现了父子之间对家乡深厚感情的传承,深化主旨。 10. 口语形象生动。“瞧睢”“一泡子水,脏里吧唧”,口语入文,质朴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