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2017 2018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卷 阅读题( 77 分) 一、现代文阅读 (38 分 )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一 3 题。 好奇心:民族文化差异之旅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韩剧重视民族风情的再现,以及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掘,使观众能真切 地领略到原汁原味的韩国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同时,韩剧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情世态、风俗时尚和文化蕴含,与我们是有差别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韩剧能吸
2、引中国观众、东亚观众乃至世界观众的关键所在。 韩剧把人间的种种情感都交织在一起,特别注重东方传统文化中的血缘关系,如“长幼之序、孝悌之义、夫妇之伦、儿女之道”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义和平”等传统儒学基本理念,也是韩剧中所隐含的精神基石。这些传统文化的遗风,对当代中国观众来说,既熟悉又遥远,既亲切又匮乏,因而韩剧能很快地进入中国 市场,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此外,中韩两国电视剧自身内容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差别,也是吸引中国观众眼球的一个法宝。如今在中国电视荧屏中唱主角的,或是宫廷争斗、或是官场搏弈、或是商战风云、或是警匪拼杀,而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家庭剧很少,即便是反映家庭生活的电视剧,也往往
3、是借家庭的冲突来反映社会问题,让人看了之后心情沉重。韩剧则通过折射韩国的城市面貌、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呈现出一种现代而又简单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泡菜文化”。这些都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同一本现实生活的“教科书”。这种差别一方面迎合了中国观众、特别是都市观众对韩国文化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这些观众还可以从中找到一个宣泄的平台,以填补由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心理空虚和迷茫。 韩剧的成功,还带动了韩国其它大众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韩国服饰、韩国音乐组合、韩国影片、演艺明星随之而来,甚至有迹象表明,在图书市场上对韩语文学的翻译也开始有趋热的迹象。由此可见,随着“韩剧热”的不断升温,“
4、韩流”还将频频来袭。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面对“韩流”,我们应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更应有创新和超越的追求,这样才能让真正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汉风”向世界播撒芬芳。 - 2 - 1下列对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的”是指属于某个民族独特的,具有民族个性与民族精神价值、反映了该民族生活状态、风俗习惯、价值信仰、道德原则的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B“世界的”是指某种艺术品蕴涵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精神是属于全人类所共有的,得到全世界的热爱与欣赏。 C“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它的内涵应该是越是民族优秀的东西就越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艺术珍品。
5、D这句话说明了一个辩证的道理,那就是越是属于某一个民族产生的文化,就越会 在全世界流行开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韩剧能吸引中国观众、东亚观众乃至世界观众的关键是使观众能真切地领略到原汁原味的韩国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与观众自己所拥有的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B韩剧特别注重东方传统文化中的血缘关系,把我们中国传统的儒学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我们中国观众感到既熟悉又遥远,既亲切又匮乏。 C韩剧独特的“泡菜文化”,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跟我们中国的电视剧所承载的文化存在很大差异。 D“韩剧热”的不断升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还将带 动韩国其它大众文化在中
6、国的传播。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存在差异,就能够激发起不同民族观众的好奇心,韩剧对中国观众、东亚观众乃至世界观众来说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可见韩剧的民族风情颇有特色。 B中国和韩国具有共同的东方传统文化中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两国文化交流必将畅通无阻,两国的伦理道德等观念也保持一致。 C中国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家庭剧很少,那些电视荧屏中唱主角的,或是宫廷争斗、或是官场搏弈、或是商战风云、或是警匪拼杀,都只能昙花一现。 D“韩流”频频来袭,那是因为真正反映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的“汉风”没有向世界劲吹。当“汉风”劲吹之日,便是“韩流”衰退之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6 分) 阅
7、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送 行 - 3 - 梁实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意味。李白的船刚要启碇,汪伦老远的在岸上踏歌而来,那幅情景真是历历如在目前。其妙处在于纯朴真挚,出之以潇洒自然。平夙莫逆于心,临别 难分难舍。如果平常我看着你面目可憎,你觉着我语言无味,一旦远离,那是最好不过。只恨世界太小,唯恐将来又要碰头,何必送行? 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是和拜寿送殡等一样的成为应酬的礼节之一。 “揪着公鸡尾巴”起个大早,迷迷糊糊地赶到车站码头,挤在乱哄哄的
8、人群里面,找到你的对象,扯几句淡话,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后鸟兽散,吐一口轻松气,噘着大嘴回家。这叫作周到。在被送的那一方面,觉得热闹,人缘好,没白混,而且体面,有这么多人舍不得我走,斜眼看着旁边的没人送的旅客,相形之下,尤其容易起一种优越之感,不禁精神抖擞,恨不得对每一个送行的人要握八次手,道十回谢。死人出殡,都讲究要有多少亲友执绋,表示恋恋不舍,何况活人?行色不可不壮。 悄然而行似是不大舒服,如果别的旅客在你身旁耀武扬威地与送行的话别,那会增加旅中的寂寞。这种情形,中外皆然。 MaxBccrbohm 写过一篇谈送行,他说他在车站上遇见一位以演剧为业的老朋友在送一位女客,始而喁喁情话,俄而泪
9、湿双颊,终乃汽笛一声,勉强抑止哽咽,向女郎频频挥手,目送良久而别。原来这位演员是在作戏,他并不认识那位女郎,他是属于“送行会”的一个职员,凡是旅客孤身在外而愿有人到站相 送的,都可以到“送行会”去雇人来送。 送行既是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桩事,送行的技术也便不可不注意到。如果送行只限于到车站码头报到,握手而别,那么问题就简单,但是我们中国的一切礼节都把“吃”列为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一个朋友远别,生怕他饿着走,饯行是不可少的,恨不得把若干天的营养都一次囤积在他肚里。还有些思虑更周到的人,把食物携在手上,亲自送到车上船上,好像是你在半路上会要挨饿的样子。 我永远不能忘记最悲惨的一幕送行。一个严寒的冬夜,
10、车站上并不热闹,客人和送客的人大都在车厢里取暖,但是在长得没有止境的月台上却有一堆 黑查查的送行的人,有的围着斗篷,有的脚尖在洋灰地上敲鼓似的乱动。我走近一看全是熟人,都是来送一位太太的。车快开了,不见她的踪影,原来在这一晚她还有几处饯行的宴会。在最后的一分钟,她来了。送行的人们觉得是在接一个人,不是在送一个人,一见她来到,大家都表示喜欢,所有惜别- 4 - 之意都来不及表现了。她手上抱着一个孩子,吓得直哭,另一只手扯着一个孩子,连跑带拖。她的头发蓬松着,嘴里喷着热气,像是冬天载重的骡子。她顾不得和送行的人周旋,三步两步地就跳上了车,这时候车已在蠕动。送行的人大部分手里都提着一点东西,无法交付
11、,可巧我 站在离车门最近的地方,大家把礼物都交给了我,“请您偏劳给送上去吧!”我好像是一个圣诞老人,抱着一大堆礼物,一个箭步窜上了车。我来不及致辞,把东西往她身上一扔,回头就走。从车上跳下来的时候,打了几个转才立定脚跟。事后我接到她一封信,她说:“那些送行的都是谁?你丢给我那些东西,到底是谁送的?我在车上整理了好半天,才把那些东西聚拢起来打成一个大包袱。朋友们的盛情算是给我添了一件行李。我想知道哪一件东西是哪一位送的,你既是代表送上车的,你当然知道,盼速见告。” 这问题我无法答复,至今是个悬案。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 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一刹那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
12、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选自粱实秋散文,有删改) 4根据文章,概括古人送别与现代人送行的本质有何不同。( 4 分) 5文中提到“最悲惨的一幕送行”,作者为什么说那是一次“最悲惨的”送行?( 6 分) 6文末作者赏识这样一种心情:“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 这种心情的认识。(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9 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
13、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现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唤起了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让观众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油然地生长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如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接?中国 诗词大会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在诗词大会中,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 5 - 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的课堂。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落幕,古典诗歌的热潮却再次兴起。这不是偶然,而是先贤诗人几千年的智慧与情感的集结,是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长期热爱与广泛积累。 (摘自 217 年 2 月 13 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