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考点 41 41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 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这种修辞差异( ) A由地理环境决定 B与两者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 C由经济形态决定 D与两者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是人类文明有重大突破的“轴心时代” , 同时期的许多杰出思想家,虽然互不知晓,但是他们思考的问题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下列 属于在当时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的思想观点是( ) 人是万物的尺度 主张顺应自然 重视人的道德修养 “天理”是世界的本原 A B
2、 C D 3 “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正直睿智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 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 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赋人权 B美德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城邦利益至上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第一步 第二步 甲 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 寻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 乙 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 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 丙 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 得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 丁 查阅到文艺复兴的诸多
3、著作 得出古希腊是人文主义的滥觞的结论 A甲 B乙 C丙 D丁 5普罗塔戈拉曾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 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 “至于神, 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 晦涩,人寿短促。 ”他的思想( ) A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 B使人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C使人第一次从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D使人开始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6普罗泰格拉晚年,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这主要是因 为他( ) A公开提出了人文主义概念 B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 D指责和批判古希
4、腊民主制度 7实现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下列思想家或思想流派的主张,体现对平等的追求的是 ( ) 老子 墨子 韩非子 斯多亚学派 A B C D 8苏格拉底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 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 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 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据 此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苏格拉底崇尚自由探索,指导个人行为 B智者学派突出个体感受,导致社会混乱, C苏格拉底强调教育作用,培养人的美德 D智者从个人与利益出发,实现主观主义 9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
5、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 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 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C “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 D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 10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 规范。其共同点是( ) A重视智慧发展 B关注理性思考 C强调道德素养 D强调等级秩序 11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 精神的是( ) 墨家学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
6、的主旨 智者学派的主张 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 A B C D 12苏格拉底强调“认识你自己” ,这一观点( ) 扩展了希腊哲学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主张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体现了他对理性的尊重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是近代欧洲启蒙思想的源头 A B C D 13 “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 ”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 的是(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认识你自己” C “美德即知识” D “与上帝直接对话” 14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有许多质朴而经典的名言: “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
7、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 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这组名言体现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 ) A追求真理,理性思考 B认识你自己 C美德即知识 D批判神灵,挑战权威 15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这 些共通之处包括( ) 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伸张个性,追求自由 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遵从理性,反对权威 A B C D 16 思想自由是众多思想家追求的目标。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能体现追求思想自由的是 ( ) 庄子 商鞅 苏格拉底 马丁路德 A B C D 17布罗代尔认为,科学的历史若从一定的距离来看,就像从一种普遍的理性解释向另一种 普遍解释的缓慢过渡。 每
8、一种解释因新的资料猛烈地与之抵触而突然被推翻。 于是另一种假 说便会被提出,这种假说又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下列最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力学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 B亚里士多德力学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 C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D基督教神创论拉马克早期进化说达尔文进化论 18柏拉图在其晚期著作法律篇中指出: “人性是贪婪与自私的,绝对的权力导致腐败 和毁灭,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 保佑和赐福。 ”下列主张与其最接近的是( ) A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B “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 C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9、“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 19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 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 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 执行、 司法三要素; 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 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 A都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B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C都体现了权力制约和平衡 D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 20下列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 B都强调超自然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C都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D都是雅典
10、民主制鼎盛时期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 21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 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 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 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 应该真诚待人, 不虚伪欺诈。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 能群?曰:分(建立社会等级) 。分何以
11、能行?曰:义(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 。故义以分则 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荀子王制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自给自足, 相对于我们自己的需要来说, 每个人都缺乏许多东西由于 有种种需要,我们聚居在一起,成为伙伴和帮手,我们把聚居地称作城邦或国家。 柏拉图国家篇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社会根源。 (2)依据材料二,概括荀子和柏拉图思想主张的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人分 析其主张的社会背景。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元朝孔氏第 54 代衍圣
12、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 55 代为“克” ,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 56 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 不准随便取名。从明初至 1919 年订定的行辈共计 50 字 50 辈,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弘闻 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材料二 近几十年来,美国政治生活中,布什家庭影响颇大,其家庭从政至少可追溯四代。 布什的曾祖父塞缪尔P布什是钢铁石油大亨,曾担任过全美招商协会的会长、胡佛总统 的顾问。第一个在政坛站稳脚跟的是布什的爷爷普雷斯科特布什,他先经商后从政,当联 邦参议员多年,结识了艾森豪威尔总统,
13、为后辈从政打下了基础。普雷斯科特之子乔治赫 伯特沃克布什先后担任过国会议员、驻联合国大使、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等要职,在里 根政府时期连任两届副总统,1989 年当上美国总统。时至今日,他的两个儿子又成为美国 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长子乔治沃克布什的发展轨迹与父亲十分相像。他耶鲁大学毕业 后,进入石油业发展,后来担任德克萨斯州州长,后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二儿子杰布布什 连任两届佛罗里达州州长。布什家族的下一代也热衷拓展家族政治版图,老布什的长孙乔 治普雷斯科特布什是家族的政治传人,被称为“布什总统三世” 。 对比材料一、二,提取两项关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3阅读材料,
14、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又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阻碍 着我们的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 度。 ” 普罗塔戈拉论诸神 材料二 孟子认为春秋以来无义战, 用战争那样残酷的手段是不能统一天下的, 统治者要是 能够做到“不嗜杀人”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 柏拉图在其晚期著述法律篇中,主张以法律手段来抑制城邦间无休止的战争,认为“最 大的善既不是对外战争也不是内战(但愿我们永远不要诉诸两种战争中的任何一种) ,而是 人们之间的和平与善意” ,法律应服务于城邦间最大的善,成为和平而非战争的工具。 材料三 古
15、希腊的柏拉图认为人性是贪婪与自私的, 绝对的权力导致腐败和毁灭, 一个国家 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 中国春秋时期的管仲认为法是统一天下的最高标准, 这就决定了君主与群臣、 高贵者与卑贱 者都必须共同遵守。战国时期的慎到从“人性恶”出发,指出“法”是社会最可信赖的客观 标准,因而以法治国必定优于圣贤之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普罗塔戈拉在天人关系上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思想 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比较孟子和柏拉图对战乱局面的态度。 (3)依据材料三概括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对于法律认识的共同之处。 答案 一、选择题 1
16、 【解析】地理环境会对思想发展有影响,但不会导致“中国的纵横家使国君采纳建议; 古希腊的智者学派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现象出现,故 A 项错误;从“中国的纵横家善 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 ,可知是中国实行等级制度君主掌握政权的体现, “智者学派却善 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 ,可知体现的是古希腊实行民主制度,民众参与政 权,故 B 项正确;经济形态对思想文化有影响,但材料内容“由经济形态决定”的表述过于 绝对,故 C 项错误;战国时期的中国和古希腊都是奴隶社会,不存在文明程度的高低比较, 故 D 项错误。 【答案】B 2 【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仅仅是西方智者学派的观点,故错误;
17、“顺应自然”是中国古 代道家思想观点, “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强调顺应自然,故正确;儒家注重道德修养, 强调德治,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 ,故正确; “天理”是世界的本原,是 宋朝理学家的主张,故错误,选择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 【解析】天赋人权,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源自于古 希腊哲学的自然法理论,是近代民主思想体现,与精神实质不符,故 A 项错误;美德即知识 是代表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苏格拉底在民主政治,主张精英治国论,与材料不符,断章取 义的看到美德两字,是错误的,故 B 项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是雅典 商品经济,
18、民主政治影响下的产物,肯定所有人的价值和尊严,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人的 价值,城邦利益至上,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C 4 【解析】 “言论”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不能作为直接的史料来论证观点,故 A 项错误; 陶片作为论据过于单一,不能由此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故 B 项错误; “人是万 物的尺度”是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是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作为一手资料能够得 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故 C 项正确;文艺复兴是 1417 世纪在欧洲盛行的思想文 化运动,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滥觞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C 5 【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是
19、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与材料中“人是万 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 “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相符, 故 A 项正确;古希腊时期没有基督教神学束缚,与材料中“普罗塔戈拉曾说”不符,故 B 项错误;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与材料中 “普罗塔戈拉曾说” 不符, 故 C 项错误; 古希腊时期没有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与材料中 “普 罗塔戈拉曾说”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A 6 【解析】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人文主义思想,但人文主义概念是对近 代文艺复兴时期核心思想的表述,故 A 项错误;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
20、物的尺度” ,强调 以人为中心, 否定以神为中心, 与当时人们敬神的思想不符, 故 B 项正确; 普罗泰格拉的 “人 是万物的尺度”以人的主观感受为核心,属于唯心主义,故 C 项错误;普罗泰格拉肯定古希 腊的民主制度,故 D 项错误。 【答案】B 7 【解析】 老子的主要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 不能体现平等的追求, 故错误; 墨子主张 “兼 爱” ,体现平等,故正确;韩非子主张治国采用严刑酷法,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不能体现平等,故错误;斯多亚学派宣扬人类是一个整体,只应有一个国家,一种公民, 即宇宙公民,体现了平等的思想,故正确,选择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 8 【解析】 “永无休
21、止的和朋友谈话” 、 “ 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说明主张自由思考, 指导个人行为,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 者学派的相对主义”表明智者学派强调个人感觉,忽略道德,导致世风日下,故 B 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表 明苏格拉底看到了智者学派造成的混乱,主张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来发掘人的善性,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智者是指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 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但是本题材料所述的智者学 派着重介绍他们忽
22、略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没有介绍他们的正面特点,故 D 项错误,符合 题意。 【答案】D 9 【解析】根据题干中“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这句话,可知 苏格拉底的观点为重视知行合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不能体现该观点,故 A 项错误; “知是 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能够体现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故 B 项正确; “真正高贵并非无成, 而是自为的”不能体现“知行合一”的观点,故 C 项错误;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 落在个人身上” 不能体现“知行合一”的观点,故 D 项错误。 【答案】B 10 【解析】 “美德即知识”更强调的是美德, “礼”与“仁”强调道德规范,两者都
23、没有体 现重视智慧发展,故 A 项错误;两者都没有涉及到理性思考,故 B 项错误;两者都强调了道 德的重要性,故 C 项正确; 苏格拉底并不强调等级秩序,只有孔子的“礼”才强调等级秩序, 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1 【解析】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主张“兼爱” 、 “尚贤” 、 “非攻” 、节俭,从现实 出发,反对不义战争,力图维护社会生产,谴责战争给小生产者造成的灾难,体现了注重实 际功利的倾向, 故正确; 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 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禅宗思想, 发展了心学的思辨性,故错误;智者学派适应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需要,有偿传授辩 论、演说、修辞技巧和参政知识,实
24、际功利性非常明确,故正确;苏格拉底针砭时弊,倡 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与当时雅典社会世风 日下、道德沦丧的现实逆向而行,故错误,选项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A 12 【解析】苏格拉底强调“认识你自己”是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矫正,扩展了希腊哲 学研究的领域和方向,故正确; “认识你自己”主张认识正确的自己,也要认识不正确的 自己,体现了理智本性对道德本性的纠正而不是同一,故错误; “认识你自己”体现了对 理性的尊重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启蒙思想的源头,故正确,选择 C 项符合 题意。 【答案】C 13 【解析】普罗泰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25、” ,主张感觉即知识,与题意不符,故 A 项错 误;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强调人的理性精神,与题意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凡真 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体现了苏格拉底了“美德即知识”的 思想,故 C 项正确;马丁路德认为任何一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 , 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 ,与题意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4 【解析】根据材料中“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这两 句名言可判断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与理性思想有关, 故 A 项正确; 材料中的名言没有提到人 们该怎样去认识自己,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名
26、言也没有提到美德即知识,故 C 项错误;材料 中的名言没有体现对神灵的批判,故 D 项错误。 【答案】A 15 【解析】孔子与苏格拉底都重视道德的作用,故正确;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用周礼 规范人的言行,故错误;二者都强调教育对人的作用,故正确;孔子主张等级制度,要 求服从君主,故错误;选择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A 16 【解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崇尚思想自由,提倡“无为” ,故正确; 商鞅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倡中央集权以实现富国强兵,故错误;苏格拉底是古希腊 著名哲学家,至理名言“认识你自己”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对理性的尊 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
27、 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源头,故正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打 破了基督教神权对人民思想上的束缚,使人民获得了精神层面的自由,故正确,选择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 17 【解析】亚里士多德力学认为各物体只有在一个不断作用着的推动者直接接触下,才能 够保持运动,哥白尼日心说是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亚里士多德的力学不是 因为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推翻, 故 A 项错误; 亚里士多德力学认为各物体只有在一个不断作 用着的推动者直接接触下,才能够保持运动,牛顿经典力学包括三大定律,其中第一定律是 倘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呈等速直线运动,只要没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呈 等速直线运动
28、之状态,这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经典力学虽然推 翻了绝对空间的概念:即在不同空间发生的事件是绝然不同的,但是,经典力学仍然确认时 间是绝对不变的, 后来这一理论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 因为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逆转,故 B 项正确;量子理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 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跟经典力学之间没有推翻的关系,故 C 项错误;达尔文的进化论跟拉马克早期进化说一脉相承,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推翻拉马克 早期的进化学说,故 D 项错误。 【答案】B 18 【解析】根据材料“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
29、服从法律,这个国家 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可知,柏拉图强调法治,而“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强调的是 中央集权,故 A 项错误; “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属于韩非子法治思想,故 B 项 正确;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属于荀子观点,意思是“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 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 ,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C 项错误; “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 始为学”属于理学观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B 19 【解析】分权之下各部门形成程序化分工,必然影响行政效率,故 A 项错误;中国唐代 分相权的目的是加强皇权,而不是以限权为目的,故 B 项错误;中国唐代的三省
30、权力相互制 约,但最终集权于皇帝,皇权至高无上,不可能有权力的平衡,故 C 项错误;唐朝的三省体 制基本为宋元所沿袭,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分权理论和英国洛克的分权理论为近现代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政体奠定了理论基础,故 D 项正确。 【答案】D 20 【解析】苏格拉底强调“认识你自己” 、 “美德即知识”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 问,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的道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理性的认识,他们都 具有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故 A 项正确;古希腊神学强调超自然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故 B 项错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故 C 项错误;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民主制鼎盛
31、 时期,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衰落时期,故 D 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21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本原则,据材料一“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可知保持和谐关系、倡导仁爱,据材料一“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 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可知提倡 礼治,据材料一“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可知重视道 义,据材料一“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 待人,不虚伪欺诈”可知倡导诚信;第二小问社会根源,社会根源一般取决于经济基础,联 系所学
32、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古希腊工商业的繁荣和民主政治的 发展。 (2)第一小问异同点,荀子和柏拉图都强调在群体相处中要和谐相处,但荀子强调通过等 级、 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建立社会秩序, 柏拉图主张公民合作建立城邦国家。 第二小问背景,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学家, 当时旧制度衰落, 诸侯割据, 需要重建秩序; 柏拉图生活的雅典, 民主走向衰落,城邦间的纷争不断,政局动荡。 【答案】 (1)原则:保持和谐关系、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 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繁荣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2)共同:二者都关注共同群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3、和谐相处) 不同:二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不同。荀子强调等级,主张依靠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建 立社会秩序;柏拉图强调公民互助合作,建立理想城邦。 背景:荀子:战国时期,旧制度衰落,诸侯分裂割据,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柏拉图:雅典城邦民主制走向衰落,城邦纷争不断,政局动荡。 22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一二的比较中提取中西方姓氏的差异,并能结合知识点进 行说明,通过材料一我们发现中国的姓氏注重排字论辈,而西方比较自由,可以从中国宗法 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西方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来进行说明; 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西方国家 先名后姓, 而我们中国很显然是先姓后名, 可以从宗法制的影响和西方人文主义的
34、影响来进 行说明。 【答案】 示例一:信息: (姓与名顺序的差异) 。汉民族先姓后名, “重姓轻名” ;西方国家 先名后姓, “重名轻姓” 。 说明:中国深受宗法制的影响,姓氏是维系血缘的隐形纽带,个人是宗族和家庭的从属,重 视宗族利益;而西方国家深受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自由、平等)的影响,突出个人的地 位。 示例二:信息: (家族内部不同代际之间名字的差异) 。中国排字论辈,代际分明;而西方国 家代际之间有重名现象,代际差别不大。 说明:中国深受儒家思想和宗法制度影响,名字象征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要体现“贵 贱有序,等级分明”观念。西方国家深受受西方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名字只是一
35、种 个体的符号,因此彰显自由、平等的观念。 23 【解析】 (1)第一小问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三中“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 人是万物的尺度” 等信息可知其思想主张为否定神的意志和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二小问历史 意义,从其在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对人文精神的作用这两个方面分析作答即 可。 (2)共同点,从材料“孟子认为春秋以来无义战,用战争那样残酷的手段是不能统一天下 的”以及“柏拉图在其晚期著述法律篇中, 主张以法律手段来抑制城邦间无休止的战争” 说明谴责战争的破坏,希望和平;不同点,根据材料“统治者要是能够做到不嗜杀人 ,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说明孟子从统治者角度出发;
36、根据材料“法律应服务于城 邦间最大的善,成为和平而非战争的工具”说明柏拉图主张用法律手段来实现和平共处。? (3)根据材料一可知,柏拉图和管仲都强调法律的制定都源自于人性;都强调统治者对于 法律的遵守;都强调法制而不是人治。 【答案】 (1) 主张: 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 树立的尊严和权威; 意义: 第一次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 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2)共同:谴责战争的破坏,希望和平。 不同:孟子主张由实行仁政的君主统一天下,实现和平。柏拉图主张用法律手段实现城邦间 和平共处。 (3)共同:法律的缘起都与人性有关;统治者也要遵守法律;强调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