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说理的方法。2、了解课文中古汉语现象,准确把握古汉语常识。【教学重点】1、召公的进谏艺术。2、文言知识。【教学难点】召公的进谏艺术。【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今天,我要为大家引见两位历史人物召公和周厉王。让我们通过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走近他们,认识并了解他们。国语: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召公:召穆公,西周人,是周厉王的卿士,也是中国历史上“周召共和”(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厉王被流放)中执政人之一。谏:规劝君王、尊长或朋友,使其改正错误和过失。弭:消除,阻止。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召公谏厉王弭谤记叙的是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
2、段乃至杀戮来镇压人民的批评,他不听召公的劝谏,结果被人民放逐,遭到灭亡的下场的故事。二、文言知识1、召公谏厉王弭谤谏:动词,劝说,劝告。(邹忌讽齐王纳谏,)弭:消除,阻止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目:用眼睛看看,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3、是障之也障:防水堤坝,名词用作动词,堵住、阻隔。4、近臣尽规,亲戚补察亲戚:古今异义。古:族内外的亲属;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5、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为:治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段):前因。第二部分(2段):召公谏厉王弭谤。第三部分(3段):后果。四、文本研习(一)厉王听到召公“民
3、不堪命”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而后采取了哪些举措?影响或结果如何?投影: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二)对于百姓批评议论朝政,厉王的态度和举措让你你想到了谁?你是否想到了齐威王?他听到邹忌“王之蔽甚矣”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而后有哪些举措?影响或结果如何?投影:齐威王 善 乃下令 三赏 战胜于朝廷(三)把齐威王、周厉王对于议论朝政者的态度、举措、影响或结果作一比较,你有何发现?明确:周厉王因拒谏、弭谤、暴虐、阻塞视听而“流王于彘”, 齐威王因广开言路、纳谏改过而“战胜于朝廷”。由此我们发现,不是没有人规劝周厉王,而是他的本质决定了最终的结果。(四)针对这一发现,你
4、又有何联想或敢想?1、广开言路,倾听民意,尊重民意,否则,会同周厉王一样自食其果。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治国的基础是取得民心。(五)由此看来,周厉王和齐威王有如此不同的结局,显然在于一个是弭谤,一个是纳谏。也许有人会问,会不会是召公的进谏艺术逊于邹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召公的进谏艺术。明确:1、比喻。(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推出结果: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2)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善败于是乎兴。推出“为民者宣之使言”的必要性。2、正反对比。(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反讲)(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胡可壅也?(正讲)(3)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反讲必要性,语重心长,发人深思)3、排比、对偶。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耆艾修之。(增强语势)五、课文小结由以上分析可知,召公进谏艺术很是高超,比邹忌的进谏艺术并不逊色。可为什么不被“纳谏”?答案只有一个厉王“虐”。唐太宗说得好:“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拿厉王和召公作为我们的镜子吧,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是执政者,但也有必要时时拿他们照照自己,这样就更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他人的建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