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训练:世界重要分区 一、单项选择题 约旦河(右图)流经湖面海拔213 米的加利利湖,注入湖面海拔422 米的死海,河流两岸 高崖耸立,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流。约旦河水量的 90%以上被人类使用,约旦河的生态系 统已经几乎被摧毁,死海正在收缩。据此完成 12 题。 1约旦河海拔低的成因是( ) A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B位于地壳断裂下陷地带 C河流流量小,水位低 D位于喀斯特地貌区,为地下河 2解决约旦河和死海水环境问题面临的主要障碍是( ) A各国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缺乏协调 B沿岸居民环保意识难以提高 C各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D流域内人口和城市密集 答案 1.B 2.
2、A 解析 1.约旦河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北端,处于地壳断裂下陷地带,造成河谷海拔低,故 B 项 正确。 2.据材料可知,约旦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高,死海面临萎缩的局面。约旦河为国际性河 流,各国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缺乏协调,不利于保护约旦河和死海,A 项正确。 下列图一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二为该区域中四地中的一处景观图。读图,完成 35 题。 3图二景观最可能位于( ) A地 B地 C地 D地 4形成水渠两侧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行政管辖 B地形 C土壤肥力 D水资源量 5图中甲地区承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地震少 B距硅谷近 C地势平坦 D气候适宜 答
3、案 3.C 4.A 5.B 解析 3.读图可知,图二所示景观植被稀少,地表以荒漠为主。图一所示区域中,地属 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两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故 C 项正确。 4.据上题分析可知,图二所示景观位于图一所示区域的地,水渠两侧均是水资源短缺的 地区,土壤贫瘠,排除 C、D 两项;读图二可知,水渠两侧地形条件相同,排除 B 项;图一 显示,地位于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这说明水渠两侧景观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行政管 辖造成的,A 项正确。 5.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墨西哥北部,美国硅谷位于美国西南部,因此两地距离较近,故 B 项 正确。 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巨大,主要生活在 60S
4、 以南、比较寒冷的环南极海域,产卵月份多为 1 3 月。 南极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 是许多经济鱼类、 海豹、 须鲸的重要食物来源, 也是渔业的捕捞对象,有研究表明,尽管人类对南极开发力度加大,但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不 减反增。据此完成 68 题。 6目前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价值不高 B生态压力 C成本过高 D资源有限 7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南极磷虾繁殖 B人类捕杀极地生物使其天敌减少 C海冰融化拓宽了南极磷虾生存空间 D水体富营养化促使浮游生物增多 8南极磷虾产卵期间( ) A极点太阳高度不变 B极地高压势力增强 C极
5、昼区内日出东南 D南极极昼范围缩小 答案 6.C7.B 解析 6.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面临困难较多,如环境恶劣、远离港口、远离补给、远离市场、 航行距离长等。此外,捕捞、加工技术仍存在问题。这些都导致成本过高,C 项正确。南极 磷虾种群数量巨大, 具有很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且目前捕捞限额占资源蕴藏量比例极小(约 1/100),A、B、D 三项错误。 7.人类对须鲸等海洋生物的捕杀,使磷虾天敌减少,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全球变暖使南 极海冰明显消退,冰期缩短,冰层变薄。冬季,海冰可以为南极磷虾提供觅食栖息和躲避敌 害的场所。海冰的减少不利于南极磷虾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南极海域人类活动强度较小,排 放
6、的污染物较少,且南极海域水量巨大,水体自净能力强,目前未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 8.D 解析 8.南极磷虾产卵期多为 13 月。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持续往北运动,南 极极昼范围缩小, D 项正确; 南极点太阳高度不断减小, A 项错误; 北极极夜范围不断缩小, 气温渐高,下沉气流减弱,北极极地高压减弱,B 项错误;南极极昼区内太阳整日不落或日 出正南,C 项错误。 谦比希铜矿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某大型中央企业在赞比亚投资建设的非洲第一座数字化 矿山项目, 矿石部分在当地冶炼销售, 部分运往我国。 该项目利用了先进的采掘和冶炼技术, 并对堆积矿渣采取了有效管控措施。下图为谦比希铜矿的位
7、置示意图。据此完成 911 题。 9该企业将谦比希项目的部分铜矿石运往国内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成本 B提高附加值 C增加就业 D稳定国内市场 10仅考虑运输成本,谦比希铜矿石运往我国需经过的海上交通要道是( ) A巴拿马运河 B直布罗陀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麦哲伦海峡 11防范矿渣污染,赞比西河任务最艰巨的时段是( ) A12 月至次年 2 月 B35 月 C68 月 D911 月 答案 9.D 10.C 11.A 解析 9.该企业将谦比希项目的部分铜矿石运往国内,可稳定国内市场,满足矿石供应,D 项正确;运输距离远,成本升高,A 项错误;矿石运输不能提高附加值,B 项错误;对增加 就业
8、影响小,不是主要目的,C项错误。 10.赞比亚位于非洲南部,仅考虑运输成本,谦比希铜矿石运往我国需经过的海上交通要道 是马六甲海峡,C 项正确;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位于地中海与大西 洋之间,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南部,不需要经过,A、B、D 三项错误。 11.防范矿渣污染,赞比西河任务最艰巨的时段是 12 月至次年 2 月,此时该地受赤道低气压 带控制, 正值雨季, 河流水量大, 冲刷侵蚀能力强, A 项正确; 35 月、 911 月降水较少, 68 月是旱季,降水少,B、C、D 三项错误。 下图为沿 20E 经线的地形剖面和某季节的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 1213 题。 12
9、.该经线附近的地形特征是( ) A以高原、盆地为主 B山高谷深,崎岖不平 C东西高,中部低 D北部多火山、地震 13.甲、乙、丙三地中( ) A甲和乙都为热带草原气候 B乙和丙都是热带沙漠气候 C乙和丙都是热带草原气候 D甲为地中海气候,丙为热带沙漠气候 14.此季节( ) A甲地高温少雨 B乙地草木枯黄 C丙地森林茂盛 D丁海区台风频繁 答案 12.A13.D14.B 解析 12.20E 经线和赤道交会处为刚果盆地。该图是非洲大陆沿 20E 经线的地形剖面图, 结合剖面线,地形主要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高原上相对高度较小,地形较平坦;南北高, 中部低;火山、地震不属于地形特征。 13.结合图中
10、经纬度可知, 甲地为地中海气候, 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14.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相对向北移,应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甲地温和 多雨;乙地为干季,草木枯黄;丙地炎热干燥,黄沙漫漫;丁海区夏季没有台风。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516 题。 15.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差异 C地形起伏 D洋流性质 16.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与其形成原因相似的是( ) A贝加尔湖 B东非大裂谷 C喀斯特溶洞 D冰川 U 型谷 答案 15.B 16.D 解析 15.由纬度可知,该
11、地位于南半球,越向南气温越低,而甲、乙两地纬度相当,故排 除 A 项。甲地深居内陆,乙地位于沿海,内陆气温大于沿海,由此可判断出当时为夏季。 海洋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陆地比热容小,夏季升温快,因此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主要是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故 B 项正确。甲、乙都在潘帕斯草原上,地势差异小,C 项错 误。流经乙地附近的洋流为巴西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但乙地气温却比甲 地要低,说明主要不是受洋流的影响,D 项错误。 16.峡湾主要是冰川侵蚀而成,故 D 项正确。贝加尔湖是地壳断裂下陷而成的构造湖;东非 大裂谷因板块张裂而成;喀斯特溶洞是因流水的化学溶蚀而成,故 A、B、C
12、 三项错误。 二、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仰光市是该国最大港口和林木加工基地。 缅甸柚木出口到中国主要选择盘山公路运输。2014 年,缅甸政府颁布削减天然柚木砍伐、 限制原木出口条例。下图为缅甸及周边略图。 材料二 柚木多分布在海拔 7008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喜光喜湿,适宜生长的绝 对温度不低于 2 ,生长旺盛期需降雨量 1 1003 800 毫米,忌土壤过湿。 (1)从地形角度分析甲地区有利于柚木生长的自然条件。 (2)指出乙河流域在 11 月次年 4 月的主要气象灾害,简述缅甸减少天然柚木砍伐对该气象 灾害的缓解作用。
13、 (3)近年来,仰光市逐渐成为国际林木加工产业的重要承接地,简析其优势条件。 (4)说明缅甸柚木出口到中国主要选择公路运输的原因。 答案 (1)夏季,山地抬升西南季风,降水多;冬季,北部高山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气温 较高;地形坡度大,排水条件好。 (2)干旱。蒸腾加强,空气湿度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旱季时地表径流量增加; 有利于缓解干旱缺水。 (3)林木资源集散地,原料丰富;人口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沿海 港口城市,铁路联接内地,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较好,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4)柚木原产地离我国近;公路修建难度较小;河流落差大,水运条件差;缺乏直通中国的 铁路。
14、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柚木喜光喜湿,适宜生长的绝对温度不低于 2 ,生长旺盛期 需降雨量 1 1003 800 毫米,忌土壤过湿。甲地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光照充足;地 处中南半岛,夏半年受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甲地北部多山地,冬季可以阻挡冷空气南 下,气候温暖;山地地形坡度大,便于排水,降低了土壤的湿度。第(2)题,乙河流域位于 中南半岛,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11 月次年 4 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少,干旱是当地该时 段的主要气象灾害。 缓解干旱可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考虑, 即增加水源和减少水资源流失。 第(3)题,根据材料一可知,缅甸柚木资源丰富,原料充足;仰光市是该国最大港口和
15、林木 加工基地,铁路运输和海运便利、林木加工产业基础好;国际林木加工产业转移一般受成本 因素影响,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高,林木加工成本高,仰光人口众多,廉 价劳动力丰富;中国对柚木产品的需求量大,仰光距离中国较近,靠近市场。第(4)题,本 题主要从公路运输的优点以及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在该地的缺乏和缺点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几内亚岛是仅次于格陵兰的世界第二大岛, 分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 铜是岛上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矿产 资源。农业上,主要生产咖啡、椰子、可可、香蕉、茶叶、橡胶等热
16、带经济作物。 材料二 2018 年 2 月 26 日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中部地区发生 7.5 级地震及多次余震,系 巴布亚新几内亚自 1922 年以来遭遇的最大规模地震。截至 3 月 7 日,地震已造成至少 122 人死亡、上亿元人民币损失,不少建筑物损毁。为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政 府和人民的友好情谊和支持, 彰显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中国政府启动了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应 急响应机制, 决定向巴布亚新几内亚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帮助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开展 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1)描述该地地形特征,并简析该地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 (2)试推测该岛沼泽区形成的过程。 (3)分析该
17、地区尚未有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中国政府于本次地震向巴布亚新几内亚提供援助?为什么? 答案 (1)地形特征:地势中部高,南北两侧低;地面起伏大;山地呈东西走向分布。 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或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边界),地壳运动 活跃。 (2)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持续时间久,河流汛期长,且下游地势低平,排 水不畅,易淹没周围地区;沿海受潮汐影响,海水容易入侵。 (3)该地经济欠发达,相关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低);该地地壳运动活跃,给开采带来安全隐 患。 (4)赞同。这能够彰显人道主义精神,是我国尊重人权的体现;这是我国实施南南合作方针 的具体实践。 解析 第(1)题,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地势变化、地面起伏、地形分布与山脉走向等方面 描述。地震多发的原因一般是地处板块交界处。第(2)题,据地理位置可知,该地位于热带 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据等高线可知,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洋 影响大。第(3)题,没有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的原因从资金技术条件、开发难度两方面分析。 第(4)题,发生自然灾害后,应加以援助。理由从国际合作、援助精神两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