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招考、培训>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强化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7526840       资源大小:41.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56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3.56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wenku818)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56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强化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docx

    1、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强化练习题3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题五丈原武侯庙宋郝居中筹笔无功事可哀,长星飞堕蜀山摧。三分岂是平生志,十倍宁论盖世才。坏壁丹青仍白羽,断碑文字只苍苔。夜深老木风声恶,尚想褒斜万马来。【注】三分: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相见时,即定下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战略计划。十倍:刘备临终前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诸葛丞相庙唐武少仪执简焚香入庙门,武侯神象俨如存。因机定蜀延衰汉,以计连吴振弱孙。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宣王请战贻巾帼,始见才吞亦气吞。【注】宣王,指司马懿。诸葛亮出兵斜

    2、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郝诗中颈联写残毁的碑石上已生满青苔,可以看出武侯庙破败荒凉。B.郝诗中尾联写深夜风吹林木之声犹使人想到当年蜀军北伐时万马奔腾的气势。C.武诗中颈联既有对诸葛亮竭忠尽智的赞誉,也饱含对其晚年昏庸的惋惜。D.武诗采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塑造了诸葛亮作为一代名相的光辉形象。2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两首诗分别是怎样表现这一点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古风五十九(其五十二)李白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光风

    3、灭兰蕙,白露洒葵藿。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注】朱明,夏天。回薄,循环变化。葵藿,野菜名。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两句,直抒胸臆,“流”和“骤”表现了时间流逝和季节变换之快。B.诗中三四句,从“不忍”“何托”两个词可见诗人托物寄兴感叹人生的深意。C.第五六句的意思是,夏雨过后,兰蕙在风中凋谢,葵藿在秋露中枯萎。D.本诗语言质朴,寄寓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4李白的这首古风明显地受到离骚的影响,请从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上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

    4、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注】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轮台:古西域地名(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吐鲁番的火焰山正逢六月,酷热难耐,赤亭道口人迹罕至,环境异常恶劣。B.李副使虽常出入边地驰骋沙场,可轮台的月亮也深深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C.诗人挽留李副使下马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足见两人的深情厚谊。D.这首诗一反送别诗常见的悲悲戚戚,写得格调高昂,显示出豪迈的气势。6作者称赞李副使“真是英雄一丈夫”的理由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

    5、题。羌村三首(其一)杜甫唐代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千里跋涉,终于在夕阳西下时回到羌村,开篇两句写傍晚时的景象,虽然措词平实,但蕴意深厚。B.“柴门”是指贫苦人家的门;“鸟雀噪”反衬出村落的萧索冷清;“归客千里至”表达了诗人及家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热情欢迎。C.“生还偶然遂”指生还的几率小。在战乱的年代,亲人相聚,乡邻探望,既喜悦又感慨,这种情绪一直洋溢在全诗的字里行间。D.最后两句 “家人久别重逢,相对而坐,却难以置

    6、信”,悲喜交集,将梦幻般感受描摹出来,简单而传神。8以小见大就是“随拈一事而诸事皆在其中”,在古代诗文中,常常运用这种手法来表现世事变幻,时代兴衰。请结合本诗赏析。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病起书怀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注】淳熙三年(1176)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写下此诗。京华:京城,这里指旧京开封及广大被金人侵占的地区。9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

    7、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书愤从诗人回忆“早岁”的豪迈气概写到而今“衰鬓已先斑”,时间跨度大。B.病起书怀从诗人衰病远谪写到夜读出师表,融入了诸葛亮的感慨与联想。C.书愤的颔联用工稳的对仗,表述了诗人早年游赏祖国北方和南方山河的经历。D.病起书怀的颔联表情达意含蓄委婉,流露出了诗人的忧国之情与坚定的信念。10这两首诗的尾联都化用了出师表的典故,但借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均有不同,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也饱含对其晚年昏庸的惋惜”错误。颈联“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暗含了诸葛亮希望改变昏庸的君主,而不是“对诸葛亮晚年昏庸

    8、的惋惜”。故选C。2答案:郝诗首联运用比喻手法,叙述诸葛亮筹划北伐,虽然终未成功就身死陨灭,但仍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运筹帷幄;颔联运用典故,通过“三分天下”“十倍曹丕”表现了诸葛亮的远大志向和雄才大略。武诗颔联通过诸葛亮定蜀连吴的功绩,展现了他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尾联运用典故,通过与司马懿的对比表现了诸葛亮才气双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郝诗首联“筹笔无功事可哀,长星飞堕蜀山摧”,感叹诸葛亮北伐没有成功,病死五丈原,动摇了蜀汉多年的根基。把诸葛亮比喻成“长星”,把诸葛亮的去世比喻成“长星飞堕”,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叙述诸葛亮筹划北伐终未成功,身死陨灭动摇蜀汉根基的史实,虽然

    9、终未成功就身死陨灭,但仍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运筹帷幄;颔联“三分岂是平生志,十倍宁论盖世才”,意思是说三分天下不是诸葛亮平生之志,他有十倍于曹丕的才能,是盖世英才,他必能安国,终定大事。根据注释可知,“三分”“十倍”运用典故,通过“三分天下”“十倍曹丕”表现了诸葛亮的远大志向和雄才大略。武诗颔联“因机定蜀延衰汉,以计连吴振弱孙”,意思:诸葛亮抓住了时机稳定蜀国,使衰败的汉朝得以延续,他运用计谋联吴抗曹,使吴国变得强大。诗人从蜀、吴两国的角度客观评价了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展现了他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尾联“宣王请战贻巾帼,始见才吞亦气吞”,运用诸葛亮送“巾帼妇女之饰”给司马懿,用激将法迫其出兵的典

    10、故,把诸葛亮与司马懿作对比,表现了诸葛亮才气双全。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D.“寄寓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分析错误。根据诗意可知,诗中没有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珍惜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而是表达了一种时不我待、老之将至、怀才见弃的情感。故选D。4答案:创作方法上明显地受到离骚中比兴手法的影响。古风的前六句,写时序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引出下文“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的人生感慨,这是兴的手法的运用,其中“兴”中有“比”,以“美人”喻当世的君主,以“兰蕙”“葵藿”“草木”自比。思想上沿袭了离骚中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

    11、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所表现的时不我待、老之将至、怀才见弃的思想感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从思想内容上来看,作者在最后两句“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中,较为明白率真地表达了时不我待、老之将至、怀才见弃的思想感情,这与离骚中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这首古风在思想内容上是对离骚的一种承继。从表现手法上来看,诗人以“青春、朱明、秋蓬”起兴,先言时序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以引起最后两句的抒情,“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表达了时不我待、怀才见弃的思想情感;同时,诗人还以“美人”喻当世的

    12、君主,以“兰蕙”“葵藿”“草木”自比;所以说这首古风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明显地受到离骚中比兴手法的影响。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轮台的月亮也深深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错误,“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故选B。6答案:他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为完成使命,不畏艰辛,勇往直前。他经常出塞,驰骋沙场,不再因望月而生愁。他远赴万里杀敌,渴望在战场上立功扬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副使将离武威,远赴碛西,因而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

    13、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因而理由之一是:他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为完成使命,不畏艰辛,勇往直前。三、四两句在写法上作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岂能见到轮台的月亮而惹起乡愁呢?”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因而理由之二是:他经常出塞,驰骋沙场,不再因望月而生愁。后三句,送您到万里之外西击胡。功名富贵只向马上求取,您不愧是一位英雄大丈夫。表明李副使他远赴万里杀敌,渴望在战场上立功扬名。因而理由之三是:他远赴万里杀敌,渴望在战场上立功扬名。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表达了诗

    14、人及家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热情欢迎”错。“归客千里至”一句,归客是指诗人自己,而非“远道而来的客人”。诗句中含有诗人千里归家后的几分如释重负之感,又暗暗掺杂着“近乡情更怯”的忐忑不安。故选B。8答案:“以小见大”:用诗人一家一天的情境,表现多年来广大民众的生活状态;以一天欢聚的情景,来表现多年的思念与担忧:邻人“唏嘘”,妻儿“怪我”“相对如梦寐”,通过这一系列“我”刚到家的细节,可以看出诗人与家人多年来天各一方,思念成愁、担忧不尽的情景。以诗人一家的久别重逢,来折射安史之乱带给广大民众的无穷灾难。诗人因为“世乱”而“遭飘荡”,能够“生还”,确实有些“偶然”。由此可以想象:在兵荒马乱的安史之乱年

    15、间,像诗人一样四处漂泊的广大民众生活之多艰。解析:以小见大就是“随拈一事而诸事皆在其中”,意思是通过小的事物来寓意朝代兴衰、历史变迁等大事的手法。艺术效果好比“以鸟鸣春,以虫鸣秋”,小事衬托,大事浮出,令人浮想联翩,感觉意境深远或主旨深刻。此诗写诗人在战乱之中侥幸返家,与家人团聚,通过游子、家人、邻人的非常心态和反常举动,揭露安史之乱百姓带来的灾难,既是对自己家庭命运的感慨,又是对天下苍生命运的同情,也表达了对战乱的强烈抗议和控诉。如诗句“柴门鸟雀噪”,用“柴门”“鸟雀”喧叫这些普通的意象为点,反映战乱后的乡村氛画,诗句写乡村黄昏的景色,其中鸟儿喧宾夺主的声音,反衬出战乱年月村落的萧索荒芜,隐

    16、隐流露出一种思凉之感。反映战争给乡村带来的残害和伤害。再如诗中“赛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用与妻孥见面的小场景,写乍见时似该喜悦而不当惊怪。然而,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人命危浅,朝不保夕,亲人忽然出现,真叫妻拏不敢信,不敢认,乃至发楞“怪我在”,直到“惊定”,才喜极而泣。这反常的情态,曲折反映出那个战争时代的残酷和百姓的悲苦。再如诗句“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其中“偶然”二字含有极丰富的内容和无限的感慨。杜甫从陷叛军之手到脱离叛军亡归,从触怒肃宗到此次返家,风波险恶,现在竟得生还,实属太偶然,妻子惊怪就不足为奇了,非常恰切地刻画出患难余生之人的心理状态,由一个人的偶然生还,反映出当时众多百姓随

    17、时有性命之忧的悲惨命运。又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款款”,写邻里围观的情状,诗人千里归来的消息引来偌多邻人。邻人凭墙相望,识趣地远看,不忍搅扰这一家人既幸福而又颇心酸的时刻;另一方面他们人人都进入角色,惑叹款歌,可能是羑慕,可能是心酸,也可能是勾起自家的伤痛,富于人情味,又含蓄蕴藉。也是以点带面的写法。又如“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写一家人夜阑秉烛对坐的情景,深夜了,劫后余生的诗人与亲人还沉浸在兴奋的余情之中,感觉像是在梦中一样,以这个典型场面来反衬出战乱中的百姓饱受颠沛流离的哀伤和悲苦。9答案:A解析:B.“融入了诸葛亮的感慨与联想”错,“出师一表通今古”一句融入的感慨与联想不是诸葛亮的,而是

    18、诗人的;C.“表述了诗人早年游赏祖国北方和南方山河的经历”错,书愤的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此句表述的不是诗人早年游赏祖国北方和南方山河的经历,而是南宋的军队与金兵曾经发生过的战争;D.“颔联表情达意含蓄委婉”错。病起书怀的颔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表情达意不是含蓄委婉的,而是直抒胸臆,明写看法。故选A。10答案:书愤尾联的意思是,诸葛亮的

    19、出师表名传后世,千年以来有谁能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呢?表达诗人渴望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率军北伐、报效国家的希冀与壮志难酬的悲愤。病起书怀尾联的意思是,诸葛亮北定中原之志的出师表古今传诵,诗人夜半时分依然挑灯细读。蕴含诗人即便生病远谪依然渴盼收复山河使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解析: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名传后世,千年以来有谁能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呢?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意思是,表达诸葛亮北定中原之志的出师表古今传诵,诗人夜半时分依然挑灯细读。采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可收复河山对于诗人来说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古今”的道理。“夜半挑灯更细看”的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即便生病远谪依然渴盼收复山河使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第 9 页 共 9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强化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