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6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初,吴主之立,发优诏,恤士民,开仓廪,振贫乏,科出宫女以配无妻者,禽兽养于苑中者皆放之,当时翕然称为明主。及既得志,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大小失望。五年春二月,帝有灭吴之志。壬寅,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征东大将军卫璀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临淄;镇东大将军东莞王伷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下邳。祜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减戍逻之卒,以垦田八百余顷。其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其季年,乃有十年之积。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
2、,铃阁之下,侍卫不过十数人。八年。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濬为羊祜参军祜深知之祜兄子暨白濬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濬有大才,将以济其所欲,必可用也”更转为车骑从事中郎。濬在益州,明立威信,蛮夷多归附之。俄迁大司农,时帝与羊祜阴谋伐吴,祜以为伐吴宜藉上流之势,密表留王濬,复为益州刺史,使治水军。寻加龙骧将军,监益、梁诸军事。诏濬罢屯田兵,大作舟舰。别驾何攀以为“屯田兵不过五六百人,作船不能猝办,后者未成,前者已腐。宜召诸郡兵合万余人造之,岁终可成”。濬欲先上须报,攀曰:“朝廷猝闻召万兵,必不听。不如辄召,设当见却,功夫已成,势不得止”。濬从之,令攀典造船舰、器仗。于是作大舰,长百二十步,受
3、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时作船木柿,蔽江而下。吴建平太守吴郡吾彦,取流柿以白吴主曰“晋必有攻吴之计,宜增建平兵以塞其冲要”吴主从不彦为铁锁横断江路。(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晋灭吴)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濬为羊祜参军/祜深知之/祜兄子暨白/濬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B.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濬为羊祜/参军祜深知之/祜兄子暨白/濬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C.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濬为羊祜参军/祜深知之/祜兄子暨白/濬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D.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濬为羊祜/参军祜深知之/祜兄子
4、暨白/濬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寅,古人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即干支历,文中是纪月。B.“降者欲去皆听之”与“非秦者去”谏逐客书两句中“去”的含义相同。C.表,本义是用野兽毛皮制成的外衣,文中指奏章的一种,多用于陈情谢贺。D.“濬欲先上须报”与“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欲”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主孙皓刚即位时,尚能体恤士卒百姓,开仓济民,被称为明君;但待其地位稳固之后,就变得粗暴骄横,贪酒好色,令全国上下都很失望。B.尚书左仆射羊祜镇守襄阳时,采取种种恰当
5、的为政措施;在军中不披铠甲,经常穿着轻便皮袍,居住的地方所用侍卫也不多。C.王濬得到羊祜的重用,升任为车骑从事中郎;他在益州很有威信,当地的少数民族很多来归附他,后朝廷又加封他为龙骧将军。D.王濬建议召集各郡上万士兵来造船,何攀听从了他的劝告,并亲自负责制造船舰、兵器一事,最终造出一艘能容纳两千多人的巨大战舰。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其季年,乃有十年之积。(2)不如辄召,设当见却,功夫已成,势不得止。5羊祜在都督荆州诸军事时,有哪些举措?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元和五年,十二月壬午,唐宪宗以御史中丞吕元膺为鄂岳观察使。元膺尝欲夜登城,
6、门已锁,守者不为开。左右曰:“中丞也。”对曰:“夜中难辩真伪,虽中丞亦不可。”元膺乃还。明日,擢为重职。元和九年,以元膺为东都留守。十年,上自李吉甫薨,悉以用兵事委武元衡。六月,癸卯,天未明,元衡入朝,出居所有贼暗中突出杀之。八月,李师道置留后院于东都,本道人杂沓往来,吏不敢诘。时淮西兵犯东畿,防御兵悉屯伊阙。师道潜内兵于院中,至数十百人,谋焚宫阙,纵兵杀掠,已烹牛飨士。明日,将发,其小卒诣留守吕元膺告变,元膺亟追伊阙兵围之。贼众突出,防御兵踵其后,不敢迫,贼出长夏门,望山而遁。是时都城震骇,留守兵寡弱,元膺坐皇城门,指使部分,意气自若,都人赖以安。东都西南接邓、虢,皆高山深林,民不耕种,专以
7、射猎为生,人皆矫勇,谓之山棚。元膺设重购以捕贼。数日,有山棚鬻鹿贼遇而夺之山棚走召其侪类且引官军共围之谷中,尽获之。按验,得其魁,乃中岳寺僧圆净,故尝为史思明将,勇悍过人,为师道谋,多买田于伊阙、陆浑之间,以舍山棚而衣食之。有訾嘉珍、门察者,潜部分以属圆净,圆净以师道钱千万,阳为治佛光寺,结党定谋,约令嘉珍等窃发城中,圆净举火于山中,集二县山棚入城助之。圆净时年八十余,捕者既得之。临刑,叹曰:“误我事,不得使洛城流血!”党与死者凡数千人。留守、防御将二人及驿卒八人皆受李师道职名,为之耳目。元膺鞫訾嘉珍、门察,始知杀武元衡者乃师道也。元膺密以闻,以槛车送二人诣京师。上业已讨王承宗,不复穷治。元膺
8、上言:“近日藩镇跋扈不臣,有可容贷者。至于师道谋屠都城,烧宫阙,悖逆尤甚,不可不诛。”上以为然。(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6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有山棚A鬻鹿B贼遇C而夺之D山棚E走召其侪F类G且引官军H共围之谷中7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守,古代帝王离开京城时命太子或重臣代为守国,称为“留守”。B.“按验,得其魁”中的“按”和成语“按兵不动”中的“按”意思不同。C.“潜部分以属圆净”与“属引凄异”(三峡)中的“属”意思相同。D.藩镇,唐中期设节度使,掌管当地军政,后权力渐大,形成军人割据。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
9、正确的一项是( )A.吕元膺有次夜里想登城,但守门人依律没有给他打开已经关闭的城门,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在第二天把守门人提拔到重要的岗位。B.由于叛军人数众多,防御的士兵只能跟在后面,不敢靠近,任由其逃跑到崇山密林之中,为此吕元膺特地设置重金悬赏来捉拿贼人。C.圆净曾经是史思明的将领,他用李师道的钱暗中集结朋党、制订计谋,准备在洛阳城起事,后来被捉,和他一样被处死的党羽有几千人。D.吕元膺审讯訾嘉珍和门察后得知杀害武元衡的是李师道,于是在接到朝廷给他的密信后把二人押送京师,进言希望唐宪宗处置李师道。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元膺坐皇城门,指使部分,意气自若,都人赖以安。(2)至于
10、师道谋屠都城,烧宫阙,悖逆尤甚,不可不诛。10李师道为谋反做了哪些准备?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材料一: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
11、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材料二:成而不倾,败而不亡,存乎其量之所持而已,智非所及也。量者心之体,智者心之用。用者用其体,体不定,则用不足以行;体不定而用或有所当,惟其机也。机者发而可中,而不足以持久,虽成必败,苟败必亡。故曰非智所及也。项羽、李存勖战而必胜,犯大敌而不挠,非徒其勇也,知机之捷亦智矣,卒以倾亡者,岂智之遽穷乎?智则未有不穷者也。项羽不足以持败,一摧垓下,遂愤恚失守而自刭,量不足以胜之也。藉令戢悻悻之怒,渡江东以为后图,韩、彭、英布非不可移易而必忠于汉者,收余众间群雄更起而角死力汉亦疲矣。而羽不能者,
12、量止于一胜之威,败出于意外而弗能自固也。羽可以居胜而不可以持败,故败则必亡,存勖可以忍败而不足以处胜,故胜则必倾,一也。李嗣源定入汴之策,既灭朱友贞,一入汴而以头触嗣源曰:“天下与尔共之。”卒为嗣源所迫,身死国灭,量不足以受之也。藉令忍沾沾之喜,以从容论功而行赏,人且喻于君臣之义,虽有大勋,亦分谊所当尽,嗣源虽挟不轨之心,无有为之效命者,自敛雄心以俯听。而存勖不能者,量尽于争战之中,胜出于意外而弗能自抑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注】量:气量、度量。戢:收敛、收藏。悻悻:怨恨失意的样子。11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勾画相应位置。收A余B众C间D群E雄F更G起H而I角J死K力L汉
13、M亦N疲O矣1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在文中的意思是全、整个,与过秦论中“西举巴、蜀”的“举”字意思不同。B.倾,文中指败亡、覆亡,与出师表中“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倾”字意思相同。C.藉,在文中的意思是如果,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藉”字意思相同。D.从容,文中指人处事不慌张、镇定的样子,与成语“从容不迫”的“从容”意思相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欧阳修将庄宗李存勖成功时的意气之盛与失败时的形势之衰作对比,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庄宗成败的原因。B.材料一中欧阳修认为庄宗之所以能强大起来,关键在于他“忧劳
14、”,而他身死国灭,被天下人嘲笑的原因在于“逸豫”,阐述了成败在人的道理。C.材料二中王夫之认为项羽和李存勖在作战时取得胜利,面对强劲的敌人而不屈服,不仅是由于他们的勇猛,也在于他们有把握战机的迅捷的才智。D.材料二中王夫之认为如果项羽在垓下战败后,能克制住愤怒失意,渡过江东后再做打算,那么他一定能卷土重来,打败刘邦。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项羽不足以持败,一摧垓下,遂愤恚失守而自刭,量不足以胜之也。(2)嗣源虽挟不轨之心,无有为之效命者,自敛雄心以俯听。15欧阳修认为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与失天下都是由于“人事”,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导致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人事”的具体内容。阅
15、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秦昭王曰:“寡人既以兴师矣。”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而伐赵。陵战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注】,武安君称疾不行。王乃使应侯往见武安君,责之曰:“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君前率数万之众入楚,拔鄢、郢,焚其庙,东至竟陵,楚人震恐,东徙而不敢西向。韩、魏相率,兴兵甚众,君与之战于伊阙,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韩、魏以故至今称东藩。此君之功,天下莫不闻。今赵卒之死于长平者已十七、八,其国虚弱,是以寡人大发军,人数倍于赵国之众,愿使君将,必欲灭之矣。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武安君曰:“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
16、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故起所以得引兵深入,多倍城邑,发梁焚舟以专民,掠于郊野,以足军食。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楚人自战其地,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志。是以能有功也。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力不同,是以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今秦破赵军于长平,不遂以时乘其振惧而灭之,畏而释之,使得耕稼以益蓄积,养孤长幼以益其众,缮治兵甲以益其强,增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节以下其臣,臣推体以下死士。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
17、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围其国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外救必至。臣见其害,未睹其利。又病,未能行。”(节选自战国策卷三十三)【注】武安君:古代封号名,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文中指秦国名将白起。16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韩孤A顾魏B不欲先用C其众D魏恃韩E之锐F欲G推H以为锋。17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称,指被称为,与阿房宫赋“输来其间”中的“输”用法相同。B.旋踵,调转脚跟,指退缩,与“旋踵而至”中的“旋踵”意思相同。C.专
18、,指聚集,与孔雀东南飞“举动自专由”中的“专”意思不同。D.列城,与前文的“国都”相对,指远离国都的城邑,具体指赵国边塞。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校大夫王陵率军攻打赵国战败,损失了许多士兵,因此秦昭王想派有显赫战绩的武安君出战,但武安君托言自己生病不能前去。B.武安君曾以数万兵马击败楚国的百万雄兵,使楚国人害怕得只敢东迁不敢迎战,建立了卓绝功勋,秦昭王不解他如今为何不愿领兵伐赵。C.武安君认为秦国能大败楚国,原因在于楚王骄恃自大,楚臣为争功相互嫉妒,且楚国士兵因为在自己的国土上作战军心涣散,没有斗志。D.伊阙之战中,韩魏两军争利,不能同心协力,武安君因此能够设置
19、迷惑敌人的军队攻打韩军,并出其不意攻打魏国,最终取得了胜利。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寡人大发军,人数倍于赵国之众,愿使君将,必欲灭之矣。(2)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20武安君认为此时不宜攻打赵国的原因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建安中,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背群而诣襄阳太守关羽。羽命为功曹,遣奉使西诣先主。先主与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及先主为汉中王,拔仪为尚书,先主称尊号,东征吴,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左迁遥署弘农太守。建兴三年,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将南行。五年,随亮汉中。八年,
20、迁长史,加绥军将军。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十二年,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于敌场。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初,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
21、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乙评曰: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选自三国志)2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B.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C.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
22、/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D.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2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官职名,汉初指出刺各地检核问事的官员;汉武帝时每部置刺史一人;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B.建兴:三国时期蜀后主刘禅的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C.称尊号:尊崇帝、后或其先王及宗庙等的称号;或指即帝位。文中指后者。D.表:文中指“奏章”;“表”作为古代的一种公文,是臣下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如李密的陈情表。23下列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3、是( )A.杨仪颇有才干。当年刘备在世时,和他谈论军国大事,议论政治得失,就很赏识他并加以提拔。B.杨仪很自负。诸葛亮死后,他领军回来,又征讨诛杀魏延,自以为功劳很大,想代替诸葛亮执政。C.诸葛亮认为杨仪胸襟狭窄,难当大任,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后来杨仪未得重用,非常不满。D.乙文段分析了几个人的优缺点。例如彭羕、李严、魏延等人有才干,而刘封思虑不足,杨仪当官爱显摆。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2)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25杨仪最后为什么招致大祸?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
24、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当初,广汉太守弘农人王濬担任羊祜的参军,羊祜十分了解他。羊祜的侄子羊暨说:“王濬这个人志气大且喜好奢侈,不能一心信用他,应该对他有所限制。”“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濬为羊祜参军”,“初”为时间状语,位于句首,一般单独存在,排除AB;“广汉太守弘农”是“王濬”的官职和籍贯,作定语,不可断开;“羊祜参军”,“羊祜”是“参军”的定语,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C。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识记实词含义的能力。A.“文中是纪月”错误,应该是纪日。B.正确,都是离开的意思。句意:投降的人愿意离去,都听凭心愿。/不是秦国本土的人就离开。C.正确。D.正确,都是想、想要
25、的意思。句意:王濬想先上报朝廷请示。/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故选A。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王濬建议何攀听从”错误,张冠李戴,由原文“别驾何攀以为宜召诸郡兵合万余人造之,岁终可成”可知,应是何攀向王濬提出的建议。故选D。4答案:(1)他刚到荆州的时候,军队粮食不够吃一百天,等到他来的第三年,积存的军粮竟然能够吃十年。(2)不如我们就先自行召集,假设请示被朝廷退回,那时造船之事已经即将完成,形势不能中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始”,刚刚;“及”,等到;“季年”,第三年;“乃”,才;“积”,名词,积存的军粮。(2)“辄”,就
26、;“召”,召集;“见”,表被动,被;“见却”,被朝廷退回;“止”,中止。5答案:安抚远近百姓,深得百姓欢心;对吴国军民讲信义,听任降者回吴国;开垦田地,大量囤积军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由“祜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可知,安抚远近百姓,深得百姓欢心;由“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可知,对吴国军民讲信义,听任降者回吴国;由“减戍逻之卒,以垦田八百余顷”可知,开基田地,大量囤积军粮。6答案:BDG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上下文理解画框部分的意思。前文说有叛军逃到山中,东都洛阳西南面崇山密林里有山民在此生活,吕元膺重金悬赏捉拿叛军;后文说将叛军全部抓获,经过审讯找出
27、他们的首领。由此可知,画框部分是对捉拿叛军的过程的描述。“鬻”为动词,意为“卖”,其主语是“山棚”,宾语是“鹿”,而“贼”是后一句的主语,因此A处不可断,B处应断开;根据“贼”的意思来看,“贼遇而夺之”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故应在“之”后,即D处断开;“走召”是“山棚”的行为动作,“侪”意为“类、辈”,和“类”构成一个词,“且”表示并列,引出“山棚”进一步的行为,因此应在“类”后,即G处断开。7答案:C解析:A、D两项表述正确。B项,文中的“按”为动词,查办/“按兵不动”中的“按”为动词,止住,选项正确。C项,文中的“属”为动词,归属、隶属/“属引凄异”中的“属”读zh,为动词,连接,选项错误。8
28、答案:D解析:“于是在接到朝廷给他的密信后把二人押送京师”错误,原文中的“元膺密以闻”的意思是吕元膺将事情秘密上报朝廷。9答案:(1)吕元膺坐在皇城门,指挥部署,神态依然如故,东都人依靠他得以安宁。(2)至于李师道图谋屠杀东都,焚烧宫殿,违反正道特别严重,不能不惩罚。解析:10答案:在东都设置留后院,私屯兵力;采用圆净置田地养山棚的计策,拉拢山棚;串通东都留守人员,让其刺探消息。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筛选出相关信息。根据题干中的“李师道为谋反做了哪些准备”,可知相关信息有“李师道置留后院于东都,本道人杂沓往来已烹牛飨士”、“乃中岳寺僧圆净为师道谋以舍山棚而衣食之”和“留守、防御将二人及驿卒八人
29、皆受李师道职名,为之耳目”。由“李师道置留后院于东都,本道人杂沓往来已烹牛飨士”可得出答案第点,由“乃中岳寺僧圆净为师道谋以舍山棚而衣食之”可得出答案第点,由“留守、防御将二人及驿卒八人皆受李师道职名,为之耳目”可得出答案第点。【参考译文】元和五年,十二月壬午日,唐宪宗让御史中丞吕元膺担任鄂岳观察使。吕元膺曾经想要在夜间登上城墙,城门已经上锁,守卫城门的人不肯为他打开。身边侍候的人说:“他是吕中丞。”守卫城门的人回答说:“夜间难以辨别真假,即使是吕中丞也不能打开城门。”吕元膺便回去了。第二天,守卫城门的人被提拔到重要职位。元和九年,唐宪宗让吕元膺担任东都留守。十年,唐宪宗自从李吉甫死后,都把用
30、兵的事情交付给武元衡。六月癸卯日,天还没亮,武元衡要谒见皇上,走出住的地方,有贼人从黑暗中冲出来杀了他。八月,李师道在东都洛阳设置了留后院,本道的人们纷纷来到此处,差役不敢责问。当时,淮西兵马侵犯东都周围地区,防守抵御的兵马全部屯驻在伊阙。李师道偷偷在留后院中安置兵马,达几十上百人,图谋焚烧宫殿,(将)放纵士兵杀戮抢掠,已经烹煮牛肉犒赏了士兵。第二天,将要发动时,他的小兵前往留守吕元膺处告发了事变,吕元膺连忙追回屯驻伊阙的兵马包围他们。众多叛军突然冲出,吕元膺防守抵御的兵马跟随在他们后边,不敢靠近,叛军出了长夏门,向山上逃去。当时东都中的人们极度吃惊,留守的士兵势孤力弱,吕元膺坐在皇城门,指挥
31、部署,神态依然如故,东都人依靠他得以安宁。东都洛阳西南面与邓州和虢州接壤,都是崇山深林,山民不从事农业,专门靠打猎维持生计,人人矫健勇猛,被称为山棚。吕元膺设置重金悬赏来捉拿贼人。过了几天,有个山棚正在卖鹿,叛军遇见便将鹿抢走了,山棚跑回去召集同伴,并领着官军共同将叛军包围在山谷中,将他们全部抓获。查询验证,找出他们的首领,竟是中岳寺的僧人圆净,圆净曾经担任史思明的将领,勇猛强悍超过常人,他向李师道献计,在伊阙、陆浑两地之间多多购买田地,来安置山棚,使他们有衣服穿有食物吃。有名叫訾嘉珍、门察的人,暗中部署带领山棚来归属圆净,圆净用李师道的一千万钱,表面上修治佛光寺,(实际上)集结朋党、制订谋略
32、,邀结命令訾嘉珍等人暗中在洛阳城里起事,圆净在山上点火,集合伊阙、陆浑两县的山棚前往洛阳城中援助他们。圆净当时已经八十多岁,捉拿敌人的官兵抓到了他。即将受死刑时,圆净叹息道:“你们耽误了我的大事,不能血染洛阳城了!”被处死的同党之人共有几千人。留守、防御的两位将领以及驿站的八个士兵都接受了李师道的职衔,为他刺探消息。吕元膺审问訾嘉珍、门察,才知道杀害武元衡的是李师道。吕元膺将此事秘密上报朝廷,用囚车将二人送往京城。唐宪宗已经讨伐王承宗,不再彻底查办。吕元膺进言:“近来藩镇蛮横强暴,不守臣节,还有能够饶恕的地方。至于李师道图谋屠杀东都,焚烧宫殿,违反正道特别严重,不能不惩罚。”唐宪宗认为言之有理
33、。11答案:CFL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项羽若能)收拾残部,离间群雄,重新振作(与刘邦)拼命较量,(那么)刘邦也会疲于应战的。“余众”是“收”的宾语,在宾语“余众”后断开,即C处;“群雄”是“间”的宾语,在宾语“群雄”后断开,即F处;“汉”是“亦疲”的主语,句子结构完整,在主语“汉”前断开,即L处。故在CFL三处句读。12答案:C解析:C项,“意思相同”错误,“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藉”字同“借”,意思是借、借给。13答案:D解析:D项,“那么他一定能卷土重来,打败刘邦”错误,根据材料二“渡江以为后图汉亦疲矣”可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14答案:(1)项羽不能承受战败,刚在垓
34、下战败,就悔恨发怒不能自持而自刎,(他的)气量不能承受战败。(2)李嗣源虽然怀有叛乱的图谋,没有替他尽心做事的人,(他)自然会收敛野心,俯首听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持”,承受;“愤恚”,悔恨发怒;“胜”,承受。(2)“不轨之心”,叛乱的图谋;“敛”,收敛;“俯听”,俯首听命。15答案:得天下是因为李存勖将气量都用于打仗了。失天下是因为李存勖不能把握胜利,一旦意外获胜就不能自我克制,不能冷静地论功行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量尽于争战之中”可知,得天下是因为李存勖将气量都用于打仗了。由原文“存勖可以忍败而不足以处胜,故胜则
35、必倾”“藉令忍沾沾之喜,以从容论功而行赏,人且喻于君臣之义”可知,失天下是因为李存勖不能把握胜利,一旦意外获胜就不能自我克制,不能冷静地论功行赏。16答案:BDF解析:画框的句子句意为:“韩国势单,等待魏国,不愿首先动用自己的军队。魏国依仗韩国的精锐军队,想推韩国的军队为先锋。”“顾魏”与“不欲”的主语都为“韩”,且其作为谓语引领下一句,故应在B处断开;“众”指韩国的军队,做“用”的宾语,故应在D处断开;“欲”与前面的“不欲”相照应,故F处应断开。故本题断点为BDF。17答案:B解析:A项,“输来其间”意思是(奇珍异宝)被运送到阿房宫中,“称”和“输”都是实词的被动用法,二者用法相同,正确。B
36、项,“旋踵而至”中的“旋踵”指转足之间,形容时间极短,与文中的“旋踵”意思不同,错误。C项,孔雀东南飞“举动自专由”中的“专”是专擅的意思,与文中的“专”意思不同,正确。D项,原文中武安君列举了攻打赵国的几种情况,先指出围困国都不行,按照逻辑,可知之后指出的应是攻打边塞也行不通,所以“列城”在文中指赵国边塞,正确。故选B。18答案:C解析:“原因在于”错,秦国能大败楚国不仅仅是因为楚国内部出现了问题,还因为武安君的策略和士兵同心共建功劳、至死也不退缩的精神。19答案:(1)所以我才大力发动军队,人数是赵国军队的几倍,希望派您率领军队,一定要灭掉赵国。(2)贤良的大臣被排挤疏远,百姓不同心,城墙
37、和护城河得不到修整,既没有贤良之臣,又没有防御装备。解析:20答案:错失良机,使得赵国得以休养生息;赵国君、臣、民同心同德,上下同力;若久攻不下,诸侯们援助必至。解析: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方向。题干要求分析武安君认为此时不宜攻打赵国的原因,阅读原文可以发现,武安君认为此时不能攻打赵国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文末。第二步:联系文本,提取关键信息。由“不遂以时乘其振惧而灭之增城浚池以益其固”可知,武安君认为秦国错失良机,使得赵国得以休养生息,养民、强国、固城池;由“主折节以下其臣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可得出,赵国国君对臣下以礼相待,将帅谦恭对待士兵,上下同心;由“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外救必至”可得出
38、,久攻不下,诸侯们必然会援助赵国。第三步:据此归纳概括作答即可。【参考译文】秦昭王说:“寡人已经起兵了。”于是派出五校大夫王陵率军攻打赵国。王陵战败,损失了五校军队。秦昭王想派出武安君,武安君托言有病不能去。秦昭王于是派应侯去见武安君,责备他说:“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战士百万。您从前率领数万军队攻打楚国,攻取了楚国的鄢都和郢都,烧了他们的宗庙,向东打到竟陵,楚国人震惊恐惧,往东迁都而不敢向西抵抗。韩、魏两国相继派出大规模军队,您和他们在伊阙交战,大败韩、魏两国的军队,血流成河,可以漂起盾牌,斩首二十四万人。韩、魏两国因此至今被称作秦国东面的藩属之国。这是您的功劳,天下无人不知。现在赵国士兵死于
39、长平之战的已有十分之七八,赵国虚弱,所以我才大力发动军队,人数是赵国军队的几倍,希望派您率领军队,一定要灭掉赵国。您曾经以少攻多,获胜如神,何况现在是以强攻弱,以多攻少呢?”武安君说:“当时楚王依仗他的国家强大,不顾及国政,大臣们为争功互相嫉妒,善于谄媚奉承的人执掌政权,贤良的大臣被排挤疏远,百姓不同心,城墙和护城河得不到修整,既没有贤良之臣,又没有防御装备。所以我能够领兵深入楚国,占领很多城邑,拆除桥梁、烧毁船只来坚定士兵(的决心),在郊野掳掠,来补充军粮。在那个时候,秦国的士兵,把军营当作自己的家,把将帅当作自己的父母,不用结约而互相亲近,不用商量而互相信任,同心共建功劳,至死也不退缩。楚
40、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作战,都顾念自己的家,各有离散之心,没有斗志。所以我才能够建立战功。在伊阙战役中,韩国势单,等待魏国,不愿首先动用自己的军队。魏国依仗韩国的精锐军队,想推韩国的军队为先锋。韩、魏两军争利,不能同心协力,所以我才能够设置迷惑敌人的军队,来对付韩国的军队,聚集合并精锐军队,攻打魏国没有防备的地方。魏国军队战败以后,韩国军队自然溃散,乘胜追击败军,因为这个我才能够建立战功。现在秦国在长平打败了赵国军队,不在当时趁赵国震惊恐惧而灭掉它,(却)有所顾虑而放过了它,使得赵国能够耕种以增加积聚财物,抚养孤儿、养育幼儿以增加人口,修理整治兵器铠甲以增强战斗力,增高城墙、修浚护城河以巩固防守。
41、国君降低身份对臣下以礼相待,将帅屈身推诚,谦恭地对待敢死的勇士。至于平原君这类人,都让他们的妻妾到军营中为战士缝补衣裳。臣民一心,上下协力,如同越王勾践当初被困在会稽山上的时候一样。包围它的国都,一定不能取胜。攻打它的边塞的城邑,未必能攻下。掠夺它的郊野,必然一无所获。出兵毫无战功,诸侯就会产生抗秦救赵的想法,诸侯的援助一定会到达。我只看到攻打赵国的危害,没有看到有利之处。再加上我有病,不能出征。”2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仪每从行”,“从行”,词组,随行,之间不断开,排除AC;“年宦先琬”中,“琬”为人名,句子为“年宦先(于)琬”的省略句,“年宦先琬”与“才能逾之”两
42、句强调了杨仪认为自己在两方面都强于蒋琬,因此在“才能逾之”后断开,排除D。句意为:杨仪每次随行,承担军中繁重的工作,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于是言语表情经常流露出怨愤之色,斥责他人叹息自己的言语发自内心。故选B。2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表是臣下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说法错误,表是向君主陈述请求,抒发己志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故选D。2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杨仪当官爱显摆”错误,原文“杨仪以当官显”的意思是杨仪因办事恰当而官职显要。故选D。24答案:(1)诸葛亮多次出兵,杨仪常常帮他规划部署,筹措粮
43、草,不需费时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完毕。(2)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上书指责批评朝廷,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规画”,规划;“筹度”,筹措;“了”,处理完毕。(2)“徙所”,流放地;“诽谤”,批评指责过失;“激切”,激烈;“收”,捉拿。参考译文:甲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建安年间,他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背离傅群前往投奔襄阳太守关羽。关羽任命他为功曹,派他奉命西行去见刘备。刘备与他谈起国家军事大计,议论政治得失,非常喜欢他,于是征召他为左将军兵曹。及至刘备为汉中王,又升任杨仪为尚书。刘备称帝后,东征东吴,杨仪与尚书令刘巴不和,
44、便被降职,名义上担任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代行相府事宜,准备南行。建兴五年(227),杨仪跟随诸葛亮到汉中。建兴八年(230),杨仪被升为长史,同时兼任绥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出兵,杨仪常常帮他规划部署,筹措粮草,做事不需费时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完毕。军中调度指挥,都由杨仪安排和检查。诸葛亮深爱杨仪的才干,借助魏延的骁勇,常遗憾二人不和睦,但又不忍心偏废他们任何一方。建兴十二年(234),杨仪跟随诸葛亮出军屯扎在谷口。诸葛亮病逝于沙场。杨仪已率领部队退回,又讨伐诛杀魏延,自以为功劳特大,理当接替诸葛亮执掌朝政,于是招呼都尉赵正用周易卜卦,卦为“家人”,杨仪沉默不欢
45、。而诸葛亮生前已有秘密的打算,认为杨仪性情急躁胸襟狭窄,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蒋琬于是为尚书令、益州刺史。杨仪到京城后,被任命为中军师,没有部属,只不过是闲职而已。起初,杨仪任先主手下的尚书,蒋琬为尚书郎,后来虽然都任丞相参军长史,杨仪每次随行,承担军中繁重的工作,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于是言语表情经常流露出怨愤之色,斥责他人叹息自己的言语发自内心。当时人们都畏惧他言语不加节制,没有谁敢与他交往,只有后军师费祎前往慰劳看望他。杨仪对费祎表示自己的怨恨,说了许多以前的事,还对费祎说:“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去投靠魏国,今日处世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费祎便秘密地将
46、这些话向上奏报。建兴十三年(235),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公开指责批评朝廷,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杨仪自杀,他的妻子孩子回到蜀地。乙评论说:刘封处于招致嫌疑的地方,而他的思虑不足以自卫。彭羡、廖立凭借才干而被拔擢进用。李严凭借办事的才干器局而发达。魏延凭借勇敢智略被任用。杨仪凭借办事恰当而官职显要。刘琰凭借故旧同宗而任职,都能位尊任重于一时,看他们的举止措施,寻求他们做事的准则,招来灾祸,没有不是始于自身的原因。25答案:心胸狭窄。虽有才能,但没有受到重用,就心生怨恨。口无遮拦。对费祎说起投靠敌国之话。知过不改。被流放仍然公开激烈指责批评朝廷。
4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分析文章内容可得,“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思是“而诸葛亮生前已有秘密的打算,认为杨仪性情急躁胸襟狭窄”,可看出其心胸狭窄,从“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中也看出其心胸狭窄。因此心胸狭窄,虽有才能,但没有受到重用,就心生怨恨,这是招致大祸的大原因之一。“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意思是“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去投靠魏国,今日处世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表现其口无遮拦,对费祎说起投靠敌国之话。这是招致大祸的原因之二。“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意思是“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公开指责批评朝廷,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即知过不改,被流放仍然公开激烈指责批评朝廷。这是招致大祸的原因之三。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