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同步练习 -2024新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docx
-
文档编号:7475179
资源大小:153.5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2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QXX)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
2.1.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同步练习 -2024新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docx
1、第1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同步练习1.一瓶气体经过检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A.只能是一种单质B.不可能是混合物C.可能含有化合物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的存在形态只有两种:化合态和游离态B.同一元素,呈化合态时,其化合价一定比游离态时高C.有多少种元素就有多少种物质D.同一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价态一定不同3.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采用某种分类法可将P2O5、SO3、Cl2O7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A.COB.NOC.N2O5D.Na2O4
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银、二氧化硫、硫酸、纯碱、食盐B.碘酒、冰、硫酸氢钠、烧碱、碳酸钙C.氢气、干冰、硝酸、烧碱、硝酸钾D.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碳酸氢钠5.化学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铁矿石炼铁B.活字印刷C.煤制药物D.氯气制消毒液6.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描述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7.以铁、氧化铜、氯化铜溶液、盐酸、氢氧化钾溶液为反应物,两两间发生的反
3、应有(已知Fe与CuO在高温下能反应)()A.6个B.5个C.4个D.3个8.对于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可能是分解反应B.一定是置换反应C.可能是化合反应D.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9.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A.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C.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D.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10.某同学要在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A.硫酸B.氧气C.二氧化碳D.氧化钙11.现有A、B、C、D四种物质,
4、它们分别为铁、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的反应类型如下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A是铁B.B是盐酸C.C是硝酸银溶液D.D是氢氧化钠溶液1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均可跟碱反应B.酸性氧化物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气态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就是化合物C.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混合物14.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错误的是()A.混合物:生铁、空气、
5、碱石灰B.化合物:烧碱、氧化镁、硫酸C.盐:氯化钠、石灰石、生石灰D.单质:石墨、臭氧、水银15.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分类B.物质分类C.地壳中元素含量D.金属的化学性质16.现有碳、二氧化碳、氧化铁、石灰水、稀硫酸和纯碱溶液6种物质。(1)除稀硫酸外,试分别将其他物质的化学式填入如图所示相应的5个圆圈内,使每个圆圈内的物质都能与相邻物质发生反应。(2)用化学方程式将它们与相邻物质间发生的反应表示出来:_、_、_、_、_、_。第1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参考答案1. D2. A3. C4. C5. B6. A7. A8. D9. B10. C11. B12. A13. B14. C 15. A16. (1)(2)3H2SO4+Fe2O3Fe2(SO4)3+3H2O3C+Fe2O32Fe+3CO(或3C+2Fe2O34Fe+3CO2)C+CO22COCO2+Ca(OH)2Ca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Na2CO3+H2SO4Na2SO4+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