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欣赏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2、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曲家格林卡。3、在反复聆听作品中,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主要音乐主题。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风格和演唱作品的主题。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胡主席与几位歌唱家共同演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视频,让学生带问题去看,看完之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你们知道胡主席所演唱的歌曲是哪个国家的民歌吗? 你们所了解的关于这个国家的民歌还有那些呢?学生看完视频,
2、思考后回答老师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总结,然后导入新课俄罗斯民族风情。(二)授新课简介俄罗斯概况: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情。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1.介绍格林卡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因为家庭优裕,从小就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喜爱、熟悉当地民歌,自幼受到乡村民间音乐的熏陶。 他结交了许多具有民主思想的文学艺术家,尤其和伟
3、大的诗人普希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格林卡曾把普希金的许多诗作谱成了歌曲。 格林卡的作品数量虽然不多,却为后来俄国专业音乐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36年完成的第一部歌剧伊万.苏萨宁,首开俄罗斯民族爱国主义历史歌剧的先河;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确立了俄罗斯民间神话歌剧的样式;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则树立起运用民间素材交响化自由变奏的典范。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作品介绍。管弦乐曲,原题名为婚礼歌与舞蹈歌曲。格林卡曲作于1847年。这是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都不同,但通过二者的交替对
4、比和变奏,通过威严庄重、活泼欢快等不同情绪的变化,勾画出一幅生动的俄罗斯民间生活风俗画。乐曲以俄罗斯民歌从山上,高高的山上和舞曲卡玛林斯卡亚为素材创作而成。该曲被视为俄国管弦乐创作的奠基之作。3.欣赏视频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4.分段感受、体验、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两个主题的风格特征,让学生在聆听中思考两个主题的风格特征是怎样的?并在听完乐曲后分组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让学生们进一步对乐曲的理解并进行总结并比较两个主题。(1)主题一:旋律来自俄罗斯一首民间婚礼歌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欣赏并思考这一主题的节拍、速度、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课件出示这一主题的乐谱)学生回答:节拍:3/4拍;速度:缓慢;音乐
5、情绪:悠长、抒情、歌唱性。(2)主题二:旋律来自俄罗斯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欣赏并思考这一主题的节拍、速度、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课件出示这一主题的乐谱)学生回答:节拍:2/4拍;速度:快速;音乐情绪:欢快、热烈,舞蹈性)5.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听唱法)6. 复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让学生能够分辨两个主题。(三) 小结:思考作曲家采用“民歌”作素材,这说明了什么?进一步探讨:为何柴科夫斯基说:所有俄罗斯交响音乐都是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中孕育出来的?使学生了解:卡马林斯卡亚采用两首俄罗斯民歌的主题,格林卡找到了足以反映俄罗斯人民生活的那些最本质方面的俄罗斯民歌,用交响音乐的形式把它体现出来。因此他的这首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不但描绘出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体现了他们的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和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在师生共同完成思考题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们的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四)课后拓展欣赏荒山之夜,简介“强力集团”。让学生了解“强力集团”。鼓励学生在课后可以找更多的俄罗斯民歌进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