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卡玛林斯卡亚梦想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欣赏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作品,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 3.通过对作品风格的了解,熟唱作品主题部分。 教学重点: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并熟唱作品主题部分。 教学难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格林卡。 教学过程:(一)范唱导入 1.教师播放卡玛林斯卡亚梦想曲这首作品,同时讲解关于作品的相关背景。 卡玛林斯卡亚梦想曲是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提醒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表达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安康的乐趣、别
2、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2.教师设问:通过对卡玛林斯卡亚梦想曲这首作品的欣赏,对于梦想曲又怎样的了解?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讨论答复。 教师总结:一种形式自由洒脱、乐思浮想联翩的器乐曲。16、17世纪的梦想曲常由弦乐器(主要是琉特)或键盘乐器演奏,多用复调模仿手法自由开展主题。其后,梦想曲常作为赋格曲和奏鸣曲的前奏,与构造严谨的赋格曲和奏鸣曲本身形成比照。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是快板。 2.教师简介歌曲背景:这首歌是根据电影海外赤子中的一首插曲改编的混声合唱曲。这首海外赤子反映了海外同胞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真
3、挚情感,是十年动乱后一部受到群众喜爱的电影。 (三)深入探究 1.教师播全曲卡玛林斯卡亚梦想曲,并提问:每一个主题音乐情绪地变化,以及所描绘的画面内容? 学生自由答复。 教师总结:第一主题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像领唱一样“唱”出缓慢的、抒情的婚礼歌。接着是三个变奏。第一个变奏的木管、第二个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又增加了铜管乐器。 第二个主题取材于欢乐、热闹的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 最后,像一般的民间舞蹈一样,速度开始加快,声部和乐器增多,好似是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这舞蹈中来。但是当情绪到达最热烈的一刻,整个乐队突然静息下来,只听到舞蹈歌曲主题的片段两次
4、从远处传来,然后,全乐队用猛然的一击完毕这首乐曲。 2.教师介绍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的作曲家格林卡。 米哈伊尔格林卡,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1804年生于斯摩棱斯克之诺沃巴斯科伊,出身于富裕地主家庭。在圣彼得堡受普通教育期间,于1817年师从约翰菲尔德学钢琴,同时还学小提琴与和声。1833年赴维也纳与柏林,师从西格弗里德德恩学作曲。返回圣彼得堡后,创作歌剧为沙皇献身,1836年首演获得成功。1837年被委派为帝国圣堂乐长。1842年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首演。1844年访问巴黎时与柏辽兹相识,后继续旅行至西班牙,那里的民间舞蹈节奏使他心醉神驰。1847年回国,之后又屡次出guo旅行。1
5、857年,格林卡在柏林去世,享年53岁。 3.教师播放卡玛林斯卡亚梦想曲,并带着学生演唱作品主题旋律。 (四)拓展延伸 1.教师播放格林卡的歌剧作品为沙皇献身(即伊凡苏萨宁),了解格林卡的作品风格。 学生自由答复。 教师总结:格林卡是俄国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他的伊万苏萨宁是第一部真正的俄国民族歌剧,在剧中格林卡将俄罗斯民歌的特色参加到了传统的意大利歌剧的框架中。这部作品同他的另一部名作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一同奠定了俄国民族歌剧的根底。所以称格林卡被尊称为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创始人。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音乐真正的奠基人,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开展开创了广阔的前景,对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开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之后,俄罗斯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思想成熟,技法高超的民族音乐大师。 (五)小结作业 教师带着学生回忆今天欣赏的作品卡玛林斯卡亚梦想曲以及他的作曲家格林卡,并让学生在课后去欣赏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其他代表人物,下节课分享。最后在演唱卡玛林斯卡亚梦想曲主题的部分的歌声中完毕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