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目录目录释义精读课文拓展延伸第一章 释义释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一致、内部团结。形势比不上人心一致、内部团结。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释义 三里之城三里之城,七里之七里之郭郭,环环而而攻之而攻之而不不胜胜。夫夫ff环而攻之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然而不胜者者,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也。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三三里里”“”“七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均非实指,
2、说明城邑之小。之:的之:的郭:外城郭:外城环:围环:围而:表修饰而:表修饰而:表转折而:表转折夫:句首发语词,不译夫:句首发语词,不译是:这是:这也:表判断也:表判断释义 三里之城三里之城,七里之七里之郭郭,环环而而攻之而攻之而不不胜胜。夫夫ff环而攻之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然而不胜者者,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也。(比如一座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有利于作战的天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可是不能取
3、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气时令,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释义 城城非不高也非不高也,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兵革兵革非不坚利非不坚利也也,米粟米粟非不多也非不多也,委委而去之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城墙城:城墙池:护城河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坚利:坚固精良坚利:坚固精良 米粟:泛指粮食米粟:泛指粮食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委,放弃。去,离开放弃。去,离开释
4、义城非不高也城非不高也,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兵革兵革非不坚利也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一致、内部团结啊。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一致、内部团结啊。释义故故曰曰: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不以山溪之险,威威天下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以兵革之利。得
5、道得道者多助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失道者寡助。故:所以、因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域:限制、使定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使巩固。国:国防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威:威慑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释义故故曰曰: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固国国不以山溪之险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得道者多助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失道者寡助。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不能靠疆域的边
6、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够施行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他的人就少。释义寡助之至寡助之至,亲戚亲戚畔畔之;多助之之;多助之至至,天下顺天下顺之。以之。以天下之所顺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攻亲戚之所畔,故故君子有君子有不战不战,战必胜矣战必胜矣。至:极点。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同畔:同“叛叛”,背叛。,背叛。之:到之:到顺:归顺
7、、顺从顺:归顺、顺从以:凭借以:凭借故:所以、因此故:所以、因此有:要么、或有:要么、或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得道者”。释义寡助之至寡助之至,亲戚亲戚畔畔之;多助之之;多助之至至,天下顺天下顺之。以之。以天下之所顺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攻亲戚之所畔,故故君子有君子有不战不战,战必胜矣战必胜矣。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内外亲属都会背
8、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打那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一定能胜利。第二章 精读课文精读课文1.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板书)2.作者接着是怎能展开样论证的?3.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人和”用文中的原话来说是指什么?作者的结论是什么?4.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政治?为什么?5.请你谈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征?精读课文本文的中心
9、论点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不如不如精读课文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环而攻之进攻防守 环而攻之三里之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七里之郭不胜不胜胜利2.作者接着是怎能展开样论证的?精读课文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地利)守方委而去之委而去之攻方人和胜利2.作者接着是怎能展开样论证的?精读课文 2.作者接着是怎能展开样论证的?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总分总得道者多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失道者寡助。结论精读课文
10、3.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人和”用文中的原话来说是指什么?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战争治国域民域民不以不以封疆之界封疆之界固国固国不以不以山溪之险山溪之险威天下威天下不以不以兵革之利兵革之利得道得道者多助者多助多助之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天下顺之人和施行治国的正道人和以精读课文3.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人和”用文中的原话来说是指什么?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战争治国得道得道者多助者多助多助之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天下顺之。人和人和失道者寡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亲戚畔之。施行治国的正道孟子的政治主张:君主施行仁政精读课文(3)要做到“人和”,就要施行“仁政”,即“得道”。“人和”,就
11、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结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人和”用文中的原话来说是指什么?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作者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精读课文 4.请你谈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征?a.a.逐层论证,层层深入。逐层论证,层层深入。b.b.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12、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总结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第三章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1.你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天时:东北风。借东风天时 东汉末年,曹操攻打东吴,东吴将领周瑜主战。曹操军队不善水战,曹操便用铁索
13、锁住战船,周瑜便利用当日东南风,命军士用小船载硫磺,放火箭,火箭依靠风向,飞向曹操战船,曹军战舰由于被锁在一起,所有战船都付之一炬,曹操20万大军大败。拓展延伸 2.你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地利”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地利:长江自然天险。曹军不善水战,吴军擅长水战地利。天时:官渡之战:曹操占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天时,以正义之师的名义攻打袁绍,袁绍手下纷纷反叛投靠曹操,曹操一举灭掉比自己强大的袁绍。拓展延伸 4.你认为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从国家、家庭、个人等方面谈)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谢观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