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06章-19世纪20世纪之课件.pptx

    • 文档编号:7321461       资源大小:3.68M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2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22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ziliao2023)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2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06章-19世纪20世纪之课件.pptx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章19世纪20世纪之交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纪世纪之交,由于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和关怀下,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和革命活动家在欧洲各国成长起来。他们深入思考世界历史和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反思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就,在与无政府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第五节 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一、普列汉诺夫与劳动解放社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性质 三、生产力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

    2、”理论 五、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第一节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折发展 第二国际是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亦称“社会主义国际”、“社会党国际”。年月日,第一次“国际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成立。随后,在恩格斯的直接领导下,第二国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但在恩格斯逝世后,随着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第二国际内部出现了明显的理论分裂,一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与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作斗争中,捍卫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国际一、恩格斯对第二国际的领导及其思想影响 第一,亲自参加第二国际的筹建工作,把第二国际建立在马克

    3、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上。第二,恩格斯晚年的思想成果对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第三,积极培养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及对他的批判 恩格斯在世时,危害第二国际工人运动的思想主要是无政府主义,他领导第二国际开展了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他去世后,危害第二国际工人运动的思想主要是改良主义。伯恩施坦()就是改良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修正主义就是对改良主义思想的理论论证,给第二国际内部带来了严重的思想混乱。就辩证法而言,伯恩施坦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预言、对工人阶级成熟程度和革命

    4、实现的估计,都是从黑格尔的思辨的矛盾辩证法中推论出来的;并把“一件需要几个世代才能实现的事”看成是在近期通过一次革命就能完成的事。他提出:“黑格尔辩证法是马克思学说中的叛卖性因素,是妨碍对事物进行任何推理正确的考察的陷阱。”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史观中的伟大贡献都是不管黑格尔的辩证法而作出的,而他们唯物史观中的布朗基主义则是保留“黑格尔的杂质”的结果。要清除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史观中的布朗基主义,就必须在唯物史观中清算和超越黑格尔的辩证法。伯恩施坦正是通过否定黑格尔辩证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影响,进而否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激起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不满和反对。年月至年

    5、,德国社会民主党先后召开了五次代表大会,梅林、倍倍尔、考茨基、罗莎卢森堡、蔡特金()、李卜克内西等人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阿德勒()、普列汉诺等其他国家的第二国际的领袖人物也参加了会议,并对伯恩施坦的观点展开了批判。第二国际于年在巴黎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批判法国的米勒兰主义。在会上,以盖得为首的左派对米勒兰)的叛变行为进行了谴责,坚决反对社会主义者参加资产阶级政府。盖得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卢森堡的支持。拉法格也对法国的修正主义理论饶勒斯的康德主义的观念起源学说和认识论学说进行了批判,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观念起源学说和认识论学说。米勒兰拉法格三、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特点 作为

    6、国际性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政党的组织,第二国际内部无论是在理论观点上,还是在政治立场上,都不是完全统一的。在理论观点上,分为正统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修正主义三个派;在政治立场上也有左派、中派和右派之分。所谓左派,就是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强调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对于工人运动的意义;所谓右派,就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过时了,主张工人运动放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走合法议会的道路;所谓中派,就是主张对修正主义采取调和和折中主义的立场。正是理论观点和政治立场的分歧构成了第二国际内部复杂的思想斗争。第一,唯物史观和帝国主义现象成为研究的主题 欧洲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和工人运动的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课题。结合时代的变化,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研究帝国主义现象,就成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的主要任务。各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围绕着这一任务,对唯物史观的方法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家庭和伦理关系等问题作了新的研究,创新了帝国主义理论。第二,借鉴当时自然科学的有机发展观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 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医学科学的进步、地理学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生理学、生命科学、地质学等科学的发展,使自然科学深入到对生物有机体和过程的研究。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者充分吸收了这些思想资

    8、源,把有机发展观引入了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研究。第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国的革命实践、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创造了具有民族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各国的发展。在恩格斯的指导下,欧美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结合本民族的革命实践和文化传统创造适合本民族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节考茨基的唯物史观研究及其理论错误 考茨基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他无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政治立场上,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他曾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过贡献,但后来成为一名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和事业。考

    9、茨基一、生平及理论活动 考茨基的理论活动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可分为三个时期。世纪年代中期到年代初,是考茨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是毕希纳派庸俗唯物主义的信徒,信奉达尔文、斯宾塞()、穆勒()的思想。世纪年代初到年,是考茨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时期,他长期担任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的主编,与恩格斯一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花了五年时间整理出版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学说史,对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资本论作了通俗的解释,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的普及本。他撰写了一系列有关历史和经济学说的著作,宣传马克思主义,其中包括法兰西革命时期的阶级矛盾爱尔福特纲领解说土地

    10、问题伦理与唯物史观等。世纪年代初,考茨基因伯恩施坦的立场而认同、钦佩他的观点;到年代,他又因伯恩施坦修正马克思主义而与其发生了尖锐的对立。在这一时期,他在理论上反对修正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但在政治上却在革命与战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问题上左右摇摆,成为政治上的中派。年到考茨基去世,是他由政治上的中派转向右派的时期。他与伯恩施坦之间只存在理论上的分歧,在政治上则与之一样,主张以改良主义方式解决革命和战争问题。考茨基的机会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政治立场是由他的理论的不彻底性决定的。他的唯物史观理论中带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而缺乏历史辩证法。这一缺陷表现在他的“唯物史观”和“超帝国主义论”中,就是

    11、否认矛盾和阶级斗争,否认无产阶级革命。二、“唯物史观”和“超帝国主义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与考茨基的“唯物史观”之间的根本区别: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而考茨基的“唯物史观”则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之上的,带有这个时期的有机发展观的特点。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科学技术对于历史进步的意义,本质上是历史主义的,而考茨基的“唯物史观”则强调历史中的自然因素,肯定自然唯物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优先性,带有很强的自然主义的色彩。考茨基承认,他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解与普列汉诺的“一元论的历史观”是一致的,是一种自然主义的

    12、有机历史观。他分从人的认识史、生命进化史的角度考察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分析了阶级和国家的自然的和社会的起源,其中对人类的婚姻、种族的斗争和发展、地理和技术的进步等方面的研究,体现了其“唯物史观”的主要特点。考茨基根据自己的“唯物史观”,提出了他的“超帝国主义论”,进而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提供理论根据。他不同意把帝国主义定义为包括卡特尔、保护关税、金融统治以及殖民政策在内的现代资本主义,也不同意把帝国主义定义为扩张本国领土,而主张从工业资本与农业资本的关系上,从资本主义生存的历史条件上来定义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高度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帝国主义就是每个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力图征服和

    13、吞并愈来愈多的农业区域,而不管那里居住的是什么民族。”考茨基的定义把帝国主义严格限定在产业资本阶段,为他的“超帝国主义论”留出了理论空间。在他看来,资本主义本身是一个发展过程,可依资本主义政策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超帝国主义论”的改良主义观点根源于考茨基的理论的不彻底性。这一理论只是在现象的层面上分析帝国主义的政策,而没有深入到帝国主义现象背后去揭示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和内在矛盾,说明帝国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而这种不彻底性归根结底是由他的唯物史观的缺陷决定的,是因为他的唯物史观过于强调自然主义的观点,而缺乏历史辩证法。第三节梅林和卢森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梅林和卢森堡都是德国社会民主

    14、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上的左派代表人物。与考茨基不同,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都重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反对唯物史观中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强调历史主义的观点,代表了这一时期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文主义传统。梅林最突出的贡献是开创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史研究。马克思传是他叙述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的主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梅林第一次以精神文化为主线叙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过程,突出了哲学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他特强调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哲学批判和宗教批判对于他们思想形成的作用,分析了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对于马克思辩证法形成的意义,并以马克思的辩证法为核心,论

    15、述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三联书店1956年版三联书店1965年版 第一,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源上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第二,强调人的精神发展、个体自由的实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题。第三,从哲学观念上区分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历史唯物主义。第四,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可以说,梅林阐发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的理论框架,也是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理解。把梅林的这些观点与考茨基的观点加以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梅林是以历史主义的观念阐发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坚持的是人文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而考茨基是以自然科学的观念阐发历史唯

    16、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的是科学主义的哲学传统。二、罗莎卢森堡的历史辩证法 罗莎卢森堡,生于波兰,年迁居德国,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活动,后来成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翼领袖,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第二国际杰出的革命家和理论家。卢森堡结合世纪至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研究了帝国主义现象和俄国革命,阐发了她的政治哲学观点。同时,她还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展开了积极的理论批判,阐发了马克思的革命的辩证法原理。第一,“历史辩证法”是卢森堡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解和阐释。她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构成的总体:哲学是历史辩证法的历史观点和方法,贯通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

    17、社会主义之中,亦是联结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纽带;政治经济学是历史辩证法的历史起点和基本内容,位于历史辩证法的现实层面;科学社会主义是历史辩证法用于观察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理论视野,位于历史辩证法的理想层面。由于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马克思的辩证法不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体系,而是既具有现实性和客观必然性,又具有理想性和批判性的总体性理论,是面向来的哲学。卢森堡十分重视政治经济学批判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的意义,认为正是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把辩证法置于对资本主义的现实批判之中,从而变成了一种历史主义的方法,具有非体系化和批判性特征。马克思的辩证法正是由于具有了非体系化和批判性特征才打开了其理论的

    18、发展空间,成为不断发展的理论。这就从方法论上驳斥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绝对真理论”的观点。第二,提出资本积累理论。卢森堡对资本积累前提的设定和分析,从两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资本积累的思想。一是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无限制追求商品的价值及其实现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和本质的思想。二是发展了马克思分析资本积累的历史主义方法。卢森堡把东方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存在作为资本积累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强调世界历史必然经历一个资本主义时代,并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东方非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关系来揭示这一时代的特征,实际上是把马克思的历史主义方法扩展到资本主义以外的世界考察国际资本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卢森堡建立起研究世

    19、界历史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把资本积累的内在逻辑与外在条件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分析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关系,说明帝国主义时代的历史运动及其规律;二是把东方国家纳入世界历史的研究之中。虽然卢森堡在她的前提中始终把东方国家置于资本积累运动中的被动、消极和从属的方面,但她也始终强调,这个被动的、消极的方面是资本积累的必要历史条件,是世界历史形成中的必要一环。第三,批判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观点,提出社会革命与合法改良的辩证法。卢森堡认为,伯恩施坦把社会革命与合法改良绝对对立起来,把合法改良看做是实现工人利益的唯一手段,否定社会革命对于实现工人利益的意义,并由此宣称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

    20、政学说已经“过时”了。因此,要从理论上驳斥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观点,必须说明社会革命和合法改良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革命和合法改良是历史进步中的两个必不可少的、不可相互替代的因素,它们在哪一个时期起主导作用以及起作用的方式,都是由社会历史进程决定的。伯恩施坦的错误在于,他不是把社会革命和合法改良放到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而是把它们抽象出来、对立起来,于是他就用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来评判社会革命和合法改良,强调合法改良是比社会革命更好的方面,以此取消社会革命。卢森堡强调,社会革命和合法改良是客观的历史活动,两者正是因为相互对立而形成相互补充。她研究这两种活动的相互关系,绝不只是要说明这两种活动的客观性和

    21、不可替代性,而是要突出社会革命的意义,论证社会革命在帝国主义时代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卢森堡在演讲 当然,卢森堡在强调社会革命的同时,并不否认合法改良的历史意义。她认为,资产阶级创立的民主制对于工人阶级来说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首先,民主制是必要的,因为它创立了各种政治形式(自治、选举权等),在无产阶级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时可以给它充当跳板和支撑点。其次,民主制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无产阶级只有在民主制中,在为民主制而斗争中,在运用民主权利中,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利益和自己的历史使命。总之,卢森堡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总体性概念。她的总体性概念不是逻辑的,而是历史的,这个概念包着全球资本主义

    22、环境中资本主义国家与非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关联,这些内容是不能与她提出的分析世界历史必然性和内在结构的模式和方法分离开来随意运用的。二是阐发了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肯定了马克思辩证法的革命性质,进而论证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对于指导帝国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第四节 拉法格和拉布里奥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在第二国际时期,拉法格和拉布里奥拉都重视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研究,重视人为环境的研究,并吸取维科的历史哲学和摩尔根的人类学成果,对唯物史观开展了文化哲学的研究。一、拉法格的经济决定论 保尔拉法格,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法国工人党

    23、的创始人之一。年月,拉法格从巴黎到达伦敦,第一次见到了马克思,此后他深受马克思思想的影响,逐步成长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和理论家。年,拉法格担任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的委员,两年后同马克思的女儿劳拉结婚。他曾参加巴黎公社的斗争,公社失败后流亡国外。在国外,他依然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组织活动和理论创造活动。拉法格把他的唯物史观定义为“经济决定论”,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深入到民族的文化史中,研究人为环境的产生、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经济的起源及其对人的思想产生的作用。在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唯物主义中,他指出:“从马克思学派的唯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人是两种环境的产物:宇宙的或自然的环境和经济的或人为

    24、的环境的产物,我说人为的环境,是因为它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人类社会的民事的和政治的制度、宗教、哲学体系和文学都是植根于经济环境里。它们在经济的土壤里获得自己盛衰的因素。”在这里,他把“经济决定论”的理论内容归结为:一是阐发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二是把经济当做人类文化的活动,考察它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起源及其发展规律,说明民族的生产方式对该民族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的影响;三是从对经济的进化、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考察中,揭示人类思想的起源。其中的第一点即是他的“两种环境学说”,这是“经济决定论”的基础。拉法格虽然把马克思的历史观定义为“经济决定论”,但他不是在机械唯物主义的水平上,而是在历史主

    25、义的水平上阐发这一学说的内容。这就使他对经济的决定作用的说明根本不同于机械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只承认经济的决定作用,而否认人对经济的反作用;拉法格却以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把人的经济活动看做是一个经验而能动的过程,从而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宿命论。当然,作为一名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拉法格的“经济决定论”带有这一时期的鲜明特点,即以经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而没有对政治等上层建筑展开专门的研究。拉法格墓二、拉布里奥拉的“实践哲学”拉布里奥拉,意大利杰出的理论家和社会运动的活动家。他出生在意大利一个中学校长的家庭。年,岁的拉布里奥拉在卡西诺完成宗教学校的学业后,进入那不勒斯大学,并在

    26、那里受斯巴芬达()的影响,走上了研究历史主义哲学的道路。拉布里奥拉一方面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哲学传统,另一方面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了意大利哲学,使意大利哲学具有了时代的普遍性,成为世纪国际工人运动的共同财富。(一)唯物史观的历史观念 在拉布里奥拉看来,唯物史观产生的革命性意义首先是变革了以往的历史观念,因此,要理解唯物史观的内容及其全部意义,就必须进到哲学史中,考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念的内容及其起源。他认为,历史的观念是对历史的本质的揭示,即历史的思想形式。但历史的观念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发展的,是每一时代的人对自己时代的历史的认识,唯物史观的历史观念就是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历史的思

    27、想形式,必然有着自身特定的内容。第一,确立“历史完全是一个整体”的观点。第二,把民族文化作为历史的单位。第三,把现代社会作为历史的内容。(二)唯物史观的起源 在拉布里奥拉看来,唯物史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以往的哲学中产生出来的,是对以往哲学的人性观的变革。他分析了从古希腊哲学到世纪历史哲学对人的本性和人的发展的种种说明,论证了唯物史观与先前哲学之间的继承和变革关系。拉布里奥拉认为,真正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批判的是浪漫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浪漫主义的批判是针对自然法和社会契约学说等理性主义哲学的,其目的是把人们从理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面向社会生活本身。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是针对资产阶级政治经

    28、济学的,认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只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却没能找到资本给人带来穷的原因,并不能给社会的每一个人带来同样的幸福。人类要根除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必须建立新的历史观念,这种新的历史观念就是社会主义。从 拉布里奥拉对唯物史观的起源的考察,始终是围绕着人的本性和人的发展的思路展开的。在他看来,唯物史观对人类历史的科学说明是对近代以来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浪漫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有关人的自由学说的批判继承;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念,唯物史观是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前提的,而它的理论形式则是历史辩证法。拉法格和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共同点:其一,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学

    29、说,而没有像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那样,力图建立一个优先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其二,他们借鉴了维科的历史哲学和摩尔根的人类学方法的成果,力图对历史唯物主义作文化哲学的阐释。这也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研究只限于方法论的叙述,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启示。第五节 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的活动家和理论家。普列汉诺夫的一生经历了复杂多变的政治道路。概略地说,他的政治立场变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民粹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期()、孟什维主义时期()和社会沙文主义时期

    30、()。在这四个时期中,建立劳动解放社对于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一、普列汉诺夫与劳动解放社 劳动解放社是在年月日,由普列汉诺夫与查苏利奇()、阿克雪里罗德、捷依奇()和伊格纳托()五人在日内瓦建立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组织。普列汉诺是劳动解放社的领袖。在建立劳动解放社的初期,他写了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我们的意见分歧两篇文章,阐发了劳动解放社的性质,提出了劳动解放社的任务。他认为,俄国革命应该是以工人为主体的无产阶级革命,工人以及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才是俄国革命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俄国的革命知识分子必须把先进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发挥革命的

    31、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能动作用,进行一场自觉的革命。劳动解放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中最重要的著作翻译成俄文,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批判俄国的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新康德主义、经济主义等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思潮和修正主义思潮,分析俄国革命提出的种种政治、经济和理论问题。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性质 普列汉诺夫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强调“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性质,并以这一世界观为方法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他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的、首尾一贯的和彻底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的完整性和首尾一贯性就在于把唯物主义的哲学原则从对自然界的

    32、说明贯彻到对历史的说明之中。普列汉诺夫认为,在建立唯物史观的方法上,黑格尔的辩证法起了重要的作用。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之间有一个对人的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的思考,而这一问题是黑格尔以辩证法的形式提出的。他说:黑格尔提出的“我们只有在认识了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并且服从这些规律、依靠这些规律的限度内,才是自由的。这一点是在哲学方面、也是在社会科学方面的一个最伟大的成果,可是,只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才充分地利用了这个成果”。普列汉诺夫认为,在从黑格尔的辩证法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中间,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起了重要的作用,它给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提供了一般唯物主义的原则。这种原则的内

    33、容包括费尔巴哈提出的研究构成人脑的物质的思想,以及他对存在和思维关系的说明,即“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客体;存在决定思维,而不是思维决定存在”的观点。普列汉诺夫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原则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创造所产生的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它们构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世界观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普列汉诺夫关于唯物主义辩证法如何从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改造中产生的思想,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在他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从黑格尔辩证法中所包的现实的历史内容出发,经过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一般原则的吸取和改造,最后脱

    34、去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思辨的、神秘的外衣,保留了其中的方法论内容,并使之上升为哲学的一般原则。这就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而它作为哲学世界观的最高意义,就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正是由于有了这个方法,马克思才达到了对历史观的一元论论证。这里的对历史观的一元论论证,就是强调生产力的第一性。三、生产力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普列汉诺夫在论述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问题时,吸取了当时的地理学、人类学的成果。但他坚决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人种学”从自然主义的观点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说成是通过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而实现的,或者说,是直接影响社会人类的。在他看来,地理环境对人类社

    35、会的作用是以生产力为中介的,是依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而不断变化的、有规律的和必然的过程,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是一个变量。他认为,地理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越来越迅速地进入人的历史,成为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用的自然资源。这就构成了地理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生产力发展本身是为环绕着人的地理环境的属性决定的。这样,自然本身给了人使它自己服从于人的手段。”地理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原始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不同意义证明,人对地理环境的关系经过了一个从直接依赖到间接依赖的阶段,“地理环境经过社会环境影响于人”只是在原始社会以后才变得明显起来。他强调,由于生产力的作用,

    36、人与周围的地理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变动不定的,“在生产力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这种关系都和以前不同”。四、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理论 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中强调,唯物史观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通过历史发展的五项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这五项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是:生产力的状况;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另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各种思想体系。五、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普列汉诺夫为了批判民粹派的英雄史观,驳斥他们攻击马克思主义者因强调规律而必然陷入宿命论、无为主义的

    37、泥坑的观点,阐述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他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对历史进程也有能动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不是万能的,它从根本上要受历史进程的制约,杰出人物只能改变历史事件的个外貌,却不能改变历史事件的一般趋势。第一,意志自由和历史必然性。第二,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第三,个人起作用的条件。普列汉诺夫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思想家。事实上,他的政治立场的转变与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虽然普列汉诺夫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但他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是缺乏辩证法思想的。虽然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但他的哲学理论中却没有专门的辩证法部分,也没有认识论的辩证法。思考题如何看待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斗如何看待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斗争?争?如何看待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马克如何看待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试析卢森堡的历史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关系。试析卢森堡的历史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关系。拉法格的拉法格的“经济决定论经济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吗?是机械唯物主义吗?拉布里奥拉对唯物史观史的叙述与普列汉诺对唯物拉布里奥拉对唯物史观史的叙述与普列汉诺对唯物史观史的叙述有何区?史观史的叙述有何区?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06章-19世纪20世纪之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