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区域分析内容概述第一节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分析一、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一、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二、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二、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1).概念:概念:(2).分类:分类: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特征: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多用途性:社会性: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环境因素。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环境因素。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划分: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划分:根据自然资源的
2、国民经济用途划分: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划分:根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划分:根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划分: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划分: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划分:地下资源,地表资源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等直接生活资源、劳动资料资源可再生自然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二)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第二、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第三、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第三、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第四、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第四、自
3、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第一、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一、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 源,源,决不可能出现决不可能出现 某种生产活动。某种生产活动。(三)、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三)、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1.自然资源量的评价自然资源量的评价2.自然资源质的评价自然资源质的评价3.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4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或
4、方向的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的评价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6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四)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1.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2.自然资源的代内分配 自然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分配的公平性自然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分配的公平性 同一国家内部分配的公平性同一国家内部分配的公平性二、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二、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一)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关系(一)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关系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破坏了自然环境中各要素间的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破坏了自然环境中各要素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和谐共生关系,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环
5、境及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也对人类文化产生影响。自然环境也对人类文化产生影响。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内容(1)生态环境调查(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调查、生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调查、生
6、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和生态环境效应分析和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依据近二三年的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资料,建立评价指标体依据近二三年的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资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的过程,其目的是系与方法,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区域发展规划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资料,在生态环境通过区域发展规划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资料,在生态环境预测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的发展、演变趋势,为区域发展预测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的发展、演变趋势,为区域发展或建设项目与
7、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提供决策依据。或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提供决策依据。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cological Quality Index)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环境质量指数指标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权重0.250.20.20.20.15生态环境质量指数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100土地退化指数)0.1环境质量指数生物丰度指数林地草地水域湿地耕地建筑用地未利用地权重0.350.210.280.110.040.01结构类型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其他林地高覆盖草地中覆盖草地
8、低覆盖草地河流湖泊(库)滩涂湿地水田旱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其它建设用地沙地盐碱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分权重0.60.250.150.60.30.10.10.30.60.60.40.30.40.30.20.30.30.2生物丰度指生物丰度指数数Abio(0.35林林地面积地面积0.21草地草地面积面积0.28水域水域湿地湿地0.04建筑建筑用地用地+0.01未利用地面未利用地面积)积)/区域面区域面积积指通过单位面积上不同生态系统指通过单位面积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间接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间接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度的丰贫程度。A
9、bi 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县级: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县级:511.4213、省市级:、省市级:676.083196国家:国家:400.62)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农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五种类型的面积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农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五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林地草地耕地建筑用地未利用地权重0.380.340.190.070.02植被覆盖指数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林地面积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草地面积0.19耕地面积耕地面积0.07建设用
10、地建设用地0.02未利用地)未利用地)/区域面积。区域面积。Aveg,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县级:,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县级:458.534081、省市级:、省市级:588.26076国家:国家:355.24)水网密度指数 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水的丰富程度。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 Ariv,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县级:84.370408、省市级:71.768110国家:46.63),Alak,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县级:591.790864、
11、省市级:743.317195国家:17.88),Ares,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县级:86.386955、省市级:97.639516国家61.42)。土地退化指数o 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内土地退化程度。土地退化类型轻度侵蚀中度侵蚀重度侵蚀权重0.050.250.7土地退化指数土地退化指数Aer(0.05轻度侵蚀面积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重度侵蚀面积)侵蚀面积)/区域面积区域面积Aer,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县级:,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县级:146.334327、省市级:、
12、省市级:273.051554国家国家146.33)。)。环境质量指数o 指被评价区域内受纳污染物负荷,用于反映评价区域所承受的环境污染压力。类型二氧化硫(SO2)化学需氧量(COD)固体废物权重0.40.40.2环境质量指数环境质量指数0.4(100ASO2SO2 排放量排放量/区域面积)区域面积)0.4(100ACODCOD 排放量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区域年均降雨量)0.2(100Asol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排放量排放量/区域面积)区域面积)ASO2SO2 的归一化系数(县级:的归一化系数(县级:0.064866、省市级:、省市级:1.667065国家国家0.06););ACODCOD 的归
13、一化系数(县级:的归一化系数(县级:0.33104、省市级:、省市级:0.058464国家国家0.33););Asol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县级: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县级:0.074989、省市级:、省市级:2.849614国家:国家:0.07)。)。以上归一化系数全部取自以上归一化系数全部取自2000年全国归一化系数。年全国归一化系数。生态环境质量分级o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五级,即优、良、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具体见表:一般、较差和差,具体见表:级别优良一般较差差指数EQI7555EQI7535EQI5520EQI35E
14、QI20状态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最适合人类生存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基本适合人类生存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存,但有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制约性因子出现植被覆盖度较差,严重干旱少雨,植被较少,存在着明显限制人类生存的因素条件恶劣,人类生存环境恶劣评价单元的确定评价因子筛选与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确定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分级、分类与分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步骤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步骤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方法 类比法 根据已建成的项目对植物、动物或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来预测拟建项目的影响。该方法需要被选中的类比项目,在工程属性、地理地质环境、
15、气候因素、动物和植物背景等方面都与拟建项目相似,并且项目建成已达到一定年限,其影响已基本稳定。特尔斐法 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确定评价主题-编制评价事件一览表-选择专家-环境预测和价值判断过程-结果的处理与表达。o明确待咨询的任务。明确待咨询的任务。o汇集背景汇集背景材料材料。o设计咨询调查表。设计咨询调查表。o初步选定咨询专家名单。初步选定咨询专家名单。o初次联系,向专家发出邀请信和履历表。初次联系,向专家发出邀请信和履历表。o确定专家名单(专家人数在确定专家名单(专家人数在1040之间)。之间)。o发出第一轮咨询表和说明性资料。发
16、出第一轮咨询表和说明性资料。o统计处理。表格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方法可选统计处理。表格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方法可选用人数比重法、峰值法、均值法或四分位法。用人数比重法、峰值法、均值法或四分位法。o修改咨询表,转入下一轮活动。修改咨询表,转入下一轮活动。o专题联系,根据不同情况,深入征求意见。专题联系,根据不同情况,深入征求意见。?确定咨询确定咨询结果。一般通过结果。一般通过34轮活动就能结束,利用计算机通信取代书轮活动就能结束,利用计算机通信取代书面通信,可以加快咨询过程。面通信,可以加快咨询过程。综合指标法 通过评价函数曲线将这些环境因子的现状值(项目建设前)与预测值(项目建成后
17、),转化为统一的无量纲的环境质量指标,由好至差用0-1表示,由此可计算出项目建设前后各因子环境质量指标的变化值。最后,根据各因子的重要性赋予权重,再将各因子的变化值综合起来,便可得出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图形叠置法 它将两个或更多的环境特征重叠表示在同一张图上,做出一张复合图来表示地区的特征,用以在开发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判断受影响的环境特征及受影响的相对大小。它的作用在于预测和评价某一地区适合开发的程度,识别供选择的地点或路线。曾用于公路选线和沿海地区开发的影响评价。图形叠置法在铁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研究图形叠置法在铁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研究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18、&模糊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指数法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AHP法是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德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德(T.L.Saaty)(T.L.Saaty)于于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初,为美国国防部研究年代初,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决策决策
19、是指在面临多种方案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是指在面临多种方案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选择某一种方案。标准选择某一种方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决策问题。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决策问题。1.1.在在海尔、新飞、容声和雪花海尔、新飞、容声和雪花四个牌号的电四个牌号的电冰箱中选购一种。要考虑冰箱中选购一种。要考虑品牌的信誉、冰箱的品牌的信誉、冰箱的功能、价格和耗电量。功能、价格和耗电量。2.2.在在泰山、杭州和承德泰山、杭州和承德三处选择一个旅游点。三处选择一个旅游点。要考虑要考虑景点的景色、居住的环境、饮食的特色、景点的景色、居住的环境、饮食的特色、交通便利和旅游的费用交通便利和旅游的费用。o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
20、P(AHP法法)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多准则或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的复杂问题的无结构特性的的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的决策分析方法。策分析方法。o 该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用决策者该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用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的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重要程度,并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的权数,利用权数求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比较有的权数,利用权数求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比较有效地应用于那些难以用定量方法解决的课题。效地应用于那些难以用定量
21、方法解决的课题。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二、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方法二、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方法 三、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三、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四、层次分析法应用实例四、层次分析法应用实例层次分析法建模层次分析法建模nnnnnnwwwwwwwwwwwwwwwwwwA212221212111AwnwW W是判断矩阵是判断矩阵A A的特征向量,的特征向量,N N是是 A A的一个特征值。的一个特征值。TnwwwW),(21假设有n个物体,它们的重量分别为W1、W2、W3.Wn,现每个物体的重量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A。若取重量向量 ,则有: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2、如果A是精确比值矩阵,则其特征值max=n,但一般情况下,但一般情况下A是近似估是近似估值,故有值,故有max=n,因此可以用因此可以用max和和n的误差来判断的误差来判断A的准确性。的准确性。二、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方法二、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方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系统模型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3.相关重要程度计算 4.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5.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间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
23、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最高层:目标层。最高层:目标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层次分析要达到的总目标。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层次分析要达到的总目标。通常只有一个总目标。通常只有一个总目标。中间层:准则层、指标层、中间层:准则层、指标层、。表示采取某种措施、政策、方案等实现表示采取某种措施、政策、方案等实现 预定总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预定总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一般又分为准则层、指标层、策略层、约束层等。一般又分为准则层、指标层、策略层、约束层等。最低层:方案层。最低层:方案层。表示将选用的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政策、方案等。表示将选用的解
24、决问题的各种措施、政策、方案等。通常有几个方案可选。通常有几个方案可选。每层有若干元素,层间元素的关系用相连直线表示。每层有若干元素,层间元素的关系用相连直线表示。层次分析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最低层对最高层的相对层次分析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最低层对最高层的相对权权重重问题,按此相对权重可以对最低层中的各种方案、措施进行问题,按此相对权重可以对最低层中的各种方案、措施进行排序,从而在不同的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形成选择方案的原则。排序,从而在不同的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形成选择方案的原则。例例1 1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问题 获得大学毕业学位的毕业生,在获得大学毕业学位的毕业生,在“
25、双向选择双向选择”时,时,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都有各自的选择标准和要求。就毕业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都有各自的选择标准和要求。就毕业生来说选择单位的标准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例如:生来说选择单位的标准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例如:能发挥自己才干作出较好能发挥自己才干作出较好贡献贡献(即工作岗位适合发(即工作岗位适合发挥自己的专长);挥自己的专长);工作工作收入收入较好(待遇好);较好(待遇好);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好(大城市、气候等工作条件等);好(大城市、气候等工作条件等);单位单位名声名声好(声誉等);好(声誉等);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和谐等)好(人际关系和谐等)发展发展晋升机会多(如新单位或前景好)等。
26、晋升机会多(如新单位或前景好)等。工作选择工作选择可供选择的单位可供选择的单位P P1 1 P P2 2,P Pn n 贡贡献献收收入入发发展展声声誉誉工工作作环环境境生生活活环环境境目标层目标层准则层准则层方案层方案层目标层目标层O(选择旅游地选择旅游地)P2黄山黄山P1桂林桂林P3北戴河北戴河准则层准则层方案层方案层C3居住居住C1景色景色C2费用费用C4饮食饮食C5旅途旅途例例2.2.选择旅游地选择旅游地如何在如何在3 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费用、居住条件等因素选择费用、居住条件等因素选择.例例3 3 科研课题的选择科研课题的选择 某研究所现有三个科某研究所现有三个科
27、研课题,限于人力及物研课题,限于人力及物力,只能研究一个课题。力,只能研究一个课题。有三个须考虑的因素:有三个须考虑的因素:(1)(1)科研成果贡献大小科研成果贡献大小(包括实用价值和科学包括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意义);(2)(2)人材的培养;人材的培养;(3)(3)课题的可行性课题的可行性(包括包括课题的难易程度、研究课题的难易程度、研究周期及资金周期及资金)。在这些。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如何选因素的影响下,如何选择课题择课题?2.2.构造判断构造判断(成对比较成对比较)矩阵矩阵心理学家认为成对比较的因素不宜超过心理学家认为成对比较的因素不宜超过9 9个,即每层个,即每层不要超过不要超过9 9
28、个因素。个因素。判断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因素的判断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判断矩阵的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判断矩阵的元素a aijij用用SantySanty的的1 19 9标标度方法给出。度方法给出。判断矩阵元素判断矩阵元素a aijij的标度方法的标度方法标度标度含义含义1 1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3 3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比较重要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比较重要5 5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重要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重要7 7表示
29、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很重要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很重要9 9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重要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重要2 2,4 4,6 6,8 8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倒数倒数因素因素i i与与j j比较的判断比较的判断a aijij,则因素,则因素j j与与i i比较的判断比较的判断a ajiji=1/a=1/aijijijjiijnnijaaaaA1,0,)(设要比较各准则设要比较各准则W1,W2,Wn对目标对目标O的重要性的重要性ijjiaWW:选选择择旅旅游游地地目标层目标层O(选择旅游地选择旅游地)准则层
30、准则层W3居住居住W1景色景色W2费用费用W4饮食饮食W5旅途旅途W1 W2 W3 W4 W5W1W2W3W4W513/15/17/19/1313/15/17/15313/15/175313/197531 3相对重要程度计算(权重计算)o 求和法:o 将矩阵按列归一化 根据公式:NKkjijijaab1 B=019.0006.0004.0003.0002.0056.0019.0006.0004.0003.0094.0056.0019.0006.0004.0131.0094.0056.0019.0006.0169.0131.0094.0056.0019.0o 按行求和的矩阵 根据公式:o 再次归
31、一化为W 根据公式:ijijb034.0088.0179.0306.0469.0V=V=vvwiii0 W=032.0082.0166.0284.0436.0 求根法将矩阵按行求归一化njavijivvwiii4.4.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W 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相对重要性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层次单排序。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一致性检验是指对A 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确定
32、不一致的允许范围。1nnCI定义一致性指标定义一致性指标:CICI=0=0,有完全的一致性,有完全的一致性CI接近于接近于0,有满意的一致性,有满意的一致性CI 越大,不一致越严重越大,不一致越严重RI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n1 234567891110为衡量为衡量CI 的大小,引入的大小,引入随机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随机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RI定义一致性比率定义一致性比率 :RICICR 1.0RICICRA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之内,有满意的一致性,通过一致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之内,有满意的
33、一致性,通过一致性检验。可用其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否则要性检验。可用其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否则要重新构重新构造造成对比较矩阵成对比较矩阵A,对,对 aij 加以调整。加以调整。o max=iiiWAWn)(113/15/17/19/1313/15/17/15313/15/175313/197531032.0082.0166.0284.0436.018.0352.0754.0561.198.2AW=032.018.0082.0352.0166.0754.0284.0561.1436.098.251max=5.358 5.5.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o 计算某
34、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计算某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总目标)相对重相对重要性的权值,称为层次总排序。要性的权值,称为层次总排序。o 这一过程是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依次进行的。这一过程是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依次进行的。Z1A2AmA1B2BnB,21mAAAmA个因素层对总目标对总目标Z Z的排序为的排序为maaa,21jAAnB中因素为个因素对上层层的层次单排序为的层次单排序为),2,1(,21mjbbbnjjj即即 B B 层第层第 i i 个因素对总目标个因素对总目标的权值为:的权值为:(影响加和)(影响加和)BnmmnnnmmmmbababaBbababaBbababaB221
35、12222211211221111:mjijjba1层的层次总排序为:层的层次总排序为:B层的层次层的层次总排序总排序mAAA,21maaa,21nBBB2112111nbbb22212nbbbnmmmbbb21AB111bbamjjj212bbamjjjnmjnjjbba1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设设 层层 对上层对上层(层层)中因素中因素 的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指标为的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指标为 ,随机一致性指为,随机一致性指为 ,则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比率为:则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比率为:BnBBB,21A),2,1(mjAjjCIjRImmmmRIaRIaRIaCIaCIaCI
36、aCR221122111.0CR当当 时,认为层次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时,认为层次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那些一致性比率高的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那些一致性比率高的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到此,根据最下层(决策层)的层次总排序做出最后决策。到此,根据最下层(决策层)的层次总排序做出最后决策。记第记第2层(准则)对第层(准则)对第1层(目标)的权向量为层(目标)的权向量为(2)(0.263,0.475,0.055,0.090,0.110)Tw同样求第同样求第3层层(方案方案)对第对第2层每一元素层每一元素(准则准则
37、)的权向量的权向量12/15/1212/15211B方案层对方案层对C1(景色景色)的的成对比较阵成对比较阵1383/1138/13/112B方案层对方案层对C2(费用费用)的的成对比较阵成对比较阵CnBn最大特征根最大特征根 1=3.005 2=3.002 5=3.0 权向量权向量 w1(3)w2(3)w5(3)=(0.595,0.277,0.129)=(0.082,0.236,0.682)=(0.166,0.166,0.668)选择旅游地选择旅游地第第3层对第层对第2层的计算结果层的计算结果 w w(2 2)3(kwkkCI0.2630.2630.5950.2770.1293.0050.0
38、030.00100.00503.0020.6820.2360.0820.4750.47530.1420.4290.4290.0550.0553.0090.1750.1930.6330.0900.09030.6680.1660.1660.1100.110组合权向量组合权向量RI=0.58(n=3),CIk 均可通过一致性检验均可通过一致性检验方案方案P1对目标的组合权重为对目标的组合权重为0.595 0.263+=0.300方案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为方案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为(0.300,0.246,0.456)T1.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该结构图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该结
39、构图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归纳如下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归纳如下3.3.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2.2.构造成对比较矩阵构造成对比较矩阵从第二层开始用成对比较矩阵和从第二层开始用成对比较矩阵和1 19 9尺度。尺度。对每个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对每个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需要重新构
40、造成对比较矩阵。若不通过,需要重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最下层对最上层总排序的权向量。计算最下层对最上层总排序的权向量。4.4.计算总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计算总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1.0CRCR进行检验。若通过,则可按照总排序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进行检验。若通过,则可按照总排序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率率 较大的成对比较矩阵。较大的成对比较矩阵。mmmmRIaRIaRIaCIaCIaCIaCR22112211利用总排序一致性比率利用总排序一致性比率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层次分析法的优点系统性系统性将
41、对象视作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将对象视作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实用性实用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应用范围很广,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应用范围很广,同时,这种方法使得决策者与决策分析者能够同时,这种方法使得决策者与决策分析者能够相互沟通,决策者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它,这就相互沟通,决策者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它,这就增加了决策的有效性;增加了决策
42、的有效性;简洁性简洁性计算简便,结果明确,计算简便,结果明确,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即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即可以了解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该法的可以了解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该法的基本步骤,容易被决策者了解和掌握。基本步骤,容易被决策者了解和掌握。便于决便于决策者直接了解和掌握。策者直接了解和掌握。三、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三、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囿旧囿旧只能从原有的方案中优选一个出来,没有办法得出只能从原有的方案中优选一个出来,没有办法得出更好的新方案更好的新方案;粗略粗略该法中的比较、判断以及结果的计算过程都是粗该法中的比较、判断以及结果的计算过
43、程都是粗糙的,不适用于精度较高的问题。糙的,不适用于精度较高的问题。;主观主观从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到给出成对比较矩阵,从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到给出成对比较矩阵,人主人主观因素观因素对整个过程的影响很大,这就使得结果难对整个过程的影响很大,这就使得结果难以让所有的决策者接受。当然采取专家群体判断以让所有的决策者接受。当然采取专家群体判断的办法是克服这个缺点的一种途径。的办法是克服这个缺点的一种途径。四、层次分析法应用实例四、层次分析法应用实例某单位拟从某单位拟从3名干部中选拔一名领导,选拔的标准名干部中选拔一名领导,选拔的标准有政策水平、工作作风、业务知识、口才、写作能力有政策水平、工作作风、业务知识
44、、口才、写作能力和健康状况。下面用和健康状况。下面用AHP方法对方法对3人综合评估、量化人综合评估、量化排序。排序。目标层目标层选一领导干部选一领导干部 准则层准则层 1P2P3P 方案层方案层 健康状况健康状况业务知识业务知识口才口才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作风政策水平政策水平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层次结构模型1132221133/1113/13/115/14/14/12/13512/112/1142112/114111A健康情况健康情况业务知识业务知识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口才口才政策水平政策水平工作作风工作作风健康情况健康情况业务知识业务知识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口才口才政策水平政策水平工作作风工
45、作作风A的最大特征值的最大特征值,35.6max相应的特征向量为:相应的特征向量为:TW)30.0,12.0,05.0,19.0,19.0,16.0()2(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及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及层次单排序层次单排序07.016635.6CI一致性指标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1.24(查表查表)一致性比率一致性比率CR=0.07/1.24=0.0565边际私人收益时,产生外部正效边际私人收益时,产生外部正效果;当边际社会成本果;当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边际私人成本时,产生外部负效果。时,产生外部负效果。2.外部性与生态环境问题外部性与生态环境问题 人们将生态环境问题归因于外
46、部不经济,人们将生态环境问题归因于外部不经济,然而生态环境方面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又归然而生态环境方面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又归因于生态环境这一公共物品的产权不明晰。因于生态环境这一公共物品的产权不明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没有能够作为成本计入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没有能够作为成本计入生产成本中。生产成本中。3.外部性的解决对策 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外在成本的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他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从而弥补外部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以解决污染外部性问题。政府的直接管制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源于科斯定理的自愿协商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价格控制价格控制 税收、收费或补
47、贴税收、收费或补贴数量控制数量控制责任制度责任制度从影响成本和收益入手,利用价格机制,从影响成本和收益入手,利用价格机制,采取鼓励性或限制性措施促使污染者减采取鼓励性或限制性措施促使污染者减少、消除污染,从而使污染外部性内部少、消除污染,从而使污染外部性内部化,以便最终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一种手段。化,以便最终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一种手段。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2、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1
48、、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二、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二、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一)区域人口结构分析(一)区域人口结构分析(二)区域人口的增长分析(二)区域人口的增长分析(三)区域人口的质量分析(三)区域人口的质量分析(四)区域劳动力供应分析(四)区域劳动力供应分析(一)区域人口构成分析(一)区域人口构成分析 性别构成性别构成 年龄构成年龄构成3 职业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民族构成 1性别构成性别构成 表示方法表示方法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自然属性(遗传)自
49、然属性(遗传)社会属性社会属性(生育观念、战争、社会分工生育观念、战争、社会分工)某时期某地区男性(女性)数量某时期某地区男性(女性)数量总人口数总人口数性别构成的相对数性别构成的相对数=X100%某时期某地区男性人数某时期某地区男性人数女性人数女性人数性别比性别比=X100%2年龄构成年龄构成 人口的年龄构成是指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数来表示。概念与表示概念与表示年龄组的划年龄组的划分与表示分与表示国际上分三组国际上分三组014岁岁少年儿童组少年儿童组1564岁岁成年人组成年人组65岁以上岁以上老年人组老年人组中国分六中国分六组组06岁岁学前儿
50、童组学前儿童组712岁岁适龄小学适龄小学组组1315岁岁适龄初中适龄初中组组1618岁岁适龄高中适龄高中组组1659岁(男)或岁(男)或1654岁(女)岁(女)劳动适龄劳动适龄组组60岁以上岁以上老年人组老年人组衡量人口年龄衡量人口年龄构成的指标构成的指标影响年龄构成影响年龄构成的主要因素的主要因素年龄构成对区年龄构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域发展的影响抚养比(负担系数)抚养比(负担系数)劳动适龄人口与被抚养人口(老劳动适龄人口与被抚养人口(老人与儿童)之比人与儿童)之比老少比(老年指数或老化指数)老少比(老年指数或老化指数)每百名少年儿童与多每百名少年儿童与多少老年人的相对百分数。通常地,少老年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