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经济学第一节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一、城乡分割的基本国情一、城乡分割的基本国情 中国的城乡分割,或者说城乡差异是多年积累的经济社会问题,也是未来长期存在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这个问题的主要表现是: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过大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过大。根据1978-2012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统计结果显示(图13-1):农村地区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大于城市居民,显示出城乡居民收入存在的差距。农村居民收入整体低于城镇居民,且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不过,近年来城乡恩格尔系数呈现趋同的趋势。第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偏低第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偏低。在科技、医
2、疗、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城乡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域差距,尤其是在医疗资源和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方面,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乡村医疗从业人员仅占全国从业人员的10%左右。其它领域城乡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本书第17章对此进行专门分析。第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第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从经济总量看,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逐渐降低,且存在风险及不确定性。从消费看,农民消费长期低于城市居民,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低于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从贫困人口数量和分布来看,贫困人口重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且多数在边远山区。第四,农村治理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第四,农村治理水
3、平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长期由乡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进行,这种模式是农村聚落分散分布情景下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和城市社区相对正规化治理结构相比,村民委员会存在诸多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问题,主要是:一是社会服务和经济管理职能界定不清晰。二是村民民主权利发挥不充分。三是专业化社会服务缺失严重。特别是健康护理、心理咨询、技术服务等专业化服务缺乏,对民众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四是乡村治理能力效率较低。乡村治安服务、环境服务等能不能满足民众需要,对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造成很大阻力。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4、这个选择一方面是基本国情导致的,一方面是未来发展的约束条件决定的,因此,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内在必要性。第一,解决城乡发展资源环境集约利用的需要第一,解决城乡发展资源环境集约利用的需要。由于农村聚落自发分布、农民随意占用耕地和其它土地修建宅基地及其它设施,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粗放式利用。此外,农村地区的粗放式农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面源污染,农村土地等资源的环境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统筹城乡发展能够促进资源集约化利用,提高资源及要素的产出效率。第二,提升农村居民生存水平和环境质量的需要第二,提升农村居民生存水平和环境质量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满足多元化需求并实现人的
5、相对全面发展。尤其是能够通过交通等建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要素流动性,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农民的能力。第三,优化财政等公共资源配置的需要第三,优化财政等公共资源配置的需要。在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及存在资金耗散等情景下,需要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财政资金在解决重大民生问题方面的服务能力。而统筹城乡发展则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比如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监测网络就有助于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等。第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能力的需要第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能力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城乡之间互动的结果,而不同的互动模式导致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影响到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结果。统
6、筹城乡发展,有助于降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尤其是农村环境恶化或者城市环境污染扩散对可持续发展的风险,从而提升城乡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五,推进城乡公共治理能力的需要第五,推进城乡公共治理能力的需要。城乡公共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要素分散等原因,经济社会状态处于自发演化的状态,现代治理模式没有深入到农村地区,造成了诸多约束农村地区发展的问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实施更加严格规范的治理结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提高农村治理整体水平。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措施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措施 统筹城乡发展,核心抓手是
7、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措施是实现各类要素适度集中和优化配置,根本目标是实现提高城乡居民生存质量和环境的整体性改善和优化。为此,需要根据各地实际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一)强化顶层设计,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强化顶层设计,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包括交通、医疗、环境、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实际上,短期内实现均等化是不可能的,长期实现均等化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因此,现实的选择就是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尤其是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目前,尤其是要缩小城乡在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让农村地区更快融入信息社会,增强信息对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能力。(二)推进科学规划、系统提升城乡融合发展能力二)推进科学
8、规划、系统提升城乡融合发展能力。城乡融合发展,最终需要通过一批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项目来支撑。在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一批项目,既能够吸收农民工就业,又能促进城市居民消费,比如郑州地区建设的绿博园项目就是一个例子。该项目位于郑州和开封交界地段,具有联通城市和周边乡村的区位优势,在儿童游乐、成人休闲等方面具有很大市场空间,发挥了促进就业和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三)合理调控要素流动,优化要素空间配置三)合理调控要素流动,优化要素空间配置。要素的自发流动和组合可能是导致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推出一揽子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组合,能够调控要素流动性特别是人力资源流动性。通过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性
9、,实现城乡之间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特别是,金融资本资源要适度向农村地区流动,或者金融服务适度向农村地区流动,以便降低农业项目的融资成本等,实现金融资本和实物资本的协同。(四)加强科学评估,正确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四)加强科学评估,正确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城乡融合发展需要通过要素集中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科学评估,以便对财政政策等实施的效果做出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城乡发展政策进行调整,以便有效地配置各类资源和技术等要素,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四、理性科学地认识城乡发展差距四、理性科学地认识城乡发展差距 城乡差距是客观事实和基本国情,缩小城乡差距有必要性,但要实现那种城乡完全同质化的发展是不可能或不
10、现实的。因此,要理性科学地认识城乡发展差距问题,并根据区域发展实际情况及有关各方意愿和承受能力来谋划城乡融合发展及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一是城乡差距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类差异具有时间的长期性;二是各类差异是政府区域发展政策等影响下形成的,但政府如果实施区域发展完全均衡的政策,则可能导致公共财政资金等使用效率降低,因此,政府在有限财力情景下需要将公共资源配置到一定范围内,特别是在工业化初期更是如此;三是城乡差距的解决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及扶贫开发等解决,重要的是将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盲目制定消除城乡差距这些并不符合实际或者不能完全做到的政策。第二节农村地区的城镇化第二节农村地
11、区的城镇化 一、农村地区乡镇的基本状况一、农村地区乡镇的基本状况 总体来看,经过多年调整和改革,我国乡级单位的数量减少较多,而镇的数量则有缓慢增加,街道呈现较多的增长(表13-1)。其中,乡和镇是农村地区人口和各类要素相对集中的地区,是中国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区域,在产业集聚、要素集中和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基础性条件。二、县域范围的城镇化进程二、县域范围的城镇化进程 基于以上对乡、镇情况的分析可知,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主要是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化,包括县城和具备基本条件的乡、镇。乡、镇主要包含在县域范围或县级行政区划内,因此,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化是农村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区域。我国县级市、县和县级区划的数量结
12、构如图13-2所示。经验事实显示,县级行政区内的乡镇是人口适度集中的地区,也是其它经济社会要素适度集中的地区,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应该紧紧扭住乡镇这个重要关节点,实现要素优化配置,满足民众持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实现逐渐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目前,特别是要将贫困地区的人口等要素适度向经济条件好的地区集中,尤其是向乡镇和县城等区域集中,实现优化配置,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三、农村地区城镇化的测度三、农村地区城镇化的测度 农村地区的城镇化测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直接体现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虽然这些年提出“人的城镇化”的概念,体现了城镇化发展思路和模式的变化,但就城镇化测度还没有统
13、一的标准。有些研究中用城市化水平来衡量城镇化水平,这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这里,构造城镇化指数来测度城镇化水平(表13-2)。该指数通过一些指标数据计算,在测度城镇化方面和城市化存在一定差异。具体来说,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指标来体现城乡在城镇化方面的差异。该指数包含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等一些反映民生问题的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体现农村地区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四、农村地区城镇化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四、农村地区城镇化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一)就业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一)就业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经验事实表明,城镇化带来的要素集聚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有研究表明
14、:城市规模每扩大1%,个人的就业概率平均提高0.039-0.041个百分点。此外,城市规模扩大的就业增加效应对于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并不相同。总的来说,较高技能和较低技能组别的劳动力均从城市规模的扩大中得到了好处,其中较低技能组别劳动力的受益程度最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影响中等技能水平劳动力的就业概率。因此,有理由推断,农村地区的城镇化也将会适度提高就业规模和优化就业结构。(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城镇化带来的一个显著产业结构效应就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而这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事实上,城镇化发生的一个目标就是农业从业人口的降低,从而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流动性,转
15、移富余劳动力资源,实现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从而整体提高农业竞争力以及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三)公共服务能力的变化。(三)公共服务能力的变化。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公共服务,主要在交通、教育、医疗和公共治理方面。由于规模优势的存在,一些企业会在竞争中提供更加高效率的教育、交通等服务,这有助于打破一些公共服务的垄断格局,从而降低社会服务的系统性成本。此外,要素集聚也会给政府带来财力增长,从而增加公共服务投资的经济效应。(四)公共管理和治理水平的变化四)公共管理和治理水平的变化。要素集中需要更强大的公共管理能力和水平,而事实证明要素集中和城镇化进程的确也造成了公共治理能力的提升。比如,乡镇比
16、行政村有较强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而传统村落事务受家族势力干扰比较严重。总之,要素集中和城镇化对于对推进治理能力和制度变迁,都是具有正向作用的有益选择。第三节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背景一、农民工市民化的背景 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放在中国城乡发展的大格局中考察。经过三十多年的开放政策,城乡要素流动大力推进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客观上已经形成了更多要素从乡村流入城市的态势和城市要素集中度较高的发展格局。这些重要背景环境表现在:(1 1)各类改革推进了要素自由流动。各类改革推进了要素自由流动。目前正在推进的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改革等对要素自由流动发挥促进作用,特别是社
17、会保障政策的融合和一体化进程将对劳动力要素流动有很大促进作用,这也刺激农民工在区域和城乡之间的流动,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背景条件。(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最显著的就是城市面积的扩大和城市要素的集聚程度增强,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扩张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空间基础。客观来讲,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积逐步增加,201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接近3万KM2,表明城市面积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城市内部土地等资源的优化利用能够为农民进城提供必要支撑。(3 3)产业多元化的发展。产业多元化的发展。城市经济具有更大更显著的产业分化特征和过程。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些新的服务行业,
18、比如外卖快递等专业服务,这导致了从业人员的多元化,也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总之,产业多元化程度越高,吸引农民就业和城市市民的可能性就越大。一些大城市之所以有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就业,就是因为其产业具有多元化特征。(4 4)劳动力资源素质提升。劳动力资源素质提升。一些农民工在城市边工作边培训,而且只有城市能够提供这些培训服务,因此,出于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需要,一些农民进城务工或者流入城市。而城市环境的确提供了诸多劳动培训的机会,包括企业给农民工提供了诸多培训的机会。这也是促进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5 5)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各地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客观上需要一些服务人员尤其是各
19、类基本生活服务类人员,这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些城市意识到农民工进程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后,开始在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并将其作为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比如山东省提出农民工全部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这些战略规划构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背景条件。综上所述,农民工市民化具有较好的背景条件,具备基本的区域发展、产业和要素流动等客观条件,这些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 破解城乡差距和城乡融合发展难题,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必要的选择。第一,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第二第二,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不管是养
20、老保险还是其他社会保障,城市居民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提高整体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第三第三,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劳动力要素的适度自由流动。第四第四,有利于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工城市化市民化,对农村地区不一定是负面的影响。相反,一些农民工在城市获得资本等要素以后,回乡创业并带动农民就业和致富。这些农民工实际上发挥着联系城乡要素市场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作用,是一种新型农民的职业经理人。三、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障碍三、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障碍 数据显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的数量正在呈现快速增
21、长的态势,尤其是工伤保险的人数快速上升。这说明,农民工在社会保险方面和城市居民的差距正在缩小,而这在上世纪则是很少见的事情。可以说,政府在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看到农民工市民化重要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农民工市民化存在诸多限制因素,比如公共资源承载能力不足等。这些现实障碍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等措施来逐步解决。第一,城市公共资源承载力限制第一,城市公共资源承载力限制。诸多经验事实表明,水资源、土地等公共资源承载力是限制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原因。比如,水资源就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条件,北京等大城市人口规模的限制也是根据水资源来确定的,这说明公共资源具有刚性约束。其它公共资源如医疗、教育等
22、资源也是限制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子。其它城市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就需要破除公共资源承载力的限制,这包括更加高效的土地利用等措施。第二,全社会就业岗位限制第二,全社会就业岗位限制。近年来,每年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在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全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减缓的一个原因,虽然政府在一些公益性岗位上适度安排了农民工,但整体来看,就业空间有限和就业人员增加的现实存在矛盾。特别是生产及经济活动的智能化会减少用工人员,这会造成农民工市民化的直接冲击。第三,公共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第三,公共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由于城市公共管理资源和管理能力的问题,对于进城农民工存在管理不
23、足的问题,或者说服务不足的问题,这可能是导致农民工生存与发展成本高的一个原因。随着信息化技术等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各地区推进的公共管理服务改革,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农民工在房屋租赁、就业以及其它方面的成本正在变化,并且,一些农民工的维权行为也导致了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高。第四,其它相关问题第四,其它相关问题。一些农民工因为经济收入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城市长期定居,而是选择在城乡之间进行迁徙式流动。这些流动人口的管理给政府带来一定困难,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解决。目前,尤其是对流动的规律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出台有关政策措施,降低流动人口的管理成本。四、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政策四、农民工市民化的公
24、共政策 农民工市民化需要采取诸多措施,协调各方力量综合加以推进,才能发挥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目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探索建设农民工社区。第一,探索建设农民工社区。在城市一定范围内建设农民工社区,以比较低廉的成本运行,降低农民工生活成本,让农民工有稳定的居住环境,是比较务实和可行的选择。在当前环境条件下,可以通过将一定数量的廉租房、公租房等提供给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租住等方式降低其住房负担。具备条件和经济实力的城市可以谋划建设农民工社区,逐步增加农民进城居住和就业数量。第二,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第二,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通过规范相关政策,将农民工更大
25、范围地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降低他们在城市生存与发展的成本,从而尽早实现市民化。目前,应该首先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逐步提高农民工的保障水平,以便降低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成本。第三,大力创造农民工创业环境第三,大力创造农民工创业环境。一些农民工在手工制作、艺术品开发等方面具有创新能力,具备创业的技能基础。城市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创业环境,比如创业社区、创业店铺等,通过降低房租和税费等形式降低其创业成本,从而激发其创造力,提高产出水平和生产能力。第四,逐步取消市民和农民身份差异第四,逐步取消市民和农民身份差异。户籍制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将户口城乡区别转化为居住证制度,从而弱化农民和
26、市民的身份差异。应该赋予居住证制度保障更多农民权益,比如在享受城市公共交通、医疗等方面的权益。第四节农村地区城镇化的若干现实问题第四节农村地区城镇化的若干现实问题 一、土地问题。一、土地问题。城乡发展现实过程显示,城乡融合式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就是土地要素的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尤其是城市土地面积的扩张速度增加。然而,考虑到粮食安全等需要,中国正在推进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工作,这样,农村城镇化受到土地面积的刚性约束。如果这个政策确实得到贯彻,那么就会在较小的城镇国土面积内集中较大人口等要素,实现一种紧凑型的城镇化模式。此外,农村地区也需要通过土地优化利用等实现要素集聚,增加单位土地的产出价值。目前,
27、人口流动在大区域进行的同时,乡村人口有向县城和乡镇集中的倾向,这主要是为了子女上学等公共服务的便利化而做出的选择,。显然,后一种流动方式是在农村地区进行,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劳动力要素的集中,为城镇化创造了人力资本条件。然而,大城市由于人口流动导致的公共服务压力增加问题也存在。近年来,各大城市制定的限制人口政策能够有效地控制人口总量,从而使劳动力资源向其他区域流过,人口流动的总体态势有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二、人口流动问题 三、产业结构问题三、产业结构问题 农村地区的城镇化需要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统一。一些地区存在土地撂荒问题,农民集中到城市后从事服务业等,放弃了农田耕种,这会导致区域内的粮食产量
28、等有下降的风险,但也为土地大规模流转和集中经营提供了条件。通过要素集聚调整产业可以降低这方面的风险。四、资金等要素配置问题四、资金等要素配置问题 资金配置问题,实际上是资金的来源保障及使用效率两个问题。目前,尤其需要将环境保护投资等资金向农村地区倾斜,实现城乡之间相对均衡的公共资金配置模式,遏制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过大的趋势。同时,农民将收入的绝大部分用来消费住房等,造成了资本积累能力下降,这也加剧了城乡之间的资本回报率差异。五、公共管理资源配置问题五、公共管理资源配置问题 安全、教育等公共安全管理和服务资源的配置问题,是制约乡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城镇化进程有助于推进这些资源的优化利用,并提高公共服
29、务能力。目前,一些农村地区进行学校和教育等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师生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要素集中的态势,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有积极意义。六、其它负面外部性问题六、其它负面外部性问题 城镇地区的生活垃圾和环境污染增加等,都是负面外部性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可能会导致农村地区和城市污染加剧,导致系统性的环境问题,因此,应该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并提出切实解决的措施。第五节农村地区城镇化的公共政策第五节农村地区城镇化的公共政策 一、土地政策一、土地政策 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主要是征地补偿、代耕制度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农民的核心利益。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和土地政策,农村
30、土地征用为建设用地,需要对农民进行各类补偿。而各地土地征用问题的主要矛盾在拆迁安置补偿方面,这是政策执行层面的问题,但是也体现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和其他主体间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农民在了解了土地增值过程后,会增加对土地收益的偏好和期许,因此,在征地中和其他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就容易发生。总之,有必要对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等进行适度调整,乃至进一步增强农民在标准制定中的作用。有些地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快,存在土地被弃耕的情况,但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利,因此就产生了代耕的情况。代耕农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层。但是,代耕农一直在户籍等方面和原住居民存在差异。近期,广东省珠海市出台了关于解决我市代耕农问题的指导
31、意见,在解决代耕农问题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二、财政政策二、财政政策 如何分配和用好财政资金,是农村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在财政资金支持表现在危房改造等多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美丽宜居小镇和村庄建设方面。根据相关文件,已经分批次公布了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的名单(附录一)。在垃圾处理方面,有关文件规定,中央财政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财政保障能力,支持各地开展农村垃圾治理。省、市两级财政给予积极支持。县级人民政府要将农村垃圾治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的要求整合相关专项资金。然而,这些专项资金只是文件中做出了规定,具体筹集、拨付和使用
32、等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才能得出比较符合事实的结论。对这些财政资金使用进行综合评估,有助于调整相关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尤其要引导将财政资金使用在促进城乡通达性和提高农村环境质量等方面,并通过竞争性机制设计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综合价值,特别是在促进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价值。三、金融政策三、金融政策 经验事实表明,优化城乡金融资源配置,能够提高服务城乡发展能力。因此,未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金融措施就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这就需要在一些领域和行业实施优惠金融政策,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并发挥金融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资本支持。不过,金融支持农村需要基本条
33、件就是农村经济发展能够更加稳定有效地控制风险以及提高有关主体的信用水平。目前,金融服务需要根据农村实际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让农户和农村产业项目获得更加便利的金融支持。此外,金融行业应该系统性地设计政策,让农民持有更多的金融性资产,或者在资产增值方面得到专业服务。四、税收政策四、税收政策 事实表明,在一些行业进行税收政策优惠,能够吸引企业和产业的集聚。农村地区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根据产业、行业等性质来实施一些优惠税收政策。反之,对于那些对城乡融合发展不利的项目要进行税收方面的调整,以便发挥税收调整经济行为的作用。比如,对于那些在人口密度过大区域开发房产等经济行为的企业,可适度征收高的税赋,以便遏制要素过度集中和房价过快上升的态势。五、社会保障政策五、社会保障政策 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制和有关政策改革,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从改革态势来看,医保等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是社会保障政策的发展趋势。因此,社会保障政策要做好城乡衔接、区域衔接和项目衔接,让民众能够更加便利、高效地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生活质量提升和发展水平提高。目前,一些地区在社会保障衔接方面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这可能有助于降低社会保障享受的成本,从而提高民众福利水平。具备条件的地区应该尽快推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