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 观潮 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 文档编号:722371       资源大小:295.6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1.5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Rabit)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 观潮 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1、1 观 潮 本文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 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课文先 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 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 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 惊心动魄的景象, 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四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字、词、句。对于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联系 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上还是存在较大的难度。 此外,钱塘江大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较难感受和体会其奇特、壮观的景色,这就 要求教师创设好情境,设计好句子理解的坡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 大潮的奇特、壮观、雄伟。 课前可让

    2、学生搜集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由于课文结构 清晰,层次分明,所以在教学时,可以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 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边读边想象画面,再以“奇”字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 研读,体会江潮的变化,体会观潮者心情的变化,进而体会钱塘江大潮景观之奇特。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时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4 自然段。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重点

    3、 理解课文中描写潮来之时的语句, 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 体会并想象课文描绘的 大潮壮观的景象。 难点 感受大潮的神奇、壮观,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2 课时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 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有关段落, 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重点 了解课文的内容。 难点 理清课文的脉络。 一、谈话导入 “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留下的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 当浪 潮犹如千万匹白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飞奔

    4、而来时, 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让我们一起走 进课文,去看看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吧!(板书课题:观潮) 二、初步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给学生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观潮 (ch o) 笼罩 (ln zho) 薄 雾(b o) 横贯 (un) 若隐若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山崩地裂:崩,倒塌。裂,裂开。本课形容声音很大。 漫天卷地:天和地随风浪翻卷。本文形容波涛无边无际地涌来,随着风浪翻滚的情景。 3学生默读课文,明确以下内容。 (1)课题中的“潮”指的是

    5、哪里的潮? 明确:“潮”指的是钱塘江大潮。 (2)“天下奇观”的“观”与“观潮”的“观”意思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者指看到的景象,后者是看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梳理文章结构。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齐读课文,讨论并明确:作者是按时间和空间顺序来描写的。时间顺序:潮来前 潮来时潮去时。空间顺序:由远及近。 (2)按文章的描写顺序,可以将课文分成几部分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总写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 3、4 自然段):

    6、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部分(第 5 自然段):写潮退去时的景象。 2归纳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感情。 老师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总结明确:本文通过对钱塘江大潮来之前、来 时、去时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了奇特的自然景观,赞美了“天下奇观”的壮丽,抒发了作 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同学们,我们刚刚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按作 者观察的时间顺序来梳理课文。 1潮来前的景象。 老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 2 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1)作者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思考明确:海宁市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 (2)潮来前的江

    7、面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平静。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薄雾。(板书:平静) “横卧”是什么意思?(横着躺下或趴下,文中把钱塘江比作人,形容钱塘江江面非常 开阔) 师:平静的江面、雨后的阳光、蒙蒙的薄雾,还有古塔、中山亭、观潮台以及远处的小 山,构成了一幅多么平静美丽的山水画啊!要想把这幅美丽的图画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在读 的时候,声音应该轻点儿,速度应该慢点儿。请同学们一齐来读这几句。(学生齐读,教师 指导纠正) (3)“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这两 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 “人山人海”说明人多,正由于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所以有这

    8、么多人来。 “昂 首东望”说明潮从东边来,人们心情急切。 “等着、盼着”也说明人们心情急切。(板书:昂 首东望) 2老师总结:这一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人们等着,盼着江潮的到来。 五、布置作业 1重点预习课文第 3、4 自然段。 2收集有关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观潮 潮来前 平静 昂首东望 1品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4 自然段。 重点 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潮来时”的语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一、复习导

    9、入 学生阅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回忆作者所描写的潮来前的景 象。接下来,我们继续随作者去看看潮来时和潮去时的景象。 二、精读课文第 35 自然段 1潮来时的景象。 上节课,同学们已明确第 3、4 自然段描写的是潮来时的景象,是课文的重点部分,现 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江潮是什么时候来的? 明确:午后一点左右。 老师指导:人们知道大潮到来的时间,但还是一大早就来到海塘大堤上,表明了钱塘江 大潮是天下奇观。 (2)第 3、4 自然段各写了潮在什么地方的情景? 学生思考并讨论明确:第 3 自然段:远处;第 4 自然段:近处。 (3)第

    10、3 自然段写了大潮在远处的情景,可以分成两层。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思 考如何分层。 明确:第 13 句为第一层,第 4 句为第二层。是按大潮到来的时间顺序或地点变化来 分的。 (4)大潮在远处时人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隆隆的响声,像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像闷雷滚动,说明大潮的声音很大,离我们很远。 这时江面有什么变化吗?(风平浪静) 当人们听到这声音时,会有怎样的反应? 讨论明确:人群非常喧闹,像锅里的开水一样,这就叫人声鼎沸。 过了一会儿又怎样? 明确:听到响声越来越大,看到一条白线。 思考: “白线”指什么?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 “白线”指潮水,在水天相接的地

    11、方。说明大潮离我们越来越近。 (5)江潮逼近,这时人群又怎样了? 明确:人群又沸腾起来。 老师总结: 第 3 自然段主要讲了大潮在远处的情景, 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把江潮发出 的声音、形状和人们的情绪变化写得清清楚楚。 下面我们就按学习这一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 4 自然段。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6)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此时人们看到了什么? 明确:看到了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两丈多高的水墙写出了什么? 明确:写出了浪潮潮头的高。 为什么先看到的是一条白线,现在是一睹两丈多高的水墙? 明确:因为浪潮的距离越来越近,潮水越来越大。 (7)“浪潮越来越近,犹如颤动起来”是怎样的景象

    12、?从课文中找个词来形容。 明确:浩浩荡荡。 “浩浩荡荡”写出了什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明确:写出了江潮气势之大。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 这里实际上是指什么浩浩荡荡?(潮水) 浪潮越来越近,此时的声音是怎样的? (山崩地裂) 同学们,当我们读到这儿的时候,一定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齐读这一自然 段,读出大潮越来越近的那种气势。(齐读) 老师总结:第 4 自然段写江潮在近处时变化的情景。 (8)小结第 3、4 自然段。 这两自然段写潮来时的情景,先写潮在远处的情景,再写潮在近处的情景,作者是按由 远及近的顺序来写的。 2潮去时的景象。 (1)潮来时的景象是壮观的,那么潮去时又是怎

    13、样的情景呢?找出文中表现潮去时总的 特点。 明确:恢复了平静。 (2)这时江面恢复的平静与潮来前的平静相同吗? 明确:不同,这时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3)是很长时间涨了两丈来高吗?从哪儿可以得知? 明确:不是,从“霎时”可以得知。 (4)小结:这一自然段写潮去后江面又恢复了平静。 三、疑难探究 本课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点? 1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如:“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闷雷滚动。”作者对大潮到来时、大潮过后的江面上的情况采用了直接描写的方法。这期间 人们的反应则是间接描写,衬托出大潮的雄伟气势。如: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14、 ” 2 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如: “江潮还没有来”“午后一点左右”“过了一会儿”“再 近些”作者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大潮过后”的时间顺序, 非常清楚地介绍了钱 塘江大潮的壮观气势。在写作的过程中,重点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通过写作者在观察时所听到的声音、 看到的情景,以及人们的情绪变化,把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展现在我们眼前,使人发自内 心地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五、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课文第 3、4 自然段。 观潮 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 潮来前 江面宽阔 薄雾笼罩 壮美宁静 潮来时 万马齐奔 山崩地裂 气势

    15、雄伟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玉波汹涌 江潮卓绝 奇特 观众为之 倾倒 教学时,我以“天下奇观”为线索,并围绕它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这样既增长了学生 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本课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突出朗读训练。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引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置身 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挖掘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通过情绪的变化体现“天下奇观”。如潮来前引导学生 抓住“昂首东望” “等着” “盼着”等词语,说明人们的心情如此急切,自然是想一睹“天下 奇观”的风采。 不足的是在前面的读、悟、品的环节中耗时过多,积累语言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好,课堂上学 生的学习气氛跟平时的课堂相比还显得不够活跃。 除了客观的原因外, 我想我的教学感染力 还有待提高。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 观潮 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Rabit)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