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v掌握糖皮质激素类药的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掌握糖皮质激素类药的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v熟悉糖皮质激素类药的给药方法。熟悉糖皮质激素类药的给药方法。v了解盐皮质激素类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促肾上腺了解盐皮质激素类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类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抗肾上腺皮质激皮质激素类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抗肾上腺皮质激 素类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素类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来源 球状带球状带15%: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醛固酮 束状带束状带78%: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网状带网状带7%:7%:性激素性激素髓质髓质:释放肾
2、上腺素释放肾上腺素 第一节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药物药物来源v天然天然 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可的松v半合成半合成 强的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强的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一、体内过程一、体内过程 v脂溶性高、口服、注射均可吸收脂溶性高、口服、注射均可吸收v 90%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 80%与皮质激素转运蛋白(与皮质激素转运蛋白(CBG)结合)结合 10%与白蛋白结合与白蛋白结合v 主要在肝代谢 可的松与泼尼松须在肝内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可的松与泼尼松须在肝内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 与泼尼松龙而生效与泼尼松龙而生效 v 与肝药酶诱导剂合用需加大皮质激素剂量与肝药酶诱导
3、剂合用需加大皮质激素剂量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类别类别药物药物糖代谢糖代谢抗炎作用抗炎作用水盐代谢水盐代谢与受体亲和与受体亲和力力 t t1/21/2维持时间维持时间等效剂量等效剂量(比值)(比值)(比值)(比值)(比值)(比值)(比值)(比值)(h h)(h h)(mg)短短 效效 类类 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1 11 11 11 11.51.58 812122020 可的松可的松*0.80.80.80.80.80.80.010.011.51.58 812122525中中 效效 类类 泼尼松泼尼松*泼尼松龙泼尼松龙 甲泼尼龙甲泼尼龙 曲安西龙曲安西龙3.53.53.
4、53.50.80.80.050.053.33.3121236365 54 44 40.80.82.22.23.33.3121236365 55 55 50.50.512123.33.3121236364 45 55 50.10.11.91.93.33.3121236364 4长长 效效 类类 地塞米松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倍他米松303030300.10.17.17.15.05.0363672720.750.7530303535252535350.10.15.45.45.05.0363672720.60.6外外 用用 类类 氟氢可的松氟氢可的松121212122002003.53.58 81212
5、#氟氢松氟氢松404040401501501.01.0 注:注:*体外无活性。体外无活性。#此药只外用消炎,内服只作盐皮质激素使用。此药只外用消炎,内服只作盐皮质激素使用。二、生理作用二、生理作用(一)(一)允许作用允许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但可给其他激素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但可给其他激素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如: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如: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二)(二)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糖代谢:糖代谢:升高血糖。升高血糖。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抑
6、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脂肪代谢: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重新向心分促进脂肪分解,重新向心分 布。布。水和电解质代谢:水和电解质代谢: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保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保 钠排钾。钠排钾。(三)参与应激反应,提高机体抗伤害能力(三)参与应激反应,提高机体抗伤害能力(四)对各器官系统的影响(四)对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1.血液与造血系统血液与造血系统 刺激骨髓造血机能 红细胞、血红蛋白 凝血时间 血小板、纤维蛋白原 中性粒细胞数量 功能 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2.2.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少(减少 氨基丁酸)氨基丁酸),影响认知
7、能力及精神行为影响认知能力及精神行为,3.3.消化系统消化系统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 (由于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上皮细胞更换率减(由于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上皮细胞更换率减低,使胃黏膜自我保护与修复能力削弱,大剂量可低,使胃黏膜自我保护与修复能力削弱,大剂量可诱发或加重溃疡)诱发或加重溃疡)4.4.对骨骼的影响对骨骼的影响 抑制成骨细胞抑制成骨细胞,减少骨胶原合成、促进骨胶原和骨基质分解减少骨胶原合成、促进骨胶原和骨基质分解。骨盐不易沉着、骨质形成障碍骨盐不易沉着、骨质形成障碍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骨质疏松是停用糖皮质激素停用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指征之一的重要指征之一
8、 三、药理作用(超生理剂量)三、药理作用(超生理剂量)(一)(一)抗炎作用抗炎作用 对抗各种原因所致炎症(理化、生物、免疫等):对抗各种原因所致炎症(理化、生物、免疫等):(1)炎症初期红、肿、热、痛症状减轻。)炎症初期红、肿、热、痛症状减轻。(2)炎症后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瘢痕形成)炎症后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瘢痕形成。(3)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修复功能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修复功能 感染扩感染扩散散,阻碍创口愈合阻碍创口愈合。(4)抗炎特点:抗炎特点:强大、非特异性、抗炎不抗菌强大、非特异性、抗炎不抗菌。表现:增强机体对炎症的耐受性、降低炎症的血管反应与细胞反应表现:增强机体对炎症的耐
9、受性、降低炎症的血管反应与细胞反应(二)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二)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 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干扰淋巴细胞的识别及阻断免疫母细胞增生。促进致敏淋巴细胞解体,使淋巴细胞向血管外移行。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干扰体液免疫。(三)抗毒作用(三)抗毒作用 v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释放;降低降低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v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v对细菌外毒素无效。对细菌外毒素无效。(四)抗休克作用(四)抗休克作用v 抗炎、抗毒作用抗炎、抗毒作用 阻断休克恶性循环阻断休克恶性循环v 允许
10、作用允许作用 维持稳定血压维持稳定血压v 稳定溶酶体膜稳定溶酶体膜 减少心肌抑制因子释放减少心肌抑制因子释放v 扩张痉挛血管扩张痉挛血管 改善休克改善休克 四、临床应用(一)替代疗法(一)替代疗法(补充生理剂量补充生理剂量)1.1.治疗治疗急慢性肾上腺皮质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功能减退症能减退症。2.2.治疗治疗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3.3.治疗治疗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二)(二)严重急性感染或炎症严重急性感染或炎症 1.1.治疗治疗伴毒血症的严重急性感染(合用足量抗生素)伴毒血症的严重急性感染(合用足量抗生素)。2.2.预防某些炎症后遗症。预防某些炎症后遗
11、症。(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 1.风湿、类风湿性疾病风湿、类风湿性疾病 2.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 3.血管神经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 4.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5.过敏性休克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休克等过敏性疾病 只缓解症状、不祛除病因、停药易复发只缓解症状、不祛除病因、停药易复发(四)抗休克(四)抗休克 1.感染中毒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 合用足量抗生素短时、大剂量突击治疗合用足量抗生素短时、大剂量突击治疗。2.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激素为次选药,可与首选药肾上腺素合用激素为次选药,可与首选药肾上腺素合用。3.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须结
12、合病因治疗须结合病因治疗。4.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 补液补电解质等效果不佳时合用超大剂量皮质激素补液补电解质等效果不佳时合用超大剂量皮质激素。(五)血液病(五)血液病 急淋、再障、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性紫急淋、再障、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性紫 癜等癜等。(六)呼吸系统疾病(六)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等支气管哮喘等。(七)局部应用和外用(七)局部应用和外用 皮肤病、眼部疾病、过敏性鼻炎皮肤病、眼部疾病、过敏性鼻炎。(八)急性脊髓损伤五、不良反应五、不良反应(一)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一)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医
13、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2.诱发或加重感染诱发或加重感染。3.诱发或加重溃疡。诱发或加重溃疡。4.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5.其他:精神失常、白内障、青光眼等其他:精神失常、白内障、青光眼等。(二)(二)停药反应停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缓慢减量、减低维持量或隔日给药,停药后应激缓慢减量、减低维持量或隔日给药,停药后应激 情况下补充给药情况下补充给药2.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 加大剂量给药、控制症状后逐渐减量、停药加大剂量给药、控制症状后逐渐减量、停药第二节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去氧皮质酮醛固酮、去氧皮质酮 调节水、电解质代谢、潴调节水、电解质代谢、潴Na+排排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