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071页例2、“练一练”,第73页练习十一第4-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假设策略,能运用假设策略分析稍复杂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正确地解决问题。2.使学生经历用假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具有主动探索、回顾反思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解决用假设的策略时总量变化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假设时数量的复杂关系。教学过
2、程课前预习:如何理解:1.在1个大盒和同样的5个小盒里装满球,正好80个;2.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一、激活经验,引入新课出示:在1个大盒和同样的5个小盒里装满球,正好80个。已知每个小盒装的个数是大盒的三分之一,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并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指出:由于盒子的大小不同,不能直接计算,所以我们可以假设把球全部装入小盒,那么8个小盒能装80个,这样就可以求出每个小盒装多少个,再求出每个大盒装多少个。引人:从上题可以看出,假设策略可以把两种大小不同的盒子假设成同一种盒子,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其实,运用假设策略还可以解答很多复杂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3、运用假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揭示课题)设计说明:课始,让学生用假设策略解决总量不变的实际问题,可以激活已有经验,进一步明确把两种不同的量假设为同一种量,可以使数量关系变得简单,既巩固了用假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又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使学生带着已有认知和经验,进入新的问题情境。二、教学例题,运用策略1.理解题意。出示例2(包括示意图),学生读题。提问:这题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提问:你是怎样理解题中数量之间关系的?通过交流理解:1个大盒里球的个数+5个小盒里球的个数=80,1个大盒里球的个数8=1个小盒里球的个数,或者1个小盒里球的个数+8=1个大盒里球的个数。2.引导分析。提问
4、:这题与刚才的复习题相比较,不同在哪里?引导:这也是大、小不同的两种盒子装球的问题,但知道的是大、小两种盒子里装球相差的个数,求两种大小不同的盒子各装多少个球。你想到用什么策略解决?想一想,你想怎样假设?按照你的假设,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和同桌讨论一下,有想法了或遇到新的问题了,提出来一起研究。交流:你想怎样假设,有没有需要大家帮助的问题?(学生说明假设的方法、假设时的困惑或已经找到的变化等)引导:我们先假设6个全是小盒(借助示意图),也就是把1个大盒换成1个小盒,盒子里装球的总数会发生什么变化?追问:谁再说说如果全是小盒,球的总数是多少个?为什么?说明:把1个大盒换成小盒,就会少装8个
5、,这时盒子里装球的总数也就少了8个,是72个。3.列式解答。(1)提问:现在你能根据假设后的数量关系列式解决吗?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评析板演的方法,弄清每一步算式的依据。小结:假设6个全是小盒,就是把1个大盒看作小盒,球的总数就少了8个,这样本来有两个未知量的问题就成了只有一个未知量,使得问题变得简单了,可以先算每个小盒装多少个,再算每个大盒装的个数。(2)提问:如果假设6个全是大盒,球的总数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重点讨论球的总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得出:假设把5个小盒都看成大盒,一共有6个大盒,球的总数比原来多原40个,这样就很容易算出每个大盒装20个,再算出每个小盒装12个,和原来答案相同。4
6、引导比较。提问:刚刚我们用两种思路解决了例2,假设6个全是小盒或者6个全是大盒,虽然假设的方法不一样,但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了?小结:两种思路都是把两种大、小不同的盒子假设成一种盒子,这样原来的两个未知量就转化成了一个未知量,数量关系就变得简单了,解决问题也就容易了。但像这样假设,盒子个数不变,球的总数量会发生变化,这是解题时要重点关注的,【设计说明:例2虽然仍是运用假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但由于假设以后球的总数发生了变化,使得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增理难度。解题方法的关键是要学生理解假设以后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怎样变化的。在出示例题后,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影响下,很容易想到用假设的策略解决。
7、教学设计开始就引导学生关注与复习题不同在哪里,这是假设后总数量会变化的“源头”。接着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采用假设,在思考过程中发现”新问题”,使思维得以“聚焦”,由此展开对话、交流和研究,并在教师的指点和追问下发现总数量的变化,认识假设后的数量关系,从而破解难点,萌发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第一次假设后,又从另一角度提出假设解答,进一步认识这类问题用假设策略后数量变化的特点。最后引导比较,加深对这类问题特点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掌握用假设策略解题的思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三、反思比较,内化策略1.比较异同。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例1,明确了假设的策略,今天又学习了例2,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了另一类比
8、较复杂的问题。回想一下,例1和例2的条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解决时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指出:这两道例题相同的是都有两种大小不同的未知量和对应的总数量,解题时相同的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未知量假设成同一种未知量,使问题变得简单。2.反思内化。引导:回顾例1和例2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1.做“练一练”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填空。提问:两不同的假设有什么区别,解题时有什么不同? (2)学生列式解答。交流:这里板演题假设时是怎样想的?每一步计算求的什么?2.做“练一练”第2题。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提问:为什么一种解法的列式是(196-100)(4+2),而另一种解法列式是(1
9、96+50)(4+2)?指出:当已知大、小两种量相差多少时,用假设策略时要按假设的方法,思考总量有什么变化,是增加了多少还是减少了多少。3.做练习十一第5题。学生先看图说明题意。提问:仔细观察线段图,想一想,怎样假设可以使三种树的棵数看作同样多?提问:如果假设三种树的棵数都和草果树同样多,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学生解答。追问:算式中为什么要先减去20和30?这样可以先求出哪种树的棵数?怎样求另两种树的棵数?4.拓展延伸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吃4个,小和尚每4人吃一个。大和尚与小和尚各有多少人?提问: 如何理解“小和尚每4人吃一个”?提问:如果假设100个都是大和尚,可以如何计算呢? 如果如果假设100个都是小和尚,可以如何思考呢?学生组内讨论,全班汇报交流五、 全课总结提问:今天用假设策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假设策略有了哪些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