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应 用 介 绍一、什么样的建筑物需要进行鉴定?二、抗震鉴定主要依据的标准规范有哪些?三、我国抗震鉴定标准的沿革。四、09抗震鉴定标准的主要修订。五、现有建筑抗震鉴定的基本要求。六、场地、地基和基础的抗震鉴定。七、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八、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鉴定。九、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鉴定。十、中小学校用房抗震鉴定中的几个问题。一、什么样的建筑物需要进行抗震鉴定?1.1.接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的建筑。接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的建筑。2.2.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的建筑。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的建筑。3.3.需要改变结构的
2、用途和使用环境的建筑。需要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的建筑。4.4.其他有必要进行抗震鉴定的建筑。其他有必要进行抗震鉴定的建筑。如:遭受灾害(地震、火灾、爆炸、撞击)受损的建筑,如:遭受灾害(地震、火灾、爆炸、撞击)受损的建筑,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低劣的建筑等。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低劣的建筑等。二、抗震鉴定的主要标准规范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GB 50223-2008)2.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GB 50292-1999)3.3.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
3、B 50114-2008GB 50114-2008)4.4.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GB 50023-2009)5.5.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JGJ 125-99JGJ 125-99)20042004年版年版6.6.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7.7.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GB/T 50344-2004)8.8.抗震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通知抗震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通知如:闽建设(如:闽建设(20022002)3737号号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
4、划一览表福建省区划一览表1.1.试点起步阶段(试点起步阶段(1966196619761976)地震区建筑设计规范地震区建筑设计规范(草案稿),(草案稿),19641964 1968 1968年编制了京津地区一般民用建筑、单层工业厂房、旧年编制了京津地区一般民用建筑、单层工业厂房、旧建筑、农村房屋及烟囱、水塔等的抗震鉴定标准(草案)和抗建筑、农村房屋及烟囱、水塔等的抗震鉴定标准(草案)和抗震措施要点。震措施要点。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试行)(试行)TJ11-74TJ11-74 1975 1975年编制年编制京津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京津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抗
5、震鉴定标准(试行),(试行),9 9月正式实施。月正式实施。该阶段的特点:探索抗震鉴定的基本技术与管理方法该阶段的特点:探索抗震鉴定的基本技术与管理方法三、我国抗震鉴定标准的沿革2.2.蓬勃开展阶段(蓬勃开展阶段(1976197619891989)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TJ23-77TJ23-77)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TJ11-78)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117-88GBJ117-88)该阶段的特点:该阶段的特点:建立了抗震鉴定的管理体制,采用普查、分类、排建立了抗震鉴定的管理体制,采
6、用普查、分类、排队、立项,然后按抗震鉴定、设计审批、组织施工、竣队、立项,然后按抗震鉴定、设计审批、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的程序进行。工验收的程序进行。对抗震鉴定技术及时进行总结,为第三阶段奠定了对抗震鉴定技术及时进行总结,为第三阶段奠定了技术基础。技术基础。3.3.综合发展阶段(综合发展阶段(1989198920082008)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GB50023-9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GBJ11-89)(GB50011-2001GB50011-2001)20012001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颁布实施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颁布实施
7、该阶段的特点:该阶段的特点:抗震鉴定与建筑功能改造紧密结合。抗震鉴定与建筑功能改造紧密结合。抗震鉴定的要求扩大到抗震鉴定的要求扩大到6 6度区。度区。强调建筑抗震能力的综合分析。强调建筑抗震能力的综合分析。4.4.汶川地震后(汶川地震后(2008.5.122008.5.1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GB50023-2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GB50011-2001)20082008年版年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GB 50223-2008)该阶段的特点:该阶段的特点
8、: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地震,特别是汶川大地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地震,特别是汶川大地震的震害经验教训,吸收了建筑抗震鉴定技术的最新科的震害经验教训,吸收了建筑抗震鉴定技术的最新科研究成果,对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方法进行了创新、研究成果,对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方法进行了创新、补充和完善。补充和完善。1.1.扩大了原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扩大了原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n 9595标准:仅针对标准:仅针对TJ11-78TJ11-78实施以前设计建造的房屋,当设防实施以前设计建造的房屋,当设防烈度不提高时,已按烈度不提高时,已按7777鉴定标准鉴定标准加固或按加固或按7878抗震设计抗震设计规范规范设计的建筑
9、,可不再进行抗震鉴定。按设计的建筑,可不再进行抗震鉴定。按8989规范设计建规范设计建造的房屋的抗震鉴定未提及。造的房屋的抗震鉴定未提及。n 0909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 69 9 度地区的现有建筑的度地区的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不适用于新建建筑工程(含烂尾楼)的抗震设计抗震鉴定,不适用于新建建筑工程(含烂尾楼)的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的评定,也不适用于古建筑、文物建筑、危险房和施工质量的评定,也不适用于古建筑、文物建筑、危险房屋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屋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现有建筑(现有建筑(Available buildingsAvailable build
10、ings):除古建筑、新建建筑、除古建筑、新建建筑、危险建筑以外,迄今仍在使用的既有建筑。危险建筑以外,迄今仍在使用的既有建筑。四、09抗震鉴定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n 几点说明:几点说明:对新建建筑,抗震安全性评估属于判断房屋的设计和施工对新建建筑,抗震安全性评估属于判断房屋的设计和施工是否符合抗震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的质量要求;对现有建筑,是否符合抗震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的质量要求;对现有建筑,抗震安全性评估是从抗震承载力和抗震构造两方面综合判断结抗震安全性评估是从抗震承载力和抗震构造两方面综合判断结构实际具有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构实际具有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需要进行抗震鉴定的需要进行抗震鉴定
11、的“现有建筑现有建筑”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使用年限在设计基准期内且设防烈度不变,但原规定的抗震是使用年限在设计基准期内且设防烈度不变,但原规定的抗震设防类别提高的建筑;第二类是虽然抗震设防类别不变,但现设防类别提高的建筑;第二类是虽然抗震设防类别不变,但现行的区划图设防烈度提高后又使之可能不符合相应设防要求的行的区划图设防烈度提高后又使之可能不符合相应设防要求的建筑;第三类是设防类别和设防烈度同时提高的建筑。建筑;第三类是设防类别和设防烈度同时提高的建筑。n 几点说明:几点说明:现有建筑增层时的抗震鉴定,情况复杂,标准未作规定。对现有建筑增层时的抗震鉴定,情况复杂,标准未
12、作规定。对现有建筑进行装修和改善使用功能的改造时,若不增加房屋层数,现有建筑进行装修和改善使用功能的改造时,若不增加房屋层数,应按鉴定标准的要求进行抗震鉴定,并确定结构改造的可能性;应按鉴定标准的要求进行抗震鉴定,并确定结构改造的可能性;若进行加层改造,一般来说,加层的要求应高于现有建筑鉴定而若进行加层改造,一般来说,加层的要求应高于现有建筑鉴定而接近或达到新建工程的要求,此时可以采用综合抗震能力鉴定的接近或达到新建工程的要求,此时可以采用综合抗震能力鉴定的原则,但不能直接套用抗震鉴定标准的具体要求。原则,但不能直接套用抗震鉴定标准的具体要求。不得按标准的规定进行新建工程的抗震设计,或作为新建
13、工不得按标准的规定进行新建工程的抗震设计,或作为新建工程未执行设计规范的借口。程未执行设计规范的借口。2 2.提出了现有建筑鉴定的后续使用年限,根据现有建筑设计提出了现有建筑鉴定的后续使用年限,根据现有建筑设计建造年代及原设计依据规范的不同,将其后续使用年限划分为建造年代及原设计依据规范的不同,将其后续使用年限划分为3030、4040、5050年三个档次。年三个档次。后续使用年限后续使用年限(Continuous Continuous seismicseismic working life working life或或Continuing Continuing seismicseismic s
14、ervice life service life):对现有建筑经抗震鉴对现有建筑经抗震鉴定后继续使用所约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建筑不需定后继续使用所约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建筑不需重重新鉴定新鉴定和相应和相应加固加固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的功能。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的功能。设计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ing lifeDesign working life):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订目的使用的时期。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订目的使用的时期。设计基准期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
15、d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作用):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n 现有建筑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按下列规定选择其后续使用年限:现有建筑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按下列规定选择其后续使用年限:在在7070年代及以前建造经耐久性鉴定可继续使用的现有建筑,其后续年代及以前建造经耐久性鉴定可继续使用的现有建筑,其后续使用年限使用年限不应不应少于少于3030年;在年;在8080年代建造的现有建筑,宜采用年代建造的现有建筑,宜采用4040年或更长,年或更长,且不得少于且不得少于3030年。(年。(
16、8989规范正式执行一般不晚于规范正式执行一般不晚于19931993年年7 7月月1 1日)日)在在9090年代(按当时施行的抗震设计规范系列设计)建造的现有建筑,年代(按当时施行的抗震设计规范系列设计)建造的现有建筑,后续使用年限后续使用年限不宜不宜少于少于4040年,条件许可时应采用年,条件许可时应采用5050年。(年。(0101规范正式执规范正式执行一般不晚于行一般不晚于20032003年年1 1月月1 1日)日)在在20012001年以后(按当时施行的抗震设计规范系列设计)建造的现有年以后(按当时施行的抗震设计规范系列设计)建造的现有建筑,后续使用年限建筑,后续使用年限宜宜采用采用50
17、50年。年。注意:注意:标准中给出的是最低后续使用年限,有条件时宜选择更长的后续标准中给出的是最低后续使用年限,有条件时宜选择更长的后续使用年限,不得随意减少后续使用年限。使用年限,不得随意减少后续使用年限。3.3.给出了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建筑应采用的抗震鉴定方法给出了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建筑应采用的抗震鉴定方法3030年:年:A A类建筑抗震鉴定,基本沿用类建筑抗震鉴定,基本沿用9595标准方法,主要增加标准方法,主要增加7 7度度(0.15g0.15g)和)和8 8度(度(0.30g0.30g)的相关内容,但对设防类别为乙类)的相关内容,但对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有较明显的提高。的建筑,有较
18、明显的提高。4040年:年:B B类建筑抗震鉴定,相当于类建筑抗震鉴定,相当于8989设计规范方法,设计规范方法,同时考虑同时考虑了了0101规范比规范比8989规范放松的要求,规范放松的要求,对于按对于按8989规范设计建造的现有规范设计建造的现有建筑,由于本地区提高设防烈度或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提高而进建筑,由于本地区提高设防烈度或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提高而进行抗震鉴定时,当选择行抗震鉴定时,当选择4040年的后续使用年限确有困难时,允许年的后续使用年限确有困难时,允许略少于略少于4040年。年。5050年:年:C C类建筑抗震鉴定,现行设计规范方法。类建筑抗震鉴定,现行设计规范方法。A类建筑抗震
19、鉴定第一级鉴定鉴定过关通过第二级鉴定未通过通过采取措施未通过未通过B类建筑抗震鉴定抗震措施鉴定抗震能力综合评定抗震承载力验算未通过确定后续使用年限通过鉴定过关4 4.明确了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明确了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n 8989规范规范20012001规范规范20102010规范的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规范的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根据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5050年内年内超越概率约为超越概率约为6363的地震烈度为对应于统计的地震烈度为对应于统计“众值众值”的烈度,的烈度,比基本烈度约低一度半比基本烈
20、度约低一度半,取为第一水准烈度,称为取为第一水准烈度,称为“多遇地多遇地震震”;5050年超越概率约年超越概率约1010的地震烈度,即的地震烈度,即19901990中国地震区划中国地震区划图规定的图规定的“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基本烈度”或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峰或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峰值加速度所对应的烈度,取为第二水准烈度,称为值加速度所对应的烈度,取为第二水准烈度,称为“设防地设防地震震”;5050年超越概率年超越概率2 23 3的地震烈度,取为第三水准烈度,的地震烈度,取为第三水准烈度,称为称为“罕遇地震罕遇地震”,当基本烈度,当基本烈度6 6度时为度时为7 7度强,度强,7 7度时
21、为度时为8 8度强,度强,8 8度时为度时为9 9度弱,度弱,9 9度时为度时为9 9度强。度强。n 与三个地震烈度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是:一般情况下与三个地震烈度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是:一般情况下(不是所有情况下不是所有情况下),遭遇第一水准烈度,遭遇第一水准烈度众值烈度众值烈度(多遇地多遇地震震)影响时,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从结构抗震分析角度,影响时,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从结构抗震分析角度,可以视为弹性体系,采用弹性反应谱进行弹性分析;遭遇第可以视为弹性体系,采用弹性反应谱进行弹性分析;遭遇第二水准烈度二水准烈度基本烈度基本烈度(设防地震设防地震)影响时,结构进入非弹性影响时,结构
22、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但非弹性变形或结构体系的损坏控制在可修复的工作阶段,但非弹性变形或结构体系的损坏控制在可修复的范围范围;遭遇第三水准烈度遭遇第三水准烈度最大预估烈度最大预估烈度(罕遇地震罕遇地震)影响时,影响时,结构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但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结构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但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倒塌。倒塌。n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 后续使用年限后续使用年限5050年的现有建筑,具有与现行国家标准年的现有建筑,具有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GB 50011相同的设防目标;后续使用相同的设防
23、目标;后续使用年限少于年限少于5050年的现有建筑,在遭遇同样的地震影响时,其损年的现有建筑,在遭遇同样的地震影响时,其损坏程度略大于按后续使用年限坏程度略大于按后续使用年限5050年的建筑。年的建筑。几点说明:几点说明:“三个水准三个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现有建筑同样要保证大震不倒,但小震可能会有轻度损坏,中现有建筑同样要保证大震不倒,但小震可能会有轻度损坏,中震可能损坏较为严重。震可能损坏较为严重。上述设防目标是在后续使用年限内具有相同概率保证前提条件上述设防目标是在后续使用年限内具有相同概率保证前提条件下得到的,因此
24、从概率意义上现有建筑与新建工程的下得到的,因此从概率意义上现有建筑与新建工程的设防目标一致设防目标一致。设计使用年限102030405060708090100地震作用相对比 例 系 数0.370.590.750.881.001.101.201.281.361.43设计使用年限2030405060708090100地震构造综合影响系数6度0.570.760.901.001.081.151.211.261.307度0.470.710.871.111.201.281.351.418度0.340.630.841.131.251.351.431.519度0.270.570.811.171.321.451
25、.541.615.5.与新修订的与新修订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GB 50223-2008)进行了衔接,现有建筑按其重要性及使用用途划分为特殊设防类、进行了衔接,现有建筑按其重要性及使用用途划分为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和适度设防类,不同设防类别的建筑具有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和适度设防类,不同设防类别的建筑具有相应的鉴定要求:相应的鉴定要求:丙类,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并进行抗震丙类,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并进行抗震验算。验算。乙类,乙类,6 68 8度应按比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核查其抗度
26、应按比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震措施,9 9度时应适当提高要求;抗震验算应按不低于本地区设防度时应适当提高要求;抗震验算应按不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烈度的要求采用。甲类,应经专门研究按不低于乙类的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抗甲类,应经专门研究按不低于乙类的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抗震验算应按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震验算应按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丁类,丁类,7 79 9度时,应允许按比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度时,应允许按比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抗震验算应允许比本地区设防烈度适当降低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抗震验算应允许比本地区设防烈度适
27、当降低要求;6 6度时应允许不做抗震鉴定。度时应允许不做抗震鉴定。重点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乙类):医疗建筑:包括二、三级医院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医疗建筑:包括二、三级医院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具有外科手术室或急诊科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用房,县具有外科手术室或急诊科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用房,县级及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级及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及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县级及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教育建筑: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教育建筑: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生宿舍和食堂。6.6.
28、适度提高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的抗震鉴定要求:适度提高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的抗震鉴定要求:乙类建筑,乙类建筑,6 68 8度应按比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度应按比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求核查其抗震措施,9 9度时应适当提高要求;抗震验算应按度时应适当提高要求;抗震验算应按不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不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I I类场地上的乙类建筑,其构造措施的鉴定要求不降低。类场地上的乙类建筑,其构造措施的鉴定要求不降低。(3.0.63.0.6)乙类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高度控制。(乙类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高度控制。(5.2.15.2.1、5.3.15.3.
29、1及表注)及表注)A A类砌体房屋中属重点设防类的,在第一级鉴定中增加类砌体房屋中属重点设防类的,在第一级鉴定中增加了对构造柱设置的鉴定内容(了对构造柱设置的鉴定内容(5.2.45.2.4),不符合要求时需对),不符合要求时需对综合抗震能力予以折减(综合抗震能力予以折减(5.2.145.2.14)。)。构造柱的设置:按提高一度的要求检查,横墙较少的教学构造柱的设置:按提高一度的要求检查,横墙较少的教学楼还要按增加一层的要求检查,其中外廊或单面走廊的按再增楼还要按增加一层的要求检查,其中外廊或单面走廊的按再增加一层的要求检查。(加一层的要求检查。(5.2.45.2.4、5.3.55.3.5)不允
30、许独立砖柱支承大梁,跨度较大的乙类砌体房屋宜采不允许独立砖柱支承大梁,跨度较大的乙类砌体房屋宜采用现浇或装配整体式楼屋盖。(用现浇或装配整体式楼屋盖。(5.2.25.2.2、5.3.35.3.3)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6.2.16.2.1、6.3.26.3.2)框架结构增加了强柱弱梁验算要求。(框架结构增加了强柱弱梁验算要求。(6.2.16.2.1、6.3.26.3.2)A A类框架结构增加了类框架结构增加了6 6度区的配筋构造鉴定要求。(度区的配筋构造鉴定要求。(6.2.36.2.3)B B类框架要求进行变形验算。(类框架要求进行变形验算。(6.3.106.3.10
31、)乙类建筑不允许采用内框架或底层框架结构。(乙类建筑不允许采用内框架或底层框架结构。(7.1.17.1.1)7.7.其他主要修订内容其他主要修订内容鉴定标准鉴定标准各类结构均增加了各类结构均增加了B B类建筑的鉴定方法。类建筑的鉴定方法。地震作用计算考虑了场地处于不利地段地震影响增大的地震作用计算考虑了场地处于不利地段地震影响增大的后果。(后果。(4.1.34.1.3、5.2.135.2.13、5.3.125.3.12、6.2.146.2.14、6.3.116.3.11)增加了增加了7 7度(度(0.15g0.15g)、)、8 8度(度(0.30g0.30g)地区的鉴定内容)地区的鉴定内容(3
32、.0.63.0.6、4.2.94.2.9、5.2.95.2.9、5.2.135.2.13、5.3.185.3.18、6.2.46.2.4、7.2.67.2.6、7.2.97.2.9、7.2.107.2.10)底层框架房屋的鉴定要求加严(底层框架房屋的鉴定要求加严(7.2.27.2.2、7.3.27.3.2)底层与过渡层的刚度比、底层柱轴压比、过渡层的材料强度底层与过渡层的刚度比、底层柱轴压比、过渡层的材料强度GB 50023GB 50023抗震鉴定标准抗震鉴定标准19951995版与版与20092009版的比较版的比较项目项目1995 1995 20092009适用范围适用范围7878以前,烈
33、度提高以前,烈度提高所有现有建筑所有现有建筑设防目标设防目标中震可修中震可修随后续年限而变随后续年限而变烈度分档烈度分档6 6、7 7、8 8、9 9增加增加7.57.5、8.58.5检查手段检查手段逐级筛选逐级筛选分类分类+分级分级验算要求验算要求简化方法简化方法简化法简化法+规范法规范法衡量指标衡量指标综合抗震能力综合抗震能力综合抗震能力综合抗震能力鉴定结论鉴定结论通过,维修、加固、改换、更新通过,维修、加固、改换、更新五、现有建筑抗震鉴定的基本要求(抗震概念鉴定)抗震鉴定的基本程序资料收集现状调查及检测结构体系结构整体性连接局部易损部位体系影响系数局部影响系数材料实际强度承载力简化计算承
34、载力规范方法计算综合抗震能力评价第一级鉴定第二级鉴定通 过维 修加 固改变用途更 新鉴定结论 搜集建筑的勘察报告、施工和竣工验收的相关原始资料;搜集建筑的勘察报告、施工和竣工验收的相关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应根据鉴定的需要进行补充实测。当资料不全时,应根据鉴定的需要进行补充实测。调查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调查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发现相关的非抗震缺陷。状况,发现相关的非抗震缺陷。根据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根据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等因素,
35、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对现有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做出评价,对符合抗震鉴定要求对现有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做出评价,对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建筑应说明其后续使用年限,对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建筑的建筑应说明其后续使用年限,对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建筑提出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和处理意。提出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和处理意。1.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应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建筑现状的调查,主要有三个内容:建筑的使用状况建筑现状的调查,主要有三个内容:建筑的使用状况与与原设计或竣工时原设计或竣工时有无不同;建筑存在的缺陷是否仍属于有无不同;建筑存在的缺陷是否仍属于“现状良好现状良好”的范围,需从结构受力的角度
36、,检查结构的的范围,需从结构受力的角度,检查结构的使用与使用与原设计原设计有无明显的变化;检测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有无明显的变化;检测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等级。现状良好现状良好:涉及施工质量和维修情况,是介于完好无:涉及施工质量和维修情况,是介于完好无损和有局部损伤需要补强、修复二者之间的一种概念。抗损和有局部损伤需要补强、修复二者之间的一种概念。抗震鉴定时要求建筑的现状良好,即建筑外观不存在危及安震鉴定时要求建筑的现状良好,即建筑外观不存在危及安全的缺陷,现存的质量缺陷属于正常维修范围之内。全的缺陷,现存的质量缺陷属于正常维修范围之内。几 点 说 明工程名称工程名称产权单位产权单位工程地址
37、工程地址建筑面积建筑面积结构类型结构类型砌体砌体 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内框内框 底框底框钢结构钢结构 砖石木砖石木 土木土木 其他其他设计图纸设计图纸有有 无无建筑总高建筑总高层层 数数平面平面形式形式原设防分原设防分类类甲甲 乙乙 丙丙 丁丁现设防分现设防分类类甲甲 乙乙 丙丙 丁丁基础形式基础形式浅基础浅基础 深基础深基础其他基础形式其他基础形式 无基础无基础楼板形式楼板形式预制板预制板 现浇板现浇板木楼板木楼板 其他其他建设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审查单位审查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勘察单位建建 造造 时时设防烈度设防烈度6 6 7 7 8 8 9 9 无设防无
38、设防 现设防烈现设防烈度度6 6 7 7 8 8 9 9 无设防无设防历历 史史改造情况改造情况建造时间建造时间改造时间改造时间改造资料改造资料完整完整 不全不全 无无改造内容改造内容增层增层 结构拆改结构拆改改变功能改变功能 其他其他鉴定标准鉴定标准GB50023-2009 GB50023-2009 GB50011-2001(2008)GB50011-2001(2008)GB50292-1999 GB50292-1999 JGJ125-99(2004)JGJ125-99(2004)其其 他他基本情况表第一级鉴定:宏观控制与构造鉴定第一级鉴定:宏观控制与构造鉴定第二级鉴定:抗震验算第二级鉴定:
39、抗震验算+构造影响构造影响=综合抗震能力评价综合抗震能力评价综合抗震能力综合抗震能力=承载能力承载能力+变形能力(抗震概念鉴定)变形能力(抗震概念鉴定)承载能力较高时,可适当放宽某些构造措施(考虑承载能力较高时,可适当放宽某些构造措施(考虑构造影响系数)构造影响系数)抗震构造措施较好时,如砌体房屋有圈梁和构造柱抗震构造措施较好时,如砌体房屋有圈梁和构造柱形成约束时,可酌情降低承载力要求(形成约束时,可酌情降低承载力要求(0.950.95和和0.90.9)2.现有建筑的分级鉴定方法n A、B类建筑分级鉴定方法的异同:A A类建筑:类建筑:逐级鉴定、综合评定逐级鉴定、综合评定。第一级鉴定通过时,可
40、不。第一级鉴定通过时,可不进行第二级鉴定,评定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进行第二级鉴定,评定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B B类建筑:类建筑:并行鉴定、综合评定并行鉴定、综合评定。需进行两级鉴定后,根据。需进行两级鉴定后,根据抗震措施和现有抗震承载力进行综合评定。当抗震措施不抗震措施和现有抗震承载力进行综合评定。当抗震措施不满足鉴定要求而现有抗震承载力较高时,可通过构造影响满足鉴定要求而现有抗震承载力较高时,可通过构造影响系数进行综合抗震能力的评定;当抗震措施鉴定满足要求系数进行综合抗震能力的评定;当抗震措施鉴定满足要求时,主要抗侧力构件承载力不低于规定值的时,主要抗侧力构件承载力不低于规定值的95%95%
41、、次要抗侧、次要抗侧力构件承载力不低于规定值的力构件承载力不低于规定值的90%90%时,可不进行加固。时,可不进行加固。3.抗震鉴定的区别对待原则 设防设防烈度的高低(不同烈度区检查的内容不同)烈度的高低(不同烈度区检查的内容不同)砌体结构:层数、高度、抗震墙间距、材料强度、易损砌体结构:层数、高度、抗震墙间距、材料强度、易损易倒构件、墙体布置、整体性连接易倒构件、墙体布置、整体性连接 钢砼结构:易损易倒构件、节点连接、框架跨数、构件钢砼结构:易损易倒构件、节点连接、框架跨数、构件配筋、材料强度、规则性、轴压比配筋、材料强度、规则性、轴压比 抗震设防类别的不同(对抗震措施的要求不同)抗震设防类
42、别的不同(对抗震措施的要求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不同 构造措施不同、检查内容不同(如构造柱设置)构造措施不同、检查内容不同(如构造柱设置)3.区别对待(续)结构类型的不同(检查重点、项目内容与要求不同)结构类型的不同(检查重点、项目内容与要求不同)重点部位与一般部位的区别重点部位与一般部位的区别 重点部位指影响该类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重点部位指影响该类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和易导致局部倒塌伤人的构件、部件,以及地震时可能和易导致局部倒塌伤人的构件、部件,以及地震时可能造成次生灾害的部位。造成次生灾害的部位。鉴定时只需对重要部位、关键部位进行仔细检查鉴定时只需对
43、重要部位、关键部位进行仔细检查3.区别对待(续)在抗震鉴定中,将构件分成具有整体影响和仅有局在抗震鉴定中,将构件分成具有整体影响和仅有局部影响两大类,予以区别对待。部影响两大类,予以区别对待。整体影响:以组成主体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及其连接整体影响:以组成主体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及其连接为主,不符合抗震要求时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对结为主,不符合抗震要求时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对结构综合抗震能力的影响较大,采用构综合抗震能力的影响较大,采用“体系影响系数体系影响系数”来表示。来表示。局部影响:指次要构件、非承重构件、附属构件和非局部影响:指次要构件、非承重构件、附属构件和非必需的承重构件必需的承重构件
44、(如悬挑阳台、过街楼、出屋面小楼如悬挑阳台、过街楼、出屋面小楼等等),不符合抗震要求时只影响结构的局部,有时只需,不符合抗震要求时只影响结构的局部,有时只需结合维修加固处理,采用结合维修加固处理,采用“局部影响系数局部影响系数”来表示。来表示。3.区别对待(续)场地、地基基础和周围环境影响:场地、地基基础和周围环境影响:I I类场地、全地下室类场地、全地下室结构降低鉴定要求,复杂场地、密集建筑(含防震缝)提结构降低鉴定要求,复杂场地、密集建筑(含防震缝)提高鉴定要求。高鉴定要求。*类场地上的丙类建筑,类场地上的丙类建筑,7 79 9度时,构造要求可降低一度。度时,构造要求可降低一度。*类场地、
45、复杂地形、严重不均匀土层上的建筑以及同一建筑单元存在不类场地、复杂地形、严重不均匀土层上的建筑以及同一建筑单元存在不同类型基础时,可提高抗震鉴定要求。同类型基础时,可提高抗震鉴定要求。*建筑场地为建筑场地为、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0.15g和和0.30g0.30g的地区,各的地区,各类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类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 8度度(0.20g)(0.20g)和和9 9度度(0.40g)(0.40g)采用。采用。*全地下室、箱基、筏基和桩基的建筑,可降低上部结构的抗震鉴定要求。全地下室、箱基、筏基和桩基的建
46、筑,可降低上部结构的抗震鉴定要求。*密集的建筑,包括防震缝两侧的建筑,应提高相关部位的抗震鉴定要求。密集的建筑,包括防震缝两侧的建筑,应提高相关部位的抗震鉴定要求。4.综合抗震能力评定 综合抗震能力:整个建筑结构综合考虑其构造和承载综合抗震能力:整个建筑结构综合考虑其构造和承载力等因素所具有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力等因素所具有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S S1 12 2R R/Ra Ra=R R*(1 12 2/RaRa)1 1:构造的整体影响系数,如圈梁、构造柱、梁柱节:构造的整体影响系数,如圈梁、构造柱、梁柱节点等整体连接构造。点等整体连接构造。2 2:构造的局部影响系数,如局部尺寸、楼梯间等:构
47、造的局部影响系数,如局部尺寸、楼梯间等4.综合抗震能力评定(续)RaRa:抗震鉴定的承载力调整系数,后映了不同后续使:抗震鉴定的承载力调整系数,后映了不同后续使用年限要求的不同。用年限要求的不同。B B类建筑:取现行规范值。考虑到与现行规范地震作用类建筑:取现行规范值。考虑到与现行规范地震作用及效应的差异,相当于取后续使用年限及效应的差异,相当于取后续使用年限4040年,地震作用相年,地震作用相对比例系数为对比例系数为0.880.88。A A类建筑:取现行规范值的类建筑:取现行规范值的0.850.85倍。地震作用计算按倍。地震作用计算按B B类建筑方法,相当于地震作用相对比例系数取类建筑方法,
48、相当于地震作用相对比例系数取0.850.850.880.880.750.75,即取后续使用年限即取后续使用年限3030年。年。4.综合抗震能力评定(续)抗震承载力计算的简化方法(面积率方法,砌体结构)抗震承载力计算的简化方法(面积率方法,砌体结构)c c=1 12 2 (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A A/(A Ab b0 0)()(面积率简化计算方法面积率简化计算方法)烈度影响系数烈度影响系数 A A类:类:6 69 9度取度取0.70.7、1.01.0、1.251.25、1.51.5、2.02.0、2.52.5 B B类:类:6 69 9度取度取0.70.7、1.01.0
49、、1.501.50、2.02.0、3.03.0、4.04.0 A A类建筑推荐使用简化方法、类建筑推荐使用简化方法、B B类建筑推荐使用规范方法类建筑推荐使用规范方法4.综合抗震能力评定(续)抗震承载力计算的简化方法(屈服强度系数法,钢筋砼)抗震承载力计算的简化方法(屈服强度系数法,钢筋砼)c c=1 12 2y y (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y yV Vy y/V Ve e (面积率简化计算方法面积率简化计算方法)V Vy y楼层现有受剪承载力,按标准值、实际配筋计算楼层现有受剪承载力,按标准值、实际配筋计算 V Ve e楼层小震弹性地震剪力标准值,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楼层
50、小震弹性地震剪力标准值,按底部剪力法计算5.抗震鉴定结论(条文说明)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符合抗震鉴定要求:应注明其后续使用年限:应注明其后续使用年限根据不符合的程度、部位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大小、根据不符合的程度、部位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大小、非抗震缺陷等实际情况,结合使用要求、城市规划和加固难非抗震缺陷等实际情况,结合使用要求、城市规划和加固难易等因素的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抗震减灾对策:易等因素的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抗震减灾对策:维修维修:少量次要构件不符合要求,综合维修处理。:少量次要构件不符合要求,综合维修处理。加固加固:不符合鉴定要求,从政治、经济、技术的角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