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初三直升班).doc

    • 文档编号:706120       资源大小:1.39M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8.45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18.45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4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初三直升班).doc

    1、 1 初三直升班 初高中衔接教材 化化 学学 2 前前 言言 (初高中衔接)(初高中衔接) 初三化学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是普及基本化学知识, 提高学生 的科学素养,另外一方面是做好基础教学工作,为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做好铺垫工作。由于初 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上、 教学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 学生进入高中之后纷纷表示化学一下子变 得好难。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在初中进入高中之前,对学生进行化学衔接教育,巩固化学 基础知识,改进化学学习方法,能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的教学。 一做好初中和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的必要性 在初中化学主要是普及化学基本知识,培养化学基本素养,教师引导学生主要能掌握 物质

    2、“是什么” ,教学方法主要是识记,以记忆为主,而高中的化学教学工作,开始探索“为 什么” ,能从现象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索,学生要能自己发 现问题。 新的初三化学第九册(上下册)尽管已修改,强调了与社会实践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兼 顾了知识的体系,突出了化学是实验学科的地位,然而与高中化学第一册在内容上,授课方 法上均有差距。 因此,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在高一年级把学生业已激发出来的学习热 情持续下去,如何更好地把学生动手能力,探究思维能力强的优势,将化学的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抓好,更好地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工作。 二初中和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教学目的 (一)在思想上

    3、和心理上摆脱依赖,迎接挑战 1掌握自学的金钥匙 初中升入高中是个转折点,也是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初中的学 习还是一个以记忆为主的熟能生巧的过程,而进入高中学生无论在思想、行为还是学习、思 维以及理解力上都将实现一个飞跃, 也即从初中的记忆为主向高中的归纳、 理解为主的飞跃。 要实现这一飞跃,尽早掌握自学的钥匙是关键。 2正确认识自己。 进入高一后将有一个不适应期, 这时成绩不再是如初中总是在八九十分, 一些同学的成 绩可能会急剧下降,有些成绩很好的同学也会出现不及格现象。在适应期这些都是正常的, 关键是如何以最短的时间度过适应期,使学习成绩尽快稳步上升。 3不要被挫折所吓倒

    4、。 3 不能被高一学习难度骤升的下马威所吓倒。 从初三向高一进发, 一定要爬上一个高台阶, 受到一定的挫折是必然的,关键是面对挫折不能惧怕,更不能急躁,要稳扎稳打,相信老师 也会在旁相扶,帮助同学们一步步爬上这个高台阶。 (二)在方法上做好衔接 高中化学是一门学生普遍感到易学难记的课程,表现出“一听就懂,一做即错” 。实践 表明,高一年级就易出现分化。究其原因有:高中化学知识难度明显增加,化学现象和过程 较复杂,分析问题需从多层次、多角度来探究分析,造成思维受阻;学生化学基础差,缺乏 在理解上下功夫,不善于将问题作具体分析,只满足于死记硬背,学习方法仍停滞在初中阶 段,对一些特殊性质“吃”不准

    5、;教师把教学目标“应试化” ,知识教学“考点化” ,期望通 过多次的讲练,促使学生加深印象,增加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经验的积累,增加了负担, 给学生背上沉重的包袱和心理压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采取相应 的对策。 1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出奇迹。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好笔记,不懂的一定要及 时问老师。课后先复习老师讲的内容之后再做作业,之后再预习。使学习走上温故而知新的 正轨。并备错误本,将经常犯的错误记下,这样可克服思维定势的毛病,取得意想不到的进 步。 2学习技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定要抓住最基础的书本,把概念、定义弄明白。 同学之间多问、多讨论。有些高中的女同学存在一个很不好

    6、的倾向,不懂怕问,有问题总是 掖着藏着, 时间长了集成了“山” 反而无法解决了。 另外, 学习有余力的同学要多看课外书, 拓宽知识面,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学法上加以指导 1遵循高中化学的特点,进行学法指导。高中化学的特点是:理论性强。高中阶段 将继续学习物质结构理论,还要学习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理论,并且运用这 些理论指导知识的学习,上升到理性高度。综合性强。高中化学“量”方面要求提高,计 算容量增大,题型变化多端,且与概念、理论等融合在一起,所以,以注重培养自学、观察 和思维等能力,化难为易。内容多。各章节既有独立性,又存在相互联系,学习过程中善 于归纳总结,使所

    7、学知识连成线,织成网,促成知识体系结构化、系统化、网络化,逐步掌 握无机反应和有机反应的基本反应规律。 2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的探究力度。化学实验是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感性认识的最有 效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等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机 4 的途径之一。在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实验,适当地将教材中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开展实验 设计,用实验解决问题,激发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将化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和 使用, 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化学思想方法主要有: 逻辑性思想方法, 如类比法、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特殊化法等;策略

    8、性思想方法,如抽象与概括、十 字交叉法、守恒、化归、猜想、数形结合等。 三初中和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对一些衔接点,初中阶段浅尝 辄止的内容,高中教材中往往是“未知”当“已知” ,甚至出现脱节断档,给教学增加坡度, 平添几份难度。对这些内容则应采用分散穿插渗透,承先启后的策略。这样的连接点甚多, 主要内容有如下: 序号 内容 初三 高中 1 电子式 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离子化合 物、 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不要求 写电子式。 需要运用电子式来表示化合 物及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 氧化还原反应 只要求用 “得氧失氧” 观点认识 氧化还原反应。

    9、将其延伸至从化合价、 电子得 失观点来分析, 扩大了认知范 围。 3 电离过程 虽有描述,但不作要求。 在高中化学 电解质溶液 中, 加以继续、 深化和发展, 不局 限于强电解质的电离, 且对弱 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加以详细 分析。 4 两性氧化物 没有涉及“两性氧化物” 。 在高中化学中没有介绍这一 概念, 就据此而引出两性氢氧 化物, 所以, 特别要加以注意。 5 离子反应 简单涉及到一点离子之间反应 的原理, 不要求掌握。 不要求能 书写离子方程式 在高中属于比较难掌握的部 分, 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上存 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是不熟 5 练。 6 物质的量 没有涉及“物质的量” 。初中计 算都是

    10、用质量进行。 在高中化学中属于比较难的 知识点, 也是高中化学计算的 基础,必须达到掌握的程度。 7 常识性内容 有大量丰富的常识性知识介绍 内容,如“金刚石与石墨” 、 “同 素异形现象” 、 “甲烷” 、 “化学肥 料” 、 “气体溶解度”等。 高中阶段属典型素材, 应加以 巩固深化。 总之,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做到“水穷之 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 ,一定能实现初高中知识的顺利过渡,既保护学生因新课程激 发出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又将高中的知识体系加以巩固和拓宽, 从而驶入高中学习的正常轨 道,就一定能学好化学这门学科。 6 初三直升班化学教学安排

    11、初三直升班化学教学安排 时时 间间 安排安排 第 1 周 初中化学复习:九年级上册 第 2 周 初中化学复习:九年级下册 第 3 周 初中化学复习:综合复习 第 4 周 衔接教育第一模块:酸碱盐知识及物质分类 化学实验:氧气的性质及制取 第 5 周 衔接教育第二模块: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实验:制作叶脉书签 第 6 周 衔接教育第三模块:离子反应 化学实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 第 7 周 衔接教育第四模块:物质的量 化学实验:汽水制作 第 8 周 衔接教育第四模块:物质的量 化学实验: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第 9 周 衔接教育第五模块: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护手霜制作 第 10 周 衔接教育

    12、第五模块: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肥皂制作 第 11 周 复习备考 第 12 周 初三直升班期末考试 7 目 录 第一模块 酸碱盐知识及物质分类 1-1 物质分类 1-2 物质的通性 1-3 物质的相互转化 第二模块 氧化还原反应 2-1 氧化还原反应 2-2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3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4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2-5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1) 2-6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2) 第三模块 离子反应 3-1 电解质和电离方程式 3-2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4 离子反应的应用 第四模块 物质的量 4-1 物质的量的定义 4-2

    13、摩尔与质量的换算 4-3 在方程式中运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4-4 气体摩尔体积 4-5 御用气体摩尔体积解决化学问题 4-6 物质的量浓度 4-7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8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4-9 物质的量计算 8 第五模块 化学实验 5-1 实验基本操作 5-2 物质的性质实验 5-3 气体的制取、净化和除杂 5-4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 5-5 常见物质的推断和鉴定 5-6 物质的分散系 5-7 化学与生活 9 第一模块第一模块 酸碱盐知识及物质分类酸碱盐知识及物质分类 1 1- -1 1 物物 质质 分分 类类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初中物质分类的相关知识,明确混合物、

    14、纯净物、单质、酸碱盐的涵义。 2、 拓展延伸,理解高中酸、碱、盐的定义,加深对于酸、碱、盐的理解,深化酸碱盐的相 关知识理解。 3、 拓展延伸,按照不同标准,对酸碱盐重新分类,从不同的侧面,介绍高中酸碱盐知识。 【教学重点】 酸碱盐的定义、酸碱盐的分类 【教学难点】 酸碱盐的定义 【知识复习】 一、物质分类 1、 物质分类 2、 联系与区别 (1) 混合物与纯净物 10 项目 纯净物 混合物 概念 有一种物质组成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微观构成 由同种分子构成 由不同种分子混合组成 特征 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 各物质都保持原来自己的性 质,所以没有固定的性质 相互关系 两种或两种以

    15、上的纯净物可 以机械的混合成混合物 混合物可以经物质的分离提 纯,得到纯净物 举例 食盐 食盐水 (2) 单质与化合物 项目 单质 化合物 概念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共同点 均为纯净物 宏观不同点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微观不同点 由同种原子构成 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相互关系 举例 氢气 氧化铜 二、相关概念 1、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 2、常见的酸、碱、盐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

    16、溶液 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硝酸、碳酸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 盐:组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11 【知识衔接】 一、氧化物 1定义 (1)组成元素的种数:两种 (2)组成物质的类别:化合物 2分类 (1)按常温下的状态分类 固态氧化物(如:Fe2O3、CuO) 液态氧化物(如:H2O) 气态氧化物(如:CO2) (2)按组成元素分类 金属氧化物(如:Na2O、CaO、MgO、ZnO、MnO2、CuO、Fe2O3、Al2O3) 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CO、SO3、P2O5) (3)按酸碱性分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作用,生成物只有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

    17、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如:CO2、SO2、SO3、SiO2、P2O5等) 碱性氧化物: 能与酸作用,生成物只有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如:Na2O、CaO、Fe2O3、CuO、MgO 等) (4)按化学性质分类 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和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H2O、CO、NO、MnO2) 成盐氧化物:能与酸和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CO2、Mn2O7) 、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如:CaO、MgO、CuO、Fe2O3) 、两性氧化物(如:Al2O3、ZnO) 二、酸 1、 定义:在水溶液中解

    18、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 H +的化合物。 2、 分类 (1)按组成可分为:含氧酸(H2SO4)和无氧酸(HCl)。 12 (2)按电离出的 H + 个数分为:一元酸(HCl)、二元酸(H 2SO4) 、三元酸(H3PO4) (3)按酸性的强弱分为:强酸(H2SO4 、HCl 、HNO3)、中强酸(H3PO4) 、弱酸(H2CO3) (4)总结和命名原则 分 类 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 含 氧 酸 无 氧 酸 根据酸分子电 离产生的 H +个 数分 一元酸 HNO3、HClO HCl 二元酸 H2SO4、H2CO3 H2S 三元酸 H3PO4 命 名 某 酸 氢 某 酸 3、 常见的强酸 (1)浓

    19、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 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 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浓 H2SO4的稀释: “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边搅拌” 。 三、碱 1、 定义:电离时生成阴离子全部是 OH 。 2、分类 (1)按溶解性分为:可溶性碱(NaOH) 、微溶性碱(Ca(OH)2) 、难溶性碱(Cu(OH)2) (2)按碱性强弱分为:强碱(NaOH) 、弱碱(NH3*H2O) (3) 按电离出的 OH - 个数分为: 一元碱 (NaOH)、 二元碱 (Ca(OH) 2) 、 三元碱 (Fe(OH)3) (4)总结和命名 分 类 强

    20、碱 弱 碱 根据碱分子电 离产生的 OH -个 数分 一元碱 NaOH、KOH NH3*H2O 二元碱 Ca(OH)2、Ba(OH)2 Cu(OH)2 三元碱 (Fe(OH)3 命 名 氢氧化某 3、常见的强碱 (1)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 13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有腐蚀性。 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这种现象叫潮解(作干燥剂) 。 (2)氢氧化钙-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有腐蚀性。 其澄清溶液叫澄清石灰水。 四、盐 1、定义:在水溶液中解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分类: (1)正盐:在水溶液中解离

    21、出的只含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盐。 (如:NaCl CaCO3 BaSO4 Na2CO3 CuSO4) (2)酸式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 NH4 +)外还有氢离子,阴离 子为酸根离子的盐。 (3)碱式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 NH4 +) ,阴离子为除酸根离 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的盐。 (4)命名:正盐无氧酸盐叫做“某化某” ,含氧酸盐叫做“某酸某” 。 酸式盐叫做“某酸氢某” 3、常见的盐 (1) 硫酸铜白色粉末、 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 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2) 碳酸钠俗称纯碱,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

    22、中析出的 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 (3)氯化钠-白色晶体,易溶于水。食用盐的主要成分。 (4) 、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明矾含硫酸铝,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化肥如硫酸 铵、碳酸铵等都是盐。 【总结】 14 15 1 1- -2 2 物质物质的通性的通性 【教学目标】 4、 复习巩固初中金属、酸碱盐的通性,理解酸碱盐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5、 拓展延伸金属的性质,氧化物的性质、酸碱盐具有通性的本质原因,加深酸碱盐知识的 认识理解。 【教学重点】 K、Ca、Na 的特性,酸碱盐具有通性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 酸碱盐具有通性的根本原因。 【知识回顾】 一、金属能与那些物

    23、质反应 1、 金属与氧气反应 2、 金属与酸的反应 3、 金属与盐的反应 二、氧化物能与那些物质反应 1、 金属氧化物 (1) 与酸反应 (2) 与水反应 2、 非金属氧化物 (1)与碱反应 (2)与水反应 三、酸能与那些物质反应 1、 能使指示剂变色 2、 能与金属反应 3、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4、 能与碱反应 5、 能与盐反应 四、碱能与那些物质反应 1、能使指示剂变色 16 2、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3、能与酸反应 4、能与盐反应 五、盐能与那些物质反应 1、 能与酸反应 2、 能与碱反应 3、 能与盐反应 【知识衔接】 一、化学性质 1、 金属的通性 (1)与氧气反应: 活泼金属 K、

    24、Ca、Na 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在空气中又可发生燃烧。 如: 4NaO2=2Na2O(继续反应:2Na2OO22Na2O2)或 2NaO2 Na2O2 较活泼金属 Mg、Al 常温下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氧化膜,也可发生燃烧。 如: 4Al3O22Al2O3 4Al3O2(纯) 2Al2O3 金属 Fe 等常温下在干燥空气中不反应,加热被氧化,纯氧中可燃烧。 如:3Fe2O2(纯) Fe3O4 金属 Cu 在强热条件下,只氧化而不发生燃烧。如:2CuO2 2CuO Hg 以后金属不能被氧气氧化 (2)与酸(非氧化性酸,硫酸、盐酸)反应: 氢前金属能置换酸中的氢,生成盐和氢气。 氢后金属不能发

    25、生反应 (3) 与盐溶液反应: 活泼金属 K、Ca、Na 放入盐溶液后,首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碱和氢气;所 生成的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 Na 投入 CuSO4溶液中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或合并成: 17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Mg 和 Mg 以后的金属,一般发生“活泼”金属单质(前面金属)将后面的金属从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如: Fe+CuSO4=FeSO4Cu 其他反应有 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 2、 氧化物的通性 (1)酸性氧化物

    26、大多数酸性氧化物都可由非金属与 O2化合生成 C + O2 CO2 酸性氧化物都能跟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跟水化合生成酸(SiO2除外) CO2 + H2O = H2CO3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K2O + CO2 = K2CO3 (2)碱性氧化物 大多数碱性氧化物都可由金属与 O2化合生成 2Mg + O2 2MgO 碱性氧化物都能跟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aO + 2HCl = CaCl2 + H2O 极少数碱性氧化物能跟水化合生成碱 注意:一般可溶性的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才能与水反应, 常见的有:Na2O 、K2O、 Ca

    27、O、BaO Na2O + H2O = 2NaOH 与酸性氧化物:Na2O + CO2 = Na2CO3 3、 酸的通性 (1) 原因 电离的概念:有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过程。 酸: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氢离子 HCl = H +Cl H2SO4 = 2H + + SO 4 2 因为酸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酸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点燃 点燃 18 酸的化学性质实质是溶液中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性质。 (2)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酸变红,酚酞遇酸不变色。 ) (2)酸 + 活泼金属盐 + 氢气 H2SO4 + Zn = ZnSO4 + H2

    28、(3)酸 + 碱性氧化物盐 + 水 6HCl + Fe2O3 = 2FeCl3 + 3H2O (4)酸 + 碱盐 + 水 H2SO4 + Cu(OH)2 = CuSO4 + H2O (5)酸 + 盐新盐 + 新酸 2HCl + CaCO3 = CaCl2 + CO2+ H2O 4、 碱的通性 (1) 原因 碱: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氢氧根离子 NaOH = Na + +OH Ca(OH)2 = Ca 2+ +2OH 因为碱的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碱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实质是溶液中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性质 (2) 通性 (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碱变蓝,酚酞遇碱变红

    29、) (2)碱 + 酸性氧化物盐 +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碱 + 酸盐 + 水 Ba(OH)2 + H2SO4 = BaSO4 + 2H2O (4)碱(可溶)+ 盐(可溶)新盐 + 新碱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5)不溶性的碱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 Cu(OH)2CuO + H2O 5、 盐的通性 19 (1)盐 + 活泼金属新盐 + 新金属 CuSO4 + Fe = FeSO4 + Cu (2)盐 + 酸新盐 + 新酸 BaCl2 + H2SO4 = BaSO4+ 2HCl 一般规律是:强酸

    30、+ 弱酸盐 = 强酸盐 + 弱酸 (3)盐(可溶)+ 碱(可溶)新盐 + 新碱 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注意: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 还要求反应物均溶于水 (4)盐(可溶)+ 盐(可溶)新盐 + 新盐 NaCl + AgNO3 = NaNO3 + AgCl 注意: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还要求反应物均溶于水。 20 1 1- -3 3 物质的物质的相互转化相互转化 【教学目标】 1、 在知识之间形成网络,把酸碱盐、金属、金属氧化物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新 的有机网络,加深物质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 2、灵活运用所学习到的元

    31、素化合物知识,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构建知识网络图。 【教学重点】 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复习巩固】 一、结构框图 1、结构图 1010 盐盐 碱碱 金属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金属金属 盐盐 含氧酸 (暂时不含氧酸 (暂时不 讨论无氧酸)讨论无氧酸) 非非金属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酸(酸性氧化物)性氧化物) 非非金属金属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1313 1414 9 9 1 15 5 1 16 6 1919 1818 1717 金 属 元 素 单 质 及 其 化 合 物 非 金 属 元 素 单 质

    32、及 其 化 合 物 12 11 8 21 2、规律 1、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越靠前的金属单质在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 ; 前面的金属(除 K、Ca、Na 外)可以将后面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H 前的金属可以与(较强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氢气。 2、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之间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酸、碱、盐、氧化物彼此间发生的反应大多是复分解反应。 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实质上也是复分解反应。 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

    33、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其中盐与盐、盐与碱的反应要求反应物必须全可溶。 二、相互关系 1、两条纵向直线 +O2 +H2O +酸 金属 碱性氧化物 碱 盐 +O2 +H2O +碱 非金属 酸性氧化物 酸 盐 注意: (1)在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中,除二氧化硅(SiO2)外均可直接和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如:P2O5+ H2O(热)= 2H3PO4 4 SO3+H2O=H2SO4 N2O5+H2O=2HNO3 (2)在常见的碱性氧化物中,只有 K2O、Na2O、BaO、 CaO 等少数几种强碱的碱性氧化物能跟 水直接化合生成可溶性碱。 CaO+H2O=Ca(OH)2 Na2O+H2O= 2NaOH

    34、 BaO+H2O=Ba(OH)2 (3)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的反应中应至少有一个是可溶的。 多元酸和碱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控制酸和碱的比例不同即可得到正盐或酸式盐,如 CO2和 碱的反应,碱过量时生成正盐,碱不足时生成酸式盐。 CO2 + 2NaOH = Na2CO3+H2O (CO2不足量) CO2 + NaOH = NaHCO3 (CO2过量) 22 2、四条横线 金属+非金属 无氧酸盐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含氧酸盐 碱+酸 盐和水 盐+盐 新盐+新盐 注意: 这里的非金属不包括氢和氧。如: Cu+ Cl2 CuCl2 2Na+ Cl2= 2NaCl Fe +

    35、 S FeS 一般来说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越强反应越容易发生,反之越不容易。 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反应,如对应的含氧酸酸性越强和对应的碱碱性越强, 则反应越容易。如: Na2O+CO+CO2 2= = Na2CO3 常温下就可以发生, CaO 和 SiO2生成 CaSiO3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 CaO+SiO2CaSiO3 盐和盐的反应要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有难电离的 物质产生,但反应物必须均可溶(或生成物比反应物更难溶) 如:Na2CO3 + H2SO4 = Na2SO4+H2O+CO2 BaCl2 + H2SO4 = BaSO4+2HCl 2NaOH + H2

    36、SO4 = Na2SO4+2H2O 3、四条交叉线 碱性氧化物+酸 盐和水 酸性氧化物+碱 盐和水 碱+盐 新盐+新碱 酸+盐 新酸+新盐 碱性氧化物和强酸反应,如 Fe2O3+ 3H2SO4(稀) = Fe2(SO4)3+3H2O 酸性氧化物和强碱反应,注意必须是强碱。如: 23 CO2 + 2NaOH = Na2CO3+H2O 碱和盐的反应应满足反应物两者皆可溶,而生成物应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NH4)2SO4+ Ca(OH)2 = CaSO4+2NH3+2H2O 酸和盐的反应比较复杂,共有四种情况 a. 强酸和弱酸的盐反应可生成弱酸(即俗称的强酸可以制弱酸) 如:FeS + H

    37、2SO4(稀) = FeSO4+ H2S Na2CO3 + H2SO4 = Na2SO4+H2O+CO2 Na2SO3 +H2SO4 = Na2SO4+H2O+SO2 b. 加热条件下,高沸点酸(浓溶液)和低沸点酸的盐(固体)可反应生成低沸点的酸 (即俗称的难挥发的酸制易挥发的酸) 如: NaCl (固) + H2SO4 (浓) NaHSO4 +HCl 2NaCl(固) + H2SO4 (浓) Na2SO4+2HCl NaNO3(固) + H2SO4 (浓) NaHSO4 +HNO3 C.强酸盐的稀溶液和酸(强酸或弱酸)若能生成难溶于强酸的盐,则反应可以进行。如: H2S+ CuSO4= Cu

    38、S+H2SO4 d.多元弱酸能和该弱酸的正盐反应生成酸式盐。如; Na2CO3 + CO2 + H2O= 2NaHCO3 Na2SO3 +SO2 + H2O= 2NaHSO3 4、两条弯线 金属+盐 新金属+新盐 金属+酸 盐+氢气 一般是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排在后面的金属,且盐溶液必 须是可溶的。但很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与盐的反应,并不能把金属置换 出来,而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再和盐起复分解反应。如: 钠与 CuSO4溶液反应,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2H2O 金属和酸反应,应满足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氢以

    39、前,且酸应非强氧化性 酸。如: 2Al + 3H2SO4= Al2(SO4)3+3H2 24 第二模块第二模块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2 2- -1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6、 从得失氧的的角度,复习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复习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 化合价和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 【教学难点】 化合价和氧化还原的关系。 【知识回顾】 一、燃烧和缓慢氧化 1燃烧 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比如金属 镁(Mg)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和炭(c)。 2缓慢氧化 常温下,许多金属、非金

    40、属及有机物都能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 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 等变化过程中都包 含物质的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不断放出水分和二氧化碳,质量会减少,虽然不剧烈,不 发光,但要放热。 二、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剂: 还原产物: 还原剂: 氧化产物: 【知识衔接】 1氧化、还原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1)还原剂: 得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得氧后被氧化, 其中所含的某种元素化合价必定升高。 得到的产物叫 氧化产物。 (2)氧化剂:失氧的物质叫做氧化剂,失氧后被还原,其所含的某种元素化合价必定降低。 25 得到的产物叫 氧化产物。 (3)化合价守恒: 氧化还原

    41、反应中, 氧化剂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与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 升高的总数必然相等。 例1:H2+CuOCu+H2O H2: CuO: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哪种物质? 1、镁带燃烧:2Mg + O2 2MgO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 + O2 4、锌与硫酸反应制氢气:Zn + H2SO4 ZnSO4 + H2 5、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3 Cu(NO3)2 + 2Ag 6、一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Fe2O3 + 3CO 2Fe + 3CO2; 【总【总结】

    42、结】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内涵 初中定涵义 高中涵义 氧化反应 得到氧的反应 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 失去氧的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 化 还 原 反应 发生了氧的得 失的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 升降的化学反应 氧化剂: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产物:化合价降低后的生成物。 还原剂: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的生成物。 点燃 MnO2 高温 26 2、把握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口诀:升升 (化合价升高)氧氧 (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 降降 (化合价降低)还还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 3、注意事项 (1)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

    43、被还原成还原产物。 (2)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成氧化产物。 (3)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有关联系为: 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被氧化 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被还原 (4)有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 如: Cl22NaOHNaClNaClO 十 H2O 中的 Cl2 (5)有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是同一种物质 如: CuCl2CuCl2中的 CuCl2 27 2 2- -2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复习初中化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并举例。 2、 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

    44、关系。 3、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关系 【教学难点】 化合价的确定。 【知识回顾】 1、复习学过的反应类型 类别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定义 特征 表达式 与氧化还原反应 的关系 28 2、思考:其中上述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知识衔接】 一、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化合反应 (1)化合反应可能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如: 2H2+O22H2O (2)化合反应也可能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如: CO2+H2O=H2CO3 所以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也可

    45、能不是。 一般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 必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分解反应 (1)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相似,可能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如: 2H2O2H2+2O2 (2)可能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如: CaCO3CaO+CO2 所以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一般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必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 3、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既有单质参加(单质化合物),又有单质生成(化合物中某一元素单质), 其间必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所以置换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如: Fe + CuSO4 = Cu + FeSO4 4、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而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其间没有元素化合价的 升降,所以复分解反应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9 【总结】 总之,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图示表示为: 可见,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是交叉关系; 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是包含关系; 复分解


    注意事项

    本文(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初三直升班).doc)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