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水去哪儿了 【教学分析】 本课继续研究汽化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上节课的沸腾实验是液体表面与内部 同时剧烈汽化的现象,本节课探究汽化的另外一种形式蒸发。 教材的第一部分给出了生活中两个常见的蒸发事例引入教学, 引发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 的探究兴趣。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 强调验证猜想假设需要寻求证据, 实验是获取证据 的常用方式之一。 在第三部分的模拟实验中, 教材提供了两种设计方案,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实 验分别模拟什么情况下水消失的原因,重在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证据。需要注意的是,提出 的问题是“消失的水去哪了?”学生的猜想可能会落脚在“变成水蒸气” “跑到空气中
2、”等, 而该部分的实验主要探究的是引入活动中水消失的两种情形水在常温下可以变成水蒸 气跑到空气中(模拟常温下水迹的消失) 、水受热可以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模拟太阳照 射下水的蒸发) ,以验证学生潜在的假设,即水在常温下或者加热时能够变成水蒸气跑到空 气中,教师应注意把握教学思路,必要时加以引导。 第四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在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时候, 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折线图处 理信息的方式进行归纳、概括。 第五部分是迁移应用,将液体转化为气体的物理现象拓展至固体转化为液体的物理现 象。 【教学目标】 1. 能够描述加热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蒸发、冰融化等。 2. 知道水在常温下也能变
3、成水蒸气,加热可以使蒸发变快。 3. 知道水蒸气的微粒太小,肉眼无法看到。 4. 能在教师引导下,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5. 有合作分享的意识,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倾听、接纳他人的观点, 完善自己的探究。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 小组:玻璃片、灯泡、滴管、水、计时器;湿巾、温度计、纸巾。 2. 活动场地 科学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 1.假设假设 师: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水的沸腾实验,你有没有发现过,如果沸腾后还给水一直加热会 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水会变少。 师:消失的水去哪了呢? 生:到空气中了。 师:是什么原因让水消失的? 生:加热,水受热后
4、会跑到空气中。 师:既然受热是原因,我们用灯泡来做个模拟实验,验证水消失的原因。 2.验证验证 1 师:请仔细观看实验操作视频。 操作视频文案 在两片玻璃上各滴同样大小的一滴水 其中一片玻璃在灯泡下加热,另一片不加热 计时员开始计时 观察记录两片玻璃上水消失的过程以及时间 实验完毕,将两片玻璃留在桌面上,其余材料送回材料区 操作视频文案 师: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注意手不要碰到玻璃上的水,避免影响实验。 (学生操作) 3.研讨研讨 1 师:通过实验你们都有哪些发现? 生 1:我发现加热后,水一点一点变少,最后完全干了,但没加热的水就没干。 生 2:我们组两片玻璃上的水都干了。加热的水用时 1 分
5、钟就完全干了,没加热的水要 5 分钟才干。 师:其他同学呢?有不同的意见吗。 师:看来大家观察到的现象是差不多的,这样我们基本就能得出结论了。这次实验你能 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 1:给水加热或者不加热水都会消失,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生 2:我认为没加热的玻璃片之所以上面的水也会变少,是因为没有放在完全阴凉的地 方,也能感受到灯泡的热量。 生 3:我们小组实验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特意用书挡住了灯泡的光线 师:你们想得真周到,根据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即使是把水放到阴凉的地方,它还是 能变成水蒸气的,是这样吗? 4.实验实验 2 师: 不给水加热它也能变成水蒸气吗?它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有什么
6、样的现象呢?现在 让我们借助工具来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操作视频文案 利用温度计测量室温,等待示数稳定后记录数据 将温度计插入湿纸巾,等待示数稳定后记录数据 等待一会后,取出温度计,计时员开始计时,每过一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 操作视频文案 师: 注意前两个数据至少等待一分钟后示数稳定才读数。 取出温度计后需要立即开始计 时,并且每分钟读一次数。 (学生操作) 5.研讨研讨 2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记录的数据? 生 1:我测量的室温是 15,湿纸巾的温度是 14,取出温度计后数据为 师:你推测室温和插入湿纸巾后的温度为什么不一样呢? 生 1:一开始测量的时候温度计是干的,插入湿纸
7、巾后,温度计就沾上了水,所以温度 就低了。 师: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他的数据。 生 2:我将数据转化成了折线图,发现一开始线段上升的比较快,4 分钟后温度上升就 变得非常缓慢。 生 3:我取出温度计后,和第一位同学一样,温度也变得比室温还要低,然后才慢慢上 升,最后和室温一样。 师:你的发现太重要了,所以你有什么推测吗? 生 4:温度计一直没有高于室温,反而降低了,所以说明没有加热,水也会渐渐消失。 生 3:我怀疑水蒸发的时候会吸走温度计上的温度 6.结论结论 师:同学们能够通过数据发现问题,并利用折线图去分析趋势,这给最终得出结论提供 了很好的依据。比较以上两个实验,你能找到什么共同点吗?
8、 生 1:水不管是加热还是不加热都会慢慢消失。 师:谁又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呢? 生 2:水如果加热会消失得更快。 生 3:不给水加热的时候,水消失的过程中会使温度变得比室温还要低。 师:非常好,我们通过比较两个实验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也能够总结出实验的结论。想 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支持你们的结论? 生 1:我们擦黑板后,水会慢慢消失。 生 2:晒衣服的时候,有太阳比没太阳衣服干得更快。 生 3:洗澡的时候,没擦干身体就走来走去会很冷,但擦干了就没这么冷了。 师:太棒了!大家今天发现的现象在科学上叫做“蒸发” 。水在常温下之所以会消失不 见,是因为蒸发变成了看不见的水蒸气,水蒸气就是气体状态
9、的水,由于其微粒太小了,所 以我们肉眼无法看见。而我们平时看得见的水,是液态的水。 (可辅助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我从学生较容易理解的“加热能使水消失”出发,再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引发学生 认知冲突不加热的水也能消失。由于水蒸气肉眼无法看到,所以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 生更好地从宏观到微观理解这个过程,我设计了对比试验,并借助温度计辅助观察,以搜集 更多有关“液态水不断地变成气态水”的证据。在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自 己在生活经验去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结论, 做到既懂得搜集更多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又启 发大家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精品教育质量文库。 【总结点评】【总结点评】 本课教学中, 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原认知出发, 大胆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 调整实验顺序, 从而让学生在实验中、在分析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搜寻 证据、寻找真理。本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水蒸发消失的过程,为此,教师采用多 种手段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