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概况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整体概述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况二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3导入:我国古代有一个能忍受胯下之辱的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韩信。韩信除了受胯下之辱外还有很多令人敬佩的事迹。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史记淮阴侯列传来进一步了解韩信。45关于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
2、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6 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
3、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刘邦吕后7淮阴侯列传全文结构 早年落魄 井陉之战 韩信之死 史官论赞8早年落魄9检查预习:二、通假字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晨炊蓐食 不能死,出我袴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容易读错的字 商贾 晨炊 诸母漂 不能自食 若虽长大 “蓐”通“褥”“蒲伏”通“匍匐”gschngpiochu“常”通“尝”“袴”通“胯”“孰”通“熟”10三、解释词语:有一母见信饥,饭信众辱之曰给饭,送饭当众厌恶 养活内心亭长妻患之大丈夫不能自食 中情怯耳 1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贫:缺吃少穿;穷:不得志、不显贵。两者不同。行:品行得:能够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4、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常:通“尝”,曾经患:以之为患,可译为“嫌恶”晨炊蓐食:“晨”“蓐”名作状。蓐通“褥”。12吾必有以重报母有以:固定结构,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孰:通“熟”。仔细看蒲伏:通“匍匐”,跪在地上爬行。13特殊句式 信钓于城下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何为斩壮士?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14文本研习:一、文章开始的三小节写了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1、请 同学们找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用四个字概括每个小故事。15 2、说说这三个小故事说明了韩信早年生活的境况是怎样的?16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韩信早年身处社会底层,生活贫苦,且饱受屈辱
5、。17文本研习:二、请仔细阅读“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这三个小故事,分析其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18怒绝亭长-屈辱之中的自尊,漂母饭信-自信和抱负,胯下受辱-坚忍,忍辱负重。192021三、司马迁为什么单单从 韩信的早年生活中 挑选了这三个故事来写?文本研习:22性格决定命运 韩信的忍辱负重,开阔胸襟,乐观自信正是他后来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立下盖世之功的前提;他的知恩图报也是其悲剧的重要原因.23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挟持:胸
6、襟,气度 苏轼留侯论24三个故事的结局:(韩信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25一、学习第4 47 7段:井陉之战26生字词 井陉 閼与 辎重 裨将 传飧27“井陉之战”中重点字词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去:离开;远斗:远征。愿陛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假:借间道:隐蔽的小路辎重:军用物资深,高:名作动,深挖,加高坚营:坚守军营28可致于戏下。戏:同“麾”,营帐。能千里而袭我,
7、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能:竟然千里:跋涉千里罢:通“疲”,疲劳加:对付29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建:设置;鼓:名词做状语,大吹大擂地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开:打开(营门);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进入。复:再。30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罢赵帜,立汉赤帜。走:逃跑空:“空”,使动,意思是“全营出击”于是有缚广武君而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戏:通“麾”,军营东乡坐:请他面向东面坐下师:名作状,象对待老师一样事:对待312 2、难句疏解(1 1)愿陛下假(借)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小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名作动,深挖战壕,加高营垒)
8、,坚营(坚守军营)勿与(之)战。(2 2)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它实际上)不过(超过)数千。能千里(能够跋涉千里)而袭我,亦已罢(通“疲”,疲劳)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对付)之!32 (3)赵见我走(逃跑),必空壁(“空”,使动,意思是“全营出击”)逐我,若疾入赵壁,罢赵帜,立汉赤帜。(4)于是有缚(捆绑)广武君而致(送到)戏下(通“麾下”)者,信乃解其缚(绳子),东乡坐(请他面向东面坐下),西乡对(自己面向西面坐下。联系古人的座次,如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师(名作状,用对待老师的礼节)事之。(5)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怎么还)可
9、得(能够)而用之乎!333 3、问题探究(1 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明确:背水而阵,迷惑赵军;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击。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了知己知彼。拜将台34(2 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A A对比。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B B衬托。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机智。(可以与项羽本纪中“巨鹿大战”以及“垓下之战”进
10、行比较。)35淮阴侯列传自学研讨韩信之死 36易中天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373 3、问题探究:(1 1)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明确:“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由。漂母祠38信由此日夜怨39难句疏解(1 1)阴(暗中)使人至豨所,曰:“弟(只管)举兵,吾从此助公。”(2 2)相国绐(欺骗)信曰:“虽(即使)疾(生病),强(qiang3qiang3强打精
11、神 )入贺。”(3 3)“秦之纲绝维弛(法度败坏、政权瓦解),山东(崤山以东六国诸侯)大扰,异姓并(一同)起,英俊乌集(像乌鸦一样聚集)。秦失其鹿(帝位),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之)。”(4 4)且天下锐精(磨快武器)持锋(手持利刃)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只是)力不及耳。40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对此你怎么看?韩信点将台41韩信傲慢得“羞与降,灌等列”,何以会无端对陈豨吐肺腑之言,何以会那么相信陈豨的力量和才干呢?陈豨造反,缘于周昌怀疑他养宾客另有所图,致使刘邦对他产生怀疑,陈豨见无法辩白,恐被杀,不得已而
12、谋反,自立为代王。与韩信毫无关联,陈豨于高祖七年得封巨鹿守,在此之前未見韩信与他有任何过从,两人 关系在连点头之交都称不上的情況下,韩信哪里有可能贸然要陈豨造反?况陈豨 乃刘邦宠臣,韩信难道不怕陈豨向刘邦告密?加上若是高祖七年两人的密谈真有 其事,直到高祖十年才起兵谋反,旷日已久,以韩信用兵之神,似不合常理。42韩信舍人之弟因其兄为韩信所 囚,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的情況,其言是否属实尚未能确定,吕后却单凭一 面之词轻易相信,是其一;若韩信果真造反,有真凭实据在手,吕后大可正式下 令逮捕韩信,出师有拒,则天下归之,根本不需要提拔韩信的萧何去将韩信骗进 宫斩杀之。当是其有意嫁祸,无出师之光明号召
13、,因而不敢惊动天下,将韩信骗 进长乐钟室暗中解决之。故知太史公记韩信与陈豨密谋此段,实乃其曲笔所在,行文运笔间无一不在告诉读者韩信是无辜的。43 韩信临刑前的遗言:“恨不用蒯通计”(“恨”意思是“遗憾”,不是“怨恨”)当韩信破赵定齐,兵成大振,他占据着魏、代、燕、赵、齐、鲁的大片地区,其势力已摇摇直出于刘邦、项羽之上,这时项羽派了武涉劝韩信“参分天下而王之”,韩信不忘刘邦之情,发誓“虽死不易”;接着蒯通又劝说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居“,而韩信仍是不从,44 从这些疑问中,不难看出司马迁的苦心,所谓“依成案,阴白其冤”(邱逢年史记阐要班马优劣)是也。面“阴白其冤”正是通过行文中情节之间的矛盾,漏
14、洞来实现的。45关于蒯通游说,淮阴侯列传有这样一段记述,读完后你认为韩信对刘邦的是否忠心?首 页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46 齐人蒯通以相人说韩信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蒯生曰:“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亨。”“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后数日,蒯通复说曰韩信犹豫不
15、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首 页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47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项王亡将锺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後,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欲袭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信持其首,谒高祖於陈。上令武士缚信,载後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
16、侯。48三、学习第11 11段:论赞难句疏解(1 1)假令韩信学道歉让,不伐(夸耀)己功,不矜(自满)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2 2)不务(致力)出此,而天下已集(通“辑”安定),乃(却)谋叛逆,夷灭(诛灭)宗族,不亦宜乎!49Q&A问答环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问学问,边学边问。Heisquickandeagertolearn.Learningislearningandasking.50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请写在上边结束语51感谢您的观看与聆听本课件下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