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知道遵义会议,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利用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事件,是学生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一课。长征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促使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使学生形成
2、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运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有关理论来评价五四运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时空观念】使学生认识红军长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3.【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大量文字资料和地图资料解读红军长征的路线和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召开的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5.【家国情怀】体会先烈们的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革命先烈们
3、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理解长征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教学难点】遵义会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雕塑,这个雕塑位于甘肃会宁,它是长征纪念雕塑,名字是地球上的红飘带。这个名字来源于著名作家魏巍的小说地球的红飘带。这本小说主要描述的是中央红军的长征历程,之后人们就用地球的红飘带用来指代红军两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什么红军会在1934年踏上这样一趟艰苦的征程呢?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讲授新课】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长征原因教师:什么样的现实孕育了
4、长征这一军事奇迹呢?同学们现在看到的这张图,是1929到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使国民党反动集团大为震惊,更令蒋介石寝食难安。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组织大规模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进行围剿,红军则进行了反围剿。 面对敌强我弱,在前三次反围剿过程当中,毛泽东指挥之下的红军采取的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条件寻找敌人弱点,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第四次反围剿的指挥者是周恩来和朱德,他的基本也执行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所以前四次的红军反围剿都胜利了。 1933年,蒋介石集结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
5、地发起第五次围剿。但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却失败了。 请同学们对比表格的内容,思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第三排这位男同学,嗯好,这位同学发现在第五次反围剿时,领导人换成了博古,李德、王明等人。请坐。 李德是共产国际派出的军事顾问,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他掌握着红军的军事指挥大权。但李德拒绝接受红军行之有效的作战经验,盲目的把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军事学院所学到的条条框框,机械的搬到中国来。 博古是中共中央临时主要负责人,也是王明左倾路线的主要执行者。 在这里,老师要补充一下左倾,它指的是在军事上冒险,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陷入空想、盲动、冒险的倾向。所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
6、败,跟李德、博古等人错误的军思想和战略战术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们总结一下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那么就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根本原因在于党内左的错误。教师: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军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那么红军长征初期都经过哪些地方呢?展示图片:学生回答:1934年10月中央革命要根据地(瑞金)出发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弃湘西改向贵州强渡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教师:长征渡过湘江时,人员已损失过半,八万锐减到三万多人。原因依然是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造成的。为此红军在占领遵义后,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2.遵义会议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这次会议的时间、
7、地点和主要内容。展示图片:学生回答: 时间:1935年1月;地点: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内容:遵义集中全力纠正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之后,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的军事三人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 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阅读黑板上出示的材料,分析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思考。诶,最后一排靠窗的这位男同学,你来说。嗯好。 他提到,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
8、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请坐。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还有同学想补充吗?哦第四排这位女同学,嗯好,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共产国际指导情况下自己召开,自己解决问题,请坐,分析的非常好。那同学们,中国共产党可以运用自身能力独立解决问题,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党“长大了”(齐声),诶没错,遵义会议是我们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过渡:党内的军事失误得到了纠正,同时国民党的“锲而不舍”的围追堵截我党又是如何摆脱的呢?二、过雪山草地教师:红军长征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过雪山、草地教师
9、:遵义会议之后,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缴计划。这是中央红军由被动转为主动,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 四度赤水后,红军到达金沙江,在九天时间里,用7艘小船将所有红军安全转移过了金沙江,跳脱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巧渡金沙江之后,就是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红军经过浴血奋战,最终飞夺泸定桥成功。同学们觉得飞夺泸定桥这个事件当中,又体现了红军身上怎样的一种精神呢?我们可以看到,红军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飞夺泸定桥后,红军继续北上。接下来就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翻雪山,过草地的故事。红军在长征过程当中翻越的第一座终年积雪的雪山就是夹金山。夹金山是藏语,
10、音译,意为高峻陡峭。当时红一方面军的指导员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很少看到雪,更不要提说是雪山了。面对夹金山的空气稀薄,风大雪冷,红军战士几乎没有御寒的衣物,不少战士一头倒在路边,停止了呼吸。在爬雪山的过程当中,累了也不能坐下来休息,因为一旦坐下就很有可能站不起来。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红军战士互相搀扶,依靠着顽强的斗志,爬过了夹金山。 而在红军长征过程当中,一共翻越了二十多座海拔4千米以上的雪山。 翻过雪山之后,就是草地,过草地异常艰难。首先,草地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变化非常快,同时在草地当中非常难辨认方向。而且红军战士缺衣少食,往往要忍饥挨饿来度过草原。有时候,红军战士还不得不将自己的腰带
11、煮食。面对这样的困境,红军战士还创了牛皮腰带这样一首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同学们通过这首牛皮腰带歌,觉得红军战士身上还有一种怎样的精神呢?我们可以看到,在红军战士身上,他们面对重重困难,不怕吃苦,任然保持着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过草地后,红军突破腊子口,进入甘肃。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尽艰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紧接着,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也顺利长征结束,到达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12、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简洁版经过)在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的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结束。过渡:历经了千难万险,在坚持不懈的转略转移后,我党几方军队终于摆脱国民党追击,胜利会师。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1.长征的结束展示图片:教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充满了艰难险阻。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于1935年10月在吴起
13、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2.长征的意义教师:这次史无前例的长征有哪些历史意义?同学们,红军进行长征,历经千难万险意义何在?同学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老师出示的这几则与长征相关的材料,来寻找答案。看来课代表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了,那你来说。好,请坐。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觉得长征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第二排这位男生你来说。嗯,说的很好,请坐。 我们把长征精神概括为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我们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今天新时期所产生的抗疫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其中蕴含的牺牲奉献、自强、奋进精神,无一不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本课小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