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 大单元-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单元学习目标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分散系及其分类,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2.能通过观察、比较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应用。情境导入清晨当太阳升起时,漫步在茂密的森林里,你会看到一缕阳光穿过枝叶间的地面上;雾天行驶的汽车的灯光等,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景象吗?这种现象与一种特殊的混合物有关。学习任务【任务三】分散系及其分类【任务四】胶体的制备及性质学习活动 【任务三】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的组成【活动设计】演示实验:向一个盛水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固体全部溶解,得到NaCl
2、溶液。练习:CuSO4溶液和泥水都是分散系,它们的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是什么?NaCl溶液就是一个分散系,其中分散质是被分散的物质(NaCl),分散剂是容纳分散质的物质(H2O)。CuSO4溶液(分散质是_,分散剂是_);泥水(分散质是_,分散剂是_)。【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引出分散系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并接受。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分散系这一概念的理解。2.分散系的种类【活动设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第二段,并思考按照分散质粒径大小来分类,分散系可以分为哪几类?分散系的组合方式及其应用的例子。按照分散质粒径大小来分类,分散系分为_。有些液溶胶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将其与溶液区分
3、开,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它们区分开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分散系的种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让学生掌握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任务四】胶体的制备及性质1.胶体的制备【活动设计】取两只100 mL小烧杯,分别加入40 mL蒸馏水和40 mL CuSO4溶液。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备的Fe(OH)3胶体。当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我们可以看到明亮的光束。请思考在密林中,我们所看到的明亮的光束是怎么形成的?现象:_。结论:_。【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
4、自然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胶体的性质【活动设计】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现象。胶体的净水实验: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含有悬浮颗粒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10 mL Fe(OH)3胶体,搅拌后静置片刻,比较两只烧杯中液体的澄清程度。现象:_。结论:_。现象:_。结论:_。【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成就感,进而
5、增强其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的研究方法。练习与测评1.近年来,我国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分散质粒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光线透过时能观察到光亮的“通路”C.静置后既不分层,又无沉淀产生D.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0-910-7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4.(多选)既能透过半透膜,又能透过滤纸的是( )A.NaC
6、l溶液 B.淀粉溶液 C.盐酸 D.Fe(OH)3胶体5.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属于_。(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即可制得Fe(OH)3胶体。(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4)胶体有吸附性,所以Fe(OH)3胶体_(填“能”或“不能”)净水。练习与测评参考答案【评价】题号核心素养水平解答与说明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1D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1D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1A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2AC5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水平2Fe2O3+6HCl=2FeCl3+3H2O 黄(1)FeCl3+3NaOH=Fe(OH)3+3NaCl 复分解反应(2)红褐色(3)乙(4)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