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2.2 数数 轴轴 1 1. .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会画数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 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 学习兴趣。学习兴趣。 3.3. 2. 2. 能将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能将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 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理解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理解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1.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 2.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生动生动 有趣有趣 高效高效 观察观察 思考思考 讨论讨论 多观察多观察 动脑动脑 动脑想动脑想 大胆猜大胆猜 勤钻研勤钻研 动手动手 动口动口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得 出 定 义 得 出 定 义 揭 示 内 涵 揭 示 内 涵 强 化 概 念 强 化 概 念 深 入 理 解 深 入 理 解 例 题 示 范 例 题 示 范 初 步 运 用 初 步 运 用 分 层 练 习 分 层 练 习 形 成 能 力 形 成 能 力 归 纳 小 结 归 纳 小 结 强 化 思 想 强
3、化 思 想 布 置 作 业 布 置 作 业 引 导 预 习 引 导 预 习 温 故 知 新 温 故 知 新 引 入 课 题 引 入 课 题 一一、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引入课题引入课题 提问:有理数包括哪些数?提问: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 这些数的实例吗?这些数的实例吗? 一一、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引入课题引入课题 -10 -10 -15 -20 -25 0 -5 5 10 15 25 20 -10 -10 -15 -20 -25 0 -5 5 10 15 25 20 -10 -10 -15 -20 -25 0 -5 5 10 15 25 20 画数
4、轴画数轴 (1)画直线画直线,取原点取原点 (2)标正方向标正方向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选取单位长度,标数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 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二二、 得出定义得出定义,揭示内涵揭示内涵 2 3 1 4 -1 -2 -3 -4 0 5 -5 1 1、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哪些不是,为什么为什么? -2 -1021 (E) -2-1021 (F) (D) -2-102 1 三三、 强化概念强化概念,深入理解深入理解 120-1 -2 (A) 12-1-2 0 (C) (B) 2、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
5、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 三三、 强化概念强化概念,深入理解深入理解 原点原点 正方向正方向 单位长度单位长度 数轴的三要素数轴的三要素 四四、例题示范例题示范,初步运用初步运用 五五、 分层练习分层练习,形成能力形成能力 1 1、课本课本5959页页 练习练习1 1、2 2 2 2、课本、课本6161页页 第第3 3题(题(1 1) 3 3、数轴上的点数轴上的点P与表示有理数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的点A距离是距离是2, (1)试确定点试确定点P表示的有理数;表示的有理数; (2)现将现将A向右移动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个单位到B点点,则点则点B表表 示的有理数是多少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3)再由再
6、由B点向左移动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到个单位到C点点,则则C点点 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1、数轴的概念数轴的概念,数轴的三要素数轴的三要素 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的方法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的方法 3、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六六、归纳小结归纳小结,强化思想强化思想 讨论讨论: 数轴上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 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仔细观察仔细观察 注重实质注重实质 1、必做题必做题 课本课本61页页 1、2、3(2)、(3) 2、选做题选做题 课本课本62页页 B组组 第第1题题 七七、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引导预习引导预习 3、思考题思考题 与温度计类似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 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 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主自主 探究探究 合作合作 数学素养数学素养 学习习惯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