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探究实验 刷题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6574729       资源大小:543.48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66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6.66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wenku818)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66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探究实验 刷题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1、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探究实验 刷题练习题汇编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对碱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预测了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列问题。(1)基于宏观视角分析碱的化学性质(如图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2同学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三错误在试管乙中缓慢加足量稀盐酸_猜想二正确(2

    2、)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共性(如图2)烧杯A和烧杆B中分别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向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加入硝酸铁溶液,出现的相同实验现象是都产生红褐色沉淀,从微观角度分析现象相同的原因是_。(3)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差异性向烧杯B中滴加硫酸钾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现象为_;而向烧杯A中滴加硫酸钾溶液与烧杯B中现象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_。【总结】通过以上分析,体现了化学学科大概念“结构决定性质”。基于“结构决定性质”预测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4)烧杯C中盛有某溶液,请根据所含的微粒预测该溶液能与下列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有_(填字母序号)。A. 碳酸

    3、钠溶液B. 铜片C. 硝酸钠溶液D. 稀盐酸溶液2. 小明和小东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化学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活动。【实验活动一】两位同学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观察到甲试管中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成_色: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活动二】两位同学将试管中所有废液倒入废物缸中,为科学处理实验后的废渣、废液,小东同学决定先弄清其中成分,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帮助完成表格中相关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废物缸中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滤渣中含有_(填化学式,下同)2、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

    4、气泡产生3、另取少量无色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_溶液_滤液中一定含有BaCl2(酚酞除外)【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得知,滤液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3. 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利用下图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甲同学: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60以上,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乙同学:微热燃烧管至a,一段时间后,挤压滴管2,白磷迅速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甲同学挤压滴管1或滴管2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写任意一个即可)。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甲同学实验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的原因是_。乙同学

    5、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则a应选择_(填字母序号)。A.25 B.80 C.260(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a管应连接电源的_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检验d试管中收集的气体的方法是_。4. 某学习小组利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研究中和反应,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探究一】通过能量变化的角度,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2)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_。(3)乙同学为了验证

    6、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探究二】通过溶液酸碱性变化的角度,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4)丙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进行反应,证明碱与酸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5)丁同学观察到实验过程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变质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探究三】微观认识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6)该反应的实质是_。(7)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有_。5. 关于酸的性质

    7、是一项重要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硫酸的性质”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图1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_。【任务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小组同学按图2进行实验。(2)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3)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试管3中不断滴加稀硫酸时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图中b点表示含义_。(4)小组同学对试管4反应后的物质成分产生了兴趣,继续进行实验。【提出问题】试管4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猜想二:可能是_;猜想三:可能是、。【实验与结论】某同学为验证猜想三,用清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反应后

    8、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三正确。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A.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B.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D.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6. 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实验一:研究氧气的制取(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二: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3)选用药品。按如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实验编号药品块状大理石、

    9、7%稀硫酸块状大理石、7%稀盐酸粉状大理石、7%稀盐酸如表中实验对应如图曲线_(选填“甲”、“乙”或“丙”)。小组同学决定用实验II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用实验药品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4)选择发生装置。实验小组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想要控制反立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图1中的_作发生装置。(5)选择收集方法。已知:二氧化碳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表。物质种类水酒精饱和NaHCO3溶液每毫升液体中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1mL3.6mL几乎不溶利用图3装置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对集气瓶中的液体(水、酒精、饱和NaHCO3溶液)进行选择,选择_效果最好。7.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

    10、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A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B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及溶液的配制D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实验装置图(1)A实验中,对比铜片上白磷与热水中白磷的现象可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是_。(写一条即可)。(3)C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_(填序号),若按照的步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小”或“偏大”)。(4)D实验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

    11、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D(已知,二氧化碳不易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G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8. 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A、B、C三个学习小组同学根据三个特殊的复分解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A组】(1)探究中和反应,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盐酸(图A),最后溶液为无色。小金认为溶液显中性,小东认为不对。小东同学按以下方案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溶液有气泡产生稀盐酸过量【B组】(2)探究两种显碱性的溶液是可以反应的,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再加入一定量的碳

    12、酸钠溶液(图B)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小方认为溶质是NaOH;小欢认为溶质是NaOH、Ca(OH)2;小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是_,小华同学思考后用以下方案验证了他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小华猜想正确【C组】探究两种盐溶液是可以反应的。小迎向试管中加入硫酸钠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图C)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小迎得出结论,这两种盐溶液是可以反应的。(3)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装置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a点时推入NaOH溶液,b点时推入稀盐酸。bc段压强基本不变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d段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9. 探秘化学生

    13、氧防毒面具化学生氧防毒面具中的“氧气再生剂”,有效成分是淡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钠(Na2O2),使用后,会变成白色固体。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一使用过的化学生氧防毒面具中白色固体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查阅资料】过氧化钠能分别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且都能产生一种含钠的化合物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实验一: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该白色固体成分可能有_存在。【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溶解,然后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他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小丽不赞同小明的结论,理由是_。请

    14、设计实验方案,检验白色固体的成分并填写在下表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及实验结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_。白色固体是混合物。【得出结论】猜想成立,白色固体是混合物。(2)实验二,白色固体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多少?【进行实验】资料显示: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中几乎不溶解。小红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略去),进行实验,步骤如下:a.按图连接好装置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白色固体2g,加入A中试管,向B中试剂瓶倒入足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至瓶颈处。c.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开活塞,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充分反应后,关闭活塞,加入稀硫酸体积为15mL。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15、235mL。请回答下列问题:在实验步骤a和b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_。B中试剂瓶盛装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是否有明显影响?(填“有”取“没有”)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二氧化碳的密度按2.0g/L计算)10. 井穴板里的化学反应井穴板是实验室常用的微型实验仪器。小组同学利用井穴板开展探究活动。(1)探究盐酸的性质:如图所示,向井穴板的孔穴13中滴加稀盐酸。写出1、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井穴12实验是为了探究盐酸是否可以和(填物质类别)_、_发生化学反应。列举实例说明盐酸的上述性质

    16、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每条性质举一列即可)_。小林同学提出,3中无明显现象,无法获得结论,为验证石灰水能和盐酸发生反应,实验时,可先向3中滴加少量_,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_,证明两者发生反应。(2)探究金属活动性欲通过实验证明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将井穴板的46中需放入的金属片和加入溶液的名称填在下表: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硫酸锌溶液、氯化镁溶液、硝酸银溶液、镁片(若干,下同)、铁片、铜片井穴编号456金属片_加入溶液_获得结论依据的现象分别为:_。11. 应用广泛的食盐食盐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1)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小麦选种。现需配制100g16%的氯化钠

    17、溶液,实验室提供以下试剂,请拟定配制方案(写出所选试剂和用量即可)。方案一:_。方案二:_。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下表。20时能否配制成36%的氯化钠溶液?为什么?温度/02060100溶解度/g35.736.037.139.2(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以粗盐水(含少量Ca2+、Mg2+、等杂质离子)为原料生产ClO2,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获得粗盐水的步骤是_。“精制”中,用下列药品除去杂质离子,请写出一组合理的添加顺序_(填字母编号)。a.Na2CO3 b.BaCl2 c.NaOH“精制”最后应加入适量盐酸,其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_(填离子符号)

    18、。电解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2. 探秘维生素C泡腾片小明看完“天宫第一课”后,对王亚平老师的泡腾片实验非常感兴趣,查阅资料知:维C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补充维生素C的保健药品,于是购买了维C泡腾片,与小组同学一起开展探究实践活动。(1)标签中的信息图1为维C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编号)。A.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C.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D.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阅读本品的营养成分表:每100g维C泡腾片含钠5750mg(1mg=10-3g)。已

    19、知本品其他成分不含钠元素,则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泡腾片中维生素C的主要功效是预防_。(2)泡腾片中的化学变化泡腾片可用来自制汽水,小明取一片泡腾片放入水中,即刻产生大量气泡(如图2),尝一口,有酸味和喝汽水的感觉。查阅资料知,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是泡腾片中的崩解剂,其作用是使泡腾片迅速崩解和融化,加水后两者发生如下反应:_(填化学式)。泡腾片崩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部分溶解于水中,使其有汽水的美感。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明同学依据泡腾片喝起来有酸味,推测反应后的溶液中肯定含有_(填微粒符号)。欲验证其推测,你的方法是_(写一种即可)。(3)泡腾片中维生素C的性质

    20、果汁中富含维生素C,为什么果汁产品标签上通常注明“不要加热饮用”“开封后要尽快饮用”等注意事项,小明分别将5mL苹果汁按不同方法处理后,进行图3所示实验,实验结果记录见下表。已知,维生素C能与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之褐色。实验序号处理方法处理时间混合液色度常温放置30min1放入70C水中20min1放入70C水中40min3放入100C水中20min2注:混合液色度数值越大,维生素C含量损失越大。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结论,请指出上述实验中的对照实验(填实验编号)和获得的结论。第1组对照实验_,结论_。第2组对照实验_,结论_。(4)泡腾片的保存综合以上探究实践活动,你以为保存泡腾片

    21、的注意事项是_(写两条)。13. 矿物质水,是指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而制成。矿物质水被认为比纯净水更有益健康,有助于避免人体矿物质缺乏、图1是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1)矿物质水的导电性比纯净水_(填“强”或“弱”);(2)通过计算得出一瓶该品牌矿泉水中的质量的最大值为_。(3)随后化学兴趣小组对该矿泉水中的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向矿泉水中加入一定浓度的BaCl2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出现该现象的微观原因是_。如果改为加入一定浓度的Ba(OH)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微粒有_。(4)除了标签中的成分外,该矿泉水中还可能较大量的存

    22、在_(填字母序号);A. OH-B. Fe2+C. Na+(5)饮用天然矿泉水对人体健康有益,原因之一是矿泉水的pH与人体血液的pH相似。已知某矿泉水的pH为7.27.5,该矿泉水的酸碱性为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14. 茶垢是茶中的有机物经过系列变化形成的,不易清洗,使用茶垢清洁剂可以轻松将茶垢除去。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茶垢清洁剂的除垢原理、使用方法等进行了如下探究。晓明同学按照说明书将适量茶垢清洁剂放入有茶垢的杯子中,加入热水浸没茶垢,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冲洗茶杯,茶杯光亮如新。【提出问题1】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Na2CO4)。

    23、【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对该气体的成分提出了三种猜想。猜想1:只有O2; 猜想2:_; 猜想3:既有O2又有CO2。【实验验证】晓明按图装置对猜想进行如下验证: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检查气密性后,向A中加入热水,将生成气体依次通过B、C,向D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_。猜想1正确【拓展实验】小周改用冷水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锥形瓶中有持续的小气泡缓慢放出,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该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_。【交流与讨论】通过两位同学的实验可知,若要使茶垢快速分解、剥离、脱落,应怎样使用茶垢清洁剂_。【提出问题2】过碳酸钠与热水反应后所得溶液E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同学们查阅资料后,作出三种猜想。猜想

    24、1:只有Na2CO3;猜想2:只有NaOH;猜想3:既有Na2CO3又有NaOH。【实验验证】小施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探究:稀盐酸、饱和Ca(OH)2溶液、CaCl2溶液、酚酞溶液、Ba(OH)2溶液。操作现象结论步骤1:取少量溶液E,滴加_。有气泡产生溶液中一定有Na2CO3,猜想2不正确步骤2:另取少量溶液E,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止,向上层清液中加入_无明显现象溶液中无NaOH,猜想3不正确,猜想1正确【交流与讨论】步骤2中选用CaCl2而不用Ca(OH)2的原因是_。【总结提升】(1)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茶垢清洁剂应注意_。(2)过氧化钠(Na2O2)常用作供氧

    25、剂,其与水反应的历程与过碳酸钠类似,即先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一种碱,之后过氧化氢迅速分解。请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_。15.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中的一个基本规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采用图1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天平平衡,使盐酸与碳酸钠充分反应,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_倾斜(填“左”或“右”),该反应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盐酸呈酸性,属于酸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属于_。(3)图2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画出Na的结构示意图_;两者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_。(4)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填数字序

    26、号)。原子种类分子种类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原子质量(5)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_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6)图3是将稀盐酸逐滴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6. ZB是常用的阻燃剂,主要成分是硼酸锌(B2O6Zn3)。某研究小组展开对ZB性质的系列探究活动。【查阅资料】用硼酸(H3BO3)与ZnO、H2O合成ZB,ZB的组成会受温度等合成条件的影响。ZB受热,先释放出水;当温度高于350,生成ZnO和B2O3固体;继续升温到400以上,B2O3熔化为玻璃态物质。【知识应用】(1)ZB起阻燃作用的原因是_(写出一种即

    27、可);当温度高于35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探究实验】研究温度对合成的ZB组成的影响。(2)研究小组在不同温度下制取ZB实验数据如下。m(H3BO3)/gm(ZnO)/gV(H2O)/mLt/实验12557090实验225y70100实验3x570120x、y分别为_和_。【探究实验】检测120时合成的ZB含水的质量分数。(3)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进行实验。需要不断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_。已知测定水的质量分数,需要称量获得的数据有:ZB样品的质量、含样品的玻璃直管反应前后的质量。某同学认为称量实验前后干燥管和干燥剂的质量也能求得水的质量分数,你认为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并

    28、说明原因_。【探究实验】评估120时合成的ZB的阻燃性能,进行木材粉末灼烧残重实验:某温度下,灼烧质量相同的两份干燥的木材粉末(一份经ZB处理)30min,测量残留固体质量;调整温度,重复实验,得到木材粉末灼烧后固体残留率(w)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图。(注:w=;残留固体质量已扣除ZB的残余质量)(4)低于200时,两份木材粉末质量均保持不变的原因是_。图中曲线_(填“a”或“b”)对应的木材粉末是未经ZB处理的。【讨论与反思】(5)为寻找阻燃性能最佳的ZB的合成温度,应开展的实验是_。参考答案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对碱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预测了陌生物质的

    29、化学性质。请完成下列问题。(1)基于宏观视角分析碱的化学性质(如图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2同学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三错误在试管乙中缓慢加足量稀盐酸_猜想二正确(2)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共性(如图2)烧杯A和烧杆B中分别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向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加入硝酸铁溶液,出现的相同实验现象是都产

    30、生红褐色沉淀,从微观角度分析现象相同的原因是_。(3)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差异性向烧杯B中滴加硫酸钾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现象为_;而向烧杯A中滴加硫酸钾溶液与烧杯B中现象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_。【总结】通过以上分析,体现了化学学科大概念“结构决定性质”。基于“结构决定性质”预测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4)烧杯C中盛有某溶液,请根据所含的微粒预测该溶液能与下列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有_(填字母序号)。A. 碳酸钠溶液B. 铜片C. 硝酸钠溶液D. 稀盐酸溶液【答案】(1) . 瘪气球膨大 . 刚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2)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31、,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结合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3) . K2SO4+Ba(OH)2BaSO4+2KOH . 产生白色沉淀 . 将硫酸钾溶液滴加到烧杯A中,烧杯中的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4)AD2. 小明和小东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化学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活动。【实验活动一】两位同学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观察到甲试管中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成_色: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活动二】两位同学将试管中所有废液倒入废物缸中,为科学处理实验后的废渣、废液,小东同学决定先弄清其中成分,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帮助完成表格中相关内容。实验步骤实验

    32、现象实验结论1、将废物缸中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滤渣中含有_(填化学式,下同)2、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3、另取少量无色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_溶液_滤液中一定含有BaCl2(酚酞除外)【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得知,滤液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答案】 . 无 . . BaSO4、BaCO3 . Na2SO4(或Na2CO3等) . 产生白色沉淀 . NaCl、BaCl23. 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利用下图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甲同学

    33、: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60以上,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乙同学:微热燃烧管至a,一段时间后,挤压滴管2,白磷迅速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甲同学挤压滴管1或滴管2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写任意一个即可)。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甲同学实验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的原因是_。乙同学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则a应选择_(填字母序号)。A.25 B.80 C.260(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a管应连接电源的_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检验d试管中收集的气体的方法是_。【答案】(1) . (合理即可) . 没有与氧气接触 . B (2) . 负

    34、 .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4. 某学习小组利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研究中和反应,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探究一】通过能量变化的角度,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2)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_。(3)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填“

    35、放热”或“吸热”)反应。【探究二】通过溶液酸碱性变化的角度,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4)丙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进行反应,证明碱与酸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5)丁同学观察到实验过程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变质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探究三】微观认识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6)该反应的实质是_。(7)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有_。【答案】(1)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放出热量 (3)放热 (4)红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5) (6)(或H+和OH-结合生成H2O) (7)Na、Cl-、H2O5. 关于酸的性质是一项重要课题。

    36、某小组以“探究硫酸的性质”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图1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_。【任务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小组同学按图2进行实验。(2)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3)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试管3中不断滴加稀硫酸时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图中b点表示含义_。(4)小组同学对试管4反应后的物质成分产生了兴趣,继续进行实验。【提出问题】试管4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猜想二:可能是_;猜想三:可能是、。【实验与结论】某同学为验证猜想三,用清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反应后溶液滴到湿润的p

    37、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三正确。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A.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B.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D.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答案】(1)放热 (2)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3)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4) . K2SO4和K2CO3 . C6. 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实验一:研究氧气的制取(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二: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3)选用药品。按如表进行实

    38、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实验编号药品块状大理石、7%稀硫酸块状大理石、7%稀盐酸粉状大理石、7%稀盐酸如表中实验对应如图曲线_(选填“甲”、“乙”或“丙”)。小组同学决定用实验II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用实验药品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4)选择发生装置。实验小组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想要控制反立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图1中的_作发生装置。(5)选择收集方法。已知:二氧化碳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表。物质种类水酒精饱和NaHCO3溶液每毫升液体中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1mL3.6mL几乎不溶利用图3装置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

    39、对集气瓶中的液体(水、酒精、饱和NaHCO3溶液)进行选择,选择_效果最好。【答案】(1)分液漏斗 (2) . B . (3) . 丙 . 反应太快 (4)C (5)饱和NaHCO3溶液7.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A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B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及溶液的配制D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实验装置图(1)A实验中,对比铜片上白磷与热水中白磷的现象可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是_。(写一条即可)。(3)C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_(填序

    40、号),若按照的步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小”或“偏大”)。(4)D实验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D(已知,二氧化碳不易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G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答案】(1)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2) .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 铜粉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 (3) . . 偏小 (4) . B . G . F . NaHCO3+HCl=NaCl+H2O+CO28. 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A、B

    41、、C三个学习小组同学根据三个特殊的复分解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A组】(1)探究中和反应,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盐酸(图A),最后溶液为无色。小金认为溶液显中性,小东认为不对。小东同学按以下方案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溶液有气泡产生稀盐酸过量【B组】(2)探究两种显碱性的溶液是可以反应的,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再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图B)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小方认为溶质是NaOH;小欢认为溶质是NaOH、Ca(OH)2;小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是_,小华同学思考后用以下方案验证了他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小华猜想正确【C组】探究两种盐溶液是可以反应的。小迎向试管中加入硫酸钠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探究实验 刷题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