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灯光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我能读懂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教学难点: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 ,缅怀英雄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你们觉得幸福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王愿坚的笔触回到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去缅怀一位英勇的战士。解题,齐读课题:灯光2、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二、检查预习,走进英雄1、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1,理解生词。
2、2、快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作者是怎么想起这件往事的?(3)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划分文章段落)3、教师引导:通过读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位年仅二十二岁的战斗英雄郝副营长,他有一个愿望(出示句子)“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板书:多好啊!三、合作探究1、过渡:是啊!“多好啊!”这是真挚又朴实的心里话,在文中出现了3次。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认真默读课文,找找分别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到了“多好啊!”,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2、学生交流重点句,教师点拨 ,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
3、2。第一次:看到天安门广场千万盏灯照耀着其周围的宏伟建筑、衬托出首都的壮美,他可能会想到,我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的国家里是多么温暖,多么幸福,多么自豪啊!我们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第二次:郝副营长借火柴的亮光入神地看一本破书上的插图,他看到图上画着一个孩子正在吊着的电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可能会想,那电灯多亮啊!灯光多柔和啊!我要是能亲眼看一看这又方便又明亮地电灯该多好啊!第三次:郝副营长又望了一眼图画,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这时他也许会想,革命胜利以后将会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好,为创造幸福生活而辛勤地工作,我们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将在明亮地灯光下工作,劳动人民的子女们将在那样亮
4、的灯底下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和人身自由,那是多么幸福的社会啊!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一、精读往事部分。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插图,在默默地沉思什么?(3
5、)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4)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5)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课文学到这里,我总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就是: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是为什么?去掉行不行?
6、(体会文章表达顺序)二、归纳总结:本文采用倒叙的叙述方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再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广场的灯光上来,结构紧凑。另外,课文重点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略写他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更加突出了他崇高的理想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三、真情告白1、郝副营长,我想对你说2、课件出示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完成学案3、其实,不只是郝副营长一个人,还有许许多多的战士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他们也有着美好憧憬,也渴望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在关键时刻,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牺牲自己,他们没能等到天安门的开国大典,许多人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他们流血牺牲,为之奋斗的理想,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就是我们今天过的生活。他们为这个理想而献身,自己却一眼也没见过今天这样平常的日子,英雄,虽然永远长眠;硝烟,虽然早已平息;但历史我们却要永远铭记,老师郑重向同学们推荐影片:黄继光邱少云小兵张嘎,写出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