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 弘扬传统文化”教弘扬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生活、 查阅资料,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 习俗等相关知识, 引导队员做生活得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蕴涵的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 2、增强队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队员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 切的热爱,让队员学会和家人一起快乐地过传统节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主持人上场: 女: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就犹如其中闪烁女: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就犹如其中闪烁 的明珠。的明珠。 男:今天,就让
2、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 女:二年级二班“了解传统节日女:二年级二班“了解传统节日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弘扬传统文化”主题教学教学 (合)现在开始!(合)现在开始! 女女 1: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 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忙着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忙着 工作,几乎慢慢地忽略了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作为华夏儿女,工
3、作,几乎慢慢地忽略了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作为华夏儿女, 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是否该重新拾起这些传统了呢?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更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是否该重新拾起这些传统了呢?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更 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召开这次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召开这次教学教学!主题是了解传统节日!主题是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相信弘扬传统文化。相信 在召开这次在召开这次教学教学之后,班里一定会掀之后,班里一定会掀起经久不衰的“回归传统”的热潮!起经久不衰的“回归传统”的热潮! 男: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传统节日,那就是男: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传统节日,那就是 全体合: (清明节) 。全体合
4、: (清明节) 。 女:是的,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女:是的,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全体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全体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 男:按照时间的先后,每年我们迎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就是最隆重的男:按照时间的先后,每年我们迎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就是最隆重的 是农历正月初一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春节, 女:请第一小组来介绍春节的习俗。女:请第一小组来介绍春节的习俗。 1、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现代民间习 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有所不同
5、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请听关于“年”的古老传说。 (播放视频)(播放视频) 2、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节前人们就在 门联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 好愿望的句子, 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 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 “福” 字及财神像等。 3、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 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 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 字就是“合” ;饺子的饺和“交”谐音, “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 子象征团聚了。 4、拜年是春节期间最普及又极富人情味
6、的传统礼仪。新年伊始,人们扶老 携幼,出门走访亲戚朋友。你们会拜年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男生是右手成 拳,左手包住;女生:左手成拳,右手包住。请大家一起来做手势,并对同桌说 祝福的话。 4、我们还给大家准备了一首民谣,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读一读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男:说到春节,就一定提到元宵节了。男:说到春节,就一定提到元宵节了。 女:下面请第二组同学介绍元宵节。女:下面请第二组同学介绍元宵节。 第二小组:
7、 1、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 绝大 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北方有盛大的灯会和烟火活动。南方有舞 龙舞狮, 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元宵节非常隆重,夜幕降临,人们 漫步到江边,放许愿灯、观灯猜灯谜、观看露天电影、燃放烟火、滚冰、拾柴等 祈愿新的一年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财源滚滚。 2、圆溜溜、爽滑香甜的汤圆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它象征团团圆圆, 3、视频: 卖汤圆 。、视频: 卖汤圆 。 4、品尝干汤圆 男:下面请第三组同学介绍清明节。男:下面请第三组同学介绍清明节。 第三小组: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每年公历 4 月 5 日前后就是清
8、明节,又叫踏 青节。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时代。后逐渐与之前 12 日的“寒食节”融为一体,成 为悼念先人、祭祖扫墓和踏青春游的节日。 2、 清明节是人们为已逝亲友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来寄托对先人无尽的哀思, 对逝者的怀念直至今日,展现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3、唐代诗人杜牧著名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请同学们和我们一起来背诵。 女:女:下面请第四组同学介绍端午节。下面请第四组同学介绍端午节。 第四小组: 1、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 “重午节”或“天中节” 。它是 汉族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
9、身投汨 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 的屈大夫。 2、介绍屈原: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 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中 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秦国攻破楚国后, 屈原悲愤交加, 怀石自沉于汨罗江, 以身殉国。 3、端午节活动 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在还有佩香囊、系五彩 线、挂彩葫芦等习俗,以祝愿亲人朋友身体健康。 第五小组: 1、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 “团圆节” 。是汉民族古老而传统的 节日。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10、。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如今与春节、端午节一起并称中国三大传统佳节。中秋时节,正值秋高气爽、丹 桂飘香、百果成熟之际。人们在这天会赏月、吃月饼。 2、中秋节拜月、赏月必不可少,从古至今赞美月亮的诗句举不胜举,请同 学和我们一同吟诵几句: (1)唐代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2)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3)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5)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介绍月饼来历: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宋代,流行于元朝。相传,元朝
11、末年,各地灾荒严 重,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官府。为了秘密联络起义平民,泰州张士 诚把写有八月十五日杀敌起义的秘密传单夹制在月饼里面,送给平民。起义平民 吃到月饼后,就知道了起义的时间、地点,从而一呼百应,举行了民族大起义并 取得了胜利。后来,在八月十五这天就流行互赠月饼,吃月饼的习俗,以示对前 人的纪念和对亲朋好友的节日祝福。 第六小组 1、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它源于古老的易经 ,在中国人的眼 里,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 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便开始过这个节日。 到了唐代, 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
12、一起吃花糕以示庆贺,连皇帝也要亲自到万寿 山登高啊! 2、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 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 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 人的节日。希望同学们在重阳节给自己的长辈送去祝福,陪伴他们,做个孝心的 好孩子。 3、千百年来,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重阳节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著名 的有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请同学们和我们一起背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男:每个小组准备的非常充分,我们了解了传统节日,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男:每个小组准备的非常充分,我们了解了传统节日,我
13、们真正感受到了 祖国文化的渊源流长、丰富多彩。祖国文化的渊源流长、丰富多彩。 女:为了弘扬宝贵的民族文化,我们就应该重视传统节日女:为了弘扬宝贵的民族文化,我们就应该重视传统节日。 合:爱我们的祖国,就从重视传统节日开始合:爱我们的祖国,就从重视传统节日开始 男:正月初一(齐)男:正月初一(齐)春节春节 女:正月十五(齐)女:正月十五(齐)元宵节元宵节 男:四月五日(齐)男:四月五日(齐)清明节清明节 女:五月初五(齐)女:五月初五(齐)端午节端午节 女:八月十五(齐)女:八月十五(齐)中秋节中秋节 男:九月初九(齐)男:九月初九(齐)重阳节重阳节 女女: 下面下面 请班主任耿老师对今天的主题请班主任耿老师对今天的主题教学教学进行总结进行总结. 男:同学们,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男:同学们,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 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希望我们今天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希望我们今天的学习学习, 能带给同学们更多的, 能带给同学们更多的 知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