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1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A2左传左传n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叙事详尽的编年体的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历史著作。A3左传左传n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叙事详尽的编年体的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历史著作。A4左传左传n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叙事详尽的编年体的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历史著作。A5自学检测自学检测一、解释下列划线字词:一、解释下列划线字词:晋灵公不晋灵公不君君寝门寝门辟辟矣矣寘寘诸诸畚畚宣子宣子骤骤谏谏使鉏麑使鉏麑贼贼之之饮饮赵盾酒赵盾酒宣子宣子田田于首山于首山舍舍于翳桑于翳桑食食之之而而免免之之书法书法不隐不隐名词作
2、动词,行君道名词作动词,行君道打开打开兼词,相当于兼词,相当于“之于之于”多次多次刺杀刺杀给给喝喝打猎打猎名词作动词,住宿名词作动词,住宿 读读sh给给吃吃 读读 s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免祸免祸纪事的原则纪事的原则A6二、翻译下列句子:二、翻译下列句子:1、谏、谏而而不不入入,则,则莫之继莫之继也。也。进谏进谏如果如果没有没有采纳采纳,那么就,那么就没有人接着您去进谏没有人接着您去进谏了。了。2、贼民之主,不忠;、贼民之主,不忠;弃弃君之命,不君之命,不信信。有一于此有一于此,不,不如死也。如死也。刺杀了为百姓主事的人,不忠;刺杀了为百姓主事的人,不忠;背弃背弃了君王的命令,了君王的命令,
3、不不信义信义。在这两者中有一种在这两者中有一种,不如一死。,不如一死。3、我之怀矣,自诒伊戚,、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其我之谓矣。因为我的怀恋,给自己遗留了这样的忧伤,因为我的怀恋,给自己遗留了这样的忧伤,恐怕说恐怕说的就是我啊。的就是我啊。A7一读课文:感知课文A8字词读音:胹蹯寘畚溜衮阙鉏麑饮嗾獒箪橐戟弑诒rfnzhbnlignquCh n ynsuodntujshyA9指出通假字指出通假字而观其辟丸也而观其辟丸也寘诸畚寘诸畚衮职有阙衮职有阙亡不越竟亡不越竟避避置置缺缺境境A10指出红色字体字的意思指出红色字体字的意思晋灵公不晋灵公不君君谏而谏而不入不入宣子宣子骤骤谏谏使鉏霓使鉏霓
4、贼贼之之晋侯晋侯饮饮赵盾酒赵盾酒舍于翳桑,见灵辄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饿倒戟以御公徒,而倒戟以御公徒,而免免之之书法书法不隐不隐君:行君道,名词作动词君:行君道,名词作动词不入:不采纳,不接受。不入:不采纳,不接受。骤:多次。骤:多次。贼:刺杀贼:刺杀饮:给饮:给喝喝因饥饿而病倒因饥饿而病倒使使免于祸难免于祸难记事的原则记事的原则A11梳理故事情节n晋灵公有不君之举晋灵公有不君之举n士季进谏,灵公不改士季进谏,灵公不改n赵盾多次进谏赵盾多次进谏n灵公派鉏霓行刺赵盾,鉏霓自愧,触槐而死灵公派鉏霓行刺赵盾,鉏霓自愧,触槐而死n灵公设宴暗杀赵盾,被提弥明、灵辄救下逃脱灵公设宴暗杀赵盾,被提弥明、灵辄救下
5、逃脱n赵穿杀死灵公赵穿杀死灵公n史官董之狐写下史官董之狐写下“赵盾弑其君赵盾弑其君”A12第一段写了晋灵公不君的哪些事实?第一段写了晋灵公不君的哪些事实?初步可以看出晋灵公的什么特点?初步可以看出晋灵公的什么特点?n厚敛雕墙厚敛雕墙 n弹人取乐弹人取乐n虐杀宰夫虐杀宰夫 n进谏不入进谏不入贪婪贪婪荒唐荒唐残暴残暴狡猾,昏庸狡猾,昏庸A13结合文章,思考晋灵公不君的事实有哪些?结合文章,思考晋灵公不君的事实有哪些?厚敛雕墙厚敛雕墙 贪婪贪婪弹人取乐弹人取乐 荒唐荒唐虐杀宰夫虐杀宰夫 残暴残暴进谏不入进谏不入 狡猾,昏庸狡猾,昏庸骤谏贼之骤谏贼之伏甲嗾獒伏甲嗾獒寡恩寡恩正面描述不君正面描述不君A1
6、4赵盾作为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古之良大夫”,又从哪些,又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来?事情可以看出来?骤谏灵公(忠君)骤谏灵公(忠君)盛服候朝(守职)盛服候朝(守职)救济饿民(养民)救济饿民(养民)尊重史官(尊礼)尊重史官(尊礼)忠君爱民的忠君爱民的良臣良臣A151 1.哪些事情、哪些人物可以反面衬托晋灵公的哪些事情、哪些人物可以反面衬托晋灵公的“不不君君”?2 2.人物形象概括:人物形象概括:士季士季 鉏麑鉏麑 提弥明提弥明 灵辄灵辄 赵盾赵盾 4 4.孔子赞赏董狐的做法,并且在春秋一书中对这孔子赞赏董狐的做法,并且在春秋一书中对这件事作了类似的记载:件事作了类似的记载:“秋,九月,乙丑,晋赵盾秋,
7、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弑其君夷皋。”对于以对于以“礼礼”为评价准则的为评价准则的“董狐董狐笔笔”,我们应作怎样的评价?,我们应作怎样的评价?A16 哪些事情、哪些人物可以反面衬托晋哪些事情、哪些人物可以反面衬托晋灵公的灵公的“不君不君”?士季的警示士季的警示鉏麑的自杀鉏麑的自杀赵盾的责备赵盾的责备灵辄的倒戈灵辄的倒戈赵穿的弑君赵穿的弑君反面衬托反面衬托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A17人物形象概括:人物形象概括:士士 季:季:鉏鉏 麑:麑:提弥明:提弥明:灵灵 辄:辄:聪明善谏聪明善谏舍生取义舍生取义机智勇敢机智勇敢 忠肝义胆忠肝义胆知恩图报知恩图报忠于君主忠于君主深得民心深得民心知人善任知人
8、善任仁而下士仁而下士侧面烘托侧面烘托赵赵 盾盾A18A19n 法即法即“书法书法”,也就是记事的原则,左传,也就是记事的原则,左传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礼”和和“非礼非礼”来评价的。来评价的。赵盾作为晋国正卿,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董狐记成所以董狐记成“赵盾赵盾弑其君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是合乎礼法的。n 孔子认为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孔子认为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寄予同情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负却又认为他背负“弑君弑君”罪名是罪名是“为法受恶为法受恶”,并不算冤枉并不算冤枉。n 但是,但是
9、,这种这种“为法受恶为法受恶”模糊了事实真相,模糊了事实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赵盾既然没有杀灵。赵盾既然没有杀灵公,为什么史书上要记公,为什么史书上要记“赵盾弑其君赵盾弑其君”?而?而所谓所谓越境就可以免于承担责任的说法也是十分荒唐的越境就可以免于承担责任的说法也是十分荒唐的。A20 4.孔子赞赏董狐的做法,并且在春孔子赞赏董狐的做法,并且在春秋一书中对这件事作了类似的记载:秋一书中对这件事作了类似的记载:“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皋。”对于以对于以“礼礼”为评价准则的为评价准则的“董狐董狐笔笔”,我们应作怎样的评价?,
10、我们应作怎样的评价?1 1、有可能模糊事实真相,造成不必、有可能模糊事实真相,造成不必要的误解。要的误解。2 2、肯定董狐不畏权贵、坚持原则、肯定董狐不畏权贵、坚持原则、秉笔直书的精神秉笔直书的精神。A21春秋笔法春秋笔法孔子修订春秋的原因:孔子修订春秋的原因:“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而而“春秋笔法春秋笔法”作为孔子品评历作为孔子品评历史人物的一种方法,便充分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取向,司马迁认为:史人物的一种方法,便充分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取向,司马迁认为:“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
11、贼子惧焉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为了实现匡救时弊,拨乱反正,宣扬王道,维护礼法的政治理想,孔子为了实现匡救时弊,拨乱反正,宣扬王道,维护礼法的政治理想,孔子在编修春秋时,在编修春秋时,或直书善恶,或暗寓褒贬,后人把这种或直书善恶,或暗寓褒贬,后人把这种笔法称为笔法称为”春秋笔法春秋笔法“。A22春秋笔法春秋笔法,也叫也叫“春秋书法春秋书法”或或“微言大微言大义义”,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
12、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的曲笔的一面。笔的一面。A23讨论探究:晋灵公不君哪些地方体讨论探究:晋灵公不君哪些地方体现了现了“春秋笔法春秋笔法”?1.“1.“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中中“不君不君”就暗含了作者就暗含了作者对晋灵公的态度,正所谓对晋灵公的
13、态度,正所谓“一字寓褒贬。一字寓褒贬。”2.2.董狐以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赵盾弑其君”的罪名写进史书中,的罪名写进史书中,就是就是“春秋笔法春秋笔法”的真实体现的真实体现A24A25A A (第一个(第一个“而而”是转折连词,可译可不译;第二个是转折连词,可译可不译;第二个“而而”是假设连词,可译为是假设连词,可译为“如果、假如如果、假如”。)。)A26A27A28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3.子为正卿,子为正卿,亡不越亡不越竟竟,反不,反不讨讨贼贼,非子而谁?,非子而谁?”4.其我之谓矣其我之谓矣5.董狐,古之董狐,古之良史良史也,也,书法书法不不隐隐A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