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第1111课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2、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了解农业集体化的弊端。3、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特点及评价。学习目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国有化国家分配农业工业产品分配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背景:时间:目的:经历战争的苏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经历战争的苏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引起人民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引起人民不满。内容:作用:特点特点(新在哪):
2、新在哪):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农业农业 方面方面余粮征集制 商商业业 方面方面 取消自由贸易 工工业业 方面方面实行工业国有化政策政策内容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特点:(“新”在哪):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在一定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发展经济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积极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起到
3、了怎样的积极影响影响?农民踊跃交纳粮食(农民踊跃交纳粮食(19221922年)年)新经济政策影响:从苏俄新经济政策影响:从苏俄国情国情出发,调动了生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产者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盟,促使促使国民国民经济经济稳步稳步发展发展。启示: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实启示: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事求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产力的发展列宁说:列宁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苏联的成立苏联的成立19221922年底年底1917年1922年1991年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斯大林斯大林
4、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241924年,列宁逝世年,列宁逝世材料一: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但直到材料一: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材料二:材料二:由于苏联是由于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
5、家,处于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苏联经济技术十分落。苏联经济技术十分落后,而周围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先进,工业发达。如果苏联不能在短时期消灭这种落后性,不发后,而周围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先进,工业发达。如果苏联不能在短时期消灭这种落后性,不发展工业,不建立军事工业,不迅速巩固国防,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发动军事干涉和侵略,展工业,不建立军事工业,不迅速巩固国防,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发动军事干涉和侵略,扼杀苏维扼杀苏维埃政权。埃政权。问题:这两则材料体现了苏联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面对这一状况,斯大林采取了什么措施?背景:工业落后,受帝国主义的威胁。措施:(1)19
6、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2)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3)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模式特点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第聂伯河上的大坝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之一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背景:时间:措施:开展消灭富农运动。支持集体农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生产计划。1927年底至1928年初 严重粮食收购危机20世纪30年代农业集体化想一想:想一想: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产生了什么问题?苏联的
7、农业集体化产生了什么问题?消极性:消极性: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农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期停滞。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排斥市场、缺乏积极性)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忽视民主法制)工业化和农业集
8、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积极: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重要作用。消极: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后来成为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政治上:健全民主与法政治上: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制建设经济上:要农轻重比例经济上: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遵循客观的经协调发展,遵循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济发展规律民生上:维护农民利益,民生上: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苏联模式的形成启示(1)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
9、变,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2)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4)发展经济时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19221922年,成立了苏联年,成立了苏联19211921年,新经济政策年,新经济政策1.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完成一五二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完成一五二五计划)3.3.苏联模式形成苏联模式形成2.2.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19361936年,公布了新宪法年,公布了新宪法特征: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政治体制评价:评价:积极弊端积极弊端课堂小结1.苏联成立的时间是()。A.1918年B.1921年C.1922年D.1924年2.1932年,已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俄国D.苏联3.最早在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在()。A.戈尔巴乔夫B.列宁C.斯大林D.赫鲁晓夫CDC课堂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