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目标:1.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习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材料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使观点更有说服力。2.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注意倾听,别人发言后能给予积极回应。3.学着理解、回应父母之爱,和父母有效沟通。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习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材料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使观点更有说服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材料和PPT。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课时一、爱的故事导入,激发交际情感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课文,课文为我们描绘了感人的父母之爱的故事。父母之爱的
2、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我们再来看看这三个爱的故事。2.指名三个学生从绘制了红色爱心的三个信封中分别取出书上的三个爱的故事,读给大家听。3.小组讨论、交流:李刚的爸爸、王小雅的妈妈和陈敏的爸爸,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你能接受吗?接受的请在故事后面画一个爱心;不能接受的请先想想你的理由,然后跟组内同学讨论。4.小组汇报,预设:李刚的爸爸对孩子是严爱,王小雅的妈妈对孩子是溺爱,陈敏的爸爸对孩子的爱的方式比较好。5.小结:是啊!同学们,父母的溺爱和严爱都是爱你的一种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却不利于我们成长,那么怎样在不伤害爸爸妈妈感情的情况下,用恰当的方式,跟他们有效沟通呢?这就需要大家开动脑筋了!(相机板书:严爱
3、 溺爱 爱)二、爱的故事屋,初探沟通方法1.下面我们先来走进李刚的家里看一看,你赞同李刚爸爸的做法吗?(1)预设:赞同。理由:在李刚爸爸的严格要求下,他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能锻炼自控能力,能培养自理能力等。追问:在生活中、学习中,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相机小结:联系事例说观点,会让观点更有说服力。指导学生联系事例表达自己的观点。(2)预设:不赞同。理由:李刚爸爸这种爱的方式会伤害李刚的自尊心,影响亲子感情,容易让李刚形成逆反、抵触、自卑等心理。2.播放视频。视频中,李刚和爸爸针锋相对,激烈争吵,双方不欢而散。三、爱的故事屋,再探交际秘诀1.刚刚我们发现视频中的李刚和爸爸沟通的效果不太
4、好,大家帮着分析分析原因。2.预设:李刚一开始就说爸爸这样做不对,没有考虑到爸爸的情感,没有让爸爸了解到这样做给自己带来的不好的感受,没有考虑到爸爸这样做也是出于对自己的爱,交流变成了父子俩争吵。3.刚才视频里的做法,我们要引以为戒,假如你的爸爸在你考不好时,也像李刚的爸爸那样,你会怎么和他交流呢?4.相机点拨:老师还有一个秘诀,而且屡试不爽。交流更多是心与心的交流。例如我和爸爸交流时,我会首先站在爸爸角度思考,感谢爸爸对自己的关心。再让爸爸知道他这么做带给我的感受,同时委婉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时我的感受就是支持我观点的最好材料。然后请爸爸也站在我的角度,换个位置再思考,这样的交流往往效果很好这
5、就叫换位思考表达感受。任何一次成功的口语交际都离不开换位思考。5.出示小组练习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发言,不超过1分钟。其他人注意倾听,不随意插话。等这位同学发言结束,可以针对表达的观点给予尊重,积极回应、评价,然后选择两位同学分别模拟李刚和爸爸,代表小组上台交流。6.小组练习。7.模拟展示:李刚和严格的爸爸。8.比较两次口语交际的不同效果。9.学生评价,评价要点是换位思考,用恰当的材料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表明观点。四、爱的故事屋,学以致用来交流1.两人一组,按照之前的小组练习要求,选择练习另外两个情境。2.上台模拟展示。3.学生评价,可以围绕板书的内容评价,一课一得,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评价小组独特
6、的好的沟通方法。预设:对于王小雅的妈妈这一情境,因为教材中没有说明小雅的年龄,也可能有学生认为是对的,因为小雅还小,到大一点妈妈就可以放手了。对陈敏的爸爸这一情境,在目前家长、学生对学习“全民焦虑”的背景下,也可能有学生认为他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习,让孩子成天只想着玩。情境只是口语交际教学的载体之一,不要苛求学生一定符合标准答案,重点是敢说、想说,教师再相机引导。五、爱的故事屋,课外续探交际秘诀1.小结: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各不相同,有时是严厉的训斥,有时是溺爱的包办,有时又是甜蜜的陪伴这都是爱!当他们有时像李刚和王小雅的家长那样表达爱时,我们一定要首先给予尊重、回应,认同父母的情感,再在表达感受中提出观点,并寻找合适的材料支持观点。2.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同学们,生活中,你觉得父母还有哪些做法,让你需要和他们沟通的?(2)交流汇报,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和父母沟通。3.配乐出示班级学生和父母相处的温馨瞬间图片。看,父母的爱无处不在!但是,父母爱孩子和孩子爱父母更是一门学问,需要学习、理解、沟通。试着用上今天学到的口语交际的方法,多和爸爸妈妈沟通,相信你会和爸爸妈妈一起成长得更好!板书设计:父母之爱严爱 溺爱换位思考、 表达感受、 事例爱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