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口语交际 小兔运南瓜教材分析小兔运南瓜是部编本版一年级上册的第四次口语交际。教材采用看图补白编故事的形式,配有3幅插图:第一幅图,小兔站在南瓜地里,在想怎样把南瓜运回家。第二幅图,内容空缺,只有一个问号1留给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第三幅图,南瓜已经运到家了,下图在和兔妈妈讲自己运南瓜的过程。学生借助第二幅图想出的办法会多种多样,以此为话题,可以深入开展交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方面是借助空白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展开想象,大胆说出自己想的办法。另一方面是展开评议,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并说出理由。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进行了近半年的语文学习,
2、也养成了一些学习习惯,具备了基本的表达能力。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兴趣,而且好表现。但因为年龄小,活泼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口语交际课堂上,还是应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组织好他们进行交流。再加上低年级学生从众心理强,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不同的想法。教学目标1.乐于与别人交流,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说清楚。2.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能说出理由。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清楚地说出来。难点: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参与讨论。教法与学法教法:情境创设法、谈话法学法:讨论交流法、表演法、合作学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兔和南瓜图片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所
3、用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分钟教师绘声绘色讲故事。从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小兔子一家。春天的时候,兔妈妈带着小兔在一块空地上种下了南瓜。到了秋天,果实成熟了,兔妈妈想熬些南瓜粥喝,就让小兔去地里摘南瓜。(贴图:小兔)学生认真聆听老师讲故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他们喜爱的故事和小动物入手,创设兔妈妈想熬些南瓜粥喝的情境,把他们带入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二、仔细观察,理解图意12分钟1. 小兔子蹦蹦跳跳来到南瓜地里,找到一个大南瓜。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同时贴图:南瓜)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一个怎样的南瓜?(引导学生从南瓜的形状、
4、颜色、重量等方面观察,用“又_ 又_”形容南瓜)小兔子看到这样一个南瓜,会想些什么呢?大家能把小兔心里想的加上动作表现小兔很着急吗?2.小兔子最后有没有把南瓜运回家呢?课件出示第三幅图。小兔子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了家,兔妈妈的眼睛都瞪大,她会怎么说指名学生表演后集体评价。指名学生表演后集体评价。3.在“小兔”和“南瓜”贴图中间写上“运”字,这就是我们本课要讨论的话题“小兔运南瓜”。1.仔细观察第一幅图,回答老师的问题。仔细观察南瓜。生1:这是一个又大又圆的南瓜;生2:这是一个又大又黄的南瓜; 生3:这是一个又大又重的南瓜;仔细观察小兔子的表情、动作。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小兔子心里会想:南瓜
5、这么大,够妈妈熬好多好多南瓜粥了;这么大的南瓜,我该怎么运回家呢?学生表演小兔子的表情、动作、语言。2.引导学生用几句话把图里的内容说一说。同桌分角色练说。指导学生观察模仿兔妈妈和小兔子的神态,想象他们的语言。3.跟老师读课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想象小兔的心理活动,猜想小兔的动作,只要合乎情理,都予以肯定。运用讨论交流和表演的方法,让学生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又练习了语言表达。三、想象过程,讨论评价15分钟1.小兔子太厉害了!它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把又大又重的南瓜运回家的呢?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把南瓜当轮子滚动。请小动物帮忙抬。找车子运。请大象用鼻子运。3.评评说说:哪些运南瓜的办法
6、比较好?为什么?1.四人小组讨论: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合理。要求小组内每人讲一种方法,并且要表达清楚。看看谁是聪明兔。2.学生汇报小组讨论出来的办法。3.请同桌先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全班交流。点评得好的同学可以得到“大南瓜”,说明你把南瓜运回家了。在这个环节中,既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清楚办法,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并说明理由。运用讨论交流的方法,让他们先练习表达,再鼓励他们自由发表意见,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为他们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并以“聪明兔”、“大南瓜”作激励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四、拓展练习,课堂延伸10分钟1.在小兔运南瓜的方法
7、中选一种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合理的办法,画在课文的空格里。2.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图画,并把完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1.学生补充图画,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展示自己的图画,并把完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在展示中学会表达,指名学生讲一讲完整的故事,教师给予指导,让学生都能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到方法。板书设计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把南瓜当轮子滚动。请小动物帮忙抬。找车子运。请大象用鼻子运。教学反思口语交际课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课例,也能充分反映教师课堂的把握能力及知识水平等。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自己的鼓励技巧,充分发挥引导者、把握者和参与思考者作用色,把课堂
8、有机地分成三个阶段:问题引入思考-在回答中思考-师生共同思考评价,达到了培养思维的目的。巧妙地采用弱化不成功方法和不给出最优答案而只给予普遍鼓励的办法,让每位学生有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其思维的活跃性,克服课堂只属于优生施展才能空间的缺点,也给学生的后续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间。评价是比较高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师生共同思考评价,把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做到有普及有提高,符合了学生思维的成长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但纵观整节课,也还有不足之处:由于没有工具演示,不够直观形象,有些同学不能够完全理解各种方法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把相关工具搬进课堂,进行现场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每一种方法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