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经】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传】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乱。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
2、,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翚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故书曰“翚帅师”,疾之也。诸侯之师败郑徒兵, 取其禾而还。州吁未能和其民,石厚问定君于石碏。碏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
3、,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书曰“卫人立晋”,众也。(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B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C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D夫州吁
4、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公与宋公为会”与“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两句中“会”字含义相同。B“犹治丝而棼之也”与“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两句中“治”字含义不同。C“故书曰翚帅师,疾之也”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疾”字含义相同。D“其是之谓乎!”与“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两句中的“其”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州吁做了国君之后,准备向郑国报旧怨,以此来讨好诸侯,安定民心。他便联合宋国,出兵出物
5、,并让宋国牵头,带领陈、蔡、卫联合攻郑。B各诸侯第二次围攻郑国的时候。宋殇公派人向隐公请求一起参与,被鲁隐公推辞了。翚父不经隐公同意便擅自派兵,所以被称为“翚帅师”。C州吁篡位之后不能安定百姓。石厚向他父亲石碏询问良策,石碏让他朝见陈桓公,让陈桓公代为请求周天子,以便让州吁可以名正言顺。D陈国将前来请托帮忙的州吁和石厚抓住并扭送到卫国,卫国先是让右宰丑杀了州吁,后来石碏又让管家孺羊肩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石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翚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2) 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书曰“卫人立晋”,众也。14 材料中的“经”和“传”指的是
6、哪两部史书?两者之间有何关系?(3分)(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傅察,字公晦,孟州济源人,中书侍郎尧俞从孙也。年十八,登进士第。蔡京在相位,闻其名,遣子鯈往见,将妻以女,拒弗答。调青州司法参军,历永平、淄川丞,入为太常博士,迁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十月,接伴金国贺正旦使。是时,金将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察至燕,闻金人入寇,或劝毋遽行。察曰:“受使以出,闻难而止,若君命何。”遂至韩城镇。使人不来,居数日,金数十骑驰入馆,强之上马,行次境上,察觉有变,不肯进,曰:“迓使人,故例止此。”金人辄易其驭者,拥之东北去,行百里许,遇所谓二太子斡离不者领兵
7、至驿道,使拜。察曰:“吾若奉使大国,见国主当致敬,今来迎客而胁我至此!又止令见太子,太子虽贵人,臣也,当以宾礼见,何拜为?”斡离不怒曰:“吾兴师南向,何使之称?凡汝国得失,为我道之,否则死。”察曰:“主上仁圣,与大国讲好,信使往来,项背相望,未有失德。太子干盟而动,意欲何为?还朝当具奏。”斡离不曰:“尔尚欲还朝邪!”左右促使拜,白刃如林,或捽之伏地,衣袂颠倒,愈植立不顾,反覆论辨。斡离不曰:“尔今不拜,后日虽欲拜,可得邪!”麾令去。察知不免,谓官属侯彦等曰:“我死必矣,我父母素爱我,闻之必大戚。若万一脱,幸记吾言,告吾亲,使知我死国,少纾其亡穷之悲也。”众皆泣。金兵至燕,彦等密访存亡,曰:“使
8、臣不拜太子,昨郭药师战胜有喜色,太子虑其劫取,且衔往忿,杀之矣。”将官武汉英识其尸,焚之,裹其骨,命虎翼卒沙立负以归。立至涿州,金人得而系诸土室,凡两月。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察自幼嗜学,同辈或邀与娱嬉,不肯就。平居恂恂然,无喜愠色。恬于势利,在京师,故人鼎贵,罕至其门,间一见,寒温谈笑而已。及仓卒徇义,荦荦如此,闻者哀而壮之,时年三十七。乾道中,赐谥曰忠肃。(选自宋史,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B.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
9、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C.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D.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 教授生徒的官职。B.正旦即农历除夕,指新年的第一天,又可称为岁首、元日等。在此期间会有很多庆祝的活动。C.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 典等。D.谥号一般意
10、义来说,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皇后、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对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傅察是中书侍郎尧俞的堂孙,十八岁考中进士。蔡京在相位时,听说他的大名,派儿子蔡鯈去见他,打算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傅察没有答应。B.宣和七年十月,傅察奉命迎接陪伴金国前来祝贺新年的使者。傅察不顾众人反对毅然前去。但金国人行至边境时觉察有变化,不肯继续前进。C.金国太子斡离不的随从想强迫傅察拜见他们的太子,但他昂首挺立,没有屈服,反反复复与他们论辨。斡离不见状,威胁他说以后就算想拜见也没有机会了。D.傅察从小十分
11、好学,不爱戏耍,不喜交往。他在京做官时,某位旧友地位显赫,但他很少前去拜访, 偶尔相遇,也只是寒暄谈笑而已。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是时,金将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3) 若万一脱,幸记吾言,告吾亲,使知我死国,少纾其亡穷之悲也。(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严挺之,华州华阴人。少好学,姿质轩秀。举进士,并擢制科,调义兴尉,号材吏。姚崇为州刺史,异之。崇执政,引为右拾遗。睿宗好音律,每听忘倦。先天二年正月望夜,胡人婆陀请然百千灯,因弛门禁,又追赐元年酺,帝
12、御延喜、安福门纵观,昼夜不息,阅月未止。挺之上疏谏,乃陈“五不可”,诚意忠到,帝纳焉。侍御史任正名恃风宪,至廷中责詈衣冠,挺之让其不敬,反为所劾,贬万州员外参军事。初,殿中监王毛仲持节抵太原朔方籍兵马,后累年,仍移太原取兵仗,挺之不肯应,且以毛仲宠幸,久恐有变,密启于帝。俄改濮、汴二州刺史,所治皆严威,吏至重足胁息。会毛仲败死,帝以挺之言忠,召为刑部侍郎,迁太府卿。宰相张九龄雅知之,用为尚书左丞,知吏部选。李林甫与九龄同辅政,以九龄方得君,谄事之,内实不善也。九龄欲引以辅政使往谒林甫挺之负正陋其为人,凡三年,非公事不造也,林甫益怨。会挺之有所诿于蔚州刺史王元琰,林甫使人暴其语禁中,下除洛州刺史
13、,徙绛州。天宝初,帝顾林甫曰:“严挺之安在?此其材可用。”林甫退召其弟损之与道旧,谆谆款曲,且许美官,因曰:“天子视绛州厚,要当以事自解归,得见上,且大用。”因绐挺之使称疾,愿就医京师。林甫已得奏,即言挺之春秋高,有疾,幸闲官得自养。帝恨吒久之,乃以为员外詹事,诏归东都。挺之郁郁成疾,乃自为文志墓,遗令薄葬,敛以时服。挺之重交游,许与生死不易,嫁故人孤女数十人,当时重之。然溺志于佛,与浮屠惠义善,义卒,衰服送其丧,已乃自葬于其塔左,君子以为偏。(节选自新唐书列传 卷五十四)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九A龄B欲C引D以E辅F政G使H往
14、I谒J林K甫L挺M之N负0正P陋Q其R为S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望夜,文中指望日之夜,望日,即月亮最圆的那一天,古代一般指阴历每月十五。B.风宪,指风纪法度,古代的御史掌纠弹百官、正吏治之职,故以“风宪”称御史。C.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为凭证,苏武“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有此意。D.胁息,文中指敛缩气息,非常悲伤,与“扪参历井仰胁息”中“胁息”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严挺之负有才能,他少年好学,资质出众,不仅中进士,还通过了特别考试;初次担任官职就有口碑,赞誉他能干。B.严挺之正直敢言,皇上听信胡人
15、之言举办大型灯会长达月余,他上疏劝谏;侍御史凭借职权不敬同僚,他出面批评。C.严挺之尽忠朝廷,面对深受宠幸的王毛仲到太原索要兵仗的事情,他拒绝不给,并用密信向皇上及时报告了这件事。D.严挺之重情重义,他看重交往生死不变,曾给数十位故友孤女办理婚嫁,与僧人惠义友善,惠义死,他着孝服送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帝顾林甫曰:“严挺之安在?此其材可用。”(2) 因绐挺之使称疾,愿就医京师。14严挺之与李林甫二人结怨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苏秦说齐闵王曰:“臣闻用兵而喜先天下者忧,约结而喜
16、主怨者孤。夫后起者藉也,而远怨者时也。是以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夫权藉者,万物之率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也。故无权藉,倍时势,而能事成者寡矣。“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坚箭利金,不得弦机之利,则不能远杀矣。矢非不铦,而剑非不利也,何则?权藉不在焉。何以知其然也?昔者赵氏袭卫,车不舍人不休,傅卫国,城刚平,卫八门土而二门堕矣,此亡国之形也。卫君跣行告溯于魏。魏王身被甲底剑,挑赵索战,邯郸之中鹜,河、山之间乱。卫得是藉也,亦收余甲而北面,残刚平,堕中牟之郭。卫非强于赵也,譬之卫矢而魏弦机也,藉力魏而有河东之地。赵氏惧,楚人救赵而伐魏,战于州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
17、。赵得是藉也,亦袭魏之河北,烧棘蒲,队黄城。故刚平之残也,中牟之堕也,黄城之坠也,棘蒲之烧也,此皆非赵、魏之欲也。然二国劝行之者,何也?卫明于时权之藉也。今世之为国者不然矣。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行此六者而求伯,则远矣。“臣闻善为国者,顺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后从于天下。故约不为人主怨,伐不为人挫强。如此则兵不费,权不轻,地可广,欲可成也。昔者,齐之与韩、魏伐秦、楚也,战非甚疾也,分地又非多韩、魏也,然而天下独归咎于齐者,何也?以其为韩、魏主怨也。且天下遍用兵矣,齐、燕战而赵氏兼中山;秦、楚战韩、魏不休而宋,赵专用其兵;此十国者,皆以相敌为意,而
18、独举心于齐者,何也?约而好主怨,伐而好挫强也。”(选自战国策齐策五,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B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C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D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夫后起者藉也”与“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
19、”(谏逐客书)两句中的“藉”字含义相同。B干将,春秋时著名的铸剑师,与妻子莫邪铸出两把名剑。文中干将、莫邪都指剑名。C“何以知其然也”与“沛公默然”(鸿门宴)两句中的“然”字含义不同。D“以其为韩、魏主怨也”与“且以汝之有身也”(与妻书)两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苏秦认为,国君如果善于顺应时势、倚重天时,那么成就大事的机会就增多了。B卫国国君在卫国遭到赵国的袭击时,仓促间披头散发逃到魏国求援军。C魏王亲自披甲带剑,为卫国出头,向赵国挑战。卫国乘机重整旗鼓,北向攻赵。D齐国率先联结韩、魏讨伐秦、楚,挑起了大国间的争斗、交锋。从而被天下
20、埋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卫非强于赵也,譬之卫矢而魏弦机也,藉力魏而有河东之地。(4分)(2)臣闻善为国者,顺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后从于天下。(4分)14.苏秦是如何运用比喻论证来劝谏齐闵王要善于借助外力成就功业的呢?请简要分析。(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弘治中,累官学士、少詹事。华有器度,在讲幄最久,孝宗甚眷之。正德初,进礼部左侍郎。以守仁忤刘瑾,出为南京吏部尚书,坐事罢。瑾败,乃复故。华性孝母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
21、,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年十五,访山海诸关。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决囚江北,引疾归。起补兵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建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十一年八月擢右金都御史,巡抚南、赣。戡宁王宸濠乱。嘉靖六年,诏守仁总督两广兼巡抚。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
22、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说。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华A性B孝C母D年E逾F百G岁H卒I华J已K年L七M十O余P犹寝Q苫R蔬S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3、)A.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文官的考核以及科举文教事务,长官称礼部尚书。B.擢,提升官职,此外“除”“拜”均可表示授予官职,“迁”则指官职调动。C.举,意为举荐,与屈原列传中“举类迩而见义远”的“举”字意思不同。D.端坐,即正坐。与赤壁赋中“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的“危坐”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守仁的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殿试状元。生性孝顺,为人有器度。长期担任皇帝的讲经官,深受孝宗的眷顾。B.王守仁天资聪敏,十七岁就同娄谅谈论朱子理学。十八岁参加乡试,便能考中举人。其后自行悟道,开创阳明心学。C.王守仁喜好谈论军事,擅长射箭。担任过兵部主事
24、,后被提拔担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D.王守仁因直言上奏营救戴铣等人,得罪刘瑾,遭到杖责,贬为贵州龙场驿丞。直到刘瑾被诛杀,才被调任庐陵知县。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3)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14王守仁为什么更为推崇陆九渊的学说?请根据文本简要回答。(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伯父墓表苏 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
25、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
26、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
27、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选自苏辙集,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 B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 C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 D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8、)A讳,加在已故的君主、尊长的名字前,表示尊敬。B乡试,唐宋时称“解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C姻家,是古时对联姻的家族或其成员的称呼,也称“亲家”。D循吏,指奉公守法的官吏,意思和民间所说的“清官”近似。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身居要职者写信,说他可以担当重任。B雍丘有个百姓死在监狱里,县官说那个人是病死的。州府派人审理此案也未查出真相。苏涣一去就为他伸了冤。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想让儿子在自己离任后接任。苏涣认为他儿子没有资格担任相关职务,坚决不同意。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
29、他儿子苏不危记下父亲的遗事,并遵照父命交给苏辙修改;苏辙略作补充写成这篇墓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4分)_(2) 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4分)_15 文中包拯称赞苏涣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教师版(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经】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冬
30、十有二月,卫人立晋。【传】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乱。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秋,诸侯复
31、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翚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故书曰“翚帅师”,疾之也。诸侯之师败郑徒兵, 取其禾而还。州吁未能和其民,石厚问定君于石碏。碏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书曰“卫人立晋”,众也。(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32、确的一项是( )(3分)A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B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C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D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公与宋公为会”与“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两句中“会”字含义相同。B“犹治丝而棼之也”与“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两句中“治”字含义不同。C
33、“故书曰翚帅师,疾之也”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疾”字含义相同。D“其是之谓乎!”与“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两句中的“其”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州吁做了国君之后,准备向郑国报旧怨,以此来讨好诸侯,安定民心。他便联合宋国,出兵出物,并让宋国牵头,带领陈、蔡、卫联合攻郑。B各诸侯第二次围攻郑国的时候。宋殇公派人向隐公请求一起参与,被鲁隐公推辞了。翚父不经隐公同意便擅自派兵,所以被称为“翚帅师”。C州吁篡位之后不能安定百姓。石厚向他父亲石碏询问良策,石碏让他朝见陈桓公,让陈桓公代为请求周天子,以便让州吁可以名正言顺。D陈国将前
34、来请托帮忙的州吁和石厚抓住并扭送到卫国,卫国先是让右宰丑杀了州吁,后来石碏又让管家孺羊肩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石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翚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2)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书曰“卫人立晋”,众也。14材料中的“经”和“传”指的是哪两部史书?两者之间有何关系?(3分)10C(参考标点: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11D解析:D项中两句“其”都为语气副词,表示推测,意思为“大概”。A项中“会”均为“会见”。B项中“治”一为“整理”,一为“判决”。C项中“疾”均为“痛心
35、,憎恨”。12D解析:“抓住并扭送到卫国”错,原文是陈国请卫国派人来陈国处理。13(1)公子翚请求出兵与诸侯会和,隐公不答应,公子翚执意请求后带兵去了。(关键点:以、许、固,全句大意。)(2)卫国人到邢国迎接公子晋。冬季,十二月,卫宣公即位。春秋记载说“卫人立晋”,是因为这是出于大众的愿望。(关键点:逆、书、众,全句大意。)14“经”指春秋,“传”指左传。左传是解释春秋的。【参考译文】经:鲁隐公四年春季,周文王二月,莒(j)人攻打杞人,夺取了牟娄。戊申日,卫国的州吁杀了他的君王,自立为君。夏季,鲁隐公和宋殇公在清会见。宋公、陈侯、蔡人、卫人等一起攻打郑国。秋季,公子翬(hu)率领军队会同宋公、
36、陈侯、蔡人、卫人攻打郑。九月,卫人在濮地杀死了州吁。冬季十二月,卫人拥立公子晋为君。传:四年春季,卫国的州吁杀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国君。鲁隐公和宋殇公会见,打算重叙在宿地会盟的友情。还没有到预定的日子,卫国人来报告国内发生了叛乱。夏季,隐公和宋殇公在清地草草会见。当宋殇公即位的时候,公子冯逃到了郑国,郑国人想送他回国为君。等到卫州吁自立为国君,准备向郑国报复前代国君结下的怨恨,以此对诸侯讨好,安定国内人心,派人到宋国说:“君王如果进攻郑国用以除去对您有害的公子冯,君王为主力,敝邑出兵出物,和陈、蔡两国一道作为属军,这就是卫国的愿望。”宋国答应了。这时候陈国、蔡国正和卫国友好,所以宋殇公、陈桓公、蔡
37、国人、卫国人联合进攻郑国,包围了郑国都城的东门,五天以后才回去。鲁隐公向众仲询问说:“卫国的州吁能成功吗?”众仲回答说:“我只听说用德行安定民众,没有听说用祸乱的。用祸乱,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弄得更加纷乱。州吁这个人,仗恃武力而安于残忍。仗恃武力就会失去群众,安于残忍就没有亲附的人,民众背叛,亲近离开,难以成功。用兵就像用火一样,不去控制,将会焚烧自己。州吁杀了他的国君,又暴虐地使用民众,因此不致力于建立美德,反而想通过祸乱来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于祸患了。”秋季,诸侯再次进攻郑国。宋殇公派人前来请求出兵相助,隐公推辞了。公子翚请求出兵与诸侯会和,隐公不答应,公子翚执意请求后带兵去了。所
38、以春秋记载说“翚帅师”,是对他表示憎恶。诸侯的军队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割取了那里的谷子便回来。州吁没有和他的民众和谐,石厚向石碏询问安定君位的办法。石碏说:“朝觐周天子就可以。”石厚说:“如何才能去朝觐呢?”石碏说:“陈桓公正在受到天子的宠信,现在陈、卫两国正互相和睦,如果朝见陈桓公请他向天子请求,就一定可以成功。”于是石厚就跟随州吁一起去陈国。石碏派人告诉陈国说:“卫国地方狭小,我老头子年龄大了,不能做什么事了。这两个人,确实杀死了我国君主,敢向你们请求趁此机会除掉他们。”陈国人把这两个人抓住,而请卫国派人来陈国处理。九月,卫国人派右宰丑在陈国的濮地杀了州吁,石碏派他的管家獳羊肩到陈国杀了石厚
39、。君子说:“石碏真是个忠臣,讨厌州吁,同时也连带把石厚杀了。大义灭亲就是这样的情况吧!”卫国人到邢国迎接公子晋。冬季,十二月,卫宣公即位。春秋记载说“卫人立晋”,是因为这是出于大众的愿望。(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傅察,字公晦,孟州济源人,中书侍郎尧俞从孙也。年十八,登进士第。蔡京在相位,闻其名,遣子鯈往见,将妻以女,拒弗答。调青州司法参军,历永平、淄川丞,入为太常博士,迁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十月,接伴金国贺正旦使。是时,金将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察至燕,闻金人入寇,或劝毋遽行。察曰:“受使以出,闻难而止,若君命何。”遂至韩城镇。使人不来,
40、居数日,金数十骑驰入馆,强之上马,行次境上,察觉有变,不肯进,曰:“迓使人,故例止此。”金人辄易其驭者,拥之东北去,行百里许,遇所谓二太子斡离不者领兵至驿道,使拜。察曰:“吾若奉使大国,见国主当致敬,今来迎客而胁我至此!又止令见太子,太子虽贵人,臣也,当以宾礼见,何拜为?”斡离不怒曰:“吾兴师南向,何使之称?凡汝国得失,为我道之,否则死。”察曰:“主上仁圣,与大国讲好,信使往来,项背相望,未有失德。太子干盟而动,意欲何为?还朝当具奏。”斡离不曰:“尔尚欲还朝邪!”左右促使拜,白刃如林,或捽之伏地,衣袂颠倒,愈植立不顾,反覆论辨。斡离不曰:“尔今不拜,后日虽欲拜,可得邪!”麾令去。察知不免,谓官
41、属侯彦等曰:“我死必矣,我父母素爱我,闻之必大戚。若万一脱,幸记吾言,告吾亲,使知我死国,少纾其亡穷之悲也。”众皆泣。金兵至燕,彦等密访存亡,曰:“使臣不拜太子,昨郭药师战胜有喜色,太子虑其劫取,且衔往忿,杀之矣。”将官武汉英识其尸,焚之,裹其骨,命虎翼卒沙立负以归。立至涿州,金人得而系诸土室,凡两月。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察自幼嗜学,同辈或邀与娱嬉,不肯就。平居恂恂然,无喜愠色。恬于势利,在京师,故人鼎贵,罕至其门,间一见,寒温谈笑而已。及仓卒徇义,荦荦如此,闻者哀而壮之,时年三十七。乾道中,赐谥曰忠肃。(选自宋史,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
42、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B.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C.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D.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 教授生徒的官职。B.正旦即农历除夕,指新年的第一天,又可称为岁首、
43、元日等。在此期间会有很多庆祝的活动。C.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 典等。D.谥号一般意义来说,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皇后、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对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傅察是中书侍郎尧俞的堂孙,十八岁考中进士。蔡京在相位时,听说他的大名,派儿子蔡鯈去见他,打算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傅察没有答应。B.宣和七年十月,傅察奉命迎接陪伴金国前来祝贺新年的使者。傅察不顾众人反对毅然前去。但金国人行至边境时觉察有变化,不肯继续前进。C.金国
44、太子斡离不的随从想强迫傅察拜见他们的太子,但他昂首挺立,没有屈服,反反复复与他们论辨。斡离不见状,威胁他说以后就算想拜见也没有机会了。D.傅察从小十分好学,不爱戏耍,不喜交往。他在京做官时,某位旧友地位显赫,但他很少前去拜访, 偶尔相遇,也只是寒暄谈笑而已。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是时,金将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2)若万一脱,幸记吾言,告吾亲,使知我死国,少纾其亡穷之悲也。(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9. C 10. B“正旦即农历除夕”解说错误,正旦不是农历除夕,而是正月初一。 11.B “但金国人行至边境时觉察有变化”分
45、析错误。“察觉有变”的是傅察而非金人。 12. (1)这时,金国将领违背盟约,但是朝廷不知道这种情况。(2)你们如果万一逃脱,希望你们记住我的话,告诉我的父母,让他们知道我是为国家而死,稍稍缓解他们无穷无尽的悲伤。(3)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酒、作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参考译文:傅察,字公晦,孟州济源人,中书侍郎尧俞的堂孙。十八岁时,考中进士。蔡京在相位时,听说他的大名,派儿子蔡鯈去见他,打算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傅察拒绝没有答应。调任青州司法参军,历任永平、淄川县丞,入朝做太常博士,升迁为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十月,傅察奉命迎接陪伴金国祝贺新年的使者。这时,金国将领违背
46、盟约,但是朝廷不知道这种情况。傅察到达燕地,听说金人入侵,有人规劝他不要急忙前往。傅察说:“我们接受使命来出使,听说有困难就停止,怎么完成皇上的使命。”于是到达韩城镇。金国使者没来,过了几天,几十个金人骑着快马进入馆驿,强迫他上马车,到达边境,傅察觉得有变化,不肯进入金国境内,说:“迎接使者,惯例到此停止。”金人就换掉给他驾车的人,簇拥着他向东北方向去,走了一百多里路,遇到人们所说的二太子斡离不领兵到驿道上,让傅察拜见。傅察说:“我们奉命出使大国,见到国主应当致敬,(你们)现在来迎接我却胁迫我到这里!又只见到了太子,太子虽然是尊贵的人,但也是贵国的臣子,(我)应当以宾主之礼见您,怎么能拜呢?”斡离不愤怒地说:“我发兵征讨宋朝,怎么能按照使者的身份来对待你呢?凡是你们国家的得失,都给我说出来,否则就要处死!”傅查说:“皇上仁慈圣明,和你们国家讲和通好,信使往来频繁,没有失德的地方。太子违背盟约行动,想干什么?我回朝后会详细上奏皇上。”斡离不说:“你还想要返回朝廷?”左右的侍卫胁迫他跪拜,兵器如同林子里的树枝一样多,有人想拽着他伏在地上,衣服都弄乱了,傅察更加昂首挺立,反复与他们辩论。斡离不说:“你今天不跪拜,以后即使想拜见也没有机会了。”下令将傅察带走。傅察知道免不了一死,就对官署手下侯彦等人说:“我肯定会死了,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