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ppt课件 -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pptx

    • 文档编号:6171233       资源大小:34.30M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3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3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Q123)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ppt课件 -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pptx

    1、1下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系谱图。已知II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1与5结婚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D1与4结婚生出患甲病女孩的概率是1/4D2甲病(用A或a表示)是一种未知的遗传病,乙病(用B或b表示)是红绿色盲,下图为某家系的系谱图,没有突变发生。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III1的乙病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I1CII3与I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D若II3与II4再生一个女孩,同时患两病的

    2、概率为1/9B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1866年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21891年科学家描述减数分裂全过程31903年萨顿假说: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520世纪中叶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1909年4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个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激烈的争论。问题探讨问题探讨1.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遗传物质应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结构比较稳定等等。2.你认为证明某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 可行方法

    3、有哪些?例如,将特定的遗传物质转移给其他生物,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等。DNA蛋白质蛋白质染色质染色质 染色体染色体由于对DNA分子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人们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人们认识到人们认识到DNA是由许多脱氧核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20世纪世纪20年代年代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没发现其他大分子有类似的结构特点没发现其他大分子有类似的结构特点。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20世纪世纪30年代年代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要通过要通过实验实验

    4、证明遗传物质是证明遗传物质是DNADNA还是蛋白质还是蛋白质或是其他物质,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或是其他物质,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必须将蛋白质、其他物质与必须将蛋白质、其他物质与DNADNA分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才能确定究竟谁是遗传物质。才能确定究竟谁是遗传物质。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格里菲思艾弗里艾弗里艾弗里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体外转化实验转化实验格里菲斯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的肺炎链球菌体内体内转化实验转化实验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一)了解肺炎链球菌(一)了解肺炎链

    5、球菌1.1.肺炎链球菌是一种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细菌。对肺炎链球菌是一种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细菌。对小鼠也有极大的杀伤力,使小鼠小鼠也有极大的杀伤力,使小鼠患肺炎患肺炎,并发败血症死亡。,并发败血症死亡。2020世纪初,肺炎大爆发,美国每年有世纪初,肺炎大爆发,美国每年有5 5万人因肺炎去世。而引发万人因肺炎去世。而引发肺炎的罪魁祸首是肺炎的罪魁祸首是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2.2.肺炎链球菌的种类肺炎链球菌的种类项目项目S型细菌型细菌R型细菌型细菌菌落菌体毒性表面光滑(Smooth)表面粗糙(rough)小鼠不致死可使小鼠致死多糖类的荚膜为什么R型细菌不

    6、致病?1928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情况。格里菲思的小鼠体内转化实验所用的两种肺炎链球菌格里菲思(F.Griffith)微生物学家格里菲思的小鼠体内转化实验过程共同体学习:阅读课本P43,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根据第一、二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2.根据第二、三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3.第四组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活的S型细菌?(二)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二)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第二组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第一组小鼠死亡,分离出S型活细菌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第三组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分离出S型活细菌第四组R型活细菌+加热致死S型细菌

    7、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1.对比第一、第二组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对比第一、第二组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R型活细菌不会使小鼠死亡,而型活细菌不会使小鼠死亡,而S型活细菌可使小鼠死亡。型活细菌可使小鼠死亡。2.对比第二、第三组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对比第二、第三组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加热致死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不型细菌不会使小鼠死亡使小鼠死亡。实验现象分析3.第四组小鼠为什么会死亡?体内分离出的第四组小鼠为什么会死亡?体内分离出的S型细菌从哪里来?型细菌从哪里来?猜想1:S型细菌死而复生。猜想2: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4.这种转化产生的这种转化产生的S型活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型活细

    8、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又说型细菌,又说明了什么?明了什么?转化因子 后代 5.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哪一个才是转化因子呢?如何才能在这些物质中将它找出来呢?多糖脂质蛋白质RNADNA多糖蛋白质RNADNA脂质S型细菌资料:已知在80-100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失去活性,DNA的结构也会被破坏,但当温度降低到55时,DNA的结构会恢复,蛋白质不会。(三)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三)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实验目的:实验材料:自变量:因变量:找到转化因子是什么?培养基、R型活细菌、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各种酶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各种物质的成分R型细菌是否被转化 第一组第一组中加热致死后

    9、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实验结果是培养皿中长出了实验结果是培养皿中长出了S型活型活细菌。菌。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什么?实验中加入的蛋白酶、实验中加入的蛋白酶、RNA酶和酯酶的作用是什么?酶和酯酶的作用是什么?第一至四组的实验结果为什么既有第一至四组的实验结果为什么既有R型型细菌,又有菌,又有S型型细菌?菌?共同体学习:阅读课本P44,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三)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三)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1.制备制备S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S S型细菌型细菌死亡的死亡的S S型细菌型细菌S 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细胞提取液加热致死加热致死破碎,使用

    10、酶除去绝大部分破碎,使用酶除去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脂质糖类、蛋白质、脂质提取物中含有少量蛋白质、脂质和RNA、DNA。蛋白质和核酸对于高温的耐受力是不同的。在80-100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失活,DNA双链解开;当温度恢复至室温后,DNA双链能够重新恢复,但蛋白质的活性无法恢复。用酶解法酶解法分别去除细胞提取液中各种成分后,观察S细菌提取液能否将R型细菌转化。2.2.实验设计思路实验设计思路(三)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三)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3.3.实验过程实验过程有有R型细菌型细菌的培养液的培养液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细胞提取液+S型细菌型细菌R型细菌型细菌有有R型细菌型细菌的培养液

    11、的培养液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细胞提取液+S型细菌型细菌R型细菌型细菌混合混合混合混合有有R型细菌型细菌的培养液的培养液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细胞提取液+混合混合只长只长R型细菌型细菌DNA酶酶蛋白酶(或蛋白酶(或RNA酶、酯酶)酶、酯酶)实验结论:实验结论:DNA才是使才是使R型菌产生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的物质。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第一组中加热致死后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实验结果是培养皿中长出了S型活细菌。这说明什么?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蛋白质、脂质和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蛋白质、脂质和RNA、DNA)中含有中含有某种促使促使R型细菌

    12、转化为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型细菌的物质-转化因子。实验中加入的蛋白酶、RNA酶和酯酶的作用是什么?加入蛋白酶是为了证明实现转化的不是蛋白质;加入RNA酶是为了证明实现转化的不是RNA;加入酯酶是为了证明实现转化的不是酯类物质。第一至四组的实验结果为什么既有R型细菌,又有S型细菌?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只能使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只能使部分部分R型型细菌发生转化。菌发生转化。实验现象分析第五组,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之后再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为什么培养皿中只有R型细菌?DNA酶能水解酶能水解DNA,从而破坏了从而破坏了DNA分子的结构,分子的结构,使其丧失转化功能。使其丧失转化功能

    13、。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已经去除了蛋白质,那么加入蛋白酶的这一组实验是否多余?不多余,并未彻底去除,提取物中去除的是大部分蛋白质、糖类和脂质。后面再加入酶,可以保证与R型细菌反应的S型细菌提取液中不含有S型细菌的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物质。基因重组基因重组R R型细菌转化为型细菌转化为S S型细菌的原理:型细菌的原理:S S型细菌型细菌荚膜荚膜控制荚膜形控制荚膜形成的成的X X基因基因加热加热杀死杀死被破坏的被破坏的S S型细菌型细菌X X基因吸附在基因吸附在R R型型细细菌表面菌表面X X基因进入基因进入R R型细菌型细菌重组重组X X基因控制基因控制R R型型细细菌形成荚膜菌形成荚膜注意:只

    14、是注意:只是少数少数R R型细菌转化为型细菌转化为S S型细菌型细菌知识拓展转化率转化率极低极低n 含义:与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n 举例: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1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利用了“加法原理”。n 含义:与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n 举例: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利用了“减法原理”。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科学方法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项目体内转化实验体外

    15、转化实验培养细菌在小鼠体内体外培养基实验对照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致病性对照S型细菌各组成成分的作用进行对照巧妙构思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与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每个实验组用酶解法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结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联系所用材料相同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体外转化实验是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1.格里菲思用肺炎链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

    16、A.说明了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说明了R型活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C.说明了R型活细菌是无毒性的D.说明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性的A2.如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做的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A.DNA酶的作用是水解S型细菌的DNA B.结果1中S型肺炎链球菌占绝大多数C.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链球菌但是,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因为艾弗里实验中无法真正去除蛋白质,可能仍存在少量的蛋白质。有没有更好的材料、更好的方法能够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呢?三、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三、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

    17、验(一)了解噬菌体(一)了解噬菌体 成分只有成分只有蛋白质和蛋白质和DNADNA 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的病毒病毒,仅能在大肠杆菌内繁殖。仅能在大肠杆菌内繁殖。繁殖时,仅将遗传物质导入大繁殖时,仅将遗传物质导入大肠杆菌,其他物质肠杆菌,其他物质保留在体外保留在体外。侵入别的细菌合成组装释放吸附注入吸附,注入,吸附,注入,合成合成,组装,释放,组装,释放1.T2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2.2.为什么选择为什么选择T2T2噬菌体来进行实验?噬菌体来进行实验?选材的原因:选材的原因: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细菌

    18、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易于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易于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和功能的变化。繁殖快。繁殖快。细菌细菌20-30min20-30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大量繁殖。便于实验控制变量。便于实验控制变量。T2T2噬菌体在噬菌体在繁殖时,仅将遗传物质繁殖时,仅将遗传物质导入大肠杆菌,其他物质保留在体外。导入大肠杆菌,其他物质保留在体外。三、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三、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二)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二)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赫尔希蔡斯阿弗雷德赫希与另外两位科

    19、学家获得196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发现确认病毒的遗传结构”。不过,玛莎蔡斯却无缘获得此奖项。哪一种物质进入哪一种物质进入了大肠杆菌体内?了大肠杆菌体内?DNA和蛋白质不能和蛋白质不能直接看到,怎么办?直接看到,怎么办?放射性元素分别放射性元素分别标记标记DNA和蛋白质和蛋白质选择什么元素进选择什么元素进行放射性标记行放射性标记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组成元素蛋白质:DNA:C、H、O、N、SC、H、O、N、P35S32P能不能用3H、14C标记噬菌体?能不能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如何标记噬菌体?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蛋白质被35S标记

    20、的噬菌体DNA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在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未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感染得到得到1.1.实验过程实验过程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并检测放射性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短时间保温无放射性标记的细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为噬菌体培养提供适宜的恒定的温度,侵染细菌。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5S标记的噬菌体32P标记的噬菌体离心后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细菌裂解细菌裂解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

    21、有检测到35S在新形成的部分噬菌体中检测到32P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噬菌体分别被35S或32P标记搅拌后离心搅拌后离心2.实验结果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细胞,而蛋白质外壳进入细菌细胞,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留在细胞外。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的DNA遗传的遗传的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

    22、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搅拌不充分理论上上清液沉淀物其中一个大肠杆菌实际上35S标记的一组,沉淀物中出现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思考讨论保温时间长理论上上清液沉淀物该大肠杆菌有噬菌体侵入实际上部分释放出来释放未来得及侵染实际上保温时间短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思考讨论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出现少量放射性的原因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5S标记的噬菌体32P标记的噬菌体上清液沉淀物子代噬菌体结论结论:结论:RN

    23、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蛋白质蛋白质RNA 分别侵染健康烟草植株分别侵染健康烟草植株得到全新病毒得到全新病毒不能得到病毒不能得到病毒 :RNA蛋白质蛋白质烟草花叶病毒(TMV)只含蛋白质和RNA患病患病不患病不患病四、四、RNA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明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明五、五、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句话的含义是:绝大多数生物以绝大多数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为遗传物质凡是有凡是有DNA的生物的生物凡是细胞结构的生物凡是细胞结构的生物极少数生物没有极少数生物没有DNA,只有只有RNA一种核酸一种核酸,则,则R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如如烟草

    24、花叶病毒、艾滋病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病毒HIV、大多数流感病毒等、大多数流感病毒等 就整个生物界来说,绝大多数生物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对某些生物体来说,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1.下图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下列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操作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B2.枯

    25、草杆菌具有不同类型,其中一种类型能合成组氨酸。将从这种菌中提取的某种物质,加入培养基中,培养不能合成组氨酸的枯草杆菌结果获得了活的能合成组氨酸的枯草杆菌。这种物质可能是()A.多肽 B.多糖 C.组氨酸 D.DNA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A.DNA是遗传物质B.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C.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D.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DA4.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带标记元素为()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A


    注意事项

    本文(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ppt课件 -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