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参考模板范本.doc

    • 文档编号:6135059       资源大小:60.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3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林田)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参考模板范本.doc

    1、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4012001/014718002/014718003课程中英文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开课学期二秋、二春、三秋学 分学 时7112课程修习类型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开课对象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二年级、三年级本科生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名典选读开课单位人文学院课程团队负责人叶志衡执 笔 人刘婷婷系主任刘小刚一 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

    2、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今后胜任古文的教学与研究打好基础。The course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velopment ven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to understand the basic theory and law of development,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on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reading,t

    3、o cultivate better a aesthetic ability and humanistic literacy,to lay a better foundation for further teaching and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2.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之关联(1)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以及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知识)课程教学目标2:使学生具备阅读和鉴赏中国古代文学

    4、各种文体作品的能力,为今后胜任古诗文教学和古代文学研究打好基础。(能力)课程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素养)(2)本课程主要支持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指标2-2: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有积极的情感和乐观的精神。毕业要求指标3-1:系统扎实地掌握语言和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其发展历史和前沿问题,能够应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解释语言和文学现象。毕业要求指标3-3:了解基本的学习科学的相关知识,能够将其综合应用于教育实践中。(3)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矩阵关系(参见表1)表1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

    5、的矩阵关系教学目标/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2-2:毕业要求指标3-1毕业要求指标3-3课程教学目标10.30. 60.3课程教学目标20.20.30.6课程教学目标30.50.10.1注:将一个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到对应课程教学目标中,每一列的权重13.课程各章对教学目标的支撑及学时安排(参见表2) 表2 课程各章对教学目标支撑及学时安排一览表章次内容其支持的课程教学目标总课时理论课时实验、实践学时一绪论课程教学目标1课程教学目标2课程教学目标311二上古神话课程教学目标1课程教学目标2课程教学目标322三诗经课程教学目标1课程教学目标2课程教学目标366布置第一次作业4.教学方法(参见表3)本课

    6、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方法,同时适当布置课外学习任务和课后作业,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达到符合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教学目的。表3 课程毕业要求、教学目标及实现途径毕业要求指标课程教学目标实现途径毕业要求指标2-2: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有积极的情感和乐观的精神。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课堂讲授与讨论:通过对中国古代各时期文学的讲述,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通过对经典作家经典作品的研讨,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水平和人文素质,养成跨学科、宽知识面的文学史视野。课后任务及作业:每章布置熟读及精读作品,以巩固和拓展课堂学习内容

    7、,对所布置任务通过课堂汇报、背诵、默写等方式加以检查。每学期布置两次课后作业,全部批改且部分讲评。毕业要求指标 3-1:系统扎实地掌握语言和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其发展历史和前沿问题,能够应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解释语言和文学现象。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课堂讲授与讨论:通过对中国古代各时期文学的讲述,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剖析深入,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辅以具体作品分析,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课后任务及作业:每章布置熟读及精读作品,以巩固和拓展课堂学习内容,对所布置

    8、任务通过课堂汇报、背诵、默写等方式加以检查。每学期布置两次课后作业,全部批改且部分讲评。毕业要求指标 3-3:了解基本的学习科学的相关知识,能够将其综合应用于教育实践中。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课堂讲授与讨论:通过对中国古代各时期文学的讲述,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古代文学知识,具有较好的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具备较为扎实的古文基础,并能将此应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中。课后任务及作业:每章布置熟读及精读作品,以巩固和拓展课堂学习内容,对所布置任务通过课堂汇报、背诵、默写等方式加以检查。每学期布置两次课后作业,全部批改且部分讲评。5课程资源(1)推荐教材及参考文献:推荐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

    9、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沈松勤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主要参考文献:游国恩、季镇淮、萧涤非、费振刚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郭预衡主编中国文学史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孙康宜等剑桥中国文学史三联书店,2013年版。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罗宗强、陈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高

    10、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版。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新版。朱渊清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2)课程网站本课程推荐课外学习参考网站:http:/http:/http:/6.学生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考试课(2) 成绩构成及考评细则(参见表4、表5)表4 成绩组成、考评细则及对应的教学目标成绩组成考核/评价环节分值考核/评价细则对应的教学目标平时成绩(30%)要求按时上课,认真听课,上课积极互动,积极完成课后任务和作业3

    11、0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学习表现的兴趣浓郁程度,对各章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课堂讨论时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学习的自觉性。计算全部课堂表现的平均成绩再按30%计入综合成绩。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期中成绩(20%)期中检查20主要检查学生对部分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计算成绩再按20%计入综合成绩。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期末成绩(50%)期末综合测试50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全部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计算卷面成绩再按50%计入综合成绩。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综合成绩平时成绩+期中测试+期末综合测试100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50%)教学目标

    12、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表5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评分标准序号评价要点权重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1平时成绩1按时上课,认真听课,积极互动,积极讨论,出勤率全到。较高质量完成课后作业、任务。按时上课,课堂听课、互动积极性较高,出勤率高,偶尔有迟到或事假。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任务。按时上课,课堂听课、互动积极性还好,有迟到或早退想象,并有事假、病假等请假现象。完成课后作业、任务。按时上课,课堂听课、互动积极性一般,有迟到或早退现象,并有事假、病假等请假现象。课后作业、任务完成较差。课堂听课、互动积极性差,经常有迟到或早退想象,事假、病假等请假现象较多。缺课后作业。备注:优秀:100X90;良好:90X

    13、80;中等:80X70;及格:70X60;不及格: X60(3)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依据及方法(参见表6)表6 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依据及方法教学目标评价依据评价方法教学目标1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期中成绩评价值=50%(期末卷面对应试题平均分/期末卷面对应试题总分)+20%(对应平时成绩平均分/对应平时成绩总分)+30%(对应期中成绩平均分/对应期中成绩总分)教学目标2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期中成绩评价值=25%(期末卷面对应试题平均分/期末卷面对应试题总分)+50%(对应平时成绩平均分/对应平时成绩总分)+25%(对应期中成绩平均分/对应期中成绩总分)教学目标3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期中成绩评价

    14、值=40%(期末卷面对应试题平均分/期末卷面对应试题总分)+40%(对应平时成绩平均分/对应平时成绩总分)+20%(对应期中成绩平均分/对应期中成绩总分)表6中权重合理性说明:对于教学目标1:主要评价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轨迹的了解,古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熟悉,对于古代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发展规律的掌握,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由于卷面题目较容易反映学生相应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故期末卷面综合测试的权重相对较大。对于教学目标2:主要评价学生阅读和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各种文体作品的能力,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相对比较难从卷面题目去考核学生,故更侧重交流

    15、式的课堂互动去评价学生,平时成绩的权重相对较大。对于教学目标3,主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需要通过卷面考试、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去评价学生,故期末测试成绩和平时成绩都占有相对较大的比重。7. 持续改进本课程根据期末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情况、期中考核情况、各教学目标评分值情况和学生、教学督导等反馈,及时对教学中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改进提高,确保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课时)1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内容、性质及特点;了解本学期内容:了解中国文学的源头,先秦文学的发展脉络。2主要内容:介绍中国

    16、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内容、性质及特点;介绍本学期内容:先秦文学的发展脉络;介绍中国文学的起源。3教学方法:课堂讲授。4学习资料: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总绪论及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宇文所安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之上卷导言,三联书店,2013年。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5思考题:谈谈中国文学史的演进情况。第二章神话(2课时)1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的发展状况、保存状况及其对中

    17、国文学的影响。2主要内容:神话的产生及其价值,记载古代神话的典籍,神话的内容、特色及演变。3教学方法:由教师主讲,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4学习资料: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的第一章;沈松勤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神话部分,重点理解: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羿射九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袁珂、周明编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5年。王青先唐神话、宗教与文学论考,中华书局,2007年5月版。5思考题:名词解释:神话、山海经。谈谈中国古代神话的保存情况。第三章诗经(6课时)1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诗经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2主要内容: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诗经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3教学方法:由教师主讲,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4学习资料: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的第二章;沈松勤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诗经部分,重点阅读(背诵带的篇目):关雎 溱洧 静女 硕人 谷风 月出 黍离 君子于役 蒹葭 无衣 七月 东山 采薇 鹿鸣 玄鸟 生民。十三经注疏之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5思考题:名词解释:“六义”、“三家诗”、“毛诗”、“诗序”、“变风”、“变雅”、“诗教”。谈谈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 7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参考模板范本.doc)为本站会员(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