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课前思考: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是通过生活情境图,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并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但是我做过课前调查全班64人,其中48人不仅会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而且能说出口算过程。基于以上情况,本节课是根据教材先让学生进行操作再探索出口算方法。这样操作还有什么意义,操作还有必要吗?我想操作是有
2、必要的,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要想使学生充分理解进位算理,必须要借助操作。但什么时候让学生操作才是最佳时候?针对以上分析,我在教学中决定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然后加强动手操作,探索进位原理。在学生充分理解“满十进一”这一概念,然后再及时抽象出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满十进一”,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间的迁移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对数学的
3、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满十进一”,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抢答(分2组)第一组: 9+4 8+7 8+6 7+4 5+7 9+8 6+6第二组: 60+8 30+12 50+17 20+6 40+13 70+15 90+4学生回答完每组以后问:你们怎么算的这么快?二、动手操作,感悟算理(一)、教学24+61师:谁知道它的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算的?(指名学生说口算方法)2摆小棒,理解“满十进一”师:24原来是2个十,怎么变成3个十了呢?下面我们就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4和6怎么跑到十位上了。出示:个位师说,生摆。(先摆24你打算怎样摆,再摆6你有准备摆在哪儿。
4、6你为什么摆在4的下面?能摆在2的下面吗?“+” 表示什么意思?好,现在就请你们把24和6合起来。生合小棒,师追问你为什么把6和4合起来,你们怎么把它们捆起来了呢 ,你们又为什么把这一捆放在2捆里?)师:仔细观察小棒图,哪位发生了变化?(生回答)师追问:个位怎么没了呢?谁来说一说怎么这一捆跑到2捆里面的?(指名说一说)3脱离实物操作,说口算过程。(指名学生说口算过程)学生说完后,师随机出示:6+24 问:还需要摆小棒吗?学生说口算方法。4对比练习26+4 25+5 27+3 22+8 29+1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十位个位(二)、教学24+9师:你们会算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5、(学生说口算方法)师:还有谁的算法和他们不一样?(三)、比较24+6和24+9、理解算法师:比较一下24+6和24+9原来都是二十多,得数怎么都变成三十多了呢?十位多了一个十是哪来的?哪位满十,满十怎么办?根据学生回答说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这就叫满十进一。(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三、变式练习 应用算法1先判断下面各题是不是进位加法,再估一估它的得数是几十多,最后再算一算。45+7 38+9 53+8 7+62(其中7+62装傻追问:为什么不是进位加,7+6不满十了吗。咦,7为什么不能和6加?你能想办法改变其中一个数字,把7+62变成进位加法。)学生口算时,注意说口算过程。2对比
6、练习(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第一组。)4+8 (学生口算后,师追问:34+8(你发现了什么?)54+884+83估年龄师:谁来估一估老师和周未来一共多少岁?(学生估一估)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老师和周未来一共有多少岁呢?(学生回答后算一算)你能算一算你和老师的年龄之和吗?(学生算一算)想知道你们哪一组的年龄之和最接近100岁吗?(每组算一算,小组比赛。)四、全课总结(略)教学感悟:本节课,我除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我还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中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充分展现进位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 “满十进一” 。一、操作中体会概念形成过程
7、,自主建构概念。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在具体运演阶段,其对于概念的理解是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形象而生动数学概念形成过程,充分概念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便使学生自主建构和真正理解概念。如:在教学24+6时,我的重点放在进位上。如何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这个教学难点。小棒该何时进行操作才对学生最有利,我采用学生先自主探索24+6的口算方法,再用摆小棒来验证自己的口算方法。如,让学生更规范地去摆小棒,更直观地理解进位方法,初步体会“满十进一”这一概念。另外,我不断得对学生进行追问:“原来只有2捆小棒
8、,现在怎么变成3捆了呢,你知道这一捆是从哪儿来的呢?从而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体会到4+6=10,根据原来的知识经验把10根捆起来变成1捆,再把这1捆放在2捆上。成分理解“满十进一”这一概念。这样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得以自主建构,学生对“满十进一”,的理解更加深刻。二、在不同算法中进一步理解概念在教学24+9时,由于有了前面的口算经验,学生很容易把前面的口算方法迁移到24+9上。但我觉得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教学也不是原有能力水平的简单重复。所以,我追问:“还有谁的口算方法不一样?”我通过这种适时地提出新要求,提升学生的思维含量。使学生明白无论是那种口算方法只要“满十”
9、就得“进一”,从而也体现口算方法的多样化。三、在对比练习中巩固和深化概念有效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生初步形成“满十进一”后,我及时组织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运用中巩固深化概念。尤其是三次不同的对比练习,如在第一次比较:教学完24+6后出示26+4 25+5 27+3 22+8 29+1 学生算完后进行比较一方面进一步是学生理解“满十进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数的敏感度。第二次比较:教学完24+9时,比较24+6和24+9口算方法,再次体会“满十”就是个位相加的得数是10或10以上的不同情况,都必须向十位进一。再次完善学生对“满十进一”的理解。第三次比较:比较4+8 34+8 54+8 84+8使学生体会两位数进位加与一位数进位加的联系。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渗透学生对“数感”的培养,采用变式和专项练习提升学生对进位加法的判断力。总之,这节课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过程和体验过程这一操作空间,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悟。使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形成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更深刻理解“满十进一”这一概念。为学生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竖式和多位数加法打下良好的基础。文/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五小学 顾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