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ppt课件 (j12x共20张PPT) -(部)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pptx
-
文档编号:5939807
资源大小:5.62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3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3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Q123)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ppt课件 (j12x共20张PPT) -(部)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pptx
1、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其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作者简介知识链接 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始于唐朝,一般是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的某种思想感情。序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推重之辞。学习目标壹朗读课文,识记常见文言词句,疏通文意。贰反复诵读,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叁探究文章主旨,学习作者勤勉治学、不怕吃苦的精神。读美文听老师范
2、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把握好节奏、揣摩好语气及情感。接着大声朗读课文。还可毛遂自荐,两人朗读课文,一人一段,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理解仔细研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及用法,若自己不能解决可与同桌交流探讨。词语积累致:假借:以是:趋:硕师:叩问:德隆望尊:稍降辞色:得到。借。因此。学问渊博的老师。快步走。请教。道德声望高。把言辞和脸色略变得温和一些。词语积累援疑质理:或:至:复:俟:负箧曳屣:四支僵劲:持汤沃灌: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有时。周到。等待。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四肢僵硬。支,同“肢”。拿了热水来洗濯。词语积累日再食:被绮绣:腰:臭:烨然:口体之奉:
3、每天供给两顿饭。再,两次。食,供养,给吃。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被,同“披”。香气。光彩鲜明的样子。指吃穿的供给。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词语积累廪稍:遗:馁:流辈:谒:贽:论辨: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给予,赠送。同辈。初次进见尊者时所持的礼物。议论辩驳。辨,同“辩”。饥饿。拜见。疑难句子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自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和有名的先生与自己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疑难句子3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4、。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和脸色略变得温和一些。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我住在旅馆里,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疑难句子5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不羡慕他们,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疑难句子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他们中如果学业有不精通、品德有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疑难句子7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
5、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是我的意志;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而在同乡面前显示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假设你是宋濂,你将如何对马生口述这篇文章?揣摩宋濂的语气和心情,用自己的话创新性的复述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后再次认真默读全文,思考一下。品析美文1作者写给马生的这篇序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目的: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原因:勤奋好学,以苦为乐。诚实守信得以博览群书。尊重老师、虚心请教,得到名师指点。2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示例: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旨主容内这篇赠言作者通过自叙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与今天太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得出业有不精,德有不成,主要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之理的结论,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