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宋南宋 朱熹朱熹 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 朱熹朱熹(11301200),字,字元晦,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生于南剑州人,生于南剑州(今福建南平今福建南平)。南宋高宗绍兴年。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他是间进士。他是著名的唯心主义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明清以来,奉为明清以来,奉为“大贤大贤”,配,配享孔庙。著作繁富,除享孔庙。著作繁富,除诗集诗集传传等专著外,有等专著外,有朱文公文朱文公文集集。倡办文化教育倡办文化教育 重建书院学规;重建书院学规;阐义理之奥秘阐义理之奥秘 集理学之大成
2、集理学之大成百丈山记百丈山记 微 课 中国文化名人朱熹 文化名人 朱熹.mp4观书有感二首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二、课前导入二、课前导入出山道中口占出山道中口占 朱熹朱熹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
3、朝晴更可人。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朱熹是宋代大儒,长年埋头书堆中,终生研究著述不辍,但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板滞,也是个灵性健全的人。此诗写他放下书本,走出野外。诗人认为读书人应该抛下书本到野外去走走,去开开眼界,去接近大自然,才能使自己心胸开阔。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所写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所写百丈山记百丈山记描绘了百丈山的胜景,写出了山的灵动、描绘了百丈山的胜景,写出了山的灵动、俊秀与清秀。俊秀与清秀。百丈山位于福建建阳东北,距县城百丈山位于福建建阳东北,距县城65公里。山高海拔公里。山高海拔1200米,米,俗称百丈俗称百丈。因其。因其高大,气势雄伟,故高大,气势雄伟,故又称大雄山又称大雄山。
4、大雄山。大雄山远看似一尊卧佛,山上峭壁耸峙,危崖突远看似一尊卧佛,山上峭壁耸峙,危崖突兀怪石嵯峨,雄杰葱秀,晨夕岚光四溢,兀怪石嵯峨,雄杰葱秀,晨夕岚光四溢,冬春雾绕云飞,山涧泉瀑飞泻,四时气候冬春雾绕云飞,山涧泉瀑飞泻,四时气候凉寒。凉寒。百丈山记百丈山记选自选自朱文公文集朱文公文集。它。它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作者没的夏天。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等等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等等上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上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这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这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蹬蹬 溅溅溅溅
5、淙淙淙淙 卑卑庳庳迫迫隘隘 石石罅罅 峭峭岸岸 深深昧昧 瞰瞰 瀵瀵涌涌 璀璀璨璨 前前揖揖 dngjin cng b ixi qio mi knfn cny把握主要字词读音:把握主要字词读音:朱熹读书法(节选)1循序渐进:指读书要按照书本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智能水平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朱子语类卷八)。2熟读精思:指读书要遵循记忆与思维结合的原则。熟读,就是要“使一书通透烂熟,都无记不起处”(文集答张元德)。“使其言皆苦出于吾之口”。精思,就是要“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朱子语类卷十)。登
6、百丈山三里登百丈山三里许许,右俯右俯绝壑绝壑,左,左控控垂垂崖;叠石为崖;叠石为磴磴,十,十余级乃得余级乃得度度。山。山之胜盖自此始。之胜盖自此始。许:许:绝壑绝壑(h):控:控:磴磴(dng):度:度:左右左右深险的山谷深险的山谷临临石台阶石台阶越过越过第一段主要简述登山第一段主要简述登山的过程。的过程。四、分析课文四、分析课文 循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夏亭午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高淙下淙下,其声,其声溅溅溅溅然。度石梁,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山门,小屋三间
7、,不能容十许人。然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前瞰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为石梁,度而北,蹑蹑石梯数级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卑庳迫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水自西谷中循石罅罅奔射出阁下,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南与东谷水并注并注池中,自池而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据其上流,其上流,当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最为可玩玩。乃壁乃壁其后,无所睹。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
8、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循:循:梁:梁:亭午:亭午:淙淙(cng)下:下:溅溅:溅溅:山门:山门:瞰瞰(kn):顺顺 着着桥桥 正午正午淙淙而流下淙淙而流下流水的声音流水的声音寺庙多在山林,在通往庙宇寺庙多在山林,在通往庙宇的引道上设立外门,称的引道上设立外门,称“山山门门”。俯视俯视 蹑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间,卑庳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
9、所谓小涧者;阁小涧者;阁据据其上流,其上流,当当水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玩。乃壁乃壁其后,无所睹。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久而益悲,为可爱耳。蹑蹑(ni):卑庳卑庳(b):罅罅(xi):并注:并注:据:据:当:当:玩:玩:乃:乃:壁:壁:独夜卧:独夜卧:夜里独卧阁上,枕夜里独卧阁上,枕席之下通宵潺潺流水声不绝,席之下通宵潺潺流水声不绝,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也是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也是一种可爱的境界。一种可爱的境界。踩踩 低矮低矮 缝隙缝隙 一同流入一同流入 占据,位居占据,位居 面对面对
10、观赏观赏 却却筑壁筑壁 反映百丈山水的特点的句子是:反映百丈山水的特点的句子是:文中写西阁位置及水流特点的句子的是:文中写西阁位置及水流特点的句子的是:第二段主要描述了山门前后幽静美丽的景色。第二段主要描述了山门前后幽静美丽的景色。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下临峭岸峭岸,深昧深昧险绝。于险绝。于林薄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瀵涌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乃
11、如散珠喷雾,日光烛烛之,璀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当山西山西南南缺缺,前,前揖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历在眼。日薄薄西山,余光横照,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紫翠重叠,不可,不可殚殚数。旦起下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而远近诸山出出其中者,其中者,皆若飞皆若飞浮来往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台东径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而作神祠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畏险者或或不敢度,然山之可
12、观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者,至是则亦穷矣。峭峭(qio)岸:岸:深昧:深昧:林薄:林薄:瀵瀵(fn)涌:涌:烛:烛:璀粲璀粲(cu cn):当:当:缺:缺:揖揖:芦山:芦山:历历:历历:陡峭的石岸陡峭的石岸幽暗不明,极深幽暗不明,极深密林密林水同源分流喷出水同源分流喷出 照耀照耀,名词做动词名词做动词 光彩鲜明光彩鲜明 对着对着缺口缺口对着对着芦峰山,在福建建阳芦峰山,在福建建阳西北西北 分明的样子分明的样子 日日薄薄西山,余光横照,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紫翠重叠,不可,不可殚殚数。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诸山出出其中
13、者,其中者,皆若皆若飞浮来往飞浮来往,或涌或没,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顷刻万变。台东径径断,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而作神祠神祠于其东,水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旱祷焉。畏险者或或不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至是则亦穷矣。薄:薄:紫翠重叠:紫翠重叠:殚殚(dn):出:出:皆若飞浮来往:皆若飞浮来往:径:径:凿石容磴:凿石容磴:神祠神祠(c):或或不敢度:不敢度:水旱祷焉:水旱祷焉:迫近迫近尽尽或紫或翠重叠相映或紫或翠重叠相映 出没出没若飞若浮,若飞若浮,若来若往若来若往小路小路凿出石级为路凿出石级为路 祭神的祠堂祭神的祠堂 有的人有的人天旱或
14、水涝时天旱或水涝时在这里向神佛在这里向神佛祈祷祈祷 文中写瀑布飞沫特点的句子的是:文中写瀑布飞沫特点的句子的是:文中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文中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文中写百丈山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文中写百丈山早晨景色的句子是:第三段主要描述了瀑布的壮美景色。第三段主要描述了瀑布的壮美景色。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可正视。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
15、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万变。余与刘充父、平父、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游之之。既皆赋诗。既皆赋诗以纪以纪其胜,余又其胜,余又叙次叙次其详其详如此。而最其可观者,如此。而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因各别各别为为小诗以小诗以识识其其处,呈同游诸君,又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以告夫夫欲往欲往而未能者。而未能者。年月日记。年月日记。之:之:以纪:以纪:叙次:叙次:最其可观者:最其可观者:因:因:为:为:识(识(zh):):夫:夫:年月日:年月日:指百丈山。指百丈山。依次叙述依次叙述 最值得观赏最值得观赏的
16、地方。的地方。记记那些那些用来记,纪通用来记,纪通“记记”于是于是作,写作,写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本文的游踪是怎样的?、本文的游踪是怎样的?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3、本文的写作特色、本文的写作特色 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移步换景移步换景详略得当详略得当寓情于景寓情于景课堂小测:课堂小测:1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4分分)循磴而东,既得小涧循磴而东,既得小涧 循:循:老屋数间,卑痹迫隘老屋数间,卑痹迫隘 隘:隘:日
17、光烛之,璀璨夺目日光烛之,璀璨夺目 烛:烛:紫翠重叠,不可殚数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殚:殚:2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6分分)然山之可观然山之可观者者,至是至是则亦则亦穷穷矣矣因因各别各别为为小诗小诗以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识其处,呈同游诸君 顺着顺着狭小狭小照耀照耀竭尽竭尽3 3、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2分分)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曲折而上曲折而上 /自池而出自池而出A A相同,相同相同,相同 B B相同,不同相同,不同 C C均不同均不同 D
18、 D不同,相同不同,相同4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篇游记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式,引导人们去游览这篇游记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式,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百丈山的胜景。文章第二节以文章第二节以“涧涧”为中心,贯串着水的描写,详为中心,贯串着水的描写,详写涧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而萌生的审美情趣。写涧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而萌生的审美情趣。第三节主要写瀑布凌空而泻,气势磅礴,水珠在阳第三节主要写瀑布凌空而泻,气势磅礴,水珠在阳光照射下,璀璨夺目,五彩缤纷,煞是伟观。光照射下,璀璨夺目,五彩缤纷,煞是伟观。本文详略得宜,可观处详写,反之则从略。略
19、写处本文详略得宜,可观处详写,反之则从略。略写处一笔带过,详写处细描深绘,多层次,多方位地显现百一笔带过,详写处细描深绘,多层次,多方位地显现百丈山的美姿。丈山的美姿。DB拓展:拓展:百丈山六咏百丈山六咏之三赏析:之三赏析:朱熹偕友人登临百丈山上,写下朱熹偕友人登临百丈山上,写下百丈山六咏百丈山六咏,是,是一组精彩的山水诗。一组精彩的山水诗。其一其一古磴古磴诗云:诗云:层崖俯深幽,微径忽中断。层崖俯深幽,微径忽中断。努力一跻攀,前行有奇观。努力一跻攀,前行有奇观。诗人站在层层叠叠的悬崖之上,下面是幽深莫测的山谷,眼诗人站在层层叠叠的悬崖之上,下面是幽深莫测的山谷,眼前的羊肠小道突然中断。在这种
20、上不能,下不易的困境之中,诗前的羊肠小道突然中断。在这种上不能,下不易的困境之中,诗人认为只要勇敢地向上探索攀登,前面一定会有奇丽的风光。朱人认为只要勇敢地向上探索攀登,前面一定会有奇丽的风光。朱熹在写景中巧妙地提示一个生活哲理,在困境中只在敢于奋斗,熹在写景中巧妙地提示一个生活哲理,在困境中只在敢于奋斗,必能化险为夷,闯出一条通往险峰的道路。必能化险为夷,闯出一条通往险峰的道路。其二其二小涧小涧诗云:诗云:两崖交翠阴,一水自清泻。两崖交翠阴,一水自清泻。俯仰契幽情,神襟顿飘洒。俯仰契幽情,神襟顿飘洒。诗人以平视的角度,描写两山交合的山谷,诗人以平视的角度,描写两山交合的山谷,古木成荫,涧水如
21、带,山水幽景使人心旷神古木成荫,涧水如带,山水幽景使人心旷神怡,一时使人忘却了人世间的烦恼和纷争,怡,一时使人忘却了人世间的烦恼和纷争,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其五其五西阁西阁诗云:诗云:借此云窗眠,静夜心独苦。借此云窗眠,静夜心独苦。安得枕下泉,去作人间雨。安得枕下泉,去作人间雨。游山当日,诗人夜宿百丈西阁之中,夜游山当日,诗人夜宿百丈西阁之中,夜虽静而人难寐。枕下清泉叮咚不止,诗人忽虽静而人难寐。枕下清泉叮咚不止,诗人忽发奇想,希望山间飞泉,能化作人间及时雨,发奇想,希望山间飞泉,能化作人间及时雨,那该多好啊!结句出语不凡,作者忧国忧民那该多好啊!结句出语不凡,作者忧国忧民之心路然纸上。之心路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