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 2020 年高考桂林崇左贺州市联合调研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 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明清小说命名方法呈现多元化的
2、特征,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其命名对我们当今的 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出版、传播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首先,小说命名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不少明清小说以“忠”“忠 烈”“孝”“喻世”“警世”“醒世”等字词加入小说书名,藉以宣扬儒家伦理道德规范, 强化小说社会功用,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提到,凤姐之女因是农历七月七日所生,所以刘姥 姥为她取名“巧姐”,反映出小说创作与民间风俗文化的关系密切; 水浒传 红楼梦等 小说中反映了不少民间寄名、绰号等风俗习惯,这些均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 为我们当今的小说创作、出版、传播提供了借鉴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3、、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 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该成为我们 当代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创作与传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次,小说命名关注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小说创作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风 气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从小说命名方面可以得到一定的印证。明末奸臣当道,党争 激烈,面临着内忧外患。在这种特定的历史形势下,实学思潮十分兴盛,提倡经世致用、崇 黜虚。这在明清小说命名中有着集中体现,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皇明中兴圣烈传 警世阴 阳梦等明末时事小说将“斥奸”“烈”“警世”等字词嵌入小说书名,体现出歌颂
4、忠臣、 贬斥奸佞的创作意图。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文人志士积极入世,关注国家命运,因而在小说书名上普遍运用 “痛”“恨”“耻”“仇”等字眼,表达对国家、民族的担忧,对外敌入侵以及对腐败无能 的清政府的仇恨,如恨海 痛史 仇史等。同时,近代小说多以“新”命名,反映当 时人们渴求变革的心理,如新纪元 新三国志 新水浒 新西游 新中国未来记等。 从事文学创作,应该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密切关注时代现实和社会,生产更多、更好的文化 精品。今天的中国已经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当今的文学创作包括小说命名, 应当充分反映这一伟大时代变迁。 再次,明清小说命名中也存在不少缺陷与不足,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5、因为市场 竞争、牟取利润等,明清小说命名中假托名家创作、评点的现象较为突出。杨守敬撰日本 访书志补.文章正宗篇指出:“明代书估好假托名人批评以射利。”利用名人效应,在小说 书名之前加上名人“评注”“批评”“评释”等字样,这种做法相当常见,被假托的对象包 括李贽、杨慎、冯梦龙等人。受明代空疏学风的影响,随意更改书名的现象也很严重,明人 编书喜好随意改名,何良俊所撰语林被改为世说新语补即为一例。我们在当代小说 创作、传播过程中应该引以为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精品意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摘编自程国赋明清小说命名的方法及其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6、一项是(3 分) A.为宣扬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强化社会功用,些明清小说命名时加人“忠烈”“孝”等字词。 B.今天的小说创作需不忘本来,吸收和继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C.小说的命名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小说创作与当时社会背景、时代风气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D.利用名人效应假托名家创作评点随意改名,这都是明清小说命名中的缺陷,应引起关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明清小说多元化的命名方式对当今文学的借鉴意义。 B.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明清小说的命名对当今文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层次清晰。 C.文章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
7、指出了明清小说命名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论证思路缜密。 D.文章论证了明清小说命名的方法及其启示,整体上是按照总一分总的结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红楼梦中“巧姐”一名和水浒传中“豹子头”一绰号,都反映出小说创作与民间风 俗文化的密切关系。 B.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和警世阴阳梦中的“斥奸”忠”“警世”字样,完全表达了作者 创作小说的情感指向。 C.特定历史背景下呈现特定的文学创作, 如明末小说集中体现内忧外患、 近代小说多关注国家 命运等。 D.当代文学创作只要树立精品意识, 构建中国精神, 就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 要,反映伟大时代变迁。 (
8、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 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 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 才回国。“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 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 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9、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轩纵观历史,一批 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 之行之外,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 份面向全国 200 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 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 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 深化改革。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
10、CG)共同发布了 2016 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报告 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 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 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 因素。 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 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 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 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 第一不利因素,同时 47.3%和 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
11、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 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 注。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 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 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 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 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
12、是交 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才 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 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 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 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 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作者为光明网评论员,有删改) 4.下列不属于“海外留学生回归本土职场不利因素”的一项是(3 分) A.对国内就业形势要求不了解,缺乏明确的
13、职业规划。 B.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渠道等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 C.海归人才对国内企业需求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 D.国内高校水平提升,海外留学生与国内高校毕业生同台竞技,优势不明显。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杨振宁、 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科研上已经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时转为中国公民, 为海外精 英回归祖国做出积极的示范作用。 B.海归人才认为, “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他们首先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 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C.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 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 有助于中国科研 从项目到建制与
14、国际接轨。 D.当前, 海归人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就业全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 个人的梦想和国 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6.请综合三则材料,谈谈我国应当怎样更好地吸纳海归人才?请分条陈述。(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79 题。 沙 枣 李娟 抢在葵花成熟之前,沙枣抢先一步丰收了。我妈对我说: “这就是麻雀们整个冬天里的口 粮。 ”此地的麻雀何其富足!冬天里的每一天,它们起床后,像掀开棉被一般抖落翅膀上的雪, 往最近的沙枣枝一跳,就开始用餐了。它扭头向左边啄几口,再扭头向右啄几口。因为所有 的麻雀此时统统都头也不抬地埋头大吃着呢
15、。 我行走在沙枣林中,猜测麻雀的乐趣。我怜惜它短暂的生命,差点儿忘了自己的生命也 是短暂的。 穿行在沙枣林中,身边果实累累,像葡萄一样一大串一大串沉甸甸地低垂,把树枝深深 压向地面。 何止是麻雀们的富足,也是我的富足 啊。是我视觉上的富足,也是我记忆的富足。 过去,我所知的沙枣只有两种。 一种是灰白色,仅黄豆大小,但甜滋滋的。还有一种沙枣大了许多,但口感差了许多, 不太甜,味道淡。吃起来面面的,沙沙的。难怪叫沙枣。 由此可见,造物多么公平。我从小就熟知这种公平。 然而,在此处,在水库旁边,我被狠狠刷新了认识。 眼下这些沙枣完全无视天地间的公平原则它又大又甜!真的又大又甜! 若不是吃起来仍然又面
16、又沙,仍然是极度熟悉的沙枣特有的口感,我真怀疑它们是不是 沙枣和大枣的串种怎么会这么大,又这么香甜呢? 在北方的大陆腹心,我相信沙枣是所有孩子童年里最重要的记忆之一。我猜没有一个小 学生的作文里不曾提到过它。包括我,也包括我妈。 我妈小时候,唯一被老师表扬过的一篇作文就是关于沙枣花的。 她写道: “沙枣花开了,香气传遍了整个校园。 ” 半个世纪后她仍深深记得这一句。那大约是她生命之初最浪漫、最富激情的一场表达。 我愿意赞美沙枣。无条件地,无止境地。 当我独自穿行在沙枣林中,四面八方果实累累,拥挤着,推搡着,欢呼着,如盛装的人 民群众夹道欢迎国家元首的到来。 我一边安抚民众热情,说: “同志们好
17、,同志们辛苦了。 ”一边吃啊吃啊,吃得停都停不 下来。吃得扁桃垂体都涩涩的。似乎不如此,便无以回报沙枣们的盛情。 吃着吃着,又有些羞愧。这可是麻雀们一整个冬天的口粮啊! 但是四面一望, 这壮观的盛宴!麻雀们绝对吃不完的。 就算把乌鸦们加上也吃不完啊。 我暗暗记住这里。幻想有一天能重返此处,带着最心爱的朋友,炫耀一般地请他们见识 这荒野深处的奇迹。 对了,还有沙枣花。 沙枣花是眼下这场奇迹的另一元。 我极度渴望,向只在春天闻过沙枣花香的人描述沙枣果实,向只在秋天尝过沙枣果实的 人拼命形容沙枣花香唯有两者共同经历过,才能明白何为沙枣。 才能完整体会这块贫瘠之地上的最大传奇这中亚腹心的金枝玉叶。 所
18、有开花结果的树木都诞生于物种的进化,唯有沙枣,诞生于金币和银币之间,奇遇记 和地中海的古老街道之间,诞生于一千零一夜的传奇故事里。 它扎根于大地最最干涸之处,以挣扎的姿势,异常缓慢地生长。然而哪怕用尽全力,它 的每一片叶子仍狭小细碎。 小小的叶子,小小的黄花,小小的果实。沙枣树以最小的手指,开启最磅礴的能量。沙 枣花开了! 我所经历的最浓烈的芳香,要么法国香水,要么沙枣花香。 沙枣花开了,这片荒野中所有的年轻的,无依无靠的爱情,终于在大地上停止了流浪。 直到沙枣终于成熟,沙枣花香才心甘情愿退守到果实深处。 平凡的麻雀,卑微的鸟儿。叽叽喳喳一阵,一辈子就过去了。 大地上的秋天隆重得如国王登基的庆
19、典。 在隆重的秋天里,我一边吃沙枣一边反复思量,到底沙枣够不够大家过冬呢? (选自文汇报笔会 ,2017 年 7 月 26 日,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写麻雀吃沙枣的场景,为全文定下轻快活泼热烈的基调。 B.我极度渴望向人们描述沙枣和沙枣花香,体现了我对生长于荒野深处的沙枣深深的热爱。 C.说沙枣是这贫瘠之地上最大传奇, 既因为沙枣自身的多种因素, 也出于作者对它的特殊情感。 D.文章以我担心会不会把麻雀过冬的口粮吃完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8.结合全文,说明文中加点的“富足”的含义。(
20、6 分) 9.本文是一篇虚实结合的优美散文,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韩充,本名 璀,少依舅家。李元为河阳节度使,署牙将。元改昭义,又从之。元尝谓宾 佐曰: “充后当贵,诸君必善事之。 ”未几,兄韩弘领宣武,召主亲兵,元曰: “我知君旧矣, 吾儿不才,无足累君者,二女方幼,以为托。 ”遂辞去。弘峻法,人人不自保。充谦慎无少懈, 念弘在镇 久,不入见天子,身又得士,不自安,因请入宿卫,弘许之,不即遣。后因猎,单 骑走洛阳,朝廷亮其节,擢右金吾卫将军。斥军士虚名不如令者七
21、百人。穆宗立,幽、镇、 魏复乱,王承元以冀兵二千屯滑州,朝廷恐冀兵相訹为叛,而授充义成军节度使。会汴军逐 李愿,以李朅主留事。帝谓充素为汴士悦向,诏节度 宣武,兼统义成兵讨朅。战郭桥,破之。 会李质斩朅,遂入汴。初,陈许李光颜亦奉诏讨朅,屯尉氏,意先得汴,欲俘掠以饵军。充 闻其谋,驰至城下,汴人望见充,欢跃无复贰者。始,帝遣人问破贼期,充对: “汴,天下咽 喉,臣颇习其人,然王师临之,一月可破。 ”方二旬即克。帝喜曰: “充料敌若神。 ”加检校司 空。籍朅所胁为兵者三万,悉纵之。又责首乱者千余,斥出境,令曰: “敢后者斩!”由是内外 按堵,汴人爱赖之。卒,年五十五,赠司徒,谥曰肃。充虽将家,性
22、俭节,乘机决策无余悔, 世推善将。李元没,充为嫁二女,周其家。自弘去汴,监军选军中敢士二千直阁下,日秩酒 肴,物力几屈,然不敢废。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人心乎不 去且无以继可以弊事遗吾帅乎因悉罢之而后迎充。 (节选自新唐书韩充传) 10.下列对文布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人心乎/不去/且无以继可以弊事/ 遗吾帅乎/ B.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人心乎/不去/且无以继可以弊事 遗吾帅乎/ C.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人心乎/不去
23、/且无以继/可以弊事 遗吾帅乎/ D.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人心乎/不去/且无以继可以弊事/ 遗吾帅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名,这里是曾用名的意思,即原来的名字,韩充原本叫作韩璀,后来改名叫韩充。 B.镇是节度使的管辖之地,唐朝中后期称方镇,其兵称镇兵,镇将掌管戍守防御之事。 C.节度,官名。三国吴孙权始置,掌管军粮。唐以后则为领兵之官。文中意为节度使。 D.阁下,这里指官署,它在古代也常用作敬词,与陛下、殿下、执事的称法来源类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充
24、为人所重,受人之托。河阳节度使李元很看重韩充,委任他为牙将,并对幕宾佐吏说一 定要好好对待他,韩充离开他时,李元把两个幼女托付给他。 B.韩充很有见识,心向朝廷。韩充觉得兄长在军镇时间久了,应入朝见天子,于是他请求人朝 在官禁中值宿,韩弘答应了他,但没有让他立刻离开。 C.韩充平定叛乱,安抚地方。面对穆宗时幽、镇、魏等地的叛乱,朝廷授任韩充为节度使讨伐 叛军,因为他一向受到汴军士兵的喜爱而很快使汴州被平定。 D.韩充料敌如神,处事稳妥。皇上派人询问破贼期限,韩充回答一个月,果然二十天就击破叛 军;韩充把那些受胁迫的人全部释放,只责罚为首作乱之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25、 分) (1)后因猎,单骑走洛阳,朝廷亮其节,擢右金吾卫将军。(5 分) (2)令日: “敢后者斩!”由是内外按堵,汴人爱赖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5 题 贺新郎题高克恭夜山图 李震 楼据湖山背。倚高寒、尘飞不到,越山相对。老月腾辉群动息,独坐清分沆瀣注。更满听、 潮声澎湃。醉里诗成神鬼泣,景苍凉、又在新诗外。浑忘却、功名债。 凭谁妙笔能图绘。羡中郎、前身摩诘,宛然心会。拈出清宵无限意,半幅溪藤光怪。方 信有、人间仙界。云淡天低奇绝处,笑僧殊、未识丹青在。留此轴,夸千载。 注沆瀣:夜里的水气、露水,旧指仙人所饮。 14.下列对
26、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阕“独坐清分沆瀣”句写出了画中人物有仙人貌,也与下阕的“人间仙界”相呼应。 B.这幅“夜山图”意境非常苍凉,直让欣赏者产生厌倦功名归隐于这种境界的想法。 C.词人对画作高度评价,并笑有人欣赏不了画作的绝妙之处,其实画作足以流传千古。 D.纵观全词,上阕为写景,具体描写“夜山图” ;下阕则是评论,指出画作的意境高远。 15.请结台全词,分析词中“醉里诗成神鬼泣” “羡中郎、前身摩诘”的手法及用意。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
27、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 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屈原在 离骚 中借前代先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 , ” 。 第 II 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近日在成都举办的一场非遗节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另一种表达方式:中国漆与湘西 竹编工艺 出的竹编包,兼具漆制的耐久和竹艺的美观,在年轻人中颇为抢手;川 剧小镇里的巴蜀乡音,经过说唱风的改编在街巷里响起,新鲜中 亲切创新, 让古老非遗呈现“逆生长”的模样。 创新的源
28、泉,来自非遗自身的生存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不是 文物,而是生活。它需要全面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 “活”在人们的衣食住行里,如春风化雨。 ( ),催促着创新的发生。 创新没有标准答案。勇于尝试,有所突破,都值得肯定。有些非遗产品,突破原有物质 形态,通过 AR、VR、沉浸感官等数字化为手段,与设计、时尚、音乐等行业实施了跨界融 合。比如一幅古画,经过数字编码可以转化成 的动态短片;传统纸雕制作成 3D 模 型“百鸟朝凤” ,再经由 VR 技术“飞”入移动端,指尖轻触, 形成鸟类互动的科 普游戏一种非遗,衍生出很多种存在形式。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9、(3 分) A.混搭 透露着 栩栩如生 就 B.混搭 表露出 惟妙惟肖 才 C.编制 表露出 惟妙惟肖 就 D.编制 透露着 栩栩如生 才 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秉承传统、不失其本是其生存的基础 B.它以秉承传统、不失其本为生存基础 C.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适应着它的需求 D.它适应着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需求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有些非遗产品,突破原有物质形态,通过以 AR、VR、沉浸感官等数字化为手段,与设计、 时尚、音乐等行业实现了跨界融合。 B.有些非遗产品,突破原有物质形态,通过 AR、VR、沉浸
30、感官等数字化手段,与设计、时尚、 音乐等行业实现了跨界融合。 C.有些非遗产品,突破原有物质形态,用 AR、VR、沉浸感官等数字化手段,与设计、时尚、 出音乐等行业实施了跨界融合。 D.有些非遗产品,突破原有物质形态,以 AR、VR、沉浸感官等数字化为手段,与设计、时 尚、音乐等行业实施了跨界融合。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字。(6 分)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历史及其叙述在国家、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 重要借鉴意义。 ,正在于其著述者对待历史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有后人应有 的敬意,而非凭空想象,随意为
31、之,并使其庸俗化。否则,其著述非但起不到以史为鉴的作 用, ,使读者通过一面夸张变形的“哈哈镜”观察历史。近些年来, , 已经在读者尤其是在那些并不专门研究历史的非专业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后果,影响到他们对 历史的正确认知。 21.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5 分) 记者近日从华中师范大学获悉,该校公共管理学院 2016 级学生余子凡和伙伴收到了一封 十分特别的来信。这是一封来自国家水利部的回信,收信人是“百年好河”项目组的同学们。 写信人是水利部部长鄂竟平。他在回信中写道: “从信中得悉你们在关注河长制湖长制工 作,并通过调查研究为河湖管理建言献策,我感到非常高兴。从你们的
32、身上,我看到了新时 代的大学生所具有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2018 年 4 月,华中师范大学开展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时,来自 4 个不同 专业的学生,组建成这支“百年好河”团队。学生们在和该校公共管理学院的戴胜利教授讨 论过初步想法后,最终将团队的研究领域确定在环境协同治理上,聚焦于河流湖泊的保护, 从专业视角分析河长制和湖长制,并且尝试探索解决河湖污染问题的方法。 不久前,团队成员张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一封关于项目历程和成果报告的信, 寄往国家水利部。 “我们没想着能收到回信,大家都备受鼓舞,最近讨论都更有劲了。 ”目前, “百年好河”项目组成员正在扩大调研样本,继续深化河湖长制相关研究。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为了引导同学们做好人生规划,明确大学求学方向,某高中“追梦”社团举行了一次以 “我心中的高校”为主题的畅想会。会上,下面几所高校的校训引起大家的极大关注: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国家会计学院:不作假账 请从中选择两三则校训,写一篇文章向知心朋友谈谈你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追求。要求选 好校训,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