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力在哪里》说课稿.doc

    • 文档编号:5547686       资源大小:36.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9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19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2023DOC)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力在哪里》说课稿.doc

    1、力在哪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力在哪里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一课,本单元的结构呈先整体感受,后逐个认识的布局。教材共有5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从宏观上总体认识力以及力的作用,即本单元教材的第一课“力在哪里”。第二方面:认识一些常见的力,即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以及空气阻力。它包括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摩擦力的秘密、降落伞四课。力在哪里是本单元的起始课,着重指导学生在对日常生活中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和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突出“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的影响”以及“力有大小和方向”这两个基本要素,为后面的各种力的研究打好基础。由于

    2、力是无形的,我们只能从力作用到物体上的效果来认识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抽象,难理解,为了打好基础,为后面的四课学习降低难度,我把教材内容分成了两课时,第一课时研究力的普遍存在和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第二课时研究力的大小、方向。教学重点: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的影响。(依据:由于力是无形的,我们只能从力作用到物体上的效果来认识力,因此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做和在做中思考分析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体验力的普遍存在。(依据:尽管力无处不在,但力是无形的,并未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大部分学生只关注与身体有关的力,忽视了身体以外的力。)二、学情分析物体的运动必然是力作用的结果,学生在学习第

    3、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时,对力已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受。而且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力的经验,如风的力量可以推动风车转动,水力可以让小水轮转动,用力推桌子可以使桌子移动位置等。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并没有注意到力的存在,因此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发现力,进而寻找力,体验力的无处不在,激发学生探究力的作用,从中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三、目标制定我们知道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其中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两部分,强调探究式学习活动是科学课程的一大特色,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中发现并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聚焦问题并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猜测,为了验证猜想,建立

    4、科学的概念,学生就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证据。获得证据的途径通常有观察实验,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科学知识:知道力是普遍存在的,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科学探究:能够收集事例,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力;通过实验发现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了解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和培养探究能力。科学与社会:体会科学技术改变了生活,激发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科学态度:能合作与交流,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四、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要围绕重要的科学概念和模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

    5、方法。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扳手腕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发现力的存在,是探究力的好起点。2、直观教学法:结合多媒体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让学生在视觉上感知各种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这是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认知特点的。学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体验力是无形的,无处不在。2、实验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的影响。五、教学流程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6、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的机会。教师在整个科学教育中要扮演好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遵循这些理念,我为本课设计了这样的三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二)实验探究,寻找秘密;(三)联系实际,拓展认识。(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1、感受力的存在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本课开课时,我就组织两个学生展示扳手腕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游戏中感受力的存在,从而产生探究力的欲望,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力在哪里?力有什么作用?设计的意图: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无论怎样提出问题,都应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出发,只有这样学生才深有体会,学习才是有效的。2、寻找生活中

    7、的力问题提出后,老师组织学生探究第一个问题:“力在哪里,咱们去找一找”,让学生小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力并汇报。设计的意图是因为力是无形的,必须通过体验或观察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发现力的存在,而且在学生的认知里,他们一直认为力只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如:用手推手上有力,用脚踢脚上有力等,现在通过交流他们会惊奇地发现力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我们身体以外的地方也有力的存在如:汽车行驶有力的作用,轮船行驶有力的作用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边都有力的存在。3、交流:力在哪里?在学生充分举例的基础上,讨论得出力无处不在,力是无形的,看不见,但可以体验和观察它作用在物体所产生的效果。波利亚曾说:“学习任

    8、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里,教师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启发下,又建构了新的知识,说出了生活中许多的力,亲自经历了一个探究力的过程。使“搜集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一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落实。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教师接下来组织学生探究第二个问题:力有什么作用?(二)实验探究,寻找秘密这个环节的教学步骤是;猜测、实验、收集整理数据、交流得出结论。第一个步骤(猜想):如果你对身边的某个物体施加力,这个物体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并让学生说说猜想的理由。这样设计的理由是因为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只有敢于大胆猜测,才能使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选

    9、定一个方向、确定一种思路,遵照这个思想,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学生的猜测行为,但要注意的是学生的猜测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根据学生的猜测,教师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活动:一研究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研究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第二和第三个步骤(实验、收集整理数据):1、研究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实验要求:对物体施加力,仔细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每个同学展示的方法要做到不重复,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探究力对物体作用的活动记录表1物体实验的方法用力后物体发生的变化风车象棋子小车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三个物体:风车、小车、橡棋子。学生了解实验要求后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学生用

    10、推、吹、弹、抛、按等不同的用力方法作用在这三个物体上,不仅渗透推力、风力、弹力、重力、阻力对物体的影响,而且促使学生发现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运动的物体静止,体会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等。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体会知识的形成。记录表的设计体现培养学生学会及时地把有关的数据收集、整理,用以解释自己观点的严谨的学习态度。第四个步骤(交流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后汇报收集的实验记录并分析得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样设计不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引导学生把这种活动经验提升到理性认识,实现学生思维上的飞跃。2、力能改变物体的的形状探究力对物体作用的活动记录表2物体实

    11、验的方法用力后物体发生的变化弹簧橡皮泥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活动物体是;弹簧和橡皮泥。教学方法与上一环节一样。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弹簧变长或橡皮泥变扁了,都是物体的的形状改变了,所以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以上两个实验活动的教学,体现创造性使用教材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这些知识点巧妙地融合在玩的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感悟。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理解科学,同时体现小组合理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也使“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这一新课程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三)联系实际

    12、,拓展认识。 联系实际,拓展认识这一环节,教师设计了三个活动:1、橡皮泥作品图片欣赏。这个活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体现了上一个环节所验证的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人们能利用力的这种作用创造出美丽的作品丰富我们的生活。2、用2分钟把橡皮泥捏成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并展示。让学生感知自己也能用力创造出美丽的作品,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及学好科学的信心。3、欣赏各种力服务于生活的图片(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撑杆跳高、飞上蓝天的动力伞、快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欣赏后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六、板书设计 力在哪里 力是无形的,无处不在。 运动状态 运动、静止、快慢、方向力能改变物体的 形状 变长、变扁、变形 这样的板书简洁、重点突出,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好本课的知识。本节课由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力的话题,整个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通过一个个亲历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发现事物的规律。从教学效果来看,这种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变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再把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的参与度高,实践性强,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探究的方法,必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注意事项

    本文(《力在哪里》说课稿.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